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亭,已经变成了嘉佑学社午间的固定活动场所了……
—————————————————————————————
听了郏亶的话,陈恪问道:“地下水道呢?”
郏亶虽然不知,陈恪为何那么关心地下水道,每天都要问这么一句。但他还是慎重作答道:“水道里应该可以划船了。”
“没有立脚之处了么?”
“不会的,高处没有问题。”郏亶感慨道:“汴京城的地下水道,不愧是百年营建,那天我们不是下去探过一段么?排水相当快。雨下得虽然长,但不是很急,对它还构不成威胁。”
“哦……”陈恪有些失望。他也不想想,若是一下雨,地下水道里便不能住人,又有什么资格,被称为无忧洞?
所谓无忧,万事无忧也……
但郏亶是个水利天才,他没有被开封地下水道的良好表现麻痹,而是冷静道:“但水往哪排是个大麻烦,开封城地势平缓,全靠汴河、蔡河、五丈河来排涝,一旦几条河的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很可能会发生倒灌……到时候,不仅地下水道里全是水,开封城也要被泡了汤。”
“涨到什么程度?”
“迎祥池的水,再涨五尺。”郏亶面现忧色道:“开封城地势使然,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只能祈求老天别再下了……不然,最多五天,就会水漫开封的。”
“五天,你确定?”陈恪沉声问道。
“看雨势,要是还这么大,五天。若是下得更大,用不了五天。”
两人正说着话,奉命暗中保护陈恪的老钱,披着蓑衣进来茶亭。
陈恪拍拍郏亶的肩,迎了过去。
“三哥儿,”老钱轻声道:“我家公子来了。”
“在哪?”陈恪微微讶异。
老钱努努嘴,陈恪见一辆没有任何徽标的马车停在道边。
跟着老钱上了车,便见多日不见的赵宗绩,正隔着纱帘看外面的雨。
“来了。”听到车帘掀起,赵宗绩转过头来,朝陈恪责怪道:“你可真够绝的,一个多月都不来见我。”
“眼看就考试了,我得念书啊,”陈恪把自己往座位上一搁,调整个舒适的姿势道:“哪像你,天生富贵。”
“我情愿跟你换换……”六塔河决堤,不仅改变了陈恪,也改变了赵宗绩,打那之后,他便深沉了许多,只有眉宇间偶然闪现的愤怒,能透露出他心里的峥嵘:“六和塔一案的处理结果下来了。”
“……”陈恪没有说话。
“处罚的人很多,降修河都部署李璋知曹州,河北转运副使、同管勾修河燕度知蔡州,提举开封府界县镇公事、同管勾修河、度支员外郎蔡挺知滁州,修河都钤辖、内侍押班王从善为濮州都监,供备库副使张怀恩为内殿承制,提举黄河埽岸、殿中丞李仲昌为大理寺丞……”
“操……”虽说不打算再过问这些狗屁倒灶,但听了之后,陈恪还是怒火丛生:“为何没给他们升两级!”这种不痛不痒的降职,几乎跟没有处罚一样:“你们老赵家,难道把文官当成祖宗养么?上千条人命,百万贯损失,五州之民流离失所,就换来几个降职处罚?”
“别着急,事情没那么简单。”赵宗绩摇摇头道:“这份处罚,是政事堂二位相公定下的,他们这样处理是有依据的……在处罚决定公布前,文相公特意安排人上书,将历年对于治河不利或有失误的官员,处理的结果登在了邸报上。”
“咸平三年五月,黄河决口于郓州王陵埽,失职的知州马襄、通判孔某坐免官,巡河堤、左藏库使李继原配隶许州;景德三年六月甲午,中夜,黄河溢于开封城西,毁外堤,坏庐舍。督都监钱昭晟等塞汴口,仍劾昭晟等罪,贬其秩;天圣七年九月戊辰,澶州官吏并坐王楚埽决贬官一等;景祐三年十月,澶州横陇水口西岸物料场火,凡焚薪刍一百九十余万。诏转运司劾主守官吏以闻……”
赵宗绩看那份邸报不下十次,都能脱稿背出了:“可见以前,多以免官、贬官、弹劾等惩处失职官员,最严重的配隶了。”
“怨不得李仲昌他们敢肆意妄为,”陈恪冷笑道:“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个贬官,成功了却可飞黄腾达、传为佳话,何乐而不为?”
“但这次,文相公打错算盘了。”赵宗绩笑笑道:“情况是不一样的,由于李仲昌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倚借权势以弹压众议,强行推动开六塔河的。而且尽管他们一口咬定,商胡合拢之日,没有接到圣旨,但是政事堂的相公,显然应该早就下令,让他们暂停工程,等我们测量结果出来再说,然而六塔河一直没有停工,相关官员妄为,也让朝野十分愤怒。”
“于是事败之后,虽已有贬斥,但是朝野显然并不满足于履行惯例,乃至出现,河朔被水灾,滨、棣、德、博四州之民,皆归罪于李仲昌、张怀恩、蔡挺等人,乞斩此三人以谢河北!”
“不用说,这是那位贾相公搞出来的名堂。”陈恪冷笑道:“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会不利用?”
“不错,贾昌朝的人纷纷上书言事,说李仲昌等奸谋辨口,诬惑朝廷,邀利急功,罪孽深重,败事已多。固宜行窜殛之刑,岂得蒙宽宥之诏?要求将几人并从公议,改置严科。谢列城愁怨之民,示国朝刑罚之严正。”赵宗绩道:“要求越过政事堂,由共议决定几人的处罚。”
“非但如此,他们还将矛头对准了二位相公,说‘执政诸人皆未尝亲见河流地势深浅螅拢溆新垡椋嗟且6龋怯惺稻菀病!闭宰诩ń幼诺溃骸盎顾翟紫嘌≡裰魏臃桨甘保⒉皇谴悠浔旧砜尚行猿龇ⅲ且远勒脊汀⒋蚧髡形匀换岢鱿终庵钟字傻氖螅嗲牍偌叶远幌喙枰源Ψ!!
“结果呢?”陈恪心说,这还差不多。
“官家仍在权衡,但是,已经召贾相公回京了。”赵宗绩也冷笑起来道:“二位宰相的日子,怕要益发难过了。”
第一三九章 我是你姨夫啊!
“你来,专门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些?”陈恪一听,还是没完没了的官场斗争,顿时就失去了兴趣:“这跟我有何关系?”
“有关系,”赵宗绩淡淡道:“官家要见你……”
“见我……”陈恪的表情登时凝固。
“嗯。”赵宗绩对外面吩咐一声道:“走吧。”
“去哪?”
“进宫。”
“这么急,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
“穿这身就挺好。”
————————————————————————————
去往皇宫的路上,陈恪竟有些紧张:“这……太突然了吧。”
“还以为你不知道紧张为何物呢。”赵宗绩笑笑,压低声道:“今日进宫问安,我跟官家说起,你上月遇袭的事情了,官家仁厚,便说,你带他来一趟吧。”
“……”陈恪心下有些感动,他怎会不知?成了官家召见过的人,那些人必然投鼠忌器,自己的安全肯定大有保证。
“不只是给你壮声色,”赵宗绩轻声道:“这个节骨眼上,八成也会问到六塔河的。你打算怎么说?”
“……”陈恪望着赵宗绩:“什么意思?”
“文富二相素有盛誉,且年富力强,来日方长……”赵宗绩缓缓道:“你若一点面子不给他们,怕是日后会坐蜡。”
陈恪知道,赵宗绩这是为了自己好,对于一个预备进入官场的新人来说,让年龄不大的大领导忌恨,对整个仕途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且不幸的是,两位宰相都是公认的‘正人君子’,与他们作对,连个好名声都得不到……
“谁怕?!”陈恪却冷笑道:“大不了回四川老家,让我给这些伪君子擦屁股,休想!”老子好容易捡了条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尽开颜?
“唉……”赵宗绩苦笑道:“那你考什么进士?”
“十年寒窗,总得给自己个交代吧。”陈恪冷冷道:“我本来就打算,要是这官做得开心,就上当几年,算是对朝廷有个交代。要是不开心,立刻回家,快活过我的衙内生活。”
“衙内?”赵宗绩错愕道:“你还有这等理想?”
“我早跟你说过。”
“我以为你是说笑的。”
“我也以为大宋官家黑白不分是说笑的。”
“……”
“……”马车中陷入了沉默,两人都不说话了。
快到宣德门时,赵宗绩方轻轻按住陈恪的肩头,低声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是不是我的话,会被当成你的意思?”陈恪明白了。
“嗯,你是我叫进宫的,他们自然会认为,你是在替我说,不方便说的话。”赵宗绩洒然一笑道:“管他们呢,我个闲散宗室图什么?你只管说个痛快就是!”
“……”陈恪又沉默了。
——————————————————————————————————
如果要选中国历代最气派的皇宫,定然有一番争论,但要选最寒酸的话,就毫无争议,非北宋汴京赵家的皇宫莫属。其前身乃唐宣武军节度使衙署,后梁改此衙署为建昌宫,拉开了此地为皇宫的历史。
之后又经历了后晋、后周,才轮到本朝入主。建隆三年,稳定了政权的赵匡胤,终于征发工匠,命人按照唐代洛阳的宫殿制度来营建。但由于周围居民拒绝搬迁,宋朝皇帝也不知道强拆为何物, 最后只得将皇城和宫城合而为一,把部分中央官署设在皇宫内前部,而把皇帝居住的寝宫和后妃宫及一些宫廷设施放在皇宫后部,中间以一条东西横街相隔。
如果画成俯瞰图,你会发现,别的朝代的皇宫,都有严格的中轴线,讲究对称、法度严谨,只有宋朝的皇宫,固然每一部分都讲究法度,但整体像搭积木似的堆在一起,只求功能齐全,其它就顾不上了……
当然所谓的‘寒酸’,也是因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纵向比较,单单在这个年代,大宋皇宫还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每个初次站在宣德门下的子民,都会深深震撼于其高大雄伟。
但不包括陈恪,因为宣德门形制与后世故宫的午门相同,而且还小了一号。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对参观过北京故宫的人来说,很难再有一座宫殿,能让他大惊小怪。
进了宣德门,一座坐落在三层丹陛之上的宏伟宫殿扑面而来,这是大庆殿,相当于后世的太和殿。这让陈恪感觉不太习惯,因为在太和殿与午门之间,还有个太和门,南北两个开阔的大广场,尽显泱泱的皇家气象。
但这宋朝的皇宫,一进了宫门就是正殿,只有殿前的三层平台作为缓冲,比紫禁城不知寒碜多少。看来那不与民争地的传闻是真的了……这让陈恪对宋朝的官家,终于多了一丝好感。
“这边走。”赵宗绩示意陈恪右拐,沿着北廊向东走,进左长庆门,北行一里左右,过左银台门,上了分隔内外宫的东西大街。在这条御廊上,又行了一里左右,到了垂拱殿门前,赵宗绩才说一声:“到了。”
领着陈恪进了垂拱殿,赵宗绩让太监进去通禀。等候的时候,有小太监请两人到耳房烤火,又端来了姜汤,还拿来两双干净的鞋履……虽然打着伞,但这一路走来,两人身上还是湿漉漉的,尤其是脚上的鞋,已经完全完全湿透了。
待两人摆弄停当,内侍也来传了。
两人赶紧起身,屏息凝神,穿过层层帷幔,到了御堂门口,便见一位穿蓝色纱袍、碧玉簪发、眉目和气、面带病容的中年人,坐在胡床上朝他们微笑。
“孩儿拜见叔父……”赵宗绩马上深深作揖。
“草民拜见圣人。”陈恪也赶紧马上深深作揖……来的路上,他已经反复确认,这就是大宋朝臣见君的礼节,虽然明知是因为‘跪礼’没有发明出来的原因,但他还是感觉暗爽……不用三拜九叩,实在是太好了。
“平身吧。”一把温和的声音响起道:“绩儿,这就是陈三郎吧。”
“是,叔父。”赵宗绩道:“这是就陈恪。”
“唔……”官家微笑的打望着陈恪,见他身材高大,肩宽腰细,端的是英气逼人,又穿一身太学生的白衫皂带,眉宇间难掩书卷之气,给人一种文武双全的感觉。他不禁微笑赞道:“陈司谏养得好儿子!”
陈恪也在偷偷打量大宋,这位温和的中年大叔,言谈举止让人如沐春风,要不是在这皇宫中做不得假,他真无法将其与一国之君联系起来。
“不要拘束,你父亲和寡人马上就成连襟了,”官家笑起来道:“论起来,你还得称我一声姨夫呢……”
“……”陈恪这个汗啊,虽然他们私下里也这么开玩笑,但谁敢去攀这门亲戚?口中连道‘不敢’。
“就算不叫姨夫,”官家微笑道:“也该自称‘为臣’,而不是‘草民’,莫非嫌承事郎的官阶太小?”
“不是,草民……哦不微臣,”陈恪对见到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还是有些紧张,这才恢复正常道:“实在是没把自己当成个官儿,这承事郎,不提就忘了。”
“呵呵呵,忘了可不行。”官家挥挥手,便有宫人,端上两个锦墩。
赵宗绩谢了座,便端坐下来。
陈恪也不知道该不该坐,有些愣怔……前世的电视剧告诉他,宫里规矩多,比如赐坐是对高级大臣、或者像赵宗绩这样的王公才有的待遇,自己这样的小咖,不跪着就不错了,哪还奢望有个座?
“坐吧。”官家微笑道:“不要拘谨,自家人闲谈私聊,便当我是你姨夫就好了。”
陈恪口称不敢,搁了半边屁股在锦墩上。
—————————————————————————————
“其实咱们也算神交已久。”官家让人给陈恪和赵宗绩,上了两碗当归红枣汤,让他们喝下去驱寒。待两人一饮而尽,这才微笑道:“你的《字典》,还是寡人作的序哩。”
“官家的恩德,”陈恪赶紧起身道:“微臣铭感五内。”
“坐下说,不要动不动就站起来,你不嫌难受,寡人还难受呢。”官家笑着责怪道:“那算什么恩德,你自己可能都不明白,这本《字典》对大宋朝意味着什么。”
“微臣确实不知,”陈恪轻声道:“只是觉着该做这件事,便做了。亦没想过会惊动官家。”
赵宗绩颇为意外的看他一眼,心中暗笑道:‘还以为你在谁面前,都不知天高地厚呢,这不在官家这儿,也乖得跟小猫似的。’
“往大里说,此乃文教之盛世,我大宋的百年国策,亦因此而光大。”官家微笑道:“识文字、读经典、知礼仪、明信义之人,将大大增加,我大宋文教之昌盛,必远超八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