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母仪天下-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蔡相还能跟奴才有一样的心思!”

世瑶此刻倒是没想到他们之间还有心结,当然她也没发现童贯把所有都迁怒进去了,“蔡相也是忠于太上皇的人,只是现在这个时机的确是不行,都知是没看见当时逼宫的场面,道君皇帝实在是丧尽了民心。而现在,新帝登基不久,也没有丝毫的错处,贸然行事的话,只会让局势更加动荡。”

童贯的确是没见过那样的场面,他也无法想象一群赤手空拳的人就能把堂堂的皇帝逼的退位。然而,皇后是不可能危言耸听的,在皇帝和新帝之间她也绝不可能偏袒新帝。

“娘娘,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圣上,否则的话,奴才这心里是一刻也不能安生。”

世瑶现在还非得让童贯安心不可,他要是心里不安,不定能做出什么事儿来!再加上不肯死心的蔡京和专会拱火的陈东,只怕金人没去汴梁城里先就斗了起来。

世瑶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吧,都知现在不便去见太上皇,我就替都知走一趟,到时候我让太上皇些几个字出来,都知必然一看就明白。”

童贯听了急忙点头,早在赵佶还是皇子的时候,他们就有一些密语,只要皇帝能传出消息了,他只需要照办就对了。

 第九十七章 围城(八)

世瑶被童贯逼的没办法,第二天一早就动身去见赵佶。延福宫虽然还是那个延福宫,但是宫人们却都不再从前的宫人了,世瑶的等了许久,才等到李彦过来接他。

“太上皇昨天就说娘娘今天必到,让我把这个交给娘娘。”

世瑶心里叹息,但凡涉及到宫闱阴私的事情,赵佶的反应比谁都快,怎么偏偏正经事情上,就没有这个心智了呢!

“娘娘千万别多心,太上皇是不想让大家为难才不见娘娘的,其实上皇的心里,一直都是惦记着娘娘的。”

世瑶何尝不明白,童贯不能来见赵佶,其实她也一样,她不仅仅是曾经的皇后,而且现在还跟军中有了联系。

“太上皇如今可好?”

李彦点了点头,“太上皇一切如常,圣上每天都过来请安,皇后娘娘也是极尽孝顺,每日带了太子殿下到延福宫来,圣上闲来无事就教太子殿下读书写字,倒也十分安乐。”

世瑶知道朱皇后的确是个真心孝顺的人,她当年名不正言不顺的住在宫外的时候,她都当她正经婆婆一样看待,直到后来被废黜,朱氏也曾经不避嫌疑去看望过她。但是,新帝赵桓,怕是带着别样的心思吧!

“如此甚好,只要上皇安乐,朝廷上下就都已放心了。”

李彦似乎不想让太后就这样回去,他低声说道,“不敢瞒着娘娘,上皇平日里都还好。只是童都知这一回来,心里便有些感伤。”

对于皇帝来说童贯永远都是最可信的人,他跟世瑶不一样,童贯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以皇帝为重。而现如今,他们分明在京城却连面儿都见不上,世瑶这心里都有些感伤。

“等时局稳定了,终究能见上的。”

李彦觉得太后好像是在暗示什么。眼睛顿时一亮,世瑶知道赵佶身边的人做梦都想着他赶紧复位,什么事儿都会往那上面联想,她忙说道,“既然太上皇一切安好,那我就回去了。”

“娘娘给太上皇的东西,奴才一定送到跟前儿。”

“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太上皇若是还中意就留下,若是用不惯了,赏人也是一样的。”

“瞧娘娘说的,瑶华宫里出来东西,哪儿可能有不好的。”

世瑶说了几句闲话便回去了,她并不觉得这样一番作为,赵桓就会相信她仅仅是给太上皇送什么饰物的。但是,她总点做点儿表面功夫让赵桓的心里过得去,若是把他逼急了,只怕狗急跳墙。

只要赵佶活着,对于赵桓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但若是没了赵佶,蔡京童贯的噩梦就开始了,而最后会伤害的,都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世瑶并没有想到来见她的人会是李若水,她对着这个人印象不差。虽然他是赵桓一党。

“李相公好。”

“不敢!”李若水急忙说道,“微臣参见皇太后。”

“你倒知道我身份!”世瑶有些惊讶。

蔡京是赵佶的心腹,他知道了很正常,但是李若水区区太学博士,怎么会知道这等辛秘!

“册封太后诏书虽然秘而不宣,但是修改玉牒总是有几个的,臣既然知道太后的身份,自然不敢对太后不敬。”

世瑶这才发现。拥护赵桓的人几乎都是些文人书生,他们无一例外的迂腐,想要靠他们力挽狂澜,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你倒是个实诚人。但是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李若水直言道,“太后既然不愿回宫,看来也是看透了凡尘俗世,这跟道君皇帝却是如出一辙,臣下本该为太后欢喜才是。”

世瑶不等他转折,便说道,“可是,你觉得我跟军中过从甚密,让圣上不安了。”

这位太后的名头李若水没少听过,但是直接打交道却还是第一次,他被人说破了心思,面儿上很是尴尬,“臣以下犯上,请太后降罪。”

这个人想法到是简单,可是,她现在治了他的罪,那就等于是打在皇帝的脸上,皇帝的脸难道是能打得的!

赵桓现在本来就是敏感的时候,别说打了,就是吹口气儿都可能急遽的反弹,世瑶安抚他还来不及,怎么会跟李若水计较。

“李相公忠心为国,我倒是钦佩的很,圣上身边有你这样的人,我也觉得很欣慰。”

“多谢娘娘不罪之恩。”李若水起身说道,“虽然娘娘不怪罪,但是该说的话臣还是要说。”

世瑶都能猜得出来他要说什么,可是,为了树好一面能够让全城甚至全国上下一心的旗子,李若水说什么她都得听着,“李相公言重,有什么话就只管说吧,出了这个门,我也什么都记不得。”

太后这么配合,着实是有些出乎李若水的意料,他此刻倒是有些相信,太上皇是真心禅位的。

“圣上聪明仁孝,堪当万民之表率,而国家此刻正处在危机四伏的关头,也只有圣上才能安抚民心……”

世瑶不待他说完,便点头笑道,“圣上从小在我跟前儿长大,他是什么性子我清楚,而太上皇既然愿意传位给他,也就是对圣上最大的认可。”

“太上皇跟太后虽然认可圣上,但是,朝中旧臣却未必都是同样的心思。”

世瑶的脸几乎忍不住要沉下来了,这种事情哪一朝哪一代不都是一样!皇帝心里不安也算正常,可是身为皇帝身边深受器重的臣子,这个时候不好好的替皇帝想办法,跑到她这里来做什么,难道, 在瑶华宫慷慨陈词就能让百官信服吗?

“那李相公有什么办法!”

李若水还真没什么办法,他来的目的只是想劝太后少跟军中接触,然而,有些事情想的是挺好的,但是说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臣无能,不知道该当如何,听闻太后足智多谋,所以臣特来想太后讨教。”

所以之前还觉得李若水迂腐,片刻的功夫倒也伶牙俐齿起来,她倒也没必要跟他计较,淡淡的笑了笑,“你也不必在我这里多费唇舌,而自然知道什么是大局为重,而圣上只要做好他分内的事情,百官自然看得清楚。须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世瑶这话倒是让李若水有些警醒,皇帝此番荣登九五,靠的可全是主战派的力量,若是主站派发现了他们拥护了跟太上皇一样的皇帝,那后果又将会是什么样的?

可是,皇帝的不安与日俱增,他想要议和的心也越来越坚定,他该怎么办呢?

“李相公。”

冷不防,他听见太后喊了他一声。

“李相公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我这厅堂太热了。”

“没,没什么!”李若水几乎是仓皇失措的说道。

世瑶暗中皱眉,刚刚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神情恍惚的。

“李相公可是身体不适?”

“多谢太后挂怀,微臣无事,微臣打扰太后实乃有罪,请容臣告退。”

世瑶看着李若水离开,眼神讳莫如深,魏紫以为她是在跟他生气,于是便上前劝道,“李相公看起来有些书呆,娘娘莫跟他一般见识。”

“他是一个直臣,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世瑶头大如斗,但是真的跟李若水没有关系,“纵然说两句不中听,我也没什么可在意的,但是,他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等十分钟+++++

世瑶的脸几乎忍不住要沉下来了,这种事情哪一朝哪一代不都是一样!皇帝心里不安也算正常,可是身为皇帝身边深受器重的臣子,这个时候不好好的替皇帝想办法,跑到她这里来做什么,难道, 在瑶华宫慷慨陈词就能让百官信服吗?

“那李相公有什么办法!”

李若水还真没什么办法,他来的目的只是想劝太后少跟军中接触,然而,有些事情想的是挺好的,但是说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臣无能,不知道该当如何,听闻太后足智多谋,所以臣特来想太后讨教。”

所以之前还觉得李若水迂腐,片刻的功夫倒也伶牙俐齿起来,她倒也没必要跟他计较,淡淡的笑了笑,“你也不必在我这里多费唇舌,而自然知道什么是大局为重,而圣上只要做好他分内的事情,百官自然看得清楚。须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世瑶这话倒是让李若水有些警醒,皇帝此番荣登九五,靠的可全是主战派的力量,若是主站派发现了他们拥护了跟太上皇一样的皇帝,那后果又将会是什么样的?

可是,皇帝的不安与日俱增,他想要议和的心也越来越坚定,他该怎么办呢?

“李相公。”

冷不防,他听见太后喊了他一声。

“李相公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我这厅堂太热了。”

“没,没什么!”李若水几乎是仓皇失措的说道。

世瑶暗中皱眉,刚刚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神情恍惚的。

“李相公可是身体不适?”

“多谢太后挂怀,微臣无事,微臣打扰太后实乃有罪,请容臣告退。”

 第九十八章 围城(九)

世瑶这会儿心算是凉透了,原本她觉得赵桓至少会记住自己是怎么登上这帝位的,即便是做样子也带得着全城的军民好好的抗金,但是,她却忽略赵桓骤然登基对朝臣的不信任。

现在,想要稳住赵桓只有两个办法,或者把赵佶的旧臣全部罢免,种师道、童贯统统都交出兵权,再一个,就是替他除去心腹大患太上皇赵佶!

然而,这两点世瑶都做不到。

“蔡相公特意命人来送信,让我盯着京城百官,却是我的疏忽,才发生了逼宫这样的事情,现在局势一发不可收,是我愧对天下。”

念君急忙说道,“娘子千万不要这样说,李纲突然发难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太上皇心灰意冷也不是娘娘的责任。怪也只能怪那些一根筋的书生,他们以为逼的太上皇退了位,祁王就会安安心心的抗金,这也未免太简单了些。”

“岂止是他!”世瑶叹道,“我何尝不是觉得赵桓这旗子能树上一段时间,却忘记了赵桓的心胸,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哎!”念君也是跟着叹气,“说起来还是蔡相公了解今上,咱们看来是群臣拥戴,众志成城,在今上的眼里却是危机四伏,朝夕不保!不过娘娘也别担心了,蔡相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现在也只能顺水推舟。”

“蔡攸有没有交代别的?”

“蔡相公说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先退了金兵在说,至于今上,蔡相公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赵桓若不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皇位,结果未必会是这样,然而,这世上没有如果。世瑶也只能无奈的等候那个几乎可以预见的结果。

念君附在世瑶的耳边说道,“娘娘不必忧心忡忡,今上只要敢出半点差错。就是弃了他也没什么了不得。”

弃了赵桓世瑶没什么意见,但问题是怎么弃?两派已经是势同水火。稍有不慎就要内部就要冰消瓦解了。她猛然想起了宗泽,惊问道,“是蔡攸让宗泽去河北的?”

念君点了点头,“蔡攸断定今上必然会倒行逆施,而太上皇不得人心,复位几无可能,上皇成年的儿子现在也只有康王。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可是赵构还不如赵桓呢!”

“娘娘怕是还没明白蔡相公的意思!”念君低声说道。

“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世瑶惊到。

“蔡相公当然不会说,但是奴婢是这么猜的。”

“他未免太异想天开了。”世瑶摇头说道,“文武百官虽然不满太上皇,赵桓也可能做出丧失民心的事情。但是,朝野上下都是忠于赵氏皇族的,他没可能控制得住的。”

“娘子也别忙着下定论,蔡相公也只是在做两手准备,蔡相公只有一句话。就是顺势而为。”

这个势可真是不好顺,特别是有一个荒唐透顶的皇帝的时候。

这边形势一片大好,那头皇帝却罢免了李纲,罪名是夜袭金营失利,同样被罢免的还有种师道。没有任何罪名,一时之间,举朝震惊。

“李纲这亲征行营使做了还不到半个月就被罢免,也可以载入史册了。”

魏紫冷笑着说道,“罢了他也没什么不好,让他也认清楚自己一心拥戴的皇帝。”

“话虽这么说,终究是朝廷失德。”

“谁让他碍了皇帝的事儿呢,没有他的话现在早就议和了。可是,种将军那边可怎么办啊?”

议和,议和,又是议和,赵家先祖戎马一生,怎么就生了这么些个只知道议和的不孝子孙!

“罢了种师道他们也指挥不动西军。”世瑶余怒未消,朝外面吩咐道,“备车。”

“娘子去哪儿!”

“我要去见种师道。”

“娘子就不怕今上心里起疑吗?”

“我不去他就不疑了。”世瑶冷笑着说道。

赵桓不是傻子,完颜宗望孤军深入已经是必败无疑,这种情况下还坚持议和,说来说去就是对现在领军的将领不够信任,反正结果都是一样了,她还避讳那么多干嘛!

种师道一腔忠义前来救驾,却没想到碰到的都是冷脸,若不是毕生的信念支撑着,他都恨不得率军回西北了。

他见到世瑶只是略微苦笑,似乎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将军一路劳苦,我代全城百姓谢过。”

“娘娘不必如此,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