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68这个消息的可靠性是无疑的,故引起清廷的极大恐慌,便于十三日谕李鸿章“悉心筹酌,饬令海军诸将妥慎办理”。当天,李鸿章电丁汝昌称:“查倭如犯威,必以陆队由后路上岸抄截,而以兵船游弋口外牵制我师,彼时兵轮当如何布置迎击,水陆相依,庶无疏失,望与洋弁等悉心妥筹,详细电复,以凭核奏。”注69根据李鸿章的指示,丁汝昌与诸将合议,提出了一个“水陆相依”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根据敌我舰队的力量对比,船台依辅是唯一可行之法,二、说明威海与旅顺港口情形相异,回答了十三日电旨“若逼敌船逼近,株守口内,转致进退不得自由”的说法,三、威海后路地阔兵单,全靠后路有大股游击之师,防敌抄袭后路,庶几威防可固。李鸿章阅后认为:“海军所拟水陆相依办法,似尚周到。”注70清廷也批准了丁汝昌的“水陆相依”方案。但特别强调“海军战舰必须设法保全”。注71刘坤一还亲至天津会见李鸿章,议定“务须保全铁甲兵轮各船”,因为“倭计欲得我铁甲兵轮,并欲窜扰山东,以断南北运道,殊于大局有关”。注72随后,李鸿章即电丁汝昌,“廷旨及岘帅(刘坤一)均望保全铁舰,能设法保全尤妙。”注73
在保全铁甲舰的问题上,从清廷到内外臣工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但是,如何才能保全铁甲舰呢?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随着战局的变化,敌氛渐逼威海,彼此的意见分歧更为明显了。朝廷主张主动出击,谕曰:“现在贼踪逼近南岸,其兵船多只,难保不闯入口内,冀逞水陆夹击之诡谋。我海舰虽少,而铁甲坚利,则为彼所无,与其坐守待敌,莫若乘间出击,断贼归路。威海一口,关系海军甚重。在事将弁兵勇,倘能奋力保全,将登岸之贼迅速击退,朝廷破格酬功,即丁汝昌身婴重罪,亦可立予开释。”注74这道谕旨表示担心敌舰闯入威海口内,说明朝廷对威海的防御情况并不真正了解,因为威海防御上的弱点在陆上,而不在海上,敌人是很难从海上进来的。另外,谕旨本身也自相矛盾:一方面要求海军“乘间出击,断贼归路”;一方面又要求“奋力保全”“威海一口”。实际上,海军只要一离开威海港,敌舰必将立即“闯入口内”这是确定无疑的。这叫丁汝昌执行哪一条呢?何况在北洋海军舰只减少、镇远铁甲舰重伤的情况下,即使“乘间出击”,结局亦难预卜。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断贼归路”是绝不可能做到的。李鸿章倾向于用冲出的办法保全铁舰。他先是电丁汝昌称:“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拚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注75后来,到南帮炮台失守时,李鸿章再次指示丁汝昌:“万一刘岛不保,能挟数舰冲出,或烟台,或吴淞,勿被倭全灭,稍赎重愆。”注76在当时的情况下,北洋舰队能否安全地退往烟台等处?在丁汝昌看来。挟数舰冲出,不仅舰队将毁于一旦,而且基地亦必失无疑。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肯这样干,而仍主张用船台依辅的办法来保全铁舰,他复电李鸿章称,“至海军如败,万无退烟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旨屡催出口决战,惟出则陆军将士心寒,大局更难设想。”注77在同一封电报中,他还提出后路速派援军,威防方能支持。丁汝昌认为,采取船台依辅的办法,对海上的防御较为有利,而对陆上的防御则无把握。因此,他特别担心威海后路的防御,相信只要后路确有保障,威海必可固守,铁舰亦会万无一失。可是,威海后路的防务,已是他职权范围以外的事了。
事实证明,丁汝昌的担心是颇有道理的。威海之陷,问题就恰恰出在后路防御上。
注释:
注1 芳郭钝叟:(于湖小集《哀威海卫》,见阿英编:《中日甲午战争文学集》第20页。
注2 李尽忱:《威海卫》见《丛氏钞存》(抄本)。
注3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98卷,第1920页。
注4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98卷,第2021页。
注5 《苗国清口述》(1957年记录稿)。按:苗国清,威海刘公岛人。北洋海军练勇营练勇。
注6 戚廷阶:《威海始末》(稿本)。
注7 《盛世危言.炮台》,见《郑观应集》上册,第836页。
注8 于本桢:《观威海炮台》,见《丛氏钞存》(抄本)。
注9 《巡阅海军竣事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2卷,第2-4页。
注10 《中日甲午威海之战》第60-61页。
注11 william Ferdinand Tyler,Pulling Strings in China,London;1929;P63。
注12 《德汉纳根军门语录》,《中日战争》(7),第537538页。
注13 戴绪贤等:《讣闻》,见《从氏钞存》(抄本)。
注14 《复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6页。
注15 《复丁提督张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20卷,第5页。
注16 《论旅顺布置》,《李文忠公全集》海军函稿,第1卷,第15页。
注17 《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24卷,第16页。
注18 《验收旅顺各要工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69卷,第34页。
注19 《校阅海军竣事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卷,第17页。
注20 《直隶总督李鸿章复奏海军提督确难更易缘由》,《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512),第18卷,第28页。
注21 《复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748749页。
注22 《直隶总督李鸿章复奏海军提督确难更易缘由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512),第18卷,第28页。
注23 《复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812页。
注24 《寄刘公岛丁军门》,《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836页。
注25 《寄刘公岛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783页。
注26 《直隶总督李鸿章复奏海军提督确难更易缘由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512),第18卷,第28页。
注27 《寄刘公岛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959页。
注28 《寄刘公岛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862页。
注29 《复丁提督》,《李鸿章全集》(2),电稿二,第881页。
注30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军事紧急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630)第20卷,第25页。
注31 《寄威海丁提督戴道刘镇张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1页。
注32 《寄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8卷,第5354页。
注33 《寄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8卷,第46页。
注34 马格禄(John M'clure),一说美国人(见《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第306页),非是,查《日清战争实记》,载有《福龙鱼雷艇管带蔡廷干供词》即谓马格禄为英国人。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所载《刘公岛洋员名单》开列13名洋员之姓名、职务及国籍,其中马格禄亦注明为英国人。
注35 Willism F.Tyler,Pulling Strings in China,London,1929,P60.
注36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22)第26卷,第8页。
注37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22)第26卷,第8页。按:“十事”中最后一项原误译为“使近水处炮台水师无响声”兹据丁汝昌12月23日电报校改。(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49),第26卷,第17页)。
注38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49)第26卷,第17页。
注39 《谷玉霖口述》(1946年记录稿)按:谷玉霖,威海北沟村人,先是来远舰炮手,后调任北洋海军衙门护卫。
注40 《吴邦桢、盛宣怀致翁同龢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176页。
注41 《寄南洋刘岘帅》,《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8卷,第2页。
注42 《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709),第21卷,第5页。
注43 《北洋大臣致督办军务处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21),第23卷,第25页。
注44 《江督张香帅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8页。
注45 《寄江督粤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8卷,第46页。
注46 见《洋务运动》(1),第114页。
注47 归与:《中日威海战役纪略》。见《海事》第10卷,第9期,第30页。
注48 戴绪贤等:《讣闻》,见《丛氏钞存》(抄本)。
注49 《丁汝昌致戴宗骞书》,《丁汝昌遗墨》(影印本)。
注50 《寄威海丁提督戴道刘镇张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1页。
注51 《丁提督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页。
注52 《戴道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56页。
注53 《复刘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243页。
注54 《寄戴道》,《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2页。
注55 《丁提督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7页。
注56 《丁提督来电》,《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4页。
注57 《寄丁提督刘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5页。
注58 《寄威海丁提督戴道等》,《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20卷,第1页。按:禹,即禹廷,丁汝昌之字。
注59 《寄译署》、《复戴道》,《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5页。
注60 《曹嘉祥、饶鸣衢呈文》,《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401页。
注61 《丁汝昌致戴宗骞书》,《丁汝昌遗墨》(影印本)。
注62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年十一月,第204页。
注63 William F.Tyler,Pulling Strings in China;London;1929;P;78.
注64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43),第26卷,第15页。
注65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枓》(2135),第26卷,第13页。
注66 《寄威海戴道张镇刘镇等》,《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25页。
注67 《丁汝昌致戴宗骞书》,《丁汝昌遗墨》(影印本)。
注68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224),第27卷,第37页。
注69 《寄刘公岛丁提督刘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37页。
注70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281),第28卷,第25页。
注71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李秉衡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30),第29卷。
注72 《钦差刘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40),第29卷,第34页。
注73 《复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5页。
注74 《军机处电寄李秉衡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47),第29卷,第36页。
注75 《寄刘公岛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9卷,第44页。
注76 《复丁提督张镇》,《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20卷,第5页。
二 威海卫的后路防御
山东为畿疆左辅之地,东北斜伸人海,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共扼北洋之门户。山东半岛东北端的威海卫,又是北洋海军的根据地所在。故在甲午战争期间,山东一直是日军计划进攻的目标。清政府也曾多次增募和调拨部队,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以加强山东沿海一带的防务。
甲午战争前,山东全省陆军共四十七营二哨,其中步队三十九营,马队七营一哨,炮队一营一哨。在山东驻军中,有一半以上分扎在山东半岛沿海一带,拱卫于威海后路。山东半岛的清军兵力为二十四营两哨,总计一万二千二百人。单从数量上看,兵力似乎还相当可观。但是,由于山东半岛海岸线绵长,地面辽阔,以二十余营分扎各处,显然无济于事。
一八九四年六月间,中日交涉渐趋恶化,战争一触即发,山东巡抚福润奏准添练炮队四营,装备火炮三十六门,以为布防威海后路之用。后福润又迭奉廷旨,谕警戒威海卫、胶州湾、烟台、成山等沿海要地。七月中旬.总理衙门以山东半岛沿岸兵力不敷,令福润将山东内地各军分遣沿海要地,福润复奏准增募步队四营,合原先添练之炮队四营,共八营,称福字军。以其二营驻青岛,由总兵章高元编成;六营驻济南,由副将冯义德编成。
中日正式宣战后,福润更令总兵曹正榜在烟台编成东字军三营,并饬令沿海十余州县筹办民团,以助战守。各州县先后“筹饷募勇以备战,札民登圩以严守,昼夜巡警”。注1自八月以来,日舰不断窥伺威海南北两口,戴宗骞和张文宣以现有兵力过于单薄,各请增募两营,李鸿章皆允之。戴宗骞将新募之二营,一编入绥军,称新前营,驻威海卫城西北之神道口;一编入巩军,称新右营,驻威海卫南乡之长峰寨。福润亦因威海后路各海口守备薄弱,急电李鸿章,建议以候补道员李正荣率在济南之嵩武军四营,移驻登州;嵩武军分统总兵孙万龄率所部由烟台往扎荣成。时日舰恒在威海西北之远遥山附近海面驻泊,并连日在威海北口外徘徊,似有登陆之企图。于是,李鸿章将注意力放在威海卫以西一带海岸的警备上,而未采纳填防荣成的意见。福润还计划编练十营,以补沿海兵力之不足,然尚未及编成,便奉旨移抚安徽,由李秉衡接任。
李秉衡(一八三O——一九OO年),字鉴堂,祖籍山东福山。乾隆中,其曾祖由山东迁奉天,入海城籍,旋居岫岩厅南石嘴子村(今属辽宁庄河县)。注2初纳赀为县丞,以功保知县。先署直隶完县,补枣强县知县,升任蔚州知州。又授永平府知府。李秉衡历任州县,为官廉正,兴利除弊,赈灾救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