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之后,是政界。赵光义如鱼得水。他一反对军队迁就优容的面目,开始立威。为了震慑天下,他选了一个好目标,赵普。这可真是太妙了,于公于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赵普都是他下手最好的,且唯此一人的目标。
赵光义要怎么办呢?直接派个人,或者干脆自己出面,来个最解气的,把赵普当众羞辱一番,然后要打要杀随心所欲,抄家灭族,杀一儆百,应该说这是最爽的了。
不过如果他这样做了,连赵普都会对他失望,因为他太不入流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从来不这么干。赵光义天下为公,从不做小动作。他只是派了一个叫高保寅的官去作怀州的知州。怀州,正是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赵普的辖区。
高保寅刚一上任,几乎连怀州衙门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立即上奏——赵普犯规了!他什么事都管着我,我请求按照太祖定下的规矩,“罢节镇领其支郡”!
好了,赵普就算有心理准备,都恨不得想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不是别的,罢节镇、收支郡,这都是他当年给赵匡胤出的好主意,结果没想到他自己也有当节度使的一天……啥也别说了,作法自毙!
但是别忘了,他叫赵普,历史可以证明,他另外的一个名字就叫做“办法”。别管局势怎样恶劣,甚至连皇帝都想做掉他,他都会有办法。
他主动申请把支郡权交出去,把自己的节度使头衔彻底变成荣誉衔,这都不算,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称找死的决定。他要进京。
名义是给赵匡胤发丧,为老领导送最后一程。
这个名义可太光明正大了,就连赵光义都没法拒绝。那么好吧,你就来吧,赵光义磨刀霍霍向赵普,就等着肥猪拱圈送上门。但赵普就是赵普,他来了,却让你没法下刀。因为他挑了个最好的时机,在赵匡胤的其他老同志,如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归德节度使高怀德等人一起来朝拜别赵匡胤,并朝贺赵光义登基时,他才来。
赵光义总不会当着这些人来砍他的头吧?因为这是“太平兴国”之年啊,要太平,才能兴国……于是赵光义牙齿痒痒的,却只能笑得呵呵的,老同志们都辛苦了,来,大家继续加官进爵——向拱,你和张永德一样,做左卫上将军;张美,你是左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你是右骁卫上将军。赵普……你嘛,你与众不同,这样吧,你来个最高档的,你来作太子少保,而且我很爱你,天天都想见你,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开封吧!对了,还有,你也老了,别太累着,同平章的使相之权,就不再给你了……
众目睽睽,赵普脸色惨淡,只能躬身谢恩。每个人几乎都有些幸灾乐祸,没办法,谁让赵普当年那么的生猛呢,连赵匡胤有时都得听他的,想必当时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是请问我朝现在有太子吗?你保个什么啊?
但谁也不知道,赵普这时心里简单乐开了花。多简单,就达到了目的。他要的就是丢掉这些烫手的官衔,然后脱离地方,回到开封天子脚下。要知道在地方上,有无数的混帐无赖们,想升官没理由,都在争着抢着帮赵光义找他的麻烦。这样搞下去,终有一天赵光义会理由充分地杀他的头。
与其受小鬼的欺,不如直接面对阎王。
回到赵光义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让全天下人都看得见。只要够乖,只要能忍,想必日久天长,赵光义都会下不去手的。无论如何,都比不明不白地死在外面强。
就这样,赵普被顺利拿下。庞大帝国的第一根钉子被拔下来了,下面,赵光义就该面向整个国家,把全国每一个角落都打上他赵光义的印迹,真正变成宋朝的主人了吧?
但是别急,在这之前,他还得再做一件事情。
这事说大不大,但历史证明,它足以让一朝兴,让一朝败,让所有人都把你当领袖救世祖,也能让你突然间臭名远扬,每一个人都离得你远远的……针对于这时的赵光义,这事就更加的神秘微妙,处理得不好,别说当皇帝,他甚至都会瞬间身败名裂,被宋朝全天下的子民们视若仇寇!
朋友们小年快乐---!!!
发布时间:20080130 17:39
所有朋友们小年快乐---!!!
高天向你们拜年,呵呵,印象中拜年好多次了哈,,,可一个红包也没收到呢,外面的鞭炮已经响了,喜庆的感觉让我坐不住了,现在我就要冲出去,到外面去玩!!
大家回头见,新春吉祥快乐---!!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241)
发布时间:20080131 17:25
在说这件事之前,先把时间往前推移,到若干年之后,四川方面给赵光义上贡,贡品特别了一点,是传说中画圣吴道子的古画《长寿仙人图》。
这画非同小可,吴道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画的大宗师,就是因为他是道教神仙人物境界画法的创始者,《长寿仙人图》现在虽己失传,但应该是他的得意之作。
神品真迹,人间难得一见,赵光义立即展画欣赏,就等着自己和这副画突然来电,互相感染刺激一下。却不料他突然间愣住了,旁边的人就看见皇帝陛下神色愕然,连连眨眼,好像有什么事一下子让他突然抓狂,也说不清他是愤怒还是兴奋,反正是连声大喊——来人啊!
“请问您叫谁?”赵光义的贴身跟班小心地问。
“都要!”赵光义一连声地叫——“军校、内侍、近臣,统统都来,马上来!”
结果皇宫里面紧急总动员,所有人一起往他的身边狂跑,瞬间集合完毕,人人都目露凶光地看着赵光义,就等着皇帝说要杀谁。
却看见赵光义笑嘻嘻地把手中的古画向他们展开,很神秘,且更加期待地问——你们看,这是谁?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仔细看,然后统统地面面相觑,惊异莫名,脸上的表情变得和赵光义一模一样。他们期期艾艾地说——陛下……这,这是御龙弓箭直都虞候戴恩哪。
“对头!”赵光义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就是他。这太神奇了!”
然后戴恩就此平步青云,从禁军的中低层干部迅速提升,直至宁远军节度使。史书记载,当时宋廷举朝都称他为“戴长寿”。
这事能说明什么呢?似乎很平常,不过是封建君主专政时朝,所有人的福祸生死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间这样传统老旧的没趣论调而已。是的,这没错,但是这发生在宋朝,发生在赵光义的身上,就有它别样的意义。
它无比重大,说它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并且它还有另外一个让我心醉神迷的关键点,可以说,这也是我之所写宋史,而不写唐史、汉史那样汉人扬眉吐气的历史的一大原因。
历史的转折点。
想一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一朝兴,一朝亡,变化往往要在三四百年之间。这期间无数人做了无数的事,从宏观上讲,似乎历史的进程是缓慢而浑圆的,你找不出这个朝代之所以会最终灭亡的种子是在什么时候,被什么人悄然种下的。
就比如说宋朝,它那么强的国力怎么会“积贫积弱”呢?那么多的贤臣良相怎么会“冗官累政”呢?那么多的精兵名将怎么会亡国灭种呢?
这些事,你能从宋朝的具体国政上找到无数的例证来证明。但是你却绝对没法从中找出来为什么赵光义的儿子会突然间基因突变似的变成了一个神汉,整天整夜地和九天十地的各路神仙聊天,还互相写信,并且还找到了自己的神仙祖宗,盖的庙一个比一个高大,把国力彻底掏空,给后来的神宗留下了空前恶劣的烂摊子,逼着后世儿孙变法求活,却不料适得其反,弄得国势一落千丈,不可收拾,埋下了亡国灭种的恶根;你更找不出来,为什么百十年之后,金兵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攻不破,砸不烂的开封城墙会自己敞开了大门,让金兵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冲进了城里,为所欲为……这些,都要从宋朝的统治者们的复杂脆弱的心灵里去找原因。
具体地来说,就是他们对宗教的狂热式的迷恋。
其实从赵匡胤开始,迷信、宗教就和宋朝密不可分了。从柴荣时期,赵匡胤就从“点检作天子”的木牌谶语中得到了好处,然后在陈桥兵变时,用“一日克一日”的迷信征服了后周的军心。再想一下更早的,赵匡胤最初流浪那几年里,为什么会留下来那么多的与佛教徒有关的传说?
和尚给他吃的,给他驴,给他钱,再指点他去北方寻找机会……真的是那样吗?不,这是交易。是赵匡胤一改柴荣“毁经灭佛”政策的回报。和尚用宗教的无形力量,不断地完善着赵匡胤仁君王者,甚至天命所归的形象,让天下百姓更加顺理成章、心甘情愿地当他的子民。而且还越当心里越有底——神佛保佑啊……赵匡胤天生就皇帝,跟着他混,绝对没错的……
而赵光义,他信的是道教。宋人记载,在他刚当上开封府尹,也就是他哥哥才当上皇帝不久,他就派人去北帝宫拜祭一位真君,说赵光义要修庙重饰金身。可是真君突然说话了——“将来太平君主宋朝第二王将修建太平上清宫,”而北帝宫嘛,“此宫观上天已定下修建年月,今非其时。”
赵光义闻报大惊,而听到这个传言的人更加大惊,想必此后他们再看赵光义,二赵的脑袋后面就有一层光华闪烁的光圈了。
再返回赵匡胤风雪之夜突然死亡的往事,那些神怪离奇的传说,其中有些都收入了《国史·符瑞志》里。比如有一位“黑煞将军”降在疻痀县一个平民百姓张守真的家里,自称是天上玉帝的将军,说出来的话“声若婴儿,唯守真通晓”,由于有说必中,从此张守真就变成了道士。宋史里记载,赵匡胤得病后,命王继恩去建隆观设醮祈福,所求的就是张守真所侍奉的“黑煞将军”。史称“神言——天上宫阙己成,玉锁天。而晋王有仁心。言讫不复降。”
赵光义得位,从此也有了“一日克一日”的天命合法性。
此后赵光义厚待张守真,为其修凤翔府终南山北帝宫,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上清宫”。然后历年更修建了“太一宫”“灵仙宫”“上清宫”“洞真宫”,每一座都修得非同小可,不仅动用了国库,甚至还用了自己的私房钱,不管有多少大臣反对,他都一意孤行。
但那是以后,回到赵光义刚刚登基时,他突然变脸下令——诏令,天下禁止私习天文卜相等书,违令者斩!
而且在第二年,他命令全国运送天文相士等近300人进京,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合格的有60多人,就地留在司天监里干活。剩下的,都在脸上刺字,然后发配到沙门海岛当囚犯。
人心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宗教的力量直指人心——社会由人组成,而人受心灵的支配,能支配一个人的心灵就能支配这个人,能支配所有人的心灵就等于征服了整个社会。
宗教是达到这个愿望的最好办法。只有先收笼住人心,赵光义才能进一步去改造宋朝,营造出一个自己所喜欢的,并能得心应手使用的官场。
高天流云写历史——如果这是宋史(242)
发布时间:20080201 17:10
每一个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那么这个天堂的大门,是什么时候打开的呢?
很多人都会指着资料说,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就非常好了。但如果一直那样好下去,文人绝不会幸福到在宋朝一手遮天,有时嚣张跋扈到连皇帝的脸都敢踢黑。何况赵匡胤还会三五不时对文人们呲牙一笑——“之乎则也,助得甚事!”
这扇天堂的大门,是赵光义打开的。他上任之后,不过区区三个月,也就是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的正月,就突然宣布——开科取士。
从此,文人们,你们的春天到了。
这一次,宋朝全国各道所发贡士共有5300多人,这些人不管家庭成分怎样,更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只要学分够(进京之前要有取解试,参看赵匡胤卷),国家就给你出往返路费,支持你进京拍字写论文。就这样,这些人从五湖四海出发,到开封城的礼部报到。
开始省试,进而殿试,紧接着这些人就开始了欢呼——他们做梦都不敢去想,这一次录取的比例竟然是样的高啊————!!!
这一科,赵光义取进士竟然是109人!
要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是怎样的惊人,请回头参看一下赵匡胤的取士记录。
宋太祖一朝,几乎每年都开科取士,但是所取极严,最多的一科是开宝八年,公元975年,那一年共取士31人。最少的是乾德六年,公元960年,只取了6人。他在位17年,开科15次,一共才取士188人!
似乎太滥了……赵光义的首席宰相薛居正坐不住了,他出面启奏,说——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了。
但赵光义微微一笑,这算什么?下面的事才真正让他瞠目结舌,惊掉大门牙。
赵光义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定109名进士为三等,皆赐绿袍靴笏,赐宴开宝寺,赵光义本人作诗两首以纪其庆。然后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进士,直接当官,而且起步就是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这样的高官。次一等的同进士出身的,以及诸科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俊事之类)共270人,直接送到吏部,这些人的待遇也相当的不可思议,一律免选,优等注拟,好官美差先可他们来。
薛居正等大臣们都傻眼了,这是在干什么?这些人满脑子装的从唐朝开始的读书、科考、取士、选官等等的一系列的官场金科玉律就这么的都报废了?
这当官也太容易了吧!赵光义……他是不是在恶搞?
但是这一切还没完呢,等到这一科的新任状元吕蒙正等人向赵光义辞行时,新任的皇帝对他们说——到了任上,好好当官,要是发现了什么不便于百姓的事,可以尽快处理。
也就是说不必上报!
薛居正等人开始大喘气,赵光义却更加和蔼可亲地说——众位爱卿,想必你们初次当官,没什么钱吧。这样好了,我给你们每人20万贯,作为你们的行装钱。
还有什么好说的吗?一来是赵光义突然多出了这么的好学生(天子门生嘛),他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