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微微哼了一声,“你倒是会说嘴,没人比你的眼睛更毒了。”
“什么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才是!”
康有禄想哄着高氏笑一笑,高氏却笑不出来,“皇上辜负了哀家的苦心,但愿世瑶不会。”
权利永远是**最好的试金石。
高氏的苦心,这宫里大概只有康有禄一个人明白。而康有禄从来都不会说皇上年幼,大了之后就会如何如何的话,因为他知道这没用。人活到这把年纪,就算没有别的本事,看人总是不会差太远,皇上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他跟高氏一样清楚。“奴才看了半天,倒是没有半点贪权恋势的样子,不过,这看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诗上不是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孟姑娘究竟如何,恐怕还得慢慢瞧着才行。况且又不是寻常人家选妇,陛下也不必太心急了。”
高氏叹道,“哀家哪还有那么长的时间!这女人哪,太聪明了不好,不聪明也不行。做皇后,没有心机不成,心机太重了,哀家也不放心,说起来都是哀家的矛盾。”
“陛下这般费心,为的也是祖宗的基业,只可惜皇上却不能明白,实在是枉费了!”康有禄很清楚,太皇太后有两怕,一怕皇帝亲政以后报复高氏一族,二怕皇帝效法先帝启用新党推进变法。而这两者当中,还要以第二怕为甚,并且,以现在皇帝的性情来看,太皇太后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然而,当年先帝启用王安石变祖宗之法,高太后和当时的曹太皇太后在太庙哭诉都没能阻止得了,孟世瑶即便当了皇后,能牵制皇帝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高氏历经过多少风云变幻,这一点她不会不明白,康有禄知道她是实在是没了办法,才不得已把希望寄托在孟氏身上。其实,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在皇帝哪里,只是这祖孙俩谁也不肯退步。
“哀家早就不指望他能明白了。”
康有禄低声说道,“皇上从小脾气就倔,陛下顺着他一二又有何妨,何苦白白的让太妃做了好人?”
高氏怒道,“哀家做什么不是为了他,现在反过来要我去讨好他!”
同样的话,康有禄以前没少劝过,这样的回答,他也没少听过。本来,他都已经不再劝了,不过,有了昨日孟世瑶大胆进言,今日陛下又肯把福宁宫那几个宫女放了回去,他还以为陛下是想通了,谁知道,竟还是原来的脾气。康有禄心说,皇上这么倔,还真是随了您了!
“嫡亲的祖孙,哪有谁讨好谁这一说,不过就是换个方法,让皇上能明白陛下的心罢了!陛下这些年操心费力,没享过一天清福,也没给高家谋一分好处,这样的苦心若是辜负了,就是老天都会看不过去的。”
宁馨听到太皇太后提起上官氏,心中不免有几分联想,但是康有禄却不会,太皇太后那样宠爱徐王,但是在立储一事却毫不犹豫的支持今上,当年之事犹在眼前,他不必做那些无谓的猜测。维系皇上跟太皇太后之间的情分,是他唯一该做的事情。
康有禄这话可真是说到高氏心里去了,气也消了几分,“你呀,惯会说嘴。”
“奴才可是为了陛下。”
“那么依你的意思,哀家要怎么办才好呢?”
“朝政上的事儿奴才不敢说,但是这**里的事儿,不妨就随了皇上的心愿吧!”
“你是说朱氏?”
康有禄赶紧赞道,“陛下圣明!”
“朱氏想称殿下,用皇后仪制,除非等哀家死了!”
“陛下……”
刚刚还说得好好地,一提朱氏就翻脸,康有禄看着这神情,就知道没法再劝了。“奴才该死,还请陛下息怒。”
高氏的脸色微微一缓,淡淡的说道,“你说的也对,**的事情,就随他的心愿吧。你去传哀家的旨意,封林氏为贵妃,让天文院在这个月里给哀家找个好日子把她接进来。”
“是。”
“还有,前段时间瞧着的那些姑娘还有一个看着就是不省心的,哀家记不得了,你给哀家找出来,也一并接进宫来。”
“何用外头去找,就刘金桂一个足够了。”一直以来,高氏把皇帝身边的障碍扫得干干净净,康有禄却不以为然,如今把这些不安分都放出来,皇帝才能知道谁是对他好的。虽然日后这宫里要有得闹腾,不过,总是比现在要好。
“也是,能悄无声息的把孩子怀上,不是一般的宫女手段,等到林贵妃进宫,哀家会好好抬举她的。”
没过多久,宫里就都知道,林宸妃还没入觐就升了四级,下个月初二就要接进宫来了。
“姑娘,没想到还真的封了贵妃!”云纤有些担忧的说道。
世瑶关注的却不是这个,“下个月初二,还不到十天的时间,这也太仓促了!”
“姑娘还有心思操心这个?”
世瑶隐隐觉得跟那个有孕的宫嫔有关,“我让你盯着的事情怎么样了?”
“刚听见林氏封贵妃的消息吓了一跳,都忘了跟姑娘说了,奴婢看见几个宫人从正殿出来,有一个安排在了后面宫女的房间里,剩下的都出了崇庆宫。”
“应该就是福宁殿的宫人了,留下的那个姓什么你打听了没有?”
“奴婢没敢打听,不过借着说话的功夫瞧了一眼,长得果然好,特别是那一双丹凤眼,十分妩媚。”
宫里女人多,长得漂亮的云纤也见了不少,但是,那么妖媚的,还是头一个,她光顾着说话也没注意她家姑娘,一低头的功夫才现不对。
“姑娘你怎么了!”
第三十二章 祸福相依(下)
刘氏那双丹凤眼,世瑶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永远是往上翘着的,带着无知和浅薄的假笑,而比那双眼睛更让人难受的却是她那嗓音,总是比常人高着那么三分声线,每每讲话,都是拖着长长的尾音儿,让人闻之欲呕。再加上走路时从来都是从肩部扭到胯骨,钗摆环摇,简直就是惨不忍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让赵煦爱到了骨子里,世瑶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理解。
曾经,世瑶以为这宫里的女人无论美丑,都讲究个贤淑端庄,皇帝是没见过她那样儿的,所以一时的新鲜也是有的。年头久了才明白,皇帝是真心的喜爱她。到了现在,世瑶有多了一层了解,原来人家才是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情分。
而不管刘氏跟赵煦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刘氏这个孩子原本是生不下来的,现在,因为她这么一搅和反而成了不一定的事情,世瑶心中的懊恼便可想而知了。
福庆公主因为刘氏而死,世瑶若是让刘氏的孩子安然无恙,那简直是愧对自己重活这一世。然而她对刘氏恨归恨,但是对一个没出世的孩子下手,是她两辈子也没做过的腌臜事,自己心里那一关还着实是不好过。
“姑娘,姑娘。”
云纤叫了五六声世瑶才回过神来,淡淡说道,“不要紧。”
“姑娘这是怎么了,刚才脸色好难看,要不要请个御医来看看?”
“不必。你替我留神着那宫女的动静。”
“是。不过她是福宁宫的人,就算是操心,那也是新贵妃的事儿,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云纤提起新贵妃,世瑶心里却稳当了一些,不过就十来天的事儿,大可以先看看新贵妃的性子再说。
林氏既然是冲着后位来的,皇长子这三个字,恐怕是致命的诱惑。世瑶心想着,或许,并不用脏了自己的手。
“我自有用意,以后会告诉你,留神点给她请脉的御医,旁的暂时也不必做。”
“是。”云纤早猜着她就是那个有孕的宫嫔,自然也没有意外的神色,眼下的情况还真是越来越复杂,她渐渐地也觉得离开这宫廷才是真正的出路。
刘氏的事情在世瑶的心里腻歪了几天也就过去了,十月怀胎,一朝临产,一道一道的鬼门关她得慢慢地过,世瑶并不着急。她每天平平静静的跟着太皇太后早朝,就好像这些事情都跟她没半点关系,而皇帝仍然会找机会问关于刘氏的事情,只不过,却不像之前那么急切了。
世瑶大多数时候不理会皇帝,在崇政殿也绝不多说一句,高氏让她拟旨她就拟旨,让她念奏章她就念奏章,对于朝政,高氏不会问她的意见,而她也不过就是带着耳朵听听。每天下午高氏批阅奏章之时,世瑶都不曾跟在身边伺候,朝中大臣渐渐地开始放心,就连赵煦,似乎也很放心。
“姑娘,遂宁郡王来了。”
这一日休沐,世瑶不用跟着高氏,秦才人又有些热感伤风,连练琴也免了。而暑气炎热,她也出不得门,在阁中正是无聊,就听见宫女传报,说是赵佶来了。
“快请进来。”
世瑶话来没落,赵佶已经进来了,一则他年纪小,二则从谒陵之后,他就成净逸阁的常客,因此宫女倒也不拦着他。
“你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先生放你们的假?”
“孟姐姐怎么糊涂了,今日休沐啊!”
是啊,休沐,皇子和先生们都可以休息一天,朝廷上下,就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个待遇。
高氏按照往常的时辰去了崇政殿,如果不出意外,还是要像平常一样的时辰回来,连续四年,从未间断过,以至于世瑶曾经觉得本朝没有休沐。
“姐姐在想什么?”
世瑶回过神来,笑道,“没什么的。”她转头叫过侍女,“你们把这几样点心换了,郡王不爱吃甜腻的东西。”
“不用这么麻烦,煎盏茶就行了。”赵佶在世瑶的对面坐了,随意的说到。
“刚做了乌梅饮子,正是生津止渴,消热解暑的,要不郡王尝尝?”
“也好。”
世瑶吩咐道,“要那放在井水里凉着的,不要加冰。”
宫女自去张罗,赵佶皱着眉头道,“这么热的天,偏偏你这儿有冰也不叫我用。”
“怎么你那里没有冰用吗?现在谁还敢克扣了你的?”
“也不是特意的,是皇祖母吩咐的,说我身子弱,不叫用冰。”
世瑶了然,“你刚大病了一场,脾胃虚弱,这也太皇太后疼你了,这么点小事儿都想着。”
赵佶祭陵回来,身份不同往常,不仅有太皇太后的关照,就连皇帝也颇为在意。这样的结果,实实是出乎了世瑶的预料,不过,总算是不坏。
“其实我都已经大好了。”赵佶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闪着光,莫说是太皇太后心肝肉似的疼他,就是世瑶看着,也忍不住喜欢。
“就算是好了,也不该这会儿出门,若是中了暑气,可不是要遭罪!”
“我自然是有话要跟你说才来的。”
赵佶现在每日早晚都要给高氏请安,早上的时候不过是磕个头就回去,赶上大日子还要去隆祐宫和圣瑞宫,而世瑶跟在高氏身边伺候,他也说不上话。到了晚上,他有时候陪着高氏说话用膳,有时候也是磕个头就回去,就算是能到净逸阁来,时间也不早了,说不上两句话。他好几天前就盼着休沐,这样就可以呆上一个下午。
世瑶失笑道,“你有什么话这样神神秘秘的?”
“当然是要紧的事情,我听说后天就有贵妃要进宫了,你怎么办啊?”
世瑶低声道,“贵妃进宫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何苦跟我这样!”赵佶看她平静无波的样子心里倒有些急,“若是跟你没关系,你倒是胆子大,敢让孤叫你姐姐。”
世瑶想着自己八岁的时候也就是跟着乳母做个针线,哪儿那么多的心思。不过,赵佶终归是个孩子,能跟他说什么呢?世瑶笑道,“你这会儿倒觉得这声姐姐叫得冤了,在我这儿混吃混喝,骗我的针线荷包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赵佶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罢了,罢了,既然跟你没关系,跟我也没关系就是了,爱谁来谁来,咱们玩咱们的。”
世瑶正色道,“怎么会跟你没关系,她来了便是你皇嫂。”
“她来了也不是皇嫂,我只有一个皇嫂。”赵佶此刻说的认真,可是若干年后,他最恨的就是这句话。
“这可是胡说了,管她是谁,进了宫就是你皇嫂,你皇兄若是喜欢,你就更要尊敬她才是。”林氏有朱氏撑腰,可不是赵佶能得罪的,虽说是叔嫂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毕竟同在宫里住着,小孩子一旦口没遮拦,只怕是给自己招祸!
“你总是这么小心,我会注意也就是了。”
赵佶生个颗七窍玲珑之心,凡事一点就透,现在也就是年纪太小,再过两年,世瑶的心思,可是一点也瞒不过他。
世瑶看见宁馨端着点心进来,也就住口不说,随意问了问赵佶的功课,叫人又给他预备了笔墨。
赵佶以前不受重视,功课也是得过且过,如今太皇太后不错眼的盯着,先生们自然是不敢马虎,如此一来,受罪的反而是赵佶,每天要背书习字,简直是苦不堪言。
“今日先生都休沐了,我就不能不写吗?”
“今儿不写,仔细晚上太皇太后问你!”
“我到不怕问,先生昨天还夸我来着,不如我给你画幅图吧!”
赵佶写了一手好字,世瑶前世就知道,据说绘画也颇有天赋,只是世瑶没见过。不过,陈贵仪在这些方面颇负盛名,想来赵佶也是错不了。
“我可不敢让你画,指不定把我画成个丑八怪了。”
“不会的,孟姐姐是这世上最美的人。”
赵佶说的极诚恳,世瑶却又些不好意思了,“嘴上抹了蜜,恐怕有惦记我什么东西吧!”
闲暇的时光总是容易过的,转眼就到了贵妃入宫的日子。时间虽然仓促,但是皇室娶亲,想要什么能没有,更何况有人着意奉承,自然是热闹非凡了。
世瑶听着这乐声,仿佛回到了许多年前。
第三十三章 灼灼其华(上)
大晟府的乐声在汴梁城飘了一整天,世瑶不自觉的想起昔日自己受封时的场景,虽不至于有多么难过,但是免不了要有几分怅然。
林淑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世瑶不得而知,也不知她是否如自己当年一般,怀着娇羞忐忑的心情踏入这皇宫内院。但是,有一点她可以确定,无需太久,她就能抛开新嫁娘的温柔腼腆,投入到无休无止的斗争大业当中。
皇宫就像是身着着华丽外饰的庞然怪兽,光明中自然是富丽堂皇、无边绮丽,令无数人趋之若鹜。而一到了黑夜,它就会迫不及待的撕下全部的伪装,露出狰狞的獠牙,喜悦和良知就是它的养料,阴谋与邪恶就是它的温床。它来势如电,令人逃之不及,日复一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