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完结)-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比如这时,他接到成吉思汗的宣召,不顾72岁的高龄,立即启程,奔向遥远的西方。

公元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进入蒙古草原,再沿怯绿连河向西,穿越蒙古高原,攀越阿尔泰山,进入新疆北部,经阿力麻里(新疆霍城东),渡塔刺思河,过塞蓝(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进入花剌子模。

再渡锡尔河、撒麻耳罕城、玉龙杰赤城、过阿母河,延蒙古西征军征战的每一个区域,到达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相见。时间已经是公元1222年的初夏。

近两年过去了,这一路风霜雨雪黄河大漠,连渡世界级河流,丘处机的西域之行,不论是难度还是长度,都不在唐时名僧玄奘之下,而此行的意义,除了宣传宗教的根本目的之外,更比玄奘当年更加复杂了些。

玄奘在探索,丘处机在探索之外,还要与世间最强大、最残暴的人打交道,甚至是交换。

成吉思汗要寿命,有资料显示,他先要永生,被明确告知没可能之后,进而降低至增加百年、数十年、20年的寿命,他有信心,只要再有十余年的光阴,他将把蒙古疆域拓展至世界的尽头!

回应他的,是丘处机轻轻摇晃的雪白的头颅。

丘处机能给他的只有两句话——“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能做到这两点,寿命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心情也会变好。

这样的答案没法让人满意,可以想象成吉思汗有多么的失望。但是永远不要低估一位世界霸主的智商,对比一下中国历代皇帝,甚至诸位大帝在追求长生时的表现,如秦始皇被方士所骗,不断寻找仙方,派人出海等,可以清晰地映衬出铁木真这个既化外,又野民,且一字不识的蒙古大帝的不凡之处。

他在得知答案当场就冷静了下来,表示对丘处机所说的非常满意,认为这是诚实、善意的,进而对道教,对丘处机本人进行了封赏。

丘处机被尊称为“神仙”,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今北京宣武区)。全真教也因之受益,在元朝拥有崇高地位,哪怕连续两次主动挑起与佛教的争辩并失败,也仍然被官方认可。

丘处机西行一事由他的弟子李志常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大有来头,不仅是记录了一场道教盛事这么简单,还在后世用来佐证道教的至高唯一性。

这本书用来支持道教的“老子西行化胡”传说,宣称道教是佛教的祖师。

它的名字叫《长春真人西游记》,嗯,不知怎么搞的,在中国想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传奇大修行者,都得去西边旅游一次才成。

宗教的是非,凡人无法界定,回到西征的蒙古大军身上。成吉思汗终于志得意满扫平花剌子模全境,决定东归。虽然没法长生算是一个遗憾,但聪明的他怎么会只请教丘处机一个人?

他找到了伊斯兰教的教长,问了同样的问题。教长的回答非常正规,他手捧《可兰经》,一切都引经据典,不带半点个人意见。

成吉思汗愕然,可想而知,哪怕没读过《可兰经》的,也能知道那上面绝对不会说怎样会长生不死……好吧,成吉思汗再一次失望,他哈哈一笑,说同意经上的所有教义,唯独对麦加朝圣不以为然。试问天神无所不在,何必非去一个地方祈祷才成?

长生梦碎,帝国却终于成形。两年多时间吞并同样大小的花剌子模,让蒙古帝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之巅,哪怕没有灭亡金国,更没有征服南宋,它也成为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疆域最广袤宏大的帝国。

在以后只有更大,一步步攀登上让世人瞠目结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此一份的地步。

蒙古西征大军终于北归,他们的根终究在漠北寒带草原,他们的心灵深处,最想做的仍然是灭亡世仇女真人。

近三年过去了,中原大地同样天翻地覆,这个变幻莫测的乱世,像一个巨大的、永不停止的漩涡,每个人每个势力都身不由己地被它旋转着夹裹,奔向不可知的明天。

乱世也有主动方,史料证明逻辑学是强大的,因为让中原乱上加乱不可收拾的那个主导者,就是百余年以来最善变最没底线的民族——党项、西夏。

由于判断错误,夏神宗在成吉思汗西征前腾出手来一顿胖揍打得晕头转向,好容易躲过了风头,蒙古人找摩柯末的麻烦去了,他慢慢地手扶后腰终于挺直了身子,决定做点什么。

日子再也不能这么过了,蒙古人过于凶残!他对比了下,这些年来女真人比他更惨些,那么看在病友的份上,两家能重新合好,共渡难关吧?

西夏向金国伸出了友谊之手。

金宣宗在这只手上放了堆垃圾,推了回来。凭什么啊,你小小的党项人,一条女真人养了百余年的乖乖狗,居然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咱俩究竟谁更大,应该听谁的?难道蒙古人敢欺负女真人,党项人也跟着狐假虎威了吗?!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金宣宗的反应是有道理的,作为曾经的挑衅者,西夏想和也不是不成,但至少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比如赔礼、赔钱。

可夏神宗是谁,唯一的状元才子皇帝~~所以他的反应再次另类了些。面对金国的拒绝,他决定报复,世界广大,国家众多,不远处就是南宋。他派人去联络,咱们宋、夏联手,一起消灭金国如何?

这个提意一直等了3年,南宋才给出了答复——同意。

之所以会等这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白痴是种可怕的传染病,女真人被党项人传染了,做出了让世界更加瞠目结舌的事。

话说金国在蒙古的进攻下千疮百孔,元气丧失殆尽,现在放弃了整个河北,退过黄河以北,以大河为天堑,以潼关为篱藩,从理论上讲,足以再次支撑很多年。可这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钱。

国家无钱,万事艰难。

可钱从何处来呢,人民杀光大半,土地丧失大半,连吃饭都成问题,怎能谈到国防开支。于是女真人的大脑急速转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南宋的岁币。

自从蒙古、金开战以来,南宋有好多年没给岁币了,加在一起,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女真人看着账面,眼睛里泛出来数不清的金星,钱————————

一个超级强大的逻辑生成了,蒙古人在北方给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金国完全可以在南方,从南宋的身上找回来!

以这个名义,向南宋开战。

战争在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同时在两淮、京湖、川陕三条战线上打响。金国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声势浩大兵力众多之外,还难得地暂时性原谅了西夏,宣布两国结束敌对,转入战略防御。这让天才的搅屎棍夏神宗得到了喘息之机,为以后的激情演出埋下伏笔。

长江南北,宋、金两国一边操家伙走向战场准备砍人,一边在国内展开空前激烈的辩论,开战是对的吗是对的吗真的对吗……战争开打了。

争论仍然继续。

金国国内有两种声音,像之前是否迁都一样,双方水火不容。一方提议停战,尽一切努力向南宋微笑,搏取好感,赢得信任,争取双方联手抗蒙古。这才是生存之道,才是当下最重要的;另一方呲之以鼻,回敬四个字——白日做梦。

宋、金世仇,比当年的辽金世仇都深,当年辽国只是每年收几斤东珠,分季节白吃白住白睡而已,比金国侵其土灭其国掳其族辱其皇奴其后,每年收海量保护费怎样?完全是不死不休的死仇,还想着联手,小心宋、蒙联手,一起做掉金国!

何况远水不解近渴,当下最重要的是钱,是被压缩了一半的生存空间,这些只能向南宋掠夺,还必须快,趁着军力仍在,大国气氛未散时动手才有成算。

吵来吵去,没有定论。金国皇帝,号称呆中之呆的金宣宗像长年静坐似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说话的是金国权臣术虎高琪。

这是一个权臣的时代,北边的权臣术虎高琪说,开战!南边的权臣史弥远说,应战!于是两国平静,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争之中。

这场战争打了近五年之久,也就是说,站在历史的大天空上,会发现成吉思汗远征西域,蒙古军力空虚,在这极其难得的重要时刻,金、西夏、南宋,居然不仅没有联手互保,以求生存,反而进一步自相残杀,争先恐后地为蒙古人抗坑,再自动跳进去。

这样看,给人一个印象,似乎除了蒙古人以外,其它种族都已经疯了,这么蠢,除了灭亡以外,还有别的路好走吗?乃至于从逻辑上也讲得通,可以顺利推导到后来历史的走向。

如果真这么想,就犯了研究历史时经常会犯的“理智冷漠罪”。

每个年代能攀至人世顶峰书写历史的人,就算不是人中之杰,也都各有长处,怎么会蠢到自取灭亡。比如上面所说的金国开战派,诚然宋、金联手,生存机率大增,可有实际意义吗,宋、金可能联手吗?!再比如南宋,站在南宋的立场上,根本指责不出之前的国政方针有什么问题。

北方大乱,蛮夷互斩,那就杀好了,打得越狠死得越多越好,要是长江以北全部死光光,大宋疆土自然光复,就实在理想了。

难道要为他们调节,促进世界和平吗?还是强行插进手去,在一片混乱、自己清静的时候,选一个盟友,把自己扔进血腥动乱里去?

这才是真正的脑残。

所以说,历史是不能理智冷漠的,它是人书写的,是人就有感情,就有主观能动意识,受各方面的引诱制约,根本没法做到真正的冷静、理智,完全从利益角度出发。哪怕他们本身就是智者。

每个人都只是在潮流里升沉,在大海的浪涛中躲避大鱼,猎杀小鱼,去尽力地生存,能依凭的,根本不是什么才智,或者勇力。

而是命运,或者说,是运气。

能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公正地看待后面发生的历史。反之,难免会一边看一边鄙夷地冷笑,把一连串的不得己,解读成了种族群体精神分裂大发作。

一场战争打了接近5年,光是时间就说明问题了,这么久,爱情长跑都会脱力,何况举国征伐,每天金山银海地扔军费。

旷日持久的打,波澜只起过两次。一次是刚开战时,金军突然进攻,南宋提手不及,在三条战线上都吃了小亏,旋即全力反攻,战局爆出了火花。

其中最炫目耀眼的一朵姓孟,名叫孟珙。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生于公元1195年,他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的部将,父亲孟宗政在开禧北伐时崭露头角,到孟珙这一代已经四世从军,是南宋的将门世家。

这场战争爆发时,孟珙22岁,随父镇守京湖重镇襄阳。

他有谋,事先料定金军必定先攻襄阳的子城樊城,建议父亲事先渡过济河埋伏。果然金军来犯,孟宗政趁其渡河未半时出击,大获全胜,斩首过半数;他有勇,父子同陷敌阵,万马冲突中他发现重围中有人白袍白马,他大叫“此吾父也!”跃马入阵,救父出险。

两年之后,20万金军逼近襄阳,孟珙独立城头引弓毙敌,箭无虚发,传为一时盛迹。这在当时已经很轰动了,却没有人能预料到后来孟珙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历史给出了答案,在某些层面上分析,他堪与岳飞比肩!

战争不久后就陷入了泥潭,黏着拖沓,输赢难分,南宋、金两国都苦不堪言。然则更没法收手,试想南宋求和,地位更加低落,金国割地赔款的勒索答应还是不答应?金国更难,想打胜是千难万难,想罢手……抛开海量的军费开支打了水漂之外,国际地位比南宋还得尴尬。不仅在蒙古人那儿灰头土脸,连传统软蛋南宋都没法收拾了。

思前想后,唯有硬到底。公元1220年,金兴定三年,金国趁着战场小占上风,派出使臣,试图逼迫南宋议和纳币。南宋憋了一肚子火,躺倒都中枪就够衰的了,居然还要认错赔钱?!一怒之下,干脆拒绝金使入境。这下把金国逼上了绝路,它只有忍住了心慌,把战争进行到底。

金国派出名将仆散安贞为全军统帅,正式下诏伐宋。注意,战争打了好几年了,居然才正式“开始”。金军分成三路。一路攻黄州麻城,一路犯和州,一路出盱眙,破全椒、来安,攻克天长、六合,前锋游骑直抵长江防线的摊头阵地采石矶。

兵锋锐利,建康府震动,临安府动荡。

金国能突然发力,全是仆散安贞个人的能量。他家三世名将,祖父仆散忠义,父亲仆散揆,都是当时女真军人的核心人物。轮到他,不仅在战场上战力惊人,在政治上也非常的成熟。他深深地知道金国是没法和南宋彻底分输赢的,所以万事都留了一线。

比如不轻易发动渡江战役,去威胁南宋的底线;比如不杀俘虏,尤其是在俘虏中发现有南宋皇室成员的话,他都严密保护,送到后方给金国朝廷。

这种举动,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里,哪怕是宋朝,都会搏得君主的欢心,这样的枪才真正地握在了朝廷手里,多好的同志啊。

……该死的是,问题就出在这一块上了。

金国的重要衙门尚书省不知哪根筋拧了,成心找仆散安贞的毛病,弹劾他通敌谋反。消息传出,仆散安贞没当回事,大兵们也一通哄笑,尚书省这群白痴,什么都敢说……可紧接着金宣宗说话了,“前日之俘,随时诛戮,独于宋族,曲活全门”,这的确是通敌谋反!

侦散安贞就这样被赐死了。

长江南北大兵们的下巴掉满地,兵当到岳飞那样不听话是谋反,当到仆散安贞这样听话也是谋反,这个职业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仆散安贞是当时金军唯一的将才,此人一死,战争立即崩盘,历时5年的找钱之战结束了,发起方事后盘点,发现不仅没按计划在南宋身上占到便宜,反而军费开支庞大刮净了国库,连军队本身都“兵马折损,十不存一”。

实在是亏大了。

并且在原基础上,与南宋仇恨感变本加厉,为不久的将来蒙古、南宋联手灭金埋下了伏笔。

战争结束,金、南宋欲哭无泪,或主动或被动或脑残或不得已,反正是国力大伤,军力大损,可国防还不能扔下,甚至必须更强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