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娱抗日上海滩-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中,有两次,可以是牛头牧场的牛!如果余,你觉得这个价钱不合适,我们可以再商议!”

    余生笑道:“其实价钱倒是小问题,我可以将埃里克王子原价卖给哈默先生,但是需要哈默先生回答我一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

    “以哈默先生的财力,不要说十二万美元,就是二十万美元、三十万美元也是出得起的,为什么不叫价了呢?”

    “这个,余,你应该明白,如果我继续叫价的话,固然能拿下埃里克王子,但是,恐怕会多花十几万美金。简直是太不值得了!而我在你成交后,与你单独交易的话。那么十二万美元便是底价了。在买卖双方都知道底价的基础上,即便是涨价,又能涨到哪里去呢?暴利可是只有在买家不知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不继续叫价,就是给我自己省钱啊!”

    说罢。哈默和余生一碰杯,两个人相视而笑。很有老狐狸遇到了小狐狸的默契感。余生将杯中的威士忌一饮而尽。然后和哈默讨论起他的威士忌来。

    哈默的威士忌酒,也是他的一个传奇。在苏联人从一战中缓过来,经济逐渐复苏后。便不再需要哈默从美国运来的粮食了。而哈默的铅笔生意,也受到了苏联本土商人的影响。斯大林开始对外国人提防,并且在一九二八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哈默不得已结束了在苏联的生意,回到美国。

    此时,正是美国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但是。哈默却发现,越是在这种经济萧条,生活困难的时期,人们越是需要精神上的抚慰。而对于禁酒令的废除,便成为美国人普遍的需求。一九三二年,美国大选时,民主党的罗斯福将禁酒令的废除,作为其竞选的卖点之一。瞬间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

    美国人对酒的态度。远远比中国人要来得严苛。即便是在后世,美国人想要合法的饮酒。也需要在二十一岁之后,但是在中国,由于人情交际文化的需求,许多人在少年时期,可能就尝过。而后世初中与高中的分别宴会,更是许多人生平第一次痛饮。而一个人酒量和酒品究竟如何。于此时也清晰分明。

    美国人对酒的严苛对待,源于其建国之前。在早期的清教徒移民到美国后,便倡导一种遵循教义的节俭生活,戒酒便是对其信仰的遵从。实际上,在一九一九年。美国的戒酒法令正式颁布之前,便已经有二十六个州,在一九一六年,便已经宣布酒类买卖非法了。

    当然,到了近代,宗教绝对不是禁酒的唯一原因。大量的工厂主发现,工人饮酒后,会降低工作效率。而由于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酒类导致家庭暴力的言论也时常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此时的美国可不是后世,家庭里男性饮酒后,酒品不好的揍老婆一顿,绝对是家常便饭。

    所以,美国国会于国会于一九一九年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

    到一九二零年,一月十七日凌晨,美国宪法第十八号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生效。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一千美元及监禁半年。只有二十一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但是,追求精神抚慰是人的天性。酒精算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东西。禁酒令虽然实行,但是禁而不止。非法酿造、售卖和走私酒精类饮料的事情络绎不绝。而这其中蕴藏的巨额利润,也让美国的地下势力日益膨胀。治安没有变好,反而更乱了。

    所以,到了一九三二年,美国人几乎再也无法容忍禁酒令的存在。反对禁酒令的浪潮就此开始。而哈默发现,罗斯福的民意支持率极高,因此,禁酒令废除的几率也很大。不过,哈默并没有贸然的参与到酿酒这项被美国地下势力把控,目前又违法的生意中。

    他做的生意是制造酒桶!哈默利用他和苏联人的优良关系,买了几船木材,然后在纽约的码头上,建造了一处简单的桶板加工厂。运到码头的木材,很快被加工成板材,运送到哈默在新泽西州的酒桶厂中,组装成一个个酒桶。

    而事情也没有出乎哈默的意料之外。禁酒令在罗斯福上台后,于一九三三年废除。大量的酒厂开业,酒桶成为稀缺货物,瞬间卖光。利润回报丰厚至极。而盲目开张和生产的酒厂,却因为一时之间竞争太多,没有获得想象中的高利润。有贷款的,资金链断裂也是正常事情。

    而哈默则利用卖酒桶的钱,收购了几家酒厂。利用大规模的广告营销和大幅度的降价,让他旗下的丹特牌威士忌迅速成为美国驰名商标,年销售量达到一百万箱。今日,哈默用来招待余生的,便是这个品牌的威士忌。

    威士忌这种酒,是纯粹由以大麦为主的谷物酿制而成的酒类。起源于爱尔兰或者苏格兰,起源已经无法考证。到后世,各种专家也没有发现有力的考古证明,证明威士忌的具体起源地。但是,无论是爱尔兰人还是苏格兰人,都承认威士忌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号称“生命之水”。当然,虽然这个名字很牛,但是最初的功效,不过是用来御寒而已。

    威士忌在经过蒸馏之后,必须要在橡木桶中陈酿数年才能上市出售。苏格兰人为了保证威士忌的品质,甚至还通过了相关的法规。美国人对于威士忌,虽然没有苏格兰人那么执着,但是也非常重视。

    因为威士忌酿造的原料配比不同,所以,口味也各异。并且,最后一步的调配勾兑,是每一个威士忌酒厂的绝密配方。经过混配后的威士忌,才高下立判。

    余生在后世喝的威士忌,大多是要加绿茶的。正如中国人在和葡萄酒的时候,会加入雪碧或者可乐一样,这种喝法,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创。虽然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口味不同,不能说哪一种喝法更好,不过,在美国人眼中,这种喝法真的很是奇怪。

    哈默喝的可是纯粹的威士忌。连水都没兑过。这一来二去,余生和哈默两个人就都喝大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来香

    中国人的礼仪文化中,一项讲究个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无论是这个年代,还是后世,生意场和各种社交场合的交情,都是在酒水里面培养出来的。虽然,这的确不能算是个优良传统,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人一旦喝醉之后,一些真实的性情便很容易显露出来。正所谓,从酒品看人品。

    而且,喝酒之后,大脑短路,相处起来会比平常少些禁忌。平日里,可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交往与磨合后,才会吐露出的实话,在酒桌上,便会以千百倍的速度,将两个人的距离拉近,然后在醉眼蒙眬,面酣耳热之时,说出实话来,迅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这种拉近关系的方式,并不是只有在中国存在。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在欧美文化中,被剥离开来。欧美人喝酒交流感情的地方是酒吧,而不是饭店。当然,这也和欧美国家没有中国那么多美食有关。牛排可以配红酒,可是威士忌和白兰地呢?难道要配薯条或者沙拉么?

    后世的余生酒量一般,也没怎么在酒桌上混过。但是,这一世可不一样,身体素质好的一塌糊涂。酒量也大增了起来。而且,喝的是用绿茶勾兑后的威士忌。所以,坚持的时间远比哈默长。而哈默,喝了几杯纯威士忌后,便有些醉了,和余生说的话也放肆了起来。

    两个人谈天说地,纵论国际风云变换,和隔壁老王喝醉了的德行并没有什么两样。哈默经历丰富,几乎走遍世界,本身又是医学博士,学识自然不一般。而作为后世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余生,知识体系也丰富非常。两个人这一聊天。竟是棋逢对手,不但余生能从哈默讲述的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到感悟,哈默也能从余生处,得到一些自己以前根本没想过的观点。竟是谈得非常投契。

    这一老一少便就此引以为知己。直到余生也坚持不住,醉倒过去,这场扯淡才算结束。余生和哈默的交情,便算是建立了起来。

    当然,这也是余生有意为之,这位在后世活到将近百岁的老头,手中的资源和人脉不可限量。而其眼光之独到,也让人叹为观止。与哈默有了交情,以后赚钱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别的不说,就是西方石油公司一案,如果哈默能带余生一起玩,余生就会赚得盆满钵肥!

    时间飞速流逝,余生运营的各种项目,终于全然步上了正轨。不经意间。时间便到了一九四五年。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平,正式朝着盟军倾斜。胜利的曙光已经隐隐可见。

    在中国国内,日本人已经陷入泥潭。已经被日本人占领的地区。资源已经几乎掠夺干净,不可能再有一夜暴富的事情发生。虽然日本人把老蒋逼得动弹不得,只能蜷缩在中国的西南。但是,敌后抗日队伍。却经过几年的发展后,逐渐壮大了起来。不经意间,力量居然已经不比老蒋差太多了!而余生捐赠的大量物资。让这些部队更是没了后顾之忧。

    只要日本人稍有退缩之意。迎面而来的,便是带着仇恨的反攻。所以,日本人只能强撑。

    在欧洲,苏联人在庞大的战争潜力完全被激发出来后,开始了大反攻。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七日,苏联人占领华沙,一月二十七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月十三日,苏联军队占领布达佩斯。此时,德国人自顾不暇,日本人是绝对指望不上这个盟友了。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已经无力进攻,剩下的只有收缩防御,将美军的步伐,尽量的拒之于本土之外。并且,困兽犹斗,日本人的狠厉与沉淀在骨子里的疯狂,在美军即将踏上日本本土的时候,显现了出来。

    一九四五年一月,美国军队在吕宋岛西北的仁牙因湾登陆,日本人在阻击美国人的过程中使用了神风特工队,对美国军队实施自杀式的攻击!

    日本人这种沉浸在骨子里的狠厉,源于其特殊的岛屿文化。自古以来,虽然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但是,还能在中国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其所处的自然环境。

    日本人所在的岛链,正好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海沟正好处在大型地幔流上方的太平洋板块的沉降部,日本列岛是跨在地幔流前锋的锋面上。并且,日本人所在的岛屿,也处在季风气候活动剧烈的纬度上。

    所以,日本自古以来,便是地震不断,气候灾害不断。并且,由于可以耕作的土地很少。所以,生存极为艰难。倒是死亡很是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自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将生死作为文化体系中的头等大事。

    对于日本文化建立的价值体系而言,生死小事耳。其目标是追求一种瞬间夺目的灿烂。日本人之所以喜欢美丽却开放短暂的樱花,便是如此。所以,这种文化自带偏执且无所顾忌的属性。

    而且,在日本古代,每当生死之事,无法由人掌握时,各种传说和神灵便出现了,山是神,水是神,风也是神。当一二七四年,元朝派出征服日本的舰队,被一阵台风给吞没时,日本人便认为这一阵台风乃是上天为了拯救日本人,而降下的神风。并对其顶礼膜拜。神风特攻队,也因此成名。

    而神风特攻队的成员,则大都是十六七岁,妄想名垂青史,并且受到为天皇效忠思想洗脑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驾驶着装满炸药,并且一去不返的飞机,以一架飞机换取敌人一艘战舰的理念,冲向美国军舰和航母。当一九四四年,美国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在莱特湾与日本的海军决战时,神风特攻队以悍不畏死的态势,击沉美军航空母舰两艘。协助日本军舰击沉美军驱逐舰四艘。效果显著。让美国人大为震惊。

    换句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只不过,虽然神风特攻队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号。但是,当年抱着效忠天皇之志而死的日本少年,却并没有名留青史。他们的名字,随着日本人的战败而灰飞烟灭,绝大多数,不为后人所知。

    当然,日本人的狠厉也绝不只是体现于神风特攻队。一九四五年二月。硫磺岛战役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上如今所向披靡的美国人终于尝到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狠厉决绝。

    因为日本人清楚,如果美国人拿下了硫磺岛和冲绳岛,那么日本的本土便会失陷。所以,硫磺岛上,日本人守军收到的命令就是死战!这一场战争的前夕,日本人意识到,虽然美国人的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攻陷硫磺岛时的滩头作战,却并不是美国人所长。

    所以日本人的指挥官栗林做出了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的决定。将硫磺岛打造成了一个坚固要塞。各种防御工事多如牛毛。炮兵阵地也大多是半地下式的。并且,还在海滩前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这样的战役。其实已经和海战关系不大了,完全是陆军的较量。为了拖住美国人,尽可能对美国人造成杀伤,日本人还改变了战术。严禁士兵的自杀式冲锋。确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等多种战术。这样的战术,使得这一场战役,完全是血肉与钢铁之间的对撞。完全的硬碰硬。使得美日两军之间的伤亡极其惨重。美军的冲锋。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而日本人因为知道必死,所以,悍不畏死!

    不得已,美军只能使用火焰喷射器,对付藏身于岩洞中的日本士兵。而美国的新闻界在得知战况后,甚至强烈要求美军给日本人放毒气。当然,出于各种考虑,毒气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