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初投刘裕的时候,虽然很得刘裕重视,但并不晓得檀道济才华的刘裕,只是把他当做一般人物。他开始引起刘裕重视,是在刘裕讨伐桓玄战争爆发后。当时从镇江到建康之间,桓玄已经布置好了防御,他的兵力本身就比刘裕多,而且他属于“改朝换代”,既定事实已经造成了。所以当时刘裕的大部分部将,都劝说刘裕火速进兵,绕开桓玄的防御,直抵建康城下。那时候的檀道济,只是刘裕身边的“参谋军事”,也就是个普通参谋,他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计划:桓玄属于篡立,他的行为本身就不得人心,他自己也心虚,而各派的势力,这时候正在观望,一旦桓玄得胜,就会立刻倒向桓玄,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所以贸然进兵建康,如果有失,就会前功尽弃。一番分析让刘裕折服,随后刘裕采纳了檀道济的建议:表面上招兵买马,摆出大举进攻建康城的架势,其实却徐徐推进,并且派人到各处宣告桓玄的罪状,外加鼓吹自身兵力的雄厚,对桓玄展开心理战。事实果然如檀道济所料,在几次小规模交锋战败后,桓玄自己就慌了阵脚,迫不及待地撤出建康,挟持东晋安帝逃到江陵,一直属于“寒门”的刘裕,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进入了东晋的国都建康。得胜之下,刘裕手下的许多部将都头脑发热,要求乘胜追击,一举占领桓玄的老窝荆州。这个时候又是檀道济,再次提出相反的建议,檀道济认为,此时桓玄虽逃,但实力并未受损,荆州是桓玄的老窝,经营多年势力稳固,不是一时可以攻下的,况且建康新得,人心未定,当下应该做的是稳定阵脚,再图攻势。而且他认为,桓玄绝不会甘心丢失建康,他一定会在实力有所恢复后主动来攻。事实上,这几条全被他说对了。公元404年五月,桓玄集中军队进攻建康,被刘裕打得大败,桓玄本人也在逃亡路上被杀。这场“桓楚之乱”,最终以刘裕的胜利告终。
桓玄败亡之后,晋安帝复位,但是东晋的大权,已经掌握在刘裕手中了,这场刘裕和桓玄之间的争斗,对刘裕本人,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有着深远意义。刘裕代表的是魏晋门阀衰落之后新崛起的寒门阶层,而桓玄代表的,却是旧的门阀阶层,新旧阶层的碰撞,最后以桓玄的失败告终,这其实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门阀衰落的丧钟。而对刘裕本人而言,作为北府军的重要军将,此时他已经走到了他的前任刘牢之等人从未到达的位置,从过去边缘化的军阀,成为如今掌握国家大权的权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檀道济也不例外,因他在整个过程里的功劳,他被刘裕封为南阳太守,这也是他第一次得到领兵的权力。结果他出手不凡,不但能分析更能打,一举扫荡了当地的桓玄残部,俘虏了桓玄的儿子桓震,将桓玄一派势力斩草除根,彻底断了刘裕的心病,因此更进一步,被封为五等侯。
从这以后的差不多十年时间里,檀道济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刘裕打内战,他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先是在公元410年,檀道济官升扬武将军,受命镇压持续多年的东晋卢循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也是东晋王朝的一个大麻烦,起义者主要是南迁过来的“流民”,战斗力强悍,东晋先前战无不胜的“北府军”,屡次遭到战败。檀道济到来后,战局立刻就改观了。当时的局面对东晋格外不利,卢循于这一年八月,集中了10万大军攻打建康,特别是他的巨型战舰,更是远远优于东晋。此时的刘裕正率军在北方和南燕政权作战,闻讯后火速往回赶,而留守在南方的檀道济,他的任务,就是在刘裕回来前,必须要顶住卢循的进攻,守住江陵。结果,檀道济仅凭手下不足万人的部队严防死守,硬是顶住了卢循的进攻,当然他并不是硬拼,而是故意虚张声势,把所有能找出来的旗帜都找来,摆出江陵防御稳固,兵力充足的假象。结果在攻击受挫后,卢循果然上当,暂停了对江陵的进攻,就这一个小小的犹豫,为他最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在经过一个月的相持后,是年九月底,刘裕终于赶回来了。之后士气高涨的东晋军发动反攻,一举击败卢循,而后步步紧逼,最后终于在番禺彻底击败卢循,逼其自杀,这场持续数年,险些颠覆东晋政权的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如果说之前刘裕与桓玄的战争,对于刘裕掌握大权是一个关键,那么后来镇压卢循的战斗,更是凶险。在这场战斗里,卢循就是找准了刘裕北伐的机会起兵,意图趁刘裕无暇回顾的时候抢占建康,却不料碰上了足智多谋的檀道济。卢循的败亡,也让刘裕从此在南朝再无敌手,执掌大权算是铁板钉钉,对于居功至伟的檀道济,刘裕也格外器重,提拔为唐县男,官至临淮太守,已经是刘裕身边地位颇高的重臣。公元415年,檀道济又参加了平定司马休之的战斗,将其击败。司马休之是东晋皇室中最后一支实力派,此人一败,整个东晋政权,从此任凭刘裕拿捏。
关于檀道济的军事思想,后人皆赞叹颇多,后来的唐朝枭雄朱温,还曾送他一个“狡诈专兵”的评价,檀道济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狡诈”。在每一次战斗中,他都能做到不让敌人摸清楚自己的真实实力和意图,并且随时都能做出让敌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的大部分胜利,也多是出奇制胜。这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来自他对兵法的研读,自古熟读兵书的人甚多,但读懂的人却不多,读懂了能做到发明创造的更少。檀道济的读书方法很稀奇——他不但读兵书,还擅长总结,比如他读得最多的是《孙子兵法》,而赫赫有名的“三十六计”,就是他在读《孙子兵法》之后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至今广为流传。一个总结出“三十六计”的人,当然更善于运用“三十六计”,在公元415年之前,尝到他“三十六计”苦头的,基本都是南朝内战里的枭雄,不过从公元415年之后,北朝的敌人们,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尝到教训。
第一个吃到苦头的,就是北方羌族人姚苌建立的后秦,在东晋晚期,这一度是北方实力最强大的政权。公元416年正月,后秦皇帝姚兴侵扰东晋,正好给了刘裕开战的口实,随后刘裕大张旗鼓,发动了对后秦的进攻。这次进攻的声势非常大,一共分了五路,大有平灭整个北方的架势,其中最艰难的一路,就是檀道济进攻的那一路。别人的部队,都可以遥相呼应,齐头并进,就算打不赢,也很容易全身而退,唯独檀道济不能,他的部队被任命为刘裕五路北伐大军的先锋,他需要从合肥出兵,直接攻打后秦防御最严密的河南许昌地区,为整个北伐大军的前进打通道路。这一路他所面对的,将是后秦最精锐的军队。对于檀道济来说,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檀道济做到了,他的军队九月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到了十月,他与另一路大军王镇恶部会师成皋,已经占领了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兵锋直逼后秦重镇洛阳,可谓“超额完成任务”。闻听洛阳告急,后秦连忙派遣数万精锐弛援,如此局面下,搭档王镇恶主张快速攻打虎牢关,抢在后秦援军到达之前占领这个洛阳门户,檀道济再次提出相反意见,他认为如今整个河南已经乱作一团,如果加紧攻打,反而会激起后秦的死战之心。结果,依檀道济的部署,晋军对后秦的虎牢守军展开心理战,迫使其在援军到达后投降,随后到来的后秦军队,立刻陷入了檀道济的包围中,檀道济却“只围不打”,再次迫使其投降,于是整个河南都落到了檀道济手中,后秦都城长安的门户潼关,也因此暴露在了檀道济的眼皮底下。值得一提的是,大功告成后,檀道济的搭档王镇恶足够“恶”,竟主张学当年的项羽,将俘虏的后秦士兵全部坑杀。关键时刻还是檀道济阻止了,不但反对杀俘,更优待俘虏,于是中原人心大定,不但汉族百姓纷纷归附,就连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也纷纷投降,刘裕的北伐,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达到了目的。
公元417年,已经稳定了在中原地区统治的刘裕,决定彻底灭亡后秦,占领富庶的关中平原地区,先前立功颇多的檀道济再次担负了重任。是年三月,檀道济与沈林子合兵,一举拿下后秦的关中门户潼关,富饶的关中平原就此一马平川,而后经过五个月苦战,檀道济、沈林子、王镇恶三路兵马合兵,终于攻克了后秦都城长安。南朝政权沦陷数百年的关中平原就这样收复了。在东晋南迁后的历次北伐中,这一次是战果最大的。八月二十三日,后秦末帝姚泓在长安投降,强盛一时的后秦政权就这样灭亡了。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檀道济虽然身先士卒,但是战功最大的,却是王镇恶和沈林子,这两个人当时在军中的地位以及战功都远远高于檀道济。在关中平原的战斗中,王镇恶受命消灭了后秦驻扎在北方五原地区的援军,沈林子则数次击败了北魏等其他北方国家的进攻。所以刘裕在平定关中后,虽然檀道济战功被封为征虏将军,但是留守关中的任务,刘裕却交给了王镇恶和沈林子,自己布置完工作后就匆匆返回南方了。他不是不贪恋北方的土地,而是这时候也是他夺权的关键时刻,刘裕急切需要北伐的战功来夺取南朝政权。也就是在这次北伐后,刘裕逼迫东晋安帝封他为“宋王”,改朝换代,也就剩下最后一步了。
刘裕的夺权很顺利,但是新收复的北方领土却遭到了波折,王镇恶和沈林子,两位在战斗中功勋卓著的统帅,偏偏不能共安乐。刘裕走之前,命令自己的儿子刘义真留守北方,又命王镇恶和沈林子留守,结果他前脚刚走,北方的夏国政权和北魏政权就相继打来,王镇恶和沈林子关键时刻内耗,王镇恶死在沈林子手里,刘义真更是无能,被夏国皇帝赫连勃勃杀得全军覆没。辛苦打下的北方关中平原就这么丢了。其实在当时,以刘裕的实力,如果他不撤兵,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北方并无太大问题,可惜在称帝还是统一中国的问题上,刘裕选择了前者,一统华夏的大好机会,也就无情地错过了。
北方变故发生的时候,檀道济的职务是兖州大中正。地位要比沈、王二人要低,北方的兵败,尤其是王镇恶的身死,让刘裕失去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以及一个能征善战的名将,但对于檀道济来说,他也因此身份在刘裕集团内部进一步提升。刘裕南归后,先毒死了傀儡皇帝东晋安帝,立了司马德文为东晋恭帝,到了公元420年底,刘裕又派人把司马德文活活勒死,从而完成了改朝换代的最后一步——建立刘宋。这一年,刘裕正式称帝,南北朝时代也因此开始了。作为开国功臣的檀道济,也得以继续提拔。他以护军将军的身份驻守京城,在刘裕称帝的关键时刻,帮助刘裕稳住了建康的局势。后来又被刘裕加封为永修公,赐两千户食邑。
刘裕的称帝,标志着南北朝时代的开始。但是在后世许多史家,特别是有“愤青”情节的儒家知识分子看来,刘裕称帝,意味着南朝统一北方的希望破灭,因为刘裕在最关键的时刻,为了夺取帝位放弃了一统北方的大业,导致北方国土得而复失,明末的大儒王夫之就曾批评刘裕此举是“以国谋私”。但是事实上,这时候南朝统一全国的希望并没有破灭,刘裕虽然出身寒门,为人惯使手腕,且对待司马皇室以及北方士族的手段都太过阴狠,王镇恶的死,刘裕也有间接责任,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刘裕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他在位的时间虽然仅有两年,但是他休养生息,发展军力,并且继续招募北方汉人南归,他治下的刘宋,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军力进一步走强。从当时南北方面的实力对比看,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甚至政治号召力,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各个政权,都是无力和刘裕抗衡的,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刘宋,拥有当时不世出的名将——檀道济。
在刘裕称帝之后,作为当年北伐的老班底,檀道济很受信任。刘裕在世的时候,他出任镇北将军,受命在山东防备北魏南下,这之后的两年,是刘宋政权休养生息的两年,大规模的战争暂时停止。到了422年五月刘裕病逝的时候,檀道济和徐羡之、付亮、谢晦3人一起成为顾命大臣,他是4个大臣中唯一的武将,堪称此时刘宋军界第一人。
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刘裕把后事托付给檀道济是正确的。就在刘裕去世后不到一个月,一直野心勃勃梦想统一南北的北方鲜卑北魏政权就打来了。这时候的北方,实力最强的是鲜卑拓跋家族建立的北魏政权,此时的北魏皇帝,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趁着刘宋皇帝过世的机会,几十万鲜卑骑兵向着中原地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刘宋在山东以及河南的大片领土纷纷沦陷,这场战争,也成为南北朝历史开始之后,南北双方的第一次军事碰撞。
南朝之所以一开始如此狼狈,一是因为当时刘裕新丧,国家正处于动荡的时候,二是刘裕南归后,对于北方防务,派驻的军队一直非常少。而且刘宋政权从一开始,内部就面临着矛盾,这时候在位的皇帝,是刘裕的儿子刘义符,史称宋少帝,此人是个只知玩乐的草包,和英雄一生的老爹刘裕相比,可谓是“虎父生狗儿”。危急时刻,檀道济挺身而出了。檀道济在公元423年三月出兵,当时的形势已经糟得不能再糟,河南大部分领土沦陷。山东几乎全境沦陷,不利局面下,檀道济先攻彭城,一举击败彭城叔孙建部,这个叔孙建是当时北魏的第一名将,数次击败南朝军队,这次檀道济为南朝出了气,彭城之战后,叔孙建不支败退,檀道济一路追杀到山东历城地区,后来因为粮草殆尽,这才引兵撤退。
檀道济的这一次北进,虽然没有收复北方国土,但对于刘宋政权的稳定,意义却是重大的。这时候的刘宋,刚刚经历了刘裕亡故,政权是最不稳的时候,如果一旦檀道济有失,不要说稳定北方,就是整个刘宋政权,也很有可能被此时气焰正盛的北魏拿下。此战之后,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