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多少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多少事-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浪奔,浪流,滔滔黄浦江奔涌不休,带走多少上海往事。猖獗的“绑票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了,重读这一页风云,只会增加我们对良知、正义、秩序和法治的呼唤;同时,也愿每一座繁华都市的灯火,能照亮所有想过正常生活的人的本分愿望,不再在城市的流光溢彩背后,滋生出那么多的阴影和罪恶。




没落贵族的悲凉:先入狱后被暗杀的李鸿章长孙



英国人有一项特殊的崇拜:崇拜“贵族”。这个“贵族”并不简单就是有权有势有钱有名望的人,关键是要有“家世”;也就是说,必须是连续多少代都是高人一等的“人上人”,这才叫贵族。没有这个家世,即使你再威风八面,也只能叫“暴发户”了,英国人表面尊敬,心里是瞧不起的。
贵族的值得崇拜之处就在于,连续多少代的养尊处优,能让人形成一种脱尽平民习气的气质——所谓“高贵”。这个高贵气质是从金钱、权势、地位里来,但更是时间和历史的沉淀。真正贵族的形成条件是很苛刻的,所以人们常说,养成一个真正的贵族至少要三代人的时间。
中国晚清以来巨变频繁,权利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台,哪能留出三代人的时间去宽裕地培养起贵族呢?真正有资格叫贵族的,首先当然是溥仪及他的皇室,可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这支真正的贵族一下变成了落水狗,什么气派、风度都玩完;其次就是晚清重臣家族,然而民国建立后,国家的权力和资源转移到了一帮军阀手里,他们也失了势,贵族养成之路又被打断;民国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出现了一批新贵,可这批新贵的命更不好——民国短短38年就覆亡了,留在大陆的民国贵族的命运不用多说,历次政治运动就是以侮辱和摧残他们为乐,被整得连个人样都没有,还谈何“贵族”?
晚清有前后相继的两大重臣,即李鸿章和袁世凯。开始生活在民国的,李鸿章家族是孙子辈,袁世凯家族是儿子辈。
袁世凯做了四年民国大总统(其中83天“中华帝国”皇帝)死后,儿子里基本没有有大作为之人。那个野心勃勃的长子袁克定,在父亲死后继承大笔遗产,光现金就有40万大洋,全被花天酒地的他在短时间内挥霍殆尽,到1949年几乎已经是家徒四壁,要靠救济过活了。以“名士”自命的次子袁克文,算得上是位书画家,可同样花钱如流水,自己名下的财产也没顶住多少年,后来经常卖字卖画;他还加入青帮,成了辈分极高的“老头子”,吸毒嫖妓,无所不为,直到1931年42岁时病逝。
不过袁世凯的孙子辈大有出息。袁家骅、袁家骝皆为著名科学家,袁家骝夫人吴健雄,是有“中国的居里夫人”之称的大物理学家。当然,这都已经是民国走进历史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让我们从李鸿章长孙李国杰的经历,看看没落贵族在民国的命运。
李鸿章家族堪称晚清第一家。他是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的顶梁柱,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1901年11月7日,这位以兴办洋务和主持外交而引来诟病无数的安徽合肥人撒手人寰,临终老泪纵横,吟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做等闲看。”
李鸿章早年无子,曾以四弟之子为嗣,后得子李经述、李经迈。李国杰就是李经述长子。
因为爷爷的关系,李国杰深受慈禧太后宠爱,12岁就被授予二等侍卫;李鸿章死后,李国杰进见慈禧太后,老太太见到这位当年亲密战友的后人,感伤不已,拉着他的手说了很多话;1906年,25岁的李国杰任广州副都统,次年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1908年任农工商部左丞;1910年,承袭了祖父爵位的李国杰以诰封通议大夫、建威将军、一等肃毅侯授出使比利时大臣。
清朝的最后10来年中,李国杰以坐在惊马上一样的速度一路飞黄腾达,是否有其祖父一样的才干倒未见表露。只知在1909年,慈禧太后在东陵普陀峪下葬时,李国杰看到陵区树木上架有电线,且灵柩过处有人沿途拍照,即狠奏负责葬仪的直隶总督端方一本,致端方被革职。
在出使比利时期间,李国杰的出手阔绰在布鲁塞尔甚是有名,一帮比国无赖环绕于其周围,怂恿他大把花钱,从中渔利。1911年辛亥革命后,李国杰留任,几年下来,把公款花出了一个大窟窿,无法交差,幸好那时中国当政的是袁世凯——袁氏是其祖父李鸿章在晚清大力举荐的接班人,自然也对恩人孙子不薄,拨付银元40000过去,李国杰就此回国。
1914年回国后的李国杰在上海做“寓公”,也就是坐拥爷爷的庞大遗产清闲度日。不能说李鸿章没为国操劳过,但他显然跟同是合肥人的北宋包拯不是一路:李鸿章死时,遗产价值白银1000万两之巨。
此时清帝已经退位,但李国杰对清室的感情依旧。他问袁世凯,能否进宫朝见太后。袁世凯有些不悦,就很有情绪地说:能啊,你是谁啊?侯爷嘛!别人不能,你还不能?李国杰真就跑到紫禁城里拜见了隆裕太后。失势的隆裕在宫里冷冷清清,见小李这么有良心,就泪眼婆娑跟他推心置腹地谈;李国杰被感动,也赤胆忠心地猛侃一气,说爷爷李鸿章真是看错了人,不该叫袁世凯接掌北洋,以至于让皇上和太后沦落如此!
李国杰出宫后,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叫来他,说你小子要不是中堂大人的孙子,现在脑袋恐怕不在脖子上了。李国杰大惊,问是为何;徐世昌说你在宫里扯了些什么淡?李国杰更惊,问你怎么知道?徐世昌说别说是你的话,就是你中午吃的什么菜我都知道!
袁世凯那时正在开始做皇帝梦,这个名门之后的李国杰怎么说也有他的影响力。袁世凯和李鸿章都是清朝重臣,如果袁世凯自己要做皇帝,而这个李鸿章家的李国杰却忠心耿耿站在老皇族那边,对比之下,袁世凯不是贼子是什么?因此,袁世凯要搞定他。
先让徐世昌出面严厉警告,然后又来手软的。1914年,李国杰被拉进参政院做了参政,月领500大洋干薪;接着,袁世凯又请人做媒,让儿子袁克义娶了李国杰的长女。这样,李、袁这前清两大重臣家族就成了一家人。
1918年,李国杰又在段祺瑞的安福国会参议院当了议员,这也是闲职。1924年他回到上海,担任上海轮船招商局董事长。
上海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于1872年,是洋务运动中建立的一个和江南制造总局齐名的大型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以水路运输为业务,成立后在盛宣怀——一个被著名商人胡雪岩称为“外君子而内小人”的精明干将——的经营下,迅速把航线开辟到日本、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引起外国航运公司的嫉恨;几经竞争,上海轮船招商局不仅生存了下来,还成为与英商怡和、太古相并列的三大轮船公司之一。
到1900年,上海轮船招商局除在全国通航,在各地购置大量房产、修建仓库码头外,还增添了20余艘轮船,投资开发了唐山等处煤矿,还创设了中国通商银行。正常情况下,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净利润可得30万两白银,成为实业界的一个庞然大物。
这个企业初为官商合办,后为官督商办,但最高权力都捏在李鸿章手里,重要的人事任免都是李鸿章说了算。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办洋务的得意之作,他在一封信里说:“招商轮船实为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手文字。”外国对此项成就也很羡慕,当时有个日本官员参观了上海的码头和轮船后,酸溜溜地对负责实际工作的盛宣怀说:“有了这个轮船招商局,你们大清国的风雨茅庐中,总算有了两张新桌子。”
进入民国后,这家财源滚滚的大公司依然把持在前清官员及其子弟手里;相当长的时间内,负责业务的总办(总经理)由盛宣怀圈内的人担任。1916年,盛宣怀去世,李国杰顶了他的缺,任董事;1924年,大股东李国杰当选董事长。
李国杰在晚清春风得意,可民国以来始终没干过任何一个实缺。这下总算得到一个既有地位又有实惠的好职位,满心欢喜。不料时局变幻,他的挥霍天性还未来得及尽情放纵,就发现这个董事长当得跟前任比是天差地别。
民国前期,北京的北洋政府在军阀混战中管不到南方上海的这个企业来,任由前清官僚及其子弟操弄,而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轮船招商局一帮人的好日子就到了头。国民政府宣布要“清查晚清官僚资产”,又以“收回航权、航业国有”为名,对上海轮船招商局这家全国最大的航运企业实行“改制”。改制后,总办由政府委任,招商局经营、人事、行政均由总办负责,董事会成了摆设,董事长也有名无实。
李国杰当然十分愤懑,但他知道拧不过国民政府的大腿,此前家乡安徽方面已逼迫他出了60万元的军饷,死去20多年的爷爷是再起不了作用了。他就表面上对政府监督表示同意,暗中觊觎着掌握实权的总办职位。
国民政府委派来的总办是留日归来、颇具学者风度的赵铁桥。赵铁桥一上任就大权独揽,根本不把李国杰这个董事长放在眼里;他的爷爷是李鸿章,别人都给面子,可在赵铁桥眼里啥也不算。
“清查前清官僚资产”在进行。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通告:奉国民政府令,前清故吏盛宣怀侵蚀公币,证据确凿,应将所有遗产一律查封没收;勒令盛氏后人及与盛氏财产有关之公司、行号、典当等等,据实具报盛氏遗产。盛家在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势力立即垮塌。
李国杰虽没有惨到盛家那份儿上,但被赵铁桥打压得也不轻。二人摩擦不断,李国杰老被晾到一边不说,虽然处处退让,还是被赵铁桥毫不客气查出他在向汇丰银行借款的过程中,虽声称没有银行给的回扣,但这一借款过程“开支酬劳计二十余万两之巨”,赵铁桥直截了当地指斥“内中一部分为其本人所得”。
李国杰既要坐上有实权的总办位置,又要报复赵铁桥对他的欺压。他想的办法是最简单的:找杀手除掉这个可恶的赵铁桥!


刺死赵铁桥,出自民国著名的“暗杀大王”王亚樵之手。
王亚樵是李国杰的安徽合肥同乡,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到上海闯荡,以码头安徽籍工人为班底,打造100余把利斧分发,组织起“斧头帮”,又网罗力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安徽籍劳工总会”。因他慷慨仗义,敢做敢为,很快打出一片天下,在上海滩有“江淮大侠”之称,以致上海本地的黑社会大头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有时都要让他三分。
王亚樵最闻名的是他最擅暗杀。被他先后暗杀身亡的重要人物,首先有上海警察厅长徐国梁;还有日军侵华早期最高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这是日本侵华时期死在中国的最高级军官;以及汪伪政府外文次长唐有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长兼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
尤其令人瞠目的是,他还在庐山暗杀过蒋介石,在上海暗杀过宋子文;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和汪精卫也被他在暗杀中击成重伤。汪精卫1944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院病重不治,就是因为王亚樵1939年在国民党六中全会会场派人暗杀他时击中他三枪,其中一发子弹一直留在体内。
对于这个令其敌人不寒而栗的“暗杀大王”,军统特务头目沈醉后来说:“大家都怕魔鬼,魔鬼都怕王亚樵。”
王亚樵之所以动手除掉赵铁桥,并不全在老乡和老相识李国杰的拜托。在此前,和他并肩反蒋的国民党“改组派”首领王乐平遇刺身亡,经王亚樵调查,此事赵铁桥起了很大作用。赵铁桥刚归国时曾任王乐平秘书,深得王乐平信任,而王亚樵对这位文人学者也很敬重。不料赵铁桥和戴笠交好,他提供了王乐平行踪的关键信息,使戴笠于1930年2月18日夜派出7名杀手将王乐平成功暗杀。赵铁桥被安排出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就是蒋介石对他的褒奖。
因此,当李国杰托人找到王亚樵,提出帮忙干掉赵铁桥时,正中已经在准备对赵铁桥下手的王亚樵下怀。王亚樵盘算的是反正我要杀赵铁桥,正好顺水推舟说为你李国杰效命,好好敲一大笔报酬。
李国杰宴请王亚樵,王亚樵答应“帮忙”之后,李国杰拿出8000元钱塞给王亚樵,说先奉上这么多,数目上讨个吉利,事成再重谢。王亚樵瞪大眼睛,非常惊讶地说这么大的事,你李“侯爷”怎只肯出这点茶水零钱?
李国杰的回答让原本准备开个狮子大口的“暗杀大王”也惊喜不已:事成之后,报酬是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大海轮“江安号”拨给王亚樵!为了要眼中钉赵铁桥的命,竟舍得如此代价,王亚樵在心里觉得这个李鸿章大人的孙子怎么有点不正常。
于是王亚樵说侯爷你除掉了死敌,出这个代价也值,可就怕你说话不算话。李国杰急了,说我马上送来契约!王亚樵大喜,说契约送来之日,就是赵铁桥人头落地之时!
1930年7月24日清晨,在外滩福州路路口上海轮船招商局楼侧,赵铁桥被王亚樵部署的徒众乱枪击中,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目的达到,为酬谢王亚樵,李国杰除将江安号海轮拨给王亚樵经营盈利外,另送上15000元。
王亚樵的斧头帮月需数千元开支,却没有正常经费来源,得到这艘大海轮,等于有了一棵摇钱树。王亚樵满怀兴奋,请曾在上海轮船招商局任过江宽、江安二轮经理的福建人卓志钺来为他经营,换掉原任经理张延龄。
这个张延龄却非同小可,他是杜月笙的大门徒,又是张啸林的侄子。江安号海轮这块大肥肉他岂肯轻易吐出,在移交中屡屡生事拖延。最后王亚樵急了,派出二三百门徒手持利斧杀往江安号停泊的码头,强行接收;接着当晚,张延龄的叔叔、上海滩黑社会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公馆后院被人用手榴弹炸开一个洞。这是王亚樵向张延龄的后台示威。
杜月笙、张啸林暂时不想跟风头正劲的王亚樵火拼,便命张延龄退一步,把江安号交出;然后,杜、张二人静观时局,伺机再报复。
这件事是李国杰拨让张延龄的江安号引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