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 作者:卫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事 作者:卫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会儿没旁人了,你给我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儿?” 

又林的姑姑垂着头,还在嘴硬:“就是和贵儿他爹吵嘴了……” 

李老太太不吭声,就那么看着她。 

要是又林见着这会儿的李老太太,肯定会特别吃惊。她印象中的奶奶一象是慈眉善目笑容满面的,可是李老太太现在脸上一点儿表情都没有,却叫人心里直发怵。 

要知道李老太太是年轻守寡的,要是没点儿刚骨和韧性,这点儿家业早让人吞了。现在她儿孙俱全,儿子出息,媳妇能干,她乐得万事儿不管。早年间提起她来,一般人都不敢招惹呢。 

“老大的媳妇,总压我一头,也不想想她什么出身,生的又都是丫头。我和她闹气,贵儿的爹非但不站在我这一边,还让我给她赔罪……” 

李老太太还是不吱声。 

又林的姑姑见瞒不过她娘,吞吞吐吐地说:“贵儿奶奶也站在那边儿……” 

李老太太一针见血地说:“只怕你不光惹了贵儿的伯母,还顶撞了你婆婆吧?” 

看她低头默认的样,这话是说中了。 

李老太太在肚里叹口气。 

婆媳天生是对头,一山怎能容二虎?更何况是两只母老虎。李老太太当初就没少吃苦,婆媳斗法近三十年,而且遗祸至今。 

喏,面前的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就是遗祸。女儿生下来没几天就让他奶奶给抱了去,养成这样一副脾气,改是改不掉了。李老太太费了不少心思,给她寻了门儿好亲事,嫁妆也丰厚。居家过日子和做人的道理教了一筐,现在看来是白教了。 

既然说了个开头,又林姑姑也不再瞒着在夫家的事儿说了。 

“本来嘛,老大家的不过是个穷秀才的女儿,嫁进来才六箱嫁妆。看现在大房现在吃的穿的戴的,哪样不是后来婆婆私心贴补的?她又只生了两个赔钱货,不过就是一张嘴惯会讨好卖乖,婆婆偏就吃她那套……” 

她越说越顺溜起来,积累了许久的苦水和怨气一古脑全倒给自己的亲娘。 

“从婆婆前年一病,家里的事儿一直是大房管着。平时想要一根针也得看她脸色。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人,处处穷抠。四月里家里上下要添衣裳,我已经说了,因为贵儿穿衣裳费,要多做四身儿,多的钱我自己出,用不着她为难。可是她居然存心的使坏,一套都没给多做。做好送来的那衣裳,也用的不是梁绫和杭薄绸……我气不过,就和她吵了呗……” 

相打无好手,相骂无好口。这个女儿一惯的嘴不好。她那个大嫂又是出名的贤惠,她哪能讨得了好? 

“再后来呢?” 

“后来婆婆出来调停,说她管家事多,辛苦,让我多体谅她。呸,没那本事谁让她逞强揽事儿了?要让我管,准保比她管得好十倍不止。婆婆就是偏心……当初生贵儿的时候还许过让我管家,可是后来就装相,一个字也不提了。贵儿爹胳膊肘朝外拐,也不想想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和贵儿,为了我们二房好么?他说我不识大体,又说了一通大道理,什么孝顺孝顺,孝就是顺……又说大嫂当敬着才是,一股子酸气,半点儿过日子的艰难都不知道……” 

她滔滔不绝的抱怨,但李老太太知道这肯定不是全部,肯定还有旁的事。 

要不然只是吵架,想回娘家散散心,让丈夫着着急,也不必来的这么匆忙。瞧她手上,连镯子都没有,只怕路上盘缠都没够,换了当钱花了。 

“你还有没有闯祸。” 

她立刻说:“没有!真没有!” 

李老太太可不相信。 

可是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她毕竟是有年纪的人,也没精力再审下去,只能先放她一马。 

“你的屋子一直有人打扫,回去看看还缺什么东西,直接跟你嫂子说一声。” 

对于四奶奶这个媳妇,李老太太是十分满意的。这媳妇持家管事儿很有一手,本事绝不是吹出来的。家里的大小事务,庄子上铺子里还有库房,都打理得条理分明。 

“我那屋小,大人孩子挤一起,可怎么住啊?” 

李老太太一抬眼,目光电似的投过来:“出息了啊,住惯了府城,看不上娘家的屋子了?” 

姑姑心一突,忙说:“哪能呢,看娘这话说的。临州说是府城,可是府里的宅子可没有咱们家宽敞,丫头上夜都是在床前头打地铺,晚上铺上,白天还要卷起来的。那屋子朝向也不好,只能上午见会儿太阳,哪有咱们家好。我这不是怕贵儿住不惯么……” 

李老太太淡淡地说:“他刚到一个新地方,你带着他住才好,不然怕他一个人会怕。” 

姑姑明白过来,马上点头:“对对,还是娘经事经得多,我差点儿忘了。” 

从李老太太屋里出来,让晚上的风一吹,她背上凉浸浸的,都让汗湿透了。 

娘可真不含糊,什么话都瞒不过去。 

可是她反而觉得心里踏实。娘厉害,那她们娘仨才有指望。不然的话…… 

只是娘难免偏着哥哥嫂子,护着她孙女儿。贵儿虽然好,可毕竟是外孙。刚才在饭桌上,就把话岔开了,没顺着她的意思把那小丫头好好儿教训一顿。 

四奶奶正细问林妈妈这件事儿。听说她们连一个丫头都没有带,简直要目瞪口呆。门上的吕婆子说:“不怕奶奶责怪,这姑奶奶连车钱都给不出来了,赁的那大车到了咱门口,车夫要银子,她让门上给出。车夫说这车是从惠城就雇了,讲好了是八两银,路上他还贴补了饭钱呢,零头抹了,也要十两。” 

“车走了几天?怎么是在惠城上的车?不是从临州来?” 

“不是临州,就是惠城,路上走了四天三夜。”吕婆子跟车夫问得清楚:“还说那小姑娘病歪歪的,路上发了次烧。” 

四奶奶点了下头,吩咐林妈妈:“记着明天请郎中来,替冬梅看看,我瞧那丫头病还没好透实——嘱咐翠玉和小英要上心些,别让又林也病了。” 

林妈妈忙应下了。 

四奶奶揉了下额角,这大麻烦算是进了门了,以后糟心的事儿多着呢。 

这个小姑子还是那样儿,一点儿长进都没有。这才刚进门,和又林较什么劲呢? 

难道觉得她还应该是这家里独一无二的大小姐,又林这个侄女儿很碍她的眼吗?还说又林欺负她儿了,也不瞅瞅那孩子什么德行,说这话谁信哪?李老太太打圆场,其实是给她这个当姑姑的打的,怕把话说透了,难为情下不了台的人反而是她! 

可惜这道理,李老太太明白,李光沛和四奶奶明白,连不到十岁的又林都明白,这当姑姑的自己却是个糊涂虫。 

其他人替她圆面子,她自己却要把面子放地上踩。 

唉,这都是一个娘生的,怎么丈夫做人这么通透,这个妹妹却如此糊涂呢。 

—————————————————— 

奇怪,我现在作息怎么不知不觉又变晚了?不行,得改过来。。。 

过敏已经基本快好了。 

PS:新文真的很需要大家支持鼓励啊~~~~~~~~~ 



第五章 托儿所
更新时间: 2012426 14:38:18 字数:2306 

又林本来以为床上多了个人,自己会睡不着。可是也许是今天出了门,又生了一场气,太累了,上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倒是冯冬梅小姑娘,躺在那儿好一会儿了也没有睡着觉。 

在路上折腾了那么些天,吃的住的都那样差,她还生病,好几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这终于到了姥姥家,吃的又香又饱,睡的这样舒服的床。 

就在刚才,睡觉之前沐浴的时候,浴桶边放的那些东西,件件都是好的。就说那雕花的皂块儿,她也有过一块,总是舍不得用,精心收着,时不时拿出来闻一闻香味儿。在表妹这儿却是敞开了用的。 

虽然冯家是住在临州城里的,可是看起来日子过得可没有在镇上的姥姥家好。 

她睡得直挺挺的,手紧紧贴着腿放着,生怕自己乱动扰了表妹。 

一直到早上又林醒的时候,她依旧保持着这个姿势——当然,她睡的很熟。 

又林坐了起来,看看身边这睡得这么拘束,这么循规蹈矩的表姐,忍不住嘴角又抽了抽。 

虽然有那么个拎不清的娘,但是冬梅表姐倒是真让人讨厌不起来。 

小英端水进来,发现表姑娘还没醒。又林朝她摆摆手,示意她轻些。 

“表姐刚病过,赶路又累,让她多睡一会儿吧。” 

但是冬梅已经醒了,一看又林已经起了床,她慌忙也要起身。可是昨天脱的衣裳已经被收走去洗了,她现在没法儿起身。 

小英捧来了两套衣裳:“一早翠香姐姐送来的,说是夜里赶着改的,请表姑娘先将就着穿。” 

冬梅小声说:“让舅母费心了。” 

她自己穿衣很是麻利,而且顺手把被子也叠了起来,两手捏着床单一抖再一撑,床单顿时平整了。 

一看这熟练程度,就知道这活计她平时没少干。 

又林说:“咱们先到奶奶那去儿,奶奶平时都是这个点儿起。等回来再吃早饭。表姐你早上都爱吃些什么?是吃甜的还是咸的?” 

冬梅有些犹豫的说:“我都行……”不过看了看又林的表情,她补了一句:“那就甜的吧。” 

“行,小英姐你去跟林妈妈说一声,我们先到奶奶那儿去。” 

虽然出了这样的事,李老太太晚上的睡眠质量还不错。早年经的事儿,比这个邪乎烦难的多了去了,要都是愁的吃不下睡不着的,那日子可怎么过? 

又林和冬梅居然是第一个到的,而姑姑是最后一个到的。至于小胖墩,没见,说是太累了,所以睡得实。 

李老太太什么没就此事发表意见。不过却很关心冬梅,问她晚上睡得好不好?病都好了吗?身上还难受不难受这些。冬梅都小声答了——总体就是一个好字。睡得好,病好了,身子也好。照这个问法,再问一百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也都一样。 

李老太太冲两个大人说:“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冬梅她们姐妹俩留下陪我吃早饭。” 

姑姑说:“我也留下陪娘吃饭吧?” 

这话说的并不是特别真心,李老太太瞅她一眼:“你回去照看儿子吧。一个下人都没带,也不知这一路你们怎么过来的。” 

姑姑就算再木钝,也听说来李老太太的不满——她把儿子养得肥壮,女儿却又病又瘦。可是那有什么办法呢?她一个人怎么照应得过来两个孩儿?贵儿是她的命根子,女人怎么能没儿子?那将来指靠谁去?就说自己亲娘吧,要不是靠着哥哥,能过得现在这么好? 

儿子交给别人照顾,她也是真不放心。 

又林拉着冬梅陪奶奶吃饭,粥端上来,有三样儿。李老太太那份儿是枸杞荷叶粥,红绿白交映,一股荷叶清香。又林和冬梅都是红枣山药粥。这个粥是特意给冬梅预备的,小姑娘看起来真该好好补一补。又林的脾气是,衣裳不用好看,穿着舒服就行。但吃的上头一定不亏待自己。 

冬梅颇有些不安。看桌上还有热糕,包子,咸蛋,酱菜——摆了好几碟呢,这也太丰盛了。 

李老太太看出她在想什么,温言说:“这不是单给你特意做的。平时家里也这么吃。又林这丫头可会琢磨吃了,今天要吃这个明天要吃那个,在书上翻个菜谱就去让厨子做,也不管人家会不会。可就这么吃,也没见她长肉。” 

冬梅顺着李老太太的话打量了一下表妹——真的,看得出来这个表妹吃的住的,那过的都是好日子。可是她干瘦干瘦的,还矮,看着和舅舅、舅母,都不太象。 

“快吃吧。” 

又林把咸蛋用筷子零零碎碎的挑出来泡在粥里吃,她一向喜欢这个吃法儿,要么就是把酱菜夹了放粥里和一和,喝一口粥吃一口酱菜。 

李老太太有年纪,胃口不大,喝了半碗粥就放下了,含着笑看她们吃。 

“又林啊,你娘可说了,要给你请先生上规矩,你可自在不了几天了,要上笼头啦。” 

又林头都不抬:“能自在几天是几天吧。对了奶奶,要是那请的先生太厉害,您可得护着我点儿。” 

冬梅又惊了,单给表妹请先生? 

就算在临州,在城里头,姑娘们也没有这个待遇啊。 

请一个先生,一年一年要给束修,家里做四季衣裳不能漏下先生,过节什么的还有礼要送,折下来一年少说也要二百两吧?冯家隔壁请了个先生来教家里三个男孩子读书,还时常说抛费大不合适什么的,说过年就不请了,还是送孩子去书塾读书。这请个女先生,就算便宜一点,可是这是单教表妹一个人啊!姥姥家外面看着不起眼,可是日子是真的很殷实啊。 

又林有点儿好奇昨天周富辉他们一帮子人干什么去了,问了胡妈妈的孙子才知道,原来他们居然跑去拜,师,学,艺! 

镇上又有户人家搬来。说搬来也不确切,原来人家就是这镇上的人,不过一直在外面没回来。现在不做官了,就回乡来了。 

“听说是个武将,弓马娴熟,带过很多兵的。周家大少爷他们就去想拜师了。” 

啊……又林很酸文假醋的感叹一声,真是热血少年啊。每个男孩子心里,大概都有一个武侠OR武将的梦想吧。以前苦于没有门路,这会儿一有个现成的退役武将送上门来,还不赶着上门儿去投奔? 

但是呢,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又林料定那个武将必定不肯收的。 

结果小英接下去说的话让她吃了一惊:“收下了?” 

小英点头说:“嗯,听周家的人说,收下了,还很正经的择了个日子,就在初五,要让他们几个拜师敬茶呢。” 

太意外了。 

那位老爷子,难道是退了休无聊办个托儿所? 

—————————————— 

这章是补昨天的。。啊啊啊,说到的话又没办到。今天要努力加油。 



第六章 旁观者清
更新时间: 2012427 0:40:01 字数:3095 

李光沛正在写信,无论如何,妹妹一声招呼不打,带着两个孩子跑回娘家来,这事儿实在说不过去,总得写信知会冯家一声,免得他们找不着人,着急出事,又或是干脆去报官,那丢人就丢大了。 
妹夫冯焕松,李光沛虽然和他交往不多,但是他和李老太太的看法一样——冯焕松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含义是,他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