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瑶低垂着双眸,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然而,众人都希望他们之间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第二十六章 心意(下)
赵佶忙着大兴土木,世瑶便在瑶华宫里住了下来,除了偶尔去看看祖父和外祖母,几乎算得上足不出户了。
孟元也听说了皇帝要重修延福宫一事,对此还颇有微词,他想让世瑶去劝劝皇帝,可是,世瑶却没办法答应。
“你的确是不应该再参与这些事情,是我考虑不周。”孟元叹息道,“我只是想到了你们小时候的情分,却忘了你的立场。”
孟元这些年老了很多,世瑶不知道他有多少白发是因她而生,但是她却很明白,如果祖父知道了延福宫是为她而修,甚至赵佶想要册封她为皇后,那么,可就不仅仅是白几根头发了。
“圣上做事向来都有分寸,祖父也无需多虑。”
“皇帝当政这几年,很有明君的风范,可是他毕竟是年轻,只怕一时耽于逸乐,朝政危矣!”
世瑶知道赵佶并不是耽于逸乐,而是在为他们营造一个家,这个家对他们来说虽然还十分遥远,但是,她却不能一点都不念赵佶的用心,有些话,大概谁都能说,就她说不得。
“圣上虽然有时任性,但是毕竟朝廷上有那么多公卿大臣看着呢,就是有些差错,也不会太出格的,祖父尽管安心就是了。”
孟元深吸了一口气,“你是知道,从熙宁变法开始,这个国家就动荡不安,这几年好容易安定了下来,我真是不希望圣上他重蹈覆辙啊!”
世瑶不知道到底是一个娶了嫂子的皇帝对国家的危害大,还是一个空有抱负却只懂得弄权的皇帝对国家的危害大,于是,她便没有做声。孟元并不知道自己孙女在想些什么,兀自问道,“我听说皇太后留有遗诏。刘贤妃生子则立后,是不是确有其事啊?”
“是。”
“你在宫中也住了些日子,可知刘氏为人如何?”
“我虽然在宫中,但是跟刘氏接触也不算多,不过,既然是皇太后看中的人,想来不会有什么不妥的。”
“但愿刘氏贤德,可以时时规劝圣上,不要像先帝……”
孟元惊觉,忙住口不提。世瑶却并不在意,跟赵煦有关的一切,离她都十分遥远了。
“我瞧着当今圣上不像是在意你是否出家的样子。你离京这么长时间宫里也没有任何说法,不如你就回家来住把,你的闺阁你嫂子一直都在派人打扫着。”孟元深悔失言,然而瞧自己孙女平静无波的样子,心里却更加不是个滋味。这孩子怕是伤透了心,所以才这样漠然,可他却不知道,他的孙女一直都是无心的。
家应该是最平静温馨的地方,但是世瑶宁愿在瑶华宫陪伴冰冷的塑像,也不愿意回家面对自己的亲人。也许在她的潜意思里,自己跟赵佶一样,都是离经叛道的人。
“先帝的旨意毕竟还在。我就这么回来只怕是授人以柄,咱们家虽然现在没什么人出仕,但是忠厚已经大了,连累了他就不值当了。”
提起重孙子,孟元的脸上带了几丝暖意。“圣上倒是很喜欢这小子,去年中秋的时候还把他召进宫去了。赏了正四品的衔儿,还特赐了不少东西。现如今也不再蔡王府的制下,过两年就直接编入禁军了。”
世瑶闻言笑道,“这可是好事,嫂子高兴坏了吧。”
“你嫂子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指望,哪儿又不高兴的,你难得回来一趟,去跟她说说话吧。”
虽然曾经亲密无间的姑嫂,但是现在的孟世瑶,真的没什么可跟赵氏说的了,不是赵氏不好,而是她的心事太重,根本就没有人能帮她分担。
世瑶把云纤的身契还给了她老娘,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的,云纤哭闹着不肯,却被她老娘死死的摁住了。
“多谢大姑娘的恩典。”
“云纤跟我这么多年,没少吃苦受罪,我没有什么能给她,但是,一副像样的妆奁却是少不了,这事儿我刚刚跟少夫人提了,少夫人也会帮你们留心。”
云纤都快成了她老娘的一块心病了,二十多岁的姑娘,婚事已然是耽搁了,如果继续跟着前途未卜的大姑娘,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今儿得了这卖身契,简直是喜从天降,云纤娘除了磕头谢恩,几乎都不会说旁的了。
云纤怎么也没想到娘子之前说的赏赐竟然会是这个,急的眼泪直流,“娘子……”
“好了,你也别哭了,好好孝顺你娘,听家里的话。”
云纤听着就更害怕了,她是宁可死也不能让她娘随便找个人就把她嫁了,见她老娘欢喜的样子,心中更是焦虑不安,“娘子,奴婢若是有错,娘子尽管责罚,不管怎样,请娘子不要赶奴婢离开。”
“你并没有错,我只是想让你回来过你自己的日子。”
“不,奴婢唯一的心愿就是服侍娘子而已。”云纤走到世瑶身边,低声的说道,“娘子正是为难的时候,奴婢绝不肯离开,若是娘子果真回南边去,在送奴婢回家也不迟。娘子若不是不依,奴婢自己爬也要爬回瑶华宫去的。”
云纤这丫头性情执拗,世瑶知道她说得出就做得到,无奈之下,也就只好依了她。
“云纤先跟我回去,过些日子你们再来接。她的身契你好生收着,衙门那边的也紧着办了。”
这过些日子是多少日子啊?云纤娘心急火燎却不敢问,世瑶见她惶恐不安的,便说道,“云纤的婚事我已经托付给少夫人了,你们自己家也可以踅摸着,只是有一样,不要因为着急就委屈了她。定下之前到瑶华宫回我,剩下的我自有安排。”
有了世瑶这句话,云纤娘这心里算是踏实了,只要世瑶这发了话,女儿跟着谁都不要紧。云纤娘急不可耐的要给她把亲事定下来,却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给吓得六神无主了,云纤瞧着自己老娘欢喜的样子,真是有苦也说不出。
“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也是一样,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终究都是要过她自己的生活。”云纤跟世瑶上了车,可还是满脸的不高兴,世瑶原本希望她自己想通,可是一时没忍住,便开口劝道。
“奴婢的生活就是伺候娘子而已。”
世瑶笑道,“这可是胡话了,谁也不是天生就该为谁活着的。跟着我不过是一种习惯,你不过是不愿意重新去适应新的生活罢了,可是,你自己好好想一想,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
云纤低着头,“奴婢没什么可想的。”
“你这丫头拗起来真是让人头疼!你看看芙蕖,她不是也过得好好的。少夫人娘家也是禁军出身,她帮你找的人家不会比芙蕖差。”
“奴婢跟她不一样,奴婢从小伺候娘子,娘子这么些个坎坷波折,奴婢怎么能贪图自身安逸就一走了之呢!”
世瑶叹息道,“这也是我的命,以后未必还这样,你与其为我白操心,不如好好想想你自己。”
世瑶劝了一路,云纤也没想通,直到马车进了瑶华宫,她也是还是之前的那副样子。世瑶也不去管她,只等自己想明白。
“娘子,圣上刚刚才走。”
世瑶隐隐有些庆幸,多亏回来的晚了些,不然,她还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赵佶。
念君见她神色平静如常,神神秘秘的附耳说道,“宫里出了事,圣上才走的。”
“什么事啊?”世瑶随口问了一句。
“好像跟韦氏有关。”
跟韦氏有关就是跟皇嗣有关,这种故事世瑶听了太多遍了,“可有大碍?”
“娘子就是聪明,一说就知道是什么事儿。听说发现的早,应该是没有问题。”
世瑶冷道,“宫里也就那么点事儿,不是你算计了我,就是我算计了你,有什么难猜!”
“听说韦美人受了惊,而刘贤妃也动了胎气,秦太妃急的没了办法,这才派人把圣上找回去的。”
这就要看皇帝怎么处置了,一个不好,以后这种事情就会层出不穷!但是,这也只能让皇帝自己去处置,世瑶无心也无力去管。
“倒也难为秦太妃了。”世瑶淡淡的说道。
“这些年后宫一向太平,没想到也有这种事情,圣上走的时候脸色可是难看的很!”团红凑过来低声的说道。
“太平是因为人少,又没有宫嫔怀孕。现在两位有了身孕的,还有一个身负着皇太后的遗命,想要继续太平,谈何容易!”
腥风血雨,已经隐隐可见了,世瑶不知道究竟谁会胜出,但是她却很想知道,一旦刘氏生了儿子,赵佶该怎么办。
皇太后的虽然没有下诏书,但是连她祖父孟元都知道的事情,想必这京城内外,半数以上的人都知道了。到那时赵佶该如何处置,她还真的很想知道。
“你们两个就是嘴快,圣上临走之前吩咐不让你们多言的。”魏紫端茶进来的时候,就听见她们在议论韦氏的事情,想起皇帝临走之前的吩咐,不由得暗恼她们连个多话。
“娘子不必为这些事情操心,圣上说他自会料理的。”魏紫说着又白了她二人一眼,随后才对世瑶说道,“圣上临走之前留了一幅画,娘子可要瞧瞧?”
第二十七章 腊梅山禽
世瑶将图展开,一幅清雅画面跃然纸上,几枝疏梅,一对缱绻的白头翁。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魏紫在一旁含笑诵道。
众人一脸戏谑的笑看着世瑶,可是世瑶却笑不出来,赵佶的情义,让她感到沉重。
“这样好的画,娘子也不细品品?”世瑶转身预走,云纤急忙说道。
“行了,收起来吧。”
世瑶回了房间,魏紫却尾随而来,她手里还捧着那副画卷,上前几步说道,“圣上的心意,娘子真的就一点都不感动?”
“不是不感动,是不敢感动。延福宫已经动工了,我都不知道,真的修好那一天,我该怎么办!”
“奴婢想问娘子一句话。”
“你说。”
“如果娘子从来没有做过哲宗皇后,那么,还会拒绝圣上的心意吗?”
世瑶凝眉沉思了半晌才说道,“我也不知道。更何况,这种如果从来都不存在。”
魏紫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她把画放下,悄悄地退出了内室。
世瑶呆坐了许久,黄昏的时候云纤进来点了灯,她看上去像是有话想要说,不过最终还是沉默地退了出去。
世瑶将画轴展开,细腻灵动的笔触一点一点的浮现,她不难想象赵佶画这幅画时的心情,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娘子,可要用斋饭?”魏紫轻声的问到。
“算了,我没胃口。你找人传个话,请童都知来一趟。”
魏紫一听就知道世瑶是准备把画送回去,她不禁有些遗憾,然而,这么大的事儿她只能劝两句。并不能替世瑶作决定。
“娘子真的舍得?”
世瑶笑笑,“本就不该是我的东西,有什么舍不得?”
“可是娘子,这画送回去,想拿回来就难了!”
“既然要送回去,做什么还要往回拿?”
魏紫见世瑶心意已决,也就不再相劝,悄悄地送了点茶点,便离开了上房。
世瑶房间里的灯一夜都没有熄。
云纤、魏紫她们几个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个结果。
这种能引发无数联想的东西。只有交给童贯最合适,这是世瑶的信任,可是对于童贯来说。他倒恨不得没这信任。
《腊梅山禽图》是他眼瞅着皇帝一笔一笔画出来,孟氏不收就不收吧,自己还给圣上也就是了,何苦连累他?
“这个……”童贯犹豫着说道,“这是圣上对娘子的一片心意。娘子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跟圣上言明,奴才怕是不好转达吧。”
“倒是我不该劳动童都知了!”世瑶冷着脸说道。
“不敢。”童贯急忙说道,“奴才只是觉得有些话娘子若是当面跟圣上说了,圣上的心里大概会好受一些。”
“我若是能跟他直接说,就不劳烦童都知了。行了,你也用不着害怕。只管把画送到,圣上是不会怪罪你的。”
赵佶的确是不会怪童贯,他了解世瑶的脾气。但是童贯还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皇帝这脸色可是太难看了。
“圣上?”童贯小心的试探道。
“她都说什么了?”
“孟娘子夸圣上这字儿是越来越好了,独具一格,自成一派,这画儿的意境……”
“行了。朕不是问这个。”赵佶不耐的打断他。
“圣上,孟娘子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自从跟着宣仁皇后。那可是循规蹈矩,一步也不肯错的。圣上的心意虽然难得,孟娘子也未必敢领受啊!”童贯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佶最心烦的大概就是这个,他知道世瑶的心,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让她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圣上再想想,前日孟娘子可是从孟元的府上回来,孟老将军那样的人,怎么会允许家里出这样的事情?”
以前赵佶只觉得太后那一关不好过,可是回头想想孟家也不是没人,他可以不在意孟元的想法,但是世瑶却不能不在意。
赵佶叹了口气,让童贯将画收好。
“反正一时半刻孟娘子也没有离京的打算,圣上还是可以慢慢筹谋,或者等延福宫建好了的时候,孟娘子也差不多回心转意了。”童贯谄笑着说道。
“恩。”赵佶点了点头,“那边你多盯着点,虽然冬天能做的有限,但是该筹划都不要落下。”
“圣上尽管放心,奴才一定必定尽心尽力把延福宫建好。”
“必要尽善尽美。”
“奴才遵旨。”
赵佶挥挥手让童贯退下,还没等他告退,就有个小太监上殿来禀告,“乔婉仪求见。”
“她来做什么?”赵佶眼都没抬的问道。
“乔婉仪说韦美人身体不适,请圣上过去瞧瞧。”
赵佶都烦死,前日在瑶华宫若不是她们一惊一乍的,他就可以见到世瑶了,不过若是那样的话,就是世瑶亲自把这幅画退给他,想想也是无趣。
“不适就去找御医,找朕有什么用?以后这样的事情也不必通报了。”
“是。”传话的太监受了训斥,赶紧就退了下去,他怀里还揣着乔氏赏的银子,看来也没福气花了。
“圣上有些不大高兴,娘娘还是回吧,哪天圣上心情好了,奴才再叫人给娘娘带信儿。”
乔氏见皇帝的机会还不如刘氏多,也很难猜到皇帝的心意,她虽然也听说了坤宁殿里关了个人,但是更具体的是一点都不清楚。而她屡次求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