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羽有两桩最爱,一是美人虞姬,一是名驹乌骓。他一生征战,形影不离的,就是这两件宝贝。当天夜里,项羽和虞姬饮酒,悲歌慷慨,并作了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然后项羽把这首诗唱出来,大意是:我的力气能拔山,我的气势能吞天。不料时势已逆转,乌骓宝马也枉然,乌骓枉然怎么办?虞姬你说怎么办?你快点说怎么办?

虞姬又能怎么办?只好也作首诗,谱上曲子唱给项羽听。根据《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唱的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仗剑而起,自刎身亡。

理论上来说,项羽如果想要制止虞姬自杀,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项羽显然没这个意思。事实上,这场夜宴,不过是盏催命酒,项羽认为,只有自己在虞姬身边,虞姬才能够幸福,如果这绝世美女落入别人手中,就会很悲惨很悲惨——但这个男人却忘记了,虞姬跟随项羽的时候,是在公元前208年,到了夜宴别姬的这一天,满打满算,虞姬跟在项羽身边,已经整整六年了。

这六年的时间里,两人形影不离,项羽不管打到哪里,身边都要带着虞姬。但最终,虞姬仍然只是一名宠姬,不过是项羽喜欢的精美性器,从未曾想到过给她一个名分。甚至,在项羽进入关中,大封天下,而后占彭城以西楚霸王自居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过正式娶她。

作为一个女人,虞姬心里必然有着成为项羽夫人的渴望,但是项羽显然没这个意思。

直到现在,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才突然发现虞姬的价值——不能让别人得到她的价值!

该如何评价项羽呢,单只是从他对待虞姬的态度上?

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但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把霸王别姬的场景,描写得非常感性,非常文艺:“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最后这个不能仰视,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时候如果有谁仰视,惹火了项羽,一剑砍了你,找谁说理去?

虞姬已死,项羽心事了却,他已经失去了这世上最值得留恋的,剩下来的,只有一颗枯死的心。就在这里夜里,他披挂上马,率领了身边最精锐的八百骑兵,趁夜出了军营,扔下十万傻兮兮的楚军士兵,自顾突围而走了。

他竟然扔下了那些信任他、追随他的子弟兵,任由这些可怜虫落入汉军齐军梁军九江军的魔爪中,羔羊一样被肆意宰杀。

当然,项羽也可以这样解释: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要项羽逃脱了,说不定还会有机会卷土重来,击败刘邦,为被项羽扔下的十万楚军复仇。可问题是,这十万大军,原本是支极具战斗力的有生力量,倘若有组织地突围,足够让刘邦喝上一壶。项羽身为三军主帅,竟然弃军而逃。这实际上是以十万楚军为诱饵,掩护自己的逃亡。

让十万条鲜活的生命,掩护自己一个人,项羽这件事,很难获得正面的评价。

早在陈胜死后的项梁时代,秦将章邯进攻魏国,联军援赵,却被章邯击败。当时的魏王咎,为了保护居民,以自己自焚为条件,和秦兵达成了不可屠城的协议。魏王咎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没有丝毫名气的,但魏王咎之死所焕发的人性光芒,令得拔山举鼎、弃军而逃的项羽,霎时变得惨淡微弱,不堪提起。

一旦发现了项羽的人格存在着巨大缺陷,对于他此后的行为,就只能用一种淡泊而理性的视角来观察。

这时候我们才会发现,项羽所谓的时不利兮,纯属扯淡。他的一生,运气好到了不能再好。首先,他拥有武将世家的巨大光环,刘邦的草根出身根本无法与他相比。其次,项羽追随叔父项梁起兵,又接收了项梁的丰厚遗产,所以才会在杀害上将军宋义,夺取军权时,获得了部众的支持。而刘邦可没这么个了不起的叔父替自己铺路,只能自己手撕牙咬,一点点地累积资源。

但是,这么丰厚的军事遗产落到项羽的手中,却被他治理得支离破碎,最优秀的韩信逃了,最有智慧的范增被他赶走了,最忠诚的钟离昧遭到他的猜测疑忌,最后竟被他丢给了齐军,沦为无辜的牺牲品。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统领项梁留给他的班底,经营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提拔一个新人,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他手下做出成绩来。这要多么的苛刻尖酸,才能够把事情做到这么绝?

韩信曾经指控说,项羽待部下,有功不赏,即使是逼到没办法,非要授权给部下的时候,还拿着印玺不停地摩挲,摩挲得印玺棱角都圆滑了,还舍不得撒手。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心态。想他项羽再大的本事,一个人能坐得了多少官位?你总得把一部分责任和权力,分配给别人吧?

项羽是一个没有分享意识的人。他的人格缺陷,并非唯我独尊这么简单,他是一个心理无比阴暗的人,别人一点点的收获或快乐,都会对他造成强烈的刺激,让他感受到莫大的痛苦。他之所以把虞姬长期带在身边,却始终不肯给虞姬以名分,目的不仅仅是要享受虞姬的肉体,还要享受虞姬求之不得,说又不敢说的那种委屈和痛苦。

这就是项伯背叛他的根本原因,跟随他,你什么都不可能得到,那么又为什么非要沦为他极端自私的牺牲品呢?虞姬没有选择,但项伯可以有。

这样的项羽,他的成功是极为偶然的。名将的身世,项梁替他积累的资源,这些都是别人所不曾拥有的幸运。而他的失败,只不过是他人格的破产,是他无法克制心理阴暗的最终结果。

是该结束的时候了,项羽必须要为他的人格缺陷埋单!


新的战役

项羽弃军而逃,连刘邦都没料到,等他接到消息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刘邦立即下令,让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理论上来说,项羽已经出逃一夜了,乌骓马奔速惊人,再追上他的可能性不大。可是项羽太心慌了,他疯了一样逃在最前面,带出来的八百骑,竟然被他甩下了七百多,只有一百多人的马匹好一些,勉强跟上了他。

渡过淮水,行至阴陵,项羽发现他迷路了,就向路边的老农问路。那老农也捉急,故意往左边指,等项羽发现左边是一片沼泽,根本无法行走,再退回来的时候,灌婴的骑兵已经追了上来。于是项羽再向东逃,越逃身边的人越少,逃到东城,仅剩下二十八名骑士,而汉军紧追不舍的,竟然有数千骑。

项羽为什么非要逃得这么快?倘以八百骑对五千骑,他还是有机会的。就因为他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落得个以二十八骑对数千骑,这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说不尽的懊恼郁闷。

深切意识到了自己人格的悲哀,项羽的心理防卫机制再次启动,拒绝承认自己有丝毫错误。他向二十八骑发表讲话,曰:“我自起兵以来,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未打过败仗,因此,我才做了天下的霸主。不料今天被困在这里,这不是我的错,我一点错也没有,是这老天太操蛋,非要欺负我。”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项羽说:“现在我们向敌人发起攻击,必须要做到三胜,溃围——击溃敌人,杀出重围、斩将——斩杀敌将、刈旗——砍倒敌人的旗帜!”

项羽说罢,将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对着四个方向。对面的汉军一层叠一层地包围上来,项羽毫无惧色,说:“看我先给你们斩杀一将。遂率骑兵向汉军疾冲了过去,汉军果然被打得人仰马翻,项羽亲手斩杀汉军骑将一人。”

项羽军到达山东三处集合,汉军再次黑压压地围上来,项羽再次冲杀,斩杀汉将一人,杀死汉军百余人。然后项羽将自己的兵马集中起来,发现自己仅亡两骑,就对众人说:“各位看我打得如何?”众骑兵齐声道:“果然跟大王说得一样……”不过,他们心中肯定在想,靠,你这么能打,如果跑得慢点,八百骑都在的话,今天咱们说不定就赢了。

项羽这时候赢得了军心,率仅余的二十六骑向前突击,杀出一条血路,到达乌江。江面上,乌江亭长撑出一条小船,说:“江东地方虽然不大,但方圆也有千里,有民众数十万,足够建立霸业。请大王急速渡江,这一带只有我有船,你上了船,汉军就没咒念了。”

项羽摇头,对乌江亭长说:“我一点错也没有,可是上天非要亡我,所以我不能渡江了。当初,我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生还,纵然是江东父老谅解我,继续拥立我为王,我有什么面目见这些父老?即使他们不谴责我,我也羞愧难容。”

听项羽这么说,可知他终于明白了,弃军而逃,实在是他犯下的不可弥补的大错。如果他不抛下十万大军——哪怕是他不抛下八百骑兵,都不至于把自己逼到这份上。但他真的没有认错的习惯,铁嘴钢牙,有死而已,绝对不认错。

于是项羽对乌江亭长说道:“我知道你是忠良之人,我骑的这匹马,只有五岁,所向无敌,一日可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之,现在赠送给你。”

乌江亭长,他可能是唯一从项羽里这里得到什么的人。而项羽那句不忍杀之,更暴露了他的心态——我得不到的,也绝不能让别人得到,这是典型的暴戾之心。现在我们知道虞姬之死,并非是他担心虞姬落入汉军手中受辱,而是他绝不能让别人得到如此美色,我宁肯杀了她,别人也休想染指。至于虞姬是不是想死,这个事不在项羽的考虑之内。

最后血拼开始了。

项羽命令所有的骑士均下马步行——因为他要步战,所以部下也不允许再骑马。虽然骑战更有优势,但项羽习惯于把自己的限制强行加到别人身上。于是他的亲随们只能下马步战,而且持用的是短兵器,这实际上意味着一场小规模的屠杀。

项羽的亲随被汉军屠杀,但项羽也在屠杀汉军。他一个人杀死了汉军将士数百人,自己也受伤十多处。

正杀得激烈,项羽偶然间回头,忽然看到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当时项羽指着吕马童,大声说:“喂,你以前不是我的老部下吗?什么时候跳槽的?”

看这仗打的,项羽屠杀的,原来都是以前自己的老部下。所谓众叛亲离,就是这么悲凉悲哀。

吕马童认出项羽,急忙向汉军将领王翳报告:“看,那个就是项王。”

项羽这时候真的打不动了,就对王翳说:“我知道汉军要出千金悬赏我的人头,还要封万户侯。为了让你得到功赏,请你把我的头拿去吧。”

说罢,项羽自刎而死。一代霸王,就此终结,徒留下了千古传奇,百代忧伤,以供后人凭吊。

汉将王翳冲过来,割下了项羽的首级,其余的汉军也蜂拥而上,刀子嘁里咔喳往项羽身上招呼,顷刻间将项羽分尸,尸块大家一人抱一块,拿回去邀功。

楚霸王自刎乌江的消息,甫一传回汉营,汉营中随即冲出一队骑兵,直冲入齐军韩信的营中。韩信听到动静不对,急忙出来时,正看到汉军骑兵为首者的那张熟悉的脸:

刘邦!

只见刘邦奔行如电,霎时就冲入了韩信的中军帐,占领了韩信用来调兵的印玺和符节。回过头来,看着刘邦那张不可捉摸的嘴脸,韩信终于明白了:

项羽死了。

作为刘邦的头号敌手,他韩信,却是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但新的战役,已经拉开了帷幕。


附录一

刘邦一岁,出生年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四岁。

是年秦攻韩,陷洛阳,斩首四万,攻赵,俘杀九万。周赧王联合各国,再缔合纵盟约攻秦,秦攻入周,掳赧王入秦,旋释归,赧王死,周亡。

刘邦二岁,公元前255年。秦始皇五岁。

是年秦迁西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西周亡。

是年楚迁鲁顷公于莒城,鲁仅存此城。

是年燕孝王卒,子姬喜继位。

刘邦三岁,公元前254年。秦始皇六岁。

是年秦攻魏,陷吴城,从此魏国沦为秦国属国。

是年韩桓惠王赴秦朝觐。

刘邦四岁,公元前253年。秦始皇七岁。

刘邦五岁,公元前252年,秦始皇八岁。

是年卫怀君赴魏朝觐,魏国执而杀之,立其弟元君。

刘邦六岁,公元前251年。秦始皇九岁。

是年秦昭襄王座,子孝文王嬴柱继位。

是年,燕国使大夫栗腹赴赵签订友好条约,栗腹力言赵国空虚可取,于是燕发兵,大败,栗腹被杀。

是年赵国平原君赵胜卒。

异人立为太子,赵国送始皇帝及赵姬归秦。

刘邦七岁,公元前250年。秦始皇十岁。

秦孝文王嬴柱服孝一年,称秦王,三日卒,子庄襄王异人嗣位。

燕攻齐,陷聊城。

刘邦八岁,公元前249年。秦始皇十一岁。

是年秦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

是年东周君与诸侯密谋攻秦,秦发兵灭之,东周亡。

是年秦攻韩,陷成皋,置三川郡。

是年楚灭鲁。

刘邦九岁,公元前248年。秦始皇十二岁。

是年秦攻赵,陷三十七城。

是年楚于吴国故都姑苏废墟筑城,是为陪都。

刘邦十岁,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十三岁。

是年秦攻赵,陷上党,置太原郡。

是年秦攻魏,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败秦军于河外,追至函谷关而还。秦遂以万金施离间计,魏王夺信陵君之权,魏国从此衰败。

是年秦王异人卒,子嬴政继位,年十三,国事决于文信侯吕不韦。

刘邦十一岁,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十四岁。

秦以韩国水工郑国凿泾水,从此秦益富强。

刘邦十二岁,公元前245年。秦始皇十五岁。

赵孝王以廉颇为相国,孝王旋卒,廉颇奔魏,楚邀之以为大将,终卒于魏。

刘邦十三岁,公元前244年。秦始皇十六岁。

是年秦大饥。

是年秦攻韩,陷十二城。

是年赵以李牧为大将,攻燕。

刘邦十四岁,公元前243年。秦始皇十七岁。

秦攻魏,陷鸣城、有诡。

秦蝗疫,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此为中国卖官制度之始。

魏安厘王卒,子景泯王继位。

刘邦十五岁,公元前242年。秦始皇十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