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 作者:卫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事 作者:卫风-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朱家正是多事之秋,各房都有烦心的事儿,且顾不上去抓别人的小辫子。
大太太因为朱明泽的亲事与大老爷争执不下。大太太的意思是,亲事她只找着一门这样的,再找也不会比这更好。大老爷要硬是鸡蛋里头挑骨头,那这哪儿大太太就甩手不理了,让大爷去给他心爱的儿子寻个门第高贵,生得美貌又有万贯陪嫁的媳妇去吧。也不想一想,朱明泽要什么没什么,一个庶子,又是个白身,生得又不是潘安子建那样的,还想寻个什么样儿的?十全十美的姑娘除非吃错药了才会嫁了他。
大老爷说不过大太太,可是他就是觉得大太太偏心,对庶子太过凉薄,争执到后来两人僵持在那里,谁也不退妥协。
反正耽误的是朱明泽,大太太才不怕呢,大老爷要不愿意,就尽管拖着,拖个几年才好呢。
大奶奶钟氏这些天被气得心口疼,陪嫁丫鬟都是她信得过的人,她也不是没给丈夫准备人,紫菀生得白净俏丽,她为了显得自己贤良,挑了她给丈夫在房里服侍。紫莺细心,大奶奶舍不得她,本想在家里挑个管事给她成亲,依旧留她在身边伺候,结果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耽误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紫莺会背叛她,都已经怀上两个多月了。要不是别人密报她说紫莺月信未至,又有人说见紫莺和大少爷在花园角上的赏荷轩单独待在一块儿,她一点儿都没有怀疑。
陪嫁丫头和丈夫……这双重背叛象是在钟氏脸上狠狠扇了两个响亮的嘴巴,抽得她眼冒金星头晕目眩,抽得她颜面扫地恼羞成怒。
她在想这事儿说不定府里上上下下早就知道了,单瞒着她一个。一看到有丫鬟仆妇在一块儿说话就觉得别人一定是在讥讽耻笑她。
丈夫对那个下贱的小娼妇格外维护,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他说他需要健康的儿子,说这事儿并非紫莺的过错。
以前也没他如此有担当过!
钟氏恨得咬牙。
以前她有事想依靠他,他总是靠不住的。可是现在终于有担当了象个男人的样儿了,却是为了别的女人和她顶着干。

第二百八十五章

石琼玉第二天便上门来探望,她听说又林病重,一见她脸色腊黄神情委顿,顿时快走了两步,到了床边坐下。
“怎么病成这个样子?”石琼玉摸了一下她搭在被子上的手,这天是个半阴天,还很闷热,可是又林的手冰凉凉的。这种别人穿着纱还一身汗的天气,她还盖着夹被。
“也没什么的,就是看着吓人,其实没大碍。回来的船上不大吃得下东西,现在已经好了,早起还吃了一碗红枣儿粳米粥呢。”
石琼玉可不信她那一套:“你别想瞒我,净拣好的说,请郎中看过没有,郎中是怎么说的?”
瞧,这就是狼来了喊多了,以前有什么事总是避重就轻的说,这回说实话人家都不信了。
又林耐心的解释:“请了,怎么能没请?昨天一到家就请了太医来了,太医就是这么说的,说药吃不吃都不打紧,饮食上注意调理就成了。”
石琼玉这才勉强信了,还是嘱咐她一堆话。先是安慰她不要太过伤心,又劝她一定要好好保养身子。孩子还小着呢,就算有奶娘、老妈子和丫鬟们照料,到底比不上亲娘,就算为了原哥儿,她也一定得好生保养身子。
又林当然是一迭声的应下。
什么都不如身子要紧,这道理她穿越伊始就明白。那会儿四奶奶就是因为生孩子做下病,一年里好几个月都卧床休养,料理家务,照看孩子……这些事她都是有心无力。
“你来得正好,石夫人托我给你带了许多东西来呢,衣料,茶叶,药材,还有好些旁的东西,装了三四只箱子。我本来今天要打发人给你送去。正好你来了,就便带回去吧。”一边说,一边吩咐翠玉去西屋架子上去把清单取来。
提起石夫人,石琼玉当然十分关切,问起家里人的近况来。
又林没见到石家其他人,说的都是听说来的情形。石琼玉十分关切,不停的追问细节。又林被问得没办法,她又不能跟石琼玉全实话实说。说石夫人现在老迈不堪,忧心忡忡,说石老爷子旧疾复发卧病在床。好在她现在是病人,觉得招架不来就作虚弱状眯起眼来。不过她也不算是装。她现在气虚,说了这些话,的确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头晕目眩的。
石琼玉十分自责,连忙转了话题。
翠玉也把那张清单取了来,石琼玉最迫不及待的就是想看石夫人的信。只是现在当着又林的面,不好马上就去拆。又林十分善解人意:“你先看信吧,正好我也靠一靠养养神。”
石夫人的信上说什么又林并不知道,但是按常理也并不难推想。父母们对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按四奶奶家书的一贯套路,想必石夫人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果然一会儿石琼玉就回来了,眼圈有些微红,神情并没有什么太多异样。看来石夫人并没在信上写石家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这件事如果说一定有一个人受的伤害最严重,那必定是石琼玉。杨重光同她曾经真心相爱过,但是昔日的情人与自己的家族反目成仇……她必定会非常痛苦。
“我给你带了一些补品,一枝人参。还有几册城西书肆新出的书。”石琼玉很了解又林,两人又都喜欢读一些杂书,所以颇有些共同语言。
石琼玉没有留下用饭,她挂念家中的孩子,所以又陪又林说了会儿话就告辞了。
送走了石琼玉,又林的心情也并不轻松。
隐患终究会爆发出来,现下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杨重光的性格又林多少也了解一些,这人心情坚毅。幼遭大变。支撑他努力上进的目标大概就是将来有朝一日为父亲洗刷冤屈,向仇人们报复。他不会放弃这个目标,不管是为了谁――
又林忍不住会想,要是当年,石家没有阻挠压制他上进,或者。把石琼玉许配给他,成全了这一对有情人,他会不会象今天一样……
也许他会做不同的选择。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她正出神,外面有人回了一声:“徐妈妈来啦。”
又林有些意外,忙说:“快请徐妈妈进来。”
小丫鬟打起帘子,徐妈妈笑容满面的进了屋。
“给四少奶奶请安。”
“徐妈妈快别多礼,快坐下歇歇吧。这么热的天儿,有什么话打发人走一趟就是了,您何必亲自过来。”
“别人过来,老太太可不放心,就是我也一直惦记着四少奶奶,不亲自来瞧一瞧,心里总是不踏实。四少奶奶今天觉得怎么样?”
又林微笑着把刚才跟石琼玉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对石琼玉她并没有提起怀孕的事,但是徐妈妈是知情人,说话当然要更方便一些。
其实大致情形徐妈妈都了解,只不过她来这一趟,一来是亲眼瞧瞧又林的精神气色,二来也是表示了老太太的态度。
“老太太让我和少奶奶说,想吃什么喝什么,可别客气,尽管打发了人去小厨房说一声,再怎么着也不能亏着你和孩子,还让我带了这串佛珠过来。”
又林一眼就认出这串佛珠是老太太经常拿在手里的那一串。听说这串珠子很有来历,又林当年在于江认得朱老太太时就见她套在腕上,并且时常摩挲祝祷。
“这可不成……这是老太太的心爱之物,我不能收。”
“四少奶奶听我说。老太太说,四少奶奶刚经历亲人离世的悲戚,心神不安定。再加上连日奔波,又有了孩子,特别需要宁神静气。这珠子呢,是暂借你戴戴,希望可以压一压邪祟,保你们母子平平安安。等你身子好了,再还给老太太也不迟。”
既然说了不是给,是借,又林也不好再拒绝。徐妈妈也没有立刻就走,问了又林和原哥儿今天的饮食,又林也顺便问了徐妈妈两件府里的事。徐妈妈是朱老太太的陪嫁丫鬟,在朱家待了几十年,可以说这府里没什么能瞒过她的事。
“听说三婶儿在给六弟寻亲事?可有看中的人家了?”
徐妈妈摇摇头:“三太太这些深居简出,连亲戚都不大见,更不认识什么人。哪家有适龄的姑娘,她也没个数。三太太托了大太太、大少奶奶和二太太,还到老太太跟前去求过……”
又林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非常不赞同。
三太太的心情又林理解,为了孩子,当母亲的总是愿意去试所有的门路。可是三太太可能太久不和人打交情,于人情处世上头不大通达。有道是一事不烦二主,更何况是大太太和二太太这样的死对头。又林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她是大太太,妯娌把这事儿托了她,她也应了,一转身儿她又去托自己的死对头,这叫什么事儿?大太太心里能舒服了才怪!当然,更不可能落力的给她帮忙。反过来,二太太那里肯定想的也是一样。
再说,大太太和大少奶奶是婆媳,这事儿和大太太说了,大太太当然也要吩咐儿媳妇,可三太太自己又去跟大少奶奶说这事儿,明显又让人家婆媳间有点不大自在。是说大太太对儿媳妇没权威呢,还是觉得大少奶奶不会对这事上心,才要多此一举的叮嘱她?
看来一时半刻的,朱博南是娶不上媳妇了。
对朱慕贤的这个小堂弟,又林难免多关切几分。一来他年幼丧父,三太太看管太严,这孩子小小年纪沉默得不象话,也很少笑容,难免惹人同情。二来,在朱家这一辈的子弟里头,他是难得和朱慕贤一样肯读书想上进的。其他的人,不是又林说,就没一个读书种子。丈夫得空就给堂弟讲课业,又林自然也跟着关心。
他年纪还轻,又太腼腆。又林觉得,假如晚娶两年,其实也不是坏事。
徐妈妈说话从来都很有分寸,并不讲人是非道人长短,不过她一看四少奶奶的神情,就知道她已经明白里头的复杂关系了。心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点一知十。象三太太那样的,真是没法儿说。在家做姑娘时不太懂这些也不怪她,嫁过来之后婆婆宽厚,丈夫体贴,日子过得舒心,也没学到什么手腕。等丈夫死了,她就跟活死人差不多,这么些年来做人一直没什么长进。
又说了几句话,徐妈妈也很有眼色的告辞了。病人毕竟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养病,说话应酬也很耗神。
过了午又林睡了近一个时辰的中觉。她能睡实,翠玉和小英她们当然是谢天谢地。这人只要能吃得下东西,能睡得着觉,身体就肯定能一天天好起来。象在船上时似的,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实,瘦得惊人的快,实在让人揪心。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乳娘把原哥儿抱了过来放在又林身边,原哥儿很乖,趴在又林身边儿玩一种九宫算筹的游戏。他虽然还不懂算数,可是那些木方块儿颜色鲜艳,他把木块儿拨过来拨过去的,很会自得其乐。乳娘怕少奶奶身子弱想把原哥儿抱走,结果原哥儿不乐意了,不让乳娘抱。
“不要紧,就让他在这儿多待一会儿吧。”
乳娘笑着说:“少爷这是好几天没跟少奶奶待一块儿了,想亲近娘。”
又林摸了摸原哥儿的头,原哥儿抬起头来,一双眼明澄澄的。又林柔声说:“没事儿,你玩儿吧。”
原哥儿又乖乖低下头去拨弄他的算筹。又林问乳娘原哥儿今天吃了什么,午觉睡了多少时候。乳娘素来知道四少奶奶细致,吃的什么,睡的时辰也都记得清楚,一点儿不敢马虎。
又林想起件事来:“他那些颜色鲜亮的衣裳,就都先收起来吧,捡着那素净点儿的穿――要是不够穿了,和胡妈妈说一声,现做几身儿也使得。”
乳娘忙应下来,连声称是。
她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儿。可不是么,少奶奶的祖母刚过世,原哥儿再穿着大红大紫着实不合适。不但原哥儿不能穿,她再穿着只怕刺少奶奶的眼。乳娘一面琢磨着原哥儿这季新做的衣裳里有哪几身儿比较素净,一面琢磨着自己那两件鲜亮的衣裳也得收起来了。
天气闷热得厉害,到了掌灯时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又林问了一声,朱慕贤还没有回来。小厨房单独送了她的饭菜来,大厨房的饭菜也送来了。蒸的小点心直接放在笼里端上来,一揭笼盖,笼屉底下垫的是荷叶,一股清香直接逸出来。
“瞧这糕蒸的,比画上画的还好看呢。”
白芷把糕放在又林面前:“奶奶尝尝看,小厨房的人说怕奶奶吃得甜腻了。所以糖和油都没多放。”
又林挟起一块糕放进碟子里,还没送入口中,听着外面淅沥的雨声中传来了脚步声响,接着院门开了。
这会儿谁会来?听脚步声还不是一个人。
翠玉已经机伶的在外头回了话:“少奶奶,少爷回来了。”
又林抬头往外看,门帘掀起,朱慕贤走了进来,他身后还有人在收伞。外头暗也看不清,又林只当是丰太医也跟着来了。结果那人放下伞来进了屋,一抬头,一张脸丰神如玉。双目清朗有神,却是杨重光。
杨重光身后还有个人,穿着一件薄斗篷,进了屋才摘下风帽来。
这下又林可不会看错了,是玉林。
又林一情急,就想穿鞋下床,玉林忙说:“姐姐你坐着,别动弹。”
她脱了斗篷进来,先就着灯光细细打量又林。秀气的眉头微皱起来:“怎么瘦成了这样子?太医是怎么说的?”
那边儿朱慕贤知道她们姐妹俩肯定有好些话要说,很有眼色的带着杨重光避到一边去了,把东屋留给她们俩好好说话。
“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方便吗?”
“下着雨,我们也没走正门。”玉林不满她扯开话题:“请的哪位太医看的?”
“丰太医。”
玉林想了一想:“他?太过年轻了,还是请个老成些的来看看。我倒知道一个不错,姓叶,不如现在让人去请了来再仔细瞧瞧。你打小什么时候晕过船。这回怎么能折腾成这样。”
又林看她满脸关切,心里一琢磨:“其实……也不是晕船的缘故,丰太医说,我可能又有喜了。”
她猜着朱慕贤可能没有告诉这两口子她有喜的事,一来时日浅,还不是十拿九稳。再说玉林他们今天来得这样匆忙,可能也没有机会说。
玉林果然不知道,眼睛一下子就睁圆了:“真。真的?多少时间了?”
“要是的话,应该有两个月了吧。”
玉林转忧为喜:“哎呀,那可是好事,你怎么不早和我说?都当过娘的人了,怀没怀上你自己心里还没数?”
“确实是没想到……”跟妹妹说起这事来,又林也有几分不好意思:“再加上这些日子事多。实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