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用安慰我。”世瑶颓然说道,“太妃再怎么跋扈,也不敢派兵冲击姚华宫,更何况宫墙高大,总可以妥善防守。都是我行事有欠考虑,害了这么多人的性命。”
赵佶见她如此自责,却没有半句规劝,反而说道,“圣上听说了之后,沉默了良久,随后下了旨意,择吉日立刘贤妃为皇后。”
这表面上看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世瑶却隐约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太妃有意立刘氏为皇后,但是皇帝却因为没有答应?”
“圣上是不是真的因为你不肯立刘氏为后,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太妃得到信息却是这样,所以,她必要先除你而后快,就算是派人攻击姚华宫,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哎!”世瑶长叹了一口气,“话虽如此,终究是我害人不浅。”
“这件事情你的确有错,却不是因为这个,养兵千日,本就是用兵一时,要怪也只能怪太妃。你错在不该以身犯险!我简直不敢想象,那时若是姚古稍有迟疑,现在会是什么结果。”
世瑶也有些不敢想,但是,她却并不后悔,“毕竟还是有用的,不是吗?”
赵佶怒道,“我不需要你这样做!”
赵佶瞪着眼睛怒视这世瑶,一张脸气得通红,世瑶从来没见赵佶发这样的脾气,一时竟也怔住,“时间紧迫,我这也是别无他法。姚麟手握禁军,只忠于皇帝,即便太皇太后当政,他眼里第一位的也是皇帝,他若是与太妃同心,只怕大事难成。而今日姚麟坏了太妃的好事,必定遭太妃嫉恨,他自己,也未必不清楚,这才是机会。”
“你的心思我怎么会不知道!”赵佶无奈道,“可是这些事情我自有安排,就算是大事不成,我也不希望你拿性命冒险。”
“好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我就是想这样做也没有机会,你就不要耿耿于怀了!”
担惊受怕的人毕竟是世瑶,赵佶终究不忍让她来安慰他,“答应我,以后再也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了。”
世瑶看着赵佶,毫不犹豫的答道,“好!”
世瑶答得太痛快,赵佶反而有些不信,可是他那世瑶也没有办法,好在还有个姚古。
“皇帝的病情如何了?”
“你不是都猜到了吗!”赵佶不以为然的说了句。
世瑶如果不是猜着皇帝命不久矣,也不会急忙忙的行此险招,赵佶面前,她也无需矫情,“你荐入宫中的那位袁道长出宫的时候,我就猜着皇帝的身体出了问题,后来传出连端阳节的龙舟竞渡都取消了,我就知道他应该病得不轻,只是我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
赵佶说道,“皇帝纵欲无度,袁仙师早就看出他身体的隐忧,所谓的丹药,也不过是暂时的效果,才借采药之名离宫,也算是名正言顺,可笑皇帝尤不知情,还等着仙药救命呢!”
世瑶心里明白,赵佶所谓的仙药,不过是烈火烹油的东西,只能更快的熬干皇帝的身体,然,这也是赵煦自取其祸,与人无尤。
“照你的估计,皇帝还有多少日子。”世瑶平静的问道。
赵佶摇了摇头,“袁仙师走的时候也没有明说,有些病症,只能亲眼看了才知道实情,而眼下皇帝身边的御医都是太妃的人,我也不便打探。”
赵佶这样的身份最不好说话,真真是深了也不行,浅了也不行,深了就是居心叵测,浅了就是不关心圣君,说来,也实在是为难。
“不管怎么样,有些事情还是要早作准备。”
赵佶皱着眉头说道,“太妃接了老十三进宫,就连亲信的下人都留在了宫里,可见太妃也是有准备的。而她拼命的拉扯刘氏做皇后,也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多一个筹码,可笑皇帝还以为太妃不过是纵性儿使气,却不知道太妃早就放弃他了。”
“皇帝心机深沉,哪里有赵似好控制,可惜他千算万算,没算计过自己的亲娘!你近日最好呆在宫里,防止太妃逼皇帝下旨传位。”
“我看皇帝的情形,一个月之内应该还没有问题!而且皇帝还等着袁仙师带回仙药,好享尽无边之福,太妃不动还好,一旦有所动作,只会自取灭亡。”
世瑶此时却是疏忽了,赵煦最在乎的就是他的皇位,在他没觉得自己就要龙御归天的时候,怎么可能允许任何人觊觎!
“那你也该进宫去,时刻陪着皇帝,让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否则太妃一旦拿到圣旨,事情就麻烦了!当年,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先一步拿到了辅政的旨意,现在的皇帝,说不定还是你皇叔呢!”
“我会时刻注意的,果真如此的话,就只能说是天不助我了!”
“不,一定不能这样。”世瑶突然说道,“马上接太后回京!”
======
还需要修改一下,过十分钟再看。
赵佶皱着眉头说道,“太妃接了老十三进宫,就连亲信的下人都留在了宫里,可见太妃也是有准备的。而她拼命的拉扯刘氏做皇后,也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多一个筹码,可笑皇帝还以为太妃不过是纵性儿使气,却不知道太妃早就放弃他了。”
“皇帝心机深沉,哪里有赵似好控制,可惜他千算万算,没算计过自己的亲娘!你近日最好呆在宫里,防止太妃逼皇帝下旨传位。”
“我看皇帝的情形,一个月之内应该还没有问题!而且皇帝还等着袁仙师带回仙药,好享尽无边之福,太妃不动还好,一旦有所动作,只会自取灭亡。”
世瑶此时却是疏忽了,赵煦最在乎的就是他的皇位,在他没觉得自己就要龙御归天的时候,怎么可能允许任何人觊觎!
“那你也该进宫去,时刻陪着皇帝,让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否则太妃一旦拿到圣旨,事情就麻烦了!当年,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先一步拿到了辅政的旨意,现在的皇帝,说不定还是你皇叔呢!”
“我会时刻注意的,果真如此的话,就只能说是天不助我了!”
“不,一定不能这样。”世瑶突然说道,“马上接太后回京!”
第四十八章 黎明之前(上)
世瑶想到的,赵佶自然也能想得到,可是,接太后回宫不是那么容易的,京里的麻烦尚在其次,太后自己先就是不肯回来的。
“这事情我是没办法了。”赵佶无奈说道,“我已经派人将宫中的情形详细的禀明了太后,可是太后根本都不为所动,不要说回京了,就连多问一句都不肯的,看那个情形,无论是皇帝甚至是她自己,都不是十分的放在心上。”
世瑶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远眺着并不是特别遥远的景色,目光渐渐幽深。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赵佶问道。
“太皇太后。”世瑶鼻子一酸,眼泪险些掉下来。
“皇祖母!”
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在京中就是一个禁忌,过去的五年当中,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十分避讳谈起这个人。有很多事情一直都深埋在世瑶的心中,她曾经甚至以为,有些事情她这辈子都不会对任何人吐露半句。
“我想,能够让太后回京的,大概只有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突然暴毙,这中间的故事赵佶一直没有问过,虽然他十分确信世瑶就是那个知情的人,现在她主动提起,看来,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很多谜底马上就要揭开了。
“你是不是想要告诉我什么?”
世瑶沉声说道,“皇帝跟太妃弑亲夺权,太后心里未必全然不知,然而,皇权之下人人退避,太后也是无可奈何。可是我想,太后纵然隐遁空门,心中未尝没有牵挂。”
“皇帝跟太妃谋害了太皇太后!”赵佶不由得大惊。虽然他早就已经猜到几分,但是由世瑶亲自证实,还是免不了心惊。
世瑶点了点头,“元祐八年,太皇太后病重,皇帝趁机掌握了实权,那个时候,皇帝对太皇太后还算是孝顺。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时日无多的太皇太后。竟然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皇帝为保住到手的权势,以太皇太后杀害先帝的名义。命姚古封锁了姚华宫。”
“我知道那时候的事情,当时对外的说法的是崇庆宫有人蓄意谋害太皇太后,在太皇太后的汤药饮食中动了手脚,所以要封宫严查。不过,后来童贯却告诉。那天云纤来过,转告我太皇太后一旦驾崩,让我去给太皇太后守灵,那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是,云纤是我派去的。”世瑶幽幽的说道。她全部的思绪,甚至是她这个人,好像都回到了五年之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当时我带着几个人冲出了崇庆宫,心里也并不确定是不是能救得了太皇太后,所以才让云纤提醒童贯早作打算,我死不足惜。却不能连累了你。”
赵佶看着世瑶,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世瑶也没有注意他,只是沉声说道,“那时候元旦在即,皇帝准备不足,也不敢当真杀害太皇太后,我用太皇太后金宝金册做了交易,才算是争取到了一线生机,还利用了老十三,把罢官的御医邹君彧送进了崇庆宫。不过,邹君彧进宫的时候,却已经是来不及了,太皇太后中风昏迷。”
赵佶叹道,“一直都以为邹御医是皇帝叫进宫的,那时候联系宫里有人谋害太皇太后,这样的说辞也解释得通,却不知,是你冒此奇险,救了太皇太后。”
“那也只是暂时的。”世瑶神色黯然,接二连三的徒劳无功,她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两个月以后,太皇太后醒了过来,当时崇庆几乎都是皇帝亲信,太皇太后一直都隐忍不发,后来却被押班薛玉密告了皇帝。”
“难怪太皇太后下旨处死了薛玉!”
“不,太皇太后对薛玉告密似乎早有准备,而太皇太后真正要杀的人是康有禄。”
“康有禄!”赵佶可真是不敢相信,太皇太后为什么要杀死最衷心的老太监。
“是的,康有禄伪造了一份太皇太后衣带诏,命当时的徐王,也就是你的叔叔赵颢继承大统,而太皇太后为了保护徐王,也为了让皇帝放心,才下令杀了当时崇庆宫里最后三人。”
世瑶说的轻描淡写的,但是赵佶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是何等的紧张,稍有不慎,简直就是粉身碎骨。
“我们那个时候都被严令留在资善堂读书,却不知道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皇祖母,唉!”赵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太皇太后最重视赵煦,最后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可不是不胜唏嘘!
“太皇太后刚刚转醒,皇帝没有防备的时候,我曾经力劝太皇太后下旨废黜皇帝,而那个时候,只要筹谋得当,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甚至,我觉得太皇太后的胜算要大得多!可是,太皇太后却始终犹豫不决,我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以太皇太后的杀伐决断,到底是什么绊住了她的脚。”
世瑶都不明白,赵佶就更想不明白了,“太皇太后应该是了解皇帝的,怎么会不知道皇帝最终是不可能留她性命的!”
“我想来想去,也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为了高氏一族。我孟家人丁稀少,就只剩下忠厚这么一根独苗,皇帝以他为要挟,我尚且不得不就范,而高家百年望族,亲眷众多,太皇太后不可能全不顾惜。”
“你是想说,皇太后会为了向氏一族而回到京里来?”
世瑶却摇了摇头,“向氏亦是名门望族,子孙繁盛,然而,这些年太后刻意的避嫌,族人大都只是领着虚衔,他们甚少参与朝政,就算是太妃掌权,也难以抓到什么把柄,这一点,太后心里也明镜似的。而皇太后侍奉太皇太后至诚至孝,也明白元祐后期,太皇太后苦心孤诣,就是为了保护高氏族人,她如果知道高家人有危险,一定会回来的。”
“太妃最恨的人大概就是太皇太后了,她一定不肯放过高家的人,过去这几年是皇帝顾着颜面孝道,对高氏格外优容,可是,太妃一旦掌权,情况会立刻扭转,然而眼下,太妃恐怕还没有那个心思。”
“太妃没有,我们可以帮她,就连是姚麟那边,我们也要帮他。我如今才算明白,皇帝当年敢做弑亲逆天的事情,最大的依仗,就应该是姚麟。”
“你是说姚麟早早就投靠了皇帝?亦或是先帝留给皇帝的心腹?”
“是否跟先帝有关这很难说,但是我可以确定,姚麟是无条件服从皇帝的,若非如此,当年围困崇庆宫的,就不会是姚麟的儿子,而皇帝掌权之后,也不会让他统领三军禁军。”
“如果这样说,那太妃可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姚麟也不可能违逆太妃的!”赵佶烦躁的说道。
“这完全不一样。”世瑶一边沉思一边缓缓说道,“姚麟是军人,不是妇人,他尊奉皇帝,那是因为他是先帝正统,大宋的皇帝,而太妃,不过是后宫女眷,说句不好听的,先帝侍妾而已,她绝对摆布不了姚麟。”世瑶转过头,认真地看着赵佶,“否则,我死几百回了!”
在皇帝跟太妃之间,姚麟一定是选择皇帝的,可是,如果没了皇帝,那姚麟的选择赵佶也不敢断言,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姚华宫就是那个蚁穴,就他目前唯一的机会。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日后要格外当心。”
“我心里有数,你不必担忧。”
“这两件事情我这就去想办法,太后回京的日期我还要好生斟酌一番。”
“正是。”这的确是头疼的事情,“太早了恐怕不容易长久的控制局面,太晚了又有可能让太妃拿到遗照,而五台山路途不近,实在是不好控制!”
“把太后秘密藏在我府上呢!”
“不行,你府上太招眼,很容易引起旁人注意。”虽然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最安全,但是,改天换日的时候,无嗣皇帝的弟弟,已经是众人瞩目的焦点,那无异于引火烧身。
“你手上有多少人保护太后?” 世瑶突然问道。
“蔡攸跟童贯招揽了五十多人,扮作游方挂单的和尚,分批混迹在庙中,保了太后这一年的平安。”姚华宫几乎让赵佶搬空了,钱财除了太妃那里,也就是这些人身上用得最多,而这钱也不算白花,那些人比随銮护卫都尽心。
“这些人可靠吗?”世瑶不放心,重又问了一遍。
“重利相诱,暂时没有问题。”
“在京外找一个清静的小庙,你再哪里挑几个绝对衷心的护着太后回来,銮驾一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