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虽然嫉妒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恢复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原初状态,然而,心理的个体得自嫉妒的满足,却只能是非常有限:如果复杂理性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亦不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则这种向外界爆发破坏冲动受到挫折而反向个体自身的、不能制服对象却又不甘驯服的本能冲动就有可能以一种外部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寻求变相满足,从而,成为导致心理的个体产生变态、自杀乃至精神失常的根由。
第十二章 置换机制(二)
第一节 反态
反态,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解决焦虑的一种外部特征最为突出的转移方式。
所谓反态,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与其最初目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即使自己对老板的做法有所不满,但由于谋生的技巧就是如此:“第一,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对的永远是老板;第三,如果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参见一、二条”,因而,为了今后工作的便利,也只好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而表现出柔顺服从的姿态,即是反态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正在接受交通警察训斥的违章司机,为了避免把事情搞得更糟,往往“恼在心,笑在面”,故作笑脸,则是反态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罪犯一进监狱,就学会绷起一副漠然无情的面孔,显得规规矩矩,驯驯服服,一旦看守走开,他们便会显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仇恨表情,这,无疑是反态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看看现实生活这样一幕:桌子上放的苹果被孩子拿去了,但当妈妈寻找苹果时,孩子会马上把苹果藏于身后,大声说:“我没拿”,同样是反态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英国杰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有一个关于“反态”的著名实例,那场“戏中戏”里的王后,以可笑而又夸张的口气信誓旦旦说:“我倘忘旧迎新,难邀天恕,再嫁的除非是杀夫淫妇……,我倘死了丈夫再作新人,让我生前死后永陷沉沦!”哈姆雷特的母后听了,评论道:“我想那女人发的誓太重了”,她这句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话,表明她领悟到了其中的真意。
从本质上说,产生反态的原因,乃是心理的个体的一种本能,一种恢复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最初状态的需要。
复杂理性,是焦虑的实际所在地。
尽管复杂理性通过以理性典范自居,从焦虑的对象精力贯注中抓住心理能量,使焦虑舍却其当初的因不合时宜、对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利而得不到心理的个体允许的寻求直接快乐的目的,从而,实现对焦虑的支配、控制,但由于作为生命冲动的继承者,焦虑的力量往往也相当强大。
事实上,焦虑的活力并不能被复杂理性完全阻抑住。
因而,复杂理性转移焦虑势在必然。
为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慎求无咎,复杂理性只好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从危险中退却,使焦虑在理性典范的强有力对象精力贯注的反相形成中再一次发生作用,以一种与其最初目的截然相反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
这,就是反态的机制。
必须指出的是,要使心理的反态过程能够得以发生,有一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复杂理性必须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采用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残酷地控制焦虑住的本能倾向,使之牢牢归于自己掌握,反对和痛苦的情绪经验有关的事物的回忆,避免痛苦的情绪经验重新返回到心理的个体清醒的意识中来。
否则,痛苦的情绪经验一旦被相关的心理因素唤起,便成为一种反抗的倾向,而这种反抗的倾向,则经常导致过失的发生。
因而,在反态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只按照理性典范的绝对命令行事,而不去解说为什么要这样或者那样。
这,就使得反态的对象发泄与单纯的对象发泄在外部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反态机制产生的对象发泄不象单纯的对象发泄那样自然、灵活、变通,而表现出较大的夸张性和强迫性。
因而,很难适应变换不定的具体环境。
怀有反态对象发泄的人,往往惯于花言巧语,经常反复再三表白其情意,而这种表白,又时时流于浮夸和装腔作势。
这种情感的虚假和伪装,很容易为人觉察。
譬如说,当某人告诉你:“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便是钱的问题;
而那个说,“我并不在乎报酬,我只是喜欢工作”的人,多半即是第一个抱怨报酬少的人。
事实往往就这么简单。
大家可以注意到,过度表现亲近、过分使用尊敬语言的人,实际上未必令人放心。
有的人,往往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拌子”,把人际关系理解为充满敌意。
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反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
畏惧社会的人,可能苛求自己严守社会的传统习俗。
只要一个人对某种规章制度表现出过分呆板的顺从,我们即可以肯定,他的这种顺从,实质上是一种反态,而其顺从的伪装背后,一定是受着反叛和对抗情绪的不断驱使。
由于在反态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的监督之下,迫使焦虑重新转向它原本业已舍却的对象,但却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与其最初目的恰恰相反的为相反的本能冲动服务的目的,因而,心理的反态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替代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自始便遭受来自情感的反抗和干涉。
第二节 过失
过失是反态的反例,是复杂理性在反态进行过程中,由于不能成功地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阻扼最初引起焦虑的某种情绪经验重新回到意识,迫于情势所采取的解决焦虑的一种转移方式。
所谓过失,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理性典范始料不及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在开会之前,主持会议的人就对这个会议持有反感,认为不如散会来得痛快,因而,在会议开始时,便失口说出:“人大体已到齐,现在宣布散会”,把本来应该说的“开会”说成了“散会”,即是过失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压根儿就不想去赴一次不愉快的约会,因而,在约会过期之后,才突然想起这件事,则是过失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据说,有一次,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1875?1928)出席名流雅席,席间,有几个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也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侯,只见他潇洒地踱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了个“虚”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但见那几个日本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耳边低语:“您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写成“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太煞风景?张作霖眉头一动,计上心来,故意训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边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要求的东西,这叫做寸土不让!”语音刚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悟出味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然地退场了,将本来应当写的“手墨”写成了“手黑”,这,无疑亦是过失行为的一个例子;
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做作业,以及拖延作业太久而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能会老是“忘记”交作业,这种过失行为在学校,可谓是常有的事情。
作为一类司空见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过失,并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
过失,虽然经常表现为好象是无意的,但实质上,却总是有意义的。
为此,弗洛依德曾举一例。
某女士和她的姐夫同游罗马,住在罗马的德国人设盛宴款待她姐夫,并送给他一枚古雅的金质章,这位女士因为她的姐夫不大看重这精致的赠品而很不高兴,她回国后,发现自己竟把金质章带来了,如何带回来的,她不知道,她立即写信告诉她姐夫,说次日将金质章寄还。
弗洛依德分析说,无意的过失,都是有意义的,某女士误留金质章,“其目的,是要将这个艺术品留为己有。”
所以,过失,从本质上说,是有内容和有意义的表示,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
过失,是由潜意识的心理动力和原因引起的。
这个心理动力和原因,就是焦虑。
焦虑的存在,乃是过失发生不可或缺的条件。
那么,心理的过失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心理的过失过程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在反态进行过程中,复杂理性未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所致。
由于痛苦的情绪经验被相关的心理因素唤起,从生命冲动中涌出的焦虑的强有力的对象精力贯注再一次在理性典范的反相形成中发生作用。
这样,复杂理性就要同时受命于两个主人,即理性典范以及理性典范本应加以禁止,但在最后却又未能够禁止的业已进入复杂理性之中的情感。
尽管这两个主人都在竭力为“快乐原则”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但由于它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个想极力压制情感的需要为相反的本能冲动服务,另一个则起而反抗理性典范的意志而要为原初的本能冲动服务,这,就使得复杂理性总是被两种意向或倾向所支配:一种是来自理性典范的,另一种则是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
这两种意向,虽各不相同,但却又是密切联系的。
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心理根源,即两者都根源于焦虑。
因而,两种意向总是互相干涉,互相牵制。
结果,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由于受到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的反抗,虽然没有全被阻抑,但却也不能象反态那样照原来的目的直冲而出。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被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胁迫的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称作为被牵制的意向,而把起来胁迫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的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称作为牵制的意向,那么,牵制的意向和被牵制的意向总是互相干涉、互相对抗。
在心力争衡中,牵制的意向和被牵制的意向各有一部分成功和一部分失败,使焦虑得以适当解决。
这,就是过失的机制。
总之,过失,不是由一种意向或倾向促成的,而是由两种意向或倾向同时引起的。
过失,是由两种意向或倾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涉的结果。
它们,是有意义的。
第三节 退行
退行,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所谓退行,也就是将焦虑采用一种与心理的个体年龄不相称的、未开化的、不成熟的行为样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随着弟妹的诞生,大孩子往往又出现已经改变了的夜尿习惯,或吮吸手指,等等,即是退行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小姑娘在桌子上碰痛了手,她就用骂桌子的方式,来抵消由于疼痛而引起的不快,则是退行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在忍不住疼痛时,竟会情不自禁地失声喊“妈呀”,甚至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这,无疑是退行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有对夫妻,在前一天晚上大吵大闹,甚至于动了手,大有“有你没我”、“不共戴天”之势,可是,第二天就烟消云散,又肩并肩地出门买东西了,旁人对这种事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对夫妻实质正是在这打闹中感到快乐,同样是退行行为的一个例子;
那种成年人当自己的感情不能被人理解时,突然哑然失声;无缘无故哭泣;过度依赖;用婴儿的语言讲话;耍小孩脾气;在地上打滚胡闹,表现出孩子般的举止,或为逃避困难局面而紧闭双眼,以及离家出走,等等,这些都是退行到幼年时行为的现象。
那么,心理的退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退行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复杂理性为恢复个体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所作的努力所致。
复杂理性,是焦虑的实际所在地。
复杂理性本想通过自居作用的工作,力图驾驭生命冲动,把生命冲动归于自己掌握,却又导致了理性典范的建立。
结果,理性典范,反而成为焦虑的集合地点。
理性典范,不单单是生命冲动最早的对象选择的一个痕迹,它,还代表一个反对这些选择的强有力的反相形成。
理性典范的这种两重性,既代表焦虑,又代表抑制焦虑,特别是后一方面,使得理性典范支配复杂理性更加严格,强迫复杂理性去密切控制生命冲动的本能。
然而,尽管理性典范对焦虑的控制倾向经常是强烈的,严厉、残酷、专制总是成为理性典范的一般性格,但有时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焦虑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寻求快乐的成分在理性典范中牢固地盘踞着,并企图突破复杂理性的禁制,而转向反对复杂理性对生命冲动的控制。
这样,复杂理性处境艰难势在必然。
为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以慎求无咎,复杂理性只好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从危险中退却,返求于内,求助个体原本业已否定其价值的个体早期发展阶段所习得的经验,为生命冲动的快乐满足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通过生命冲动物质的发泄,使得被围困在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得以释放出来,也就是焦虑的被排除。
这,就是退行的机制。
由于在退行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退化、回复的形式,突围而出,由此可见,退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歪曲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因而,尽管退行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消除由于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存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从而,帮助个体实现其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心理症的倾向,或者说,退行也是导致变态心理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心理的个体直接渲泄生命冲动心理能量的努力遭受环境的阻遏,只能通过退行寻求变相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