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确的轨道上。所以我们的水污染治理,确实需要“先治人”。
对于治水的循环经济的问题,有了很好的模式,有了很好的规划,我们还需要一个高超的执行力。其实我们政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行政力量特别强大。目前政府的这种能力,如果能够用到水污染处理的循环经济上,超过德国也是有可能的。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是治理企业一家独大,这个城市就这一家了,像北京这样城市的水价现在已经很高了,已经到5块,可能以后要到8块、10块,它这里边含有污水处理费的,这个污水处理费你是无法去质询的。它到底为什么会这么高?因为它没有竞争嘛。所以,我们还需要一套好的竞争机制,但这个竞争机制不应该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而是由我们三个人搞一个水污染处理厂,另外四个人搞另外一个,这样我们之间就有竞争了。建立规范化的市场,就是要我们自己建立一套好的制度来规范这个市场行为,这才是我们所想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化。所以我想我们应该从这个莱茵模式,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政府和治水单位,更应该多多思考、多多学习!

延伸阅读

2025年世界将发生什么……

两极冰川融化明确地反映了气候变暖现象。根据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极地气候在未来几十年的上升速度将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自1978年以来,地球海洋冰川面积以每十年8%的速度减少。也有人认为,不排除在21世纪下半叶极地冰盖将可能彻底消失。北极以及其他冰川地区(尤其是格陵兰岛)的气候变暖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如生物种类的显着改变、水平面上升以及大西洋地区气候的巨大变化。由于冰川融化造成的北大西洋海水淡化,将减缓寒流与暖流的交换速度,并减弱湾流的影响。根据最近的研究显示,湾流的影响自20世纪中期以来已降低了30%。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大西洋的寒暖流交换速度到2100年将减弱约25%。当然,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还有待研究,不过湾流影响力的改变则可能使美国和西欧的气候变冷。至于这些结果何时、将有多大可能性发生还不得而知。
2007年至2025年期间,海平面上升速度将得到控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以每年0。3毫米的速度上升,这主要是由海洋吸热(海洋吸收了80%的热量,并影响到3000米以下的区域)和冰川融化引起的。同时,水平面上升还可能造成沿海地区和含水层的盐碱化,这将严重影响大量人口密集地区的农业产量,尤其是三角洲地区(如尼罗河和尼日尔三角洲地区)。
由于人口和农业的过快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淡水消耗量将飞速增长。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饮用水,而土壤枯竭、污染和沙漠化将使可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减少。淡水资源的匾乏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到2030年,这些地区约有90%的可用资源将被用于农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5年将有超过2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水资源将以平均每年每人1700立方米的速度减少。而在北非和中东一些人口密集的国家,水资源甚至无法达到平均水平的一半。当然,改善资源管理模式和分配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浪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本文摘自[法]妮科尔?涅索托(Nicole Gnesotto)、[意'吉奥瓦尼?格雷维(Giovanni Grevi )的《2025年世界将发生什么……》




第五部分  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

第十五章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

焦点经济问题,中美双方闭口不谈。
不管是中国的学者,还是美国的官方,信誓旦旦、言之凿凿说这次会谈汇率问题,结果全部落空。
多年努力,好消息来得如此突然。
竟然慷慨地许诺考虑给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
华裔商务部长,念念不忘的究竟是什么?
从香港的清洁能源及坏保行动论坛,到清华大学的演讲,时间在变、地点在变、听众在变,但这个哥们的演讲主题一直没变。

一、“篮球外交”,来者不善

2010年5月25日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当然了,我们各大媒体讨论的也是热火朝天,认为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呢,希拉里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还上了《鲁豫有约》的节目,谈人生、婚姻、子女、理想等等,他们怎么那么轻松啊?而且财政部长盖特纳西装上衣一脱,运动鞋一换,上场打篮球了! 


背景提示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是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的领军人物。对于这位领军人物在对话开始前半天中所进行的篮球秀,《华尔街日报》给予了特别关注,称“盖特纳在比赛中显示了良好的团队意识:愿意传球,协同防守”,但同时质疑,“在美国总统继任顺序中排名第五的美国财长身上应有的那股霸气哪儿去了?”“盖特纳是不是勉为其难地试图给主人留下个好印象?”实际上,中美之间“篮球外交”在2009年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就已出现,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送给中方首席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一个他签名的篮球,媒体对此的评价是《篮球传情,奥巴马传得巧,王岐山接得妙》。而盖特纳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之所以上场打球主要是因为篮球馆的新能源照明系统来自美国艾奥瓦州的一家小企业,“在这里打篮球,大家会注意到这些照明系统。”那么,盖特纳的篮球秀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深意,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到底在想什么呢?
盖特纳打篮球的时候,我们的人还不忘提醒上场的球员,赶快把球传给盖特纳。透过篮球这个小事就可以想象得出,我们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戒慎恐惧、惶恐不安、低声下气,真是让人感到难过。更让人难过的是,这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本质和盖特纳打篮球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又把篮球恭恭敬敬地送到了美国人手中。我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美国从2009年9月20日就开始谋划这一系列的阴谋了。各位记不记得,去年5月我就呼吁我们政府要警惕美国展开的汇率大战,我是全世界第一个这样呼吁的学者。当然了,我们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听我的。2009年9月20日,汇率大战开打了。到了2010年的3月底,美国130个国会议员联合写信给财政部长盖特纳、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他们在2010年4月15日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如果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话,美国就可以对中国所有出口美国的产品征收27。5%的关税。
可是我实在不觉得美国人会这么傻,他们有什么理由发起贸易大战呢?请读者想一想,如果美国真的在4月15日把我们列入汇率操纵国的话,虽然表面上他们可以征收27。5%的关税,可是万一中国政府报复怎么办?当然了,我们政府敢报复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不过我们如果报复,也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7。5%的关税的话,这就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贸易大战,最后的结果虽然是中国受重伤,但是对美国也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我实在不觉得美国会这么傻,它们干嘛甘愿受伤害呢?连我这种水平都能想得通,奥巴马的团队比我聪明得多得多,他们不会想不通的,我认为他们一定会以贸易大战为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汇率大战。请读者想一想,如果能够利用4月15日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天赐良机,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27。5%的话,这个结果不是和关税增加27。5%一样吗?而且,汇率升值中国政府也没有什么理由报复,因为是我们自己要升值的嘛。

背景提示  
在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6次中美战略对话之后,2009年4月,中美两国元首在20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决定,将两个对话体系合而为一,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名称形成机制,延续下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特点,就是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通盘讨论政治、外交、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于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华盛顿举行。作为世界大国,中美之间对话范围十分广泛。就美国而言,既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议题,也有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必须拿到对话现场的具体问题和短期热点问题,以至于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笑称,“除了没谈登月,恐怕很多问题我们都讨论了”。近两年来,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金融市场准入和投资双向开放、朝核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都是中美双方的焦点话题,而只有在这一系列问题中能找到利益交集,在具体议题中能够体现公平原则,尊重彼此的关切所在,才能真正完成对话使命。那么,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美国最想在哪方面取得进展呢?

但是中国的商务部以及工信部在2010年的二三月做过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3%的话,中国的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利润率将为零,如果升值超过5%的话,中国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将大量倒闭,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对于汇率升值的底线是3%到5%。而美国的底线呢?是20%到41%之间,差距这么大,双方根本就没有交集。

二、买单新能源?中国欠了谁

由于双方没有交集,问题就复杂了。请读者想一想,美国明明知道我们中国是不可能把汇率升值到20%到41%之间的,因为那样的话就太可怕了,那将使整个中国经济解体。连我这种水平都能看得懂的问题,美国会看不懂吗?其实美国也很清楚,我们是不可能答应的,那他们为什么还这样做呢?我告诉你,他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玩的就是声东击西。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我们开放金融市场。正如同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上讲的,2010年4月8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访问完印度之后,直接飞到北京首都机场,在机场贵宾厅和副总理王岐山会谈了一个小时。会谈完之后,在华尔街交易的一年期远期人民币汇率就突然贬值了。也就是说在谈话之前,华尔街一直对人民币施压逼迫升值,但是谈完话之后竟然说无所谓了,不升值也没关系。读者不想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一定是我们同意了华尔街的要求,那到底是什么要求呢?
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里曾经谈到,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到了1990年1月,美国丢下一个金融核弹头炸毁了日本的资产泡沫,让日本陷入了20年的萧条,至今都没有办法回暖。读者知道当时炸毁日本的金融核弹头是什么吗?我分解了一下,里面有三个零配件,第一个叫做融资融券;第二个叫做股指期货;第三个叫做允许华尔街进入日本操纵前两个零配件。
请问各位读者,我们中国目前还差哪一个零配件?我告诉你,第三个。因为2010年3月31日我们开放了融资融券,4月16日又开放了股指期货,现在就差最后一个—允许华尔街进入中国操纵这两个零配件。只要允许华尔街进来,金融核弹头立刻准备完成拱手让予美国了。我认为4月8日可能谈的就是这件事。4月13日我们国务院公布了一个意见,叫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利用好外资的几点意见》。其中的意见三就是允许华尔街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至此,金融核弹头的三个零配件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拱手让予美国了,他们可以随时狙击我们,这是他们要的第一个礼物。第二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再次确认允许华尔街透过QFII,也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利用融资融券操纵股指期货。读者会不会觉得美国得到这些就满足了?
那我想提醒读者回忆一下奥巴马为了应对金融海啸,在2009年的2月15日说过的话,他说要发展新能源来拉动美国经济。2010年1月29日,他又说未来5年之内美国的出口要翻番,并且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我突然想到美国除了拿走金融核弹头之外,为什么不叫我们中国买单,让中国来协助美国发展新能源,从而完成出口翻番的目的,解决美国就业问题呢?我说过的,美国那帮人比我聪明得多得多,我想到的,他们肯定早就想到了,所以,我认为这才是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的真正目的。
其实我很同情我们政府,在美国这种新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能做的非常有限。读者可能要问我了,“郎教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办?”我必须承认,我也没有办法。
中美对话公布了26项成果、8项协议、5个承诺。其中,新能源项目签订了5个协议,而26项成果当中的12项和新能源有关,其他都是不重要的,包括医疗合作、人权问题、反腐败、气候、反恐和对国际事务的意见等等。


三、美国给了我们什么意外

很多海内外媒体和学者都认为汇率是二次中美对话的重点,他们这就是完全没有摸清楚状况。

背景提示
尽管目前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只举办了两届,但从规模与规格,以及双方的重视程度来看,都呈现出升温的迹象。在2009年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表示,对话“最大规模地集中了两国的高级别官员,会谈涉及的范围也是无可比拟的”,而在2010年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再次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领衔的美国代表团阵容豪华、规模空前,“这将是美国历史上内阁和政府官员访问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在两天的议程中,我们的整个代表团将有200多名官员与会,他们来自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还有来自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官员参与其中。”那么,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对话,到底能够达成哪些相关协议呢?

上海财大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采访时就指出,经贸关系和汇率问题肯定是重点谈论的话题。社科院财贸研究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