《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收到罗斯福的电报和在罗马市政厅如此大声地表白意大利的和平愿望之间,墨索里尼在4月15…16日曾同4月14…17日访问罗马的戈林讨论了轴心国的政策。同希特勒、里宾特洛甫和其他的人在3月间曾做过的一样,戈林既以重申保证来哄骗墨索里尼,又告诫他在近期内要特别小心谨慎。他急于想使墨索里尼相信,德国并没有侵犯也不打算侵犯意大利在东南欧的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腹地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南斯拉夫。两人一致同意,南斯拉夫现在处于一个软弱的和孤立的地位,可以而且也应该迫使它同轴心国家恢复友好关系。
  两人讨论的最严重问题,是两个轴心国家同两个西欧大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的前景和时间选择。两人都相信,英法两国将站在一起,同这两个国家作战将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将出现最有利的时机。戈林强烈主张暂时等待,他说“Ju。88”轰炸机将于秋天开始生产,在1940年有两艘新的德国战列舰将编入现役,还有两艘将要下水。他认为,在九个月或一年之内局势将变得更加有利。英国空军的重新武装,在1942年也还不会开始出现显著的结果。所有这些论点表明,他选择的开始冲突的日期要比墨索里尼所选的1942年底要早一些。然而,在第二次会谈中他又说,德英两国的军备比率等到1942…1943年将比现在更为有利,特别是在海军方面。法国则被认为,除去作一些纯粹是防御性的准备外,已经毫无作战能力。当这位法西斯领袖问道,“在进行一场大战的有利时机到来以前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戈林建议,轴心国家应当立即武装自己,一直达到保持一种动员的状态,并且说,就德国而言,它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同意,不能让他们自己被挑逗而惹起一场冲突,但要等待他们认为是恰当的时机的到来;他们要继续扩充军备;为了日后的联合行动,他们要就两国经济自给自足的密切配合以及两国空军和海军的合作进行讨论。同时,他们将最有力地继续开展“宣传战”,但在其他方面则不拟大规模地进行活动。墨索里尼把轴心国家的战略总结为:“谈论和平,准备战争,那就是胜利。”这“应当是两国行动的座右铭”。会谈还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西班牙和阿拉伯人以及怎样对付罗斯福的电报等问题。罗斯福和美国被漫不经心地冷落在一边,回想起来这似乎很奇怪。会谈中最不祥的几段话中的一段,是由戈林这样开始的:他打算向希特勒建议,为了对波兰施加更大的压力,德国应当谨慎地同俄国接近。墨索里尼欢迎这个主意,但提到了两块绊脚石:东京方面可能反对,德国可能对乌克兰有所图谋。戈林说,希特勒并没有这种企图。墨索里尼建议,同俄国接近的最好办法可能是通过贸易谈判,决不能让英国在追求俄国方面抢在轴心国家前面。
  1939年4月14日阿托利科在柏林时,提出由里宾特洛甫与齐亚诺举行一次会谈的建议。4月20日,意大利政府(由于戈林对波兰的敌对态度和4月18日阿托利科提出的一个警告而感到焦虑)突然提议这两位政治家应该在5月里尽早会晤。只要同日本缔约还有一线希望,里宾特洛甫就不愿确定会晤日期。但是,在4月24日,当缺少希望的信息从东京传来时,德国方面的这一障碍就克服了。大约与此同时,里宾特洛甫警告大岛浩说,德国与意大利可能要商谈一项它们自己的条约,他还告诉阿托利科说,他可能会携带一份条约草案去意大利,希望齐亚诺也能这样做。
  5月4日墨索里尼发给齐亚诺的指示,特别强调两个轴心国家都至少需要保持三年的和平。在这一期间,意大利将把利比亚、阿尔巴尼亚和阿比西尼亚组织好,并建立一支阿比西尼亚陆军;增加意大利的战列舰、潜艇和大炮的数量,并使它们现代化;发展自给自足经济以防封锁;从1942年的世界博览会争取威望和外汇;将侨居在法国的意大利人接回本国;将军事工业迁往意大利南部。轴心国家人民之间的团结也必须加强,天主教会和纳粹主义之间关系的缓和无疑地将有助于这种团结。此外,在这三年期内,日本也许已经结束了它同中国的战争。
  至于加强轴心国家威力的最好办法,墨索里尼同意必须有一个两国同盟,或三国同盟,如果东京决定参加的话。应当仔细慎重地订立一些军事协定,以便在特定情况下它们可以几乎是自动地立即生效。他提议要讨论的经济问题是煤和机器。在他的备忘录的其余部分,他检查了意大利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关系,并再一次指控南蒂罗尔的前奥地利人的颠覆活动。
  里宾特洛甫的访问给了墨索里尼一个机会,既可乘机提高轴心国在意大利人民中的声望,又可测验一下这种获得人心的程度究竟如何,这是一件他十分不放心的事。法国报纸报道,米兰的反抗运动“甚至达到了流血的程度”,墨索里尼的警察也不断报告意大利北部的反德情绪极高。由于法西斯的威信是同法西斯运动的诞生地米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墨索里尼决心要使这些谣言立即彻底破产。因此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当里宾特洛甫经过米兰时,要当地的党的领导人热烈欢迎他;其次,当里宾特洛甫已在途中时,把会谈改在米兰举行而不是在科摩。
  同时,会前来自意大利方面的宣传让全世界知道,会谈的主题将是德波问题;意大利虽然认为德国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危机发生,它将如何行动则还没有决定,它希望充当调停人的角色。比如,宣布一项联盟,那也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而提出的,以防英苏两国万一达成一项协议。而齐亚诺在抵达米兰时首先对报界讲的事情之一也是,“我们不准备去为但泽丧命。”
  齐亚诺把米兰迎欢里宾特洛甫的热烈程度和里宾特洛甫本人的态度,都说成使得他感到既高兴又惊奇。齐亚诺的会谈记录主要记载了里宾特洛甫提出的各点,而德方的记录则主要记载了齐亚诺提出的各点。双方同意,一项结盟的条约应尽速缔结。齐亚诺希望把战争尽可能地推迟——至少在三年内不发生战争。看来好象里宾特洛甫同意了这一点。他还劝告意大利推迟它对土耳其、南斯拉夫和法国的攻势;因为齐亚诺曾经说过,一场意法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宣称意大利愿意独自打这一场战争,德国除供应物资外不需帮助。他要求德国供应更多的煤和制造大炮用的机器。依照里宾特洛甫的说法,有理由可以预料,在几个月之内英法就会对支持波兰感到厌倦;因此德国不会去攻击它,除非波兰人自己要采取进攻性的政策。齐亚诺说,意大利同波兰的关系是正确的,但也只是到此为止,意大利对波兰问题并不感兴趣。里宾特洛甫同意齐亚诺的意见,希望南斯拉夫的现状能够维持下去,只要它继续奉行目前的对外政策而不变更;但里宾特洛甫承认,意大利在那里的利益是超过别国的,愿意让墨索里尼在那里自由行动,如果南斯拉夫由于国内的冲突而分裂的话。他同意,应当立即举行谈判来解决南蒂罗尔问题。(齐亚诺曾要求把一万名原属奥地利的德意志帝国居民立即从南蒂罗尔撤走。)齐亚诺要求把希腊划归意大利势力范围之内,并提到墨索里尼希望逐渐使西班牙和匈牙利同意大利结成盟国。双方并一致同意,德意两国都应支持保加利亚。双方还同意,应设法改善轴心国家同苏联的关系。齐亚诺说,意大利将欢迎德国和天主教会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显然是仍在盼望他所想要的三国公约,里宾特洛甫毕竟并没有带来什么意德同盟的草案,但是他答应要尽快地把它送来以供意大利人讨论之用。他提议签字仪式应尽快地举行,并且应尽可能地使它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并且欢迎墨索里尼的建议,应该使其他国家也能够参加进来。
  那天深夜,在考虑了齐亚诺送来的关于会谈的报告之后,墨索里尼打电话给在米兰的齐亚诺,要他就缔结双边盟约事作一次公开的宣布,因为他早就希望有这样一个双边盟约,而不赞成缔结三国的条约。里宾特洛甫勉强同意了这个建议,但需要得到希特勒的批准。这一批准立即从电话中得到,并且据齐亚诺说,希特勒亲自参加了协议的起草工作。5月7日的一项公告宣布,两国政府意见的完全一致已经用文字记录在案,并且决定,用一项政治和军事的条约把两个轴心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的形式规定下来。齐亚诺看来对墨索里尼的决定绝不是感到高兴的,但是仍然相信,并没有什么无法预料的事,因此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事发生。
  5月12日在柏林以里宾特洛甫的名义递交给阿托利科的德方条约草案,确实在它的序言中声明,德意面国“重申它们的共同政策,其原则和目标则早已由它们规定下来”。然而,同盟的条款远远超出了三国条约谈判期间所提出的那些。它的一些主要规定如下:
  第一条缔约双方彼此之间将继续保持接触,以便在关系到两国共同利益或欧洲一般局势的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第二条如果缔约双方的共同利益受到任何国际事件的危害,两国将立即进行磋商,以便采取措施,保护其有关的利益。
  如果缔约一方的安全或其他重要利益受到来自外界的威胁,另一方将给予受威胁的一方以政治和外交上的全力支持,以便消除此种威胁。第三条如果违背缔约双方的愿望而发生其中一方陷入与另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战争纠纷之中的情事,则缔约的另一方应立即以同盟国的身分前来给予援助,并以其全部陆海空军事力量进行支持。
  此外,第四条规定两国在战时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并建立永久性的各种联合委员会;第五条规定,如发生战争时,缔约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停战或媾和;第六条规定同友好国家发展关系;第七条宣布,条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为期十年。没有关于条约的修订或吸收其他国家参加的规定。秘密的补充议定书只涉及到联合委员会和新闻、宣传事务方面的合作,包括缔约双方各自向邻近另一方的各驻外使馆派出一名或几名专家官员。与过去时常宣扬的相反,条约中没有提到,明言或暗示,最好能有三年时间的“和平”。
  “它包含着一些真正的炸药”,这是齐亚诺对德国提出的条约草案的最初印象,有点象是一个初次持着一支上了子弹的枪的小孩。然而,他和墨索里尼都不希望使这项条约少一些爆炸性的气味。罗马方面提出的少数几处修改,其中一部分是在阿托利科的提议下作出的,都得到了采纳,如在序言里写明“共同边界……永远固定不变”,和提到意大利和德国的“生存空间”的安全。5月17日,墨索里尼批准了条约的最后文本。
  5月21…23日齐亚诺为签署这项条约而访问了柏林,签字仪式于22日举行。意大利人至少是避开了24日那一天,那是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德国的周年纪念日期。齐亚诺带去了赠给里宾特洛甫的阿农齐亚塔勋章,当看到这枚勋章挂到里宾特洛甫颈上时,戈林差一点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柏林人对轴心没有表示任何热情。仅有的一些欢呼来自希特勒青年团和意大利侨民中的黑衫党徒,第二天,还增加了来自柏林的学童和劳工阵线的成员们的欢呼声。当局匆匆忙忙地给职工们放了一天工资照付的特别假日。在另一方面,齐亚诺同纳粹领袖们会晤后留下的印象是,从米兰会谈以来德国的政策并没有变。象凯特尔和黑森的菲利普亲王一样,希特勒也再一次向他保证说,地中海政策的方向留给意大利去决定;他还赞赏意大利从阿尔巴尼亚出发以控制巴尔干各国的计划。里宾特洛甫再次劝说需要有至少为期三年的“和平”;建议对待南斯拉夫和土耳其要有所节制,因为齐亚诺对它们曾表示过一些敌意。但对意大利的关于克罗地亚的计划则给予有条件的赞同。希姆莱对克罗地亚计划更表同情,劝告意大利人立即建立他们的保护国;并讨论了同天主教会达成一种暂时解决办法的可能性。齐亚诺鼓励他在那个方向努力前进,一部分也是为了使同盟在意大利更得人心。柏林的各次会谈并没有收进齐亚诺的文件集内,他的《日记》只作了概括性的记载。例如,在以前各次会谈中时常涉及的南蒂罗尔问题竟完全没有提到。也没有提到波兰。不管对齐亚诺是否真的没有谈起波兰问题,看来他离开柏林时丝毫也没有料到。希特勒已选定了那一天来详细说明他的在同西方国家算帐之前先孤立和进攻波兰的计划。
  因此,关于里宾特洛甫在米兰曾欺骗或胁迫意大利人以使他们参加钢铁公约的传说,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墨索里尼已经在盼望同德国结盟,在他5月4日给齐亚诺的指示中,他还提议自动地承诺军事义务。有几个理由使他相信,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在特别有利的条件下取得正是他所需要的那种同盟。他长期来一直是宁愿要一个意德同盟,而不愿订立三国条约。为了使日本人满意,三国条约的牙齿渐渐地都被拔掉了;里宾特洛甫虽然仍在拖延时间,由于日本人最近的答复,已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当前事态的发展,使得墨索里尼一方面对于德国的意向,另一方面对于意大利人对同盟的反应,都感到很放心。为了阻止土耳其政府参加民主集团,甚至连起草条约所必需的短暂时间都不能等待就宣布了这项条约,这看来对他也是重要的。总之,这个决定正是那种能引起墨索里尼幻想的戏剧性的巧妙魔术。
  然而,这一条约使意大利的处境更加危险了,因为墨索里尼是带头要缔结这项条约的。意大利的无条件保证给予军事援助,这是在公约中明白规定着的,而德国对于“和平”时期或势力范围的保证,除关于共同边界有文字规定外,则只是口头上的东西。如果纳粹党人在不久的将来挑起一场危机,意大利就没有能借以逃避责任的条款可以引用;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