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婚外情是一种让人兴奋的毒药,少吃无大害,多了就要命。另一方面你还需要有一种道德平衡的心理能力,不要像东东那样认为自己是十恶不赦的人。
不和谐的性爱(1)
我们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做爱了。
吃过晚饭后,我提议这件事情,可他说不了,太累了,然后居然还开了一句玩笑:你怎么欲望总那么强烈啊?
我心里愤怒极了:我强烈?!那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呀!
为这事吵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结婚四年,好像总是我主动提出要求,如果我真是欲望强烈的人,那他显然满足不了我。
记得刚开始恋爱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非常好,看着对方的眼神,或者只是把手握在一起,就会情不自禁。
当然我很清楚,激情是不可能保持不变的,但我没想到,会消失得这么快,我们未来的很多年该怎么过下去,更不敢想有了孩子后,我们还会不会有性生活。
其实对我来说,性,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交流,两个人的肌肤相亲,甚至比性本身更吸引我,当然,性也很重要。
也许如他所说,我是一个欲望强烈的人吧,也许是我要的太多,而他要的太少吧。
他一挨着枕头没三秒钟,就打起了呼噜,而我从十点半上床到现在,一直都睡不着,看看表,已经十二点半了,唉,这恼人的夜……
我特怕她说,我要跟你谈谈,尤其是半夜三更的时候,因为她并不是要和我说什么,而是开始抚摸我,可早晨八点半要开会,我要错过高峰堵车时间,七点就得出门,我只能拍拍她的肩,说,不了,睡吧。
她突然哇地哭起来,问我是不是外面有人了,天哪,我应付你一个还应付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再找一个,好不容易把她哄得安静地睡着了,我却清醒过来,心里挺沉重的。
没有一个男人,愿意承认自己在性方面能力不足,我希望每一次性爱,都能让她获得满足,可我每天的事情又多又琐碎,我很累,我怕表现不好,让她失望。
性,是让男人放松的事情,但和自己老婆的性,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一套程序每步都要做到,否则她会认为你不爱她,还不如自慰方便又有成效,其实,我就是这么做的,可我又不敢让她知道。
子木先生:(看着太太)亲爱的,知道性爱的意义吗?(子木夫人笑着撇了撇嘴)性爱有三个意义:在生物学方面,性爱是生命延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心理学层面,性爱其实是生命的一种享乐,是为了补偿生命的困苦而有的,性爱引发一种奇特的意识形态(高潮),尽管短暂,生命也因此灿烂;在社会意义上,性爱是一种升华了的人际关系,一种关系的最高形式,没有任何人际关系会超越有性有爱的两个人。
在心理学意义上,任何回避夫妻性活动的理由都是一种不想为对方负责任的行为,让对方对活着感觉厌倦。东东明明知道西西渴望性爱,却无情拒之。其实,身体疲劳并不是拒绝性爱的理由,心理的拒绝才是本质。注意这句话,东东说:“性,本是让男人放松的事情,和西西的性,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一套程序每步都要做到,否则她会认为你不爱她。”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跟西西的性可以预知,就少了新奇与激情。跟别人的性,是一种冒险探索,有更大的快乐。从后半句看,东东在抱怨妻子在性爱中只顾及自己,但如果他真的渴望性活动充满变化与创意,为什么不主动把持引导两人性的方式,反而选择退缩呢?所以,我觉得东东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疲劳来说,性是追求满足的,疲劳并不给人带来满足。如果东东对西西的身体有渴望,就会从人最深处的本能升腾起巨大的活力,疲劳感会因性的活跃而消散。
子木夫人:可敬的子木先生,你对性爱的理解仍是不够的。(子木先生惊讶地睁大了眼)性爱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两个对立的人都感觉自己生命不完整,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缺少的东西。性是一种结合,对立统一,让人感觉完整,因此也产生高潮式的满足。但这样的完整感很短暂,需要多次的重复体验。所以,身体的性发展到精神的性(爱),满足才能持久,孤独缺陷感才真正退却。
读两个人的信,觉得他们精神的爱不够,身体的爱也缺失。我感觉这里面有很多交流的问题,西西认为东东在拒绝她,甚至连肌肤之亲也没有,而东东却感觉西西在性上面保守自私,只顾自己。看起来西西是索取的一方,东东是给予的一方,这给人的感觉怪怪的。性爱是两情相悦,彼此取悦,彼此需要,但在这个婚姻里,性生活更像是单方面的诉求,婚姻似乎已经疲惫不堪。
不过西西还在追求,希望对立统一,而东东似乎摆脱了缺损感的烦恼,当然是通过自慰来实现的。自慰的象征意义是:用自体的爱来挫败别人想进入或分享的企图,根源是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自慰是安全的,不用承担责任,也不用胆怯。自慰是完全自控的,能够体验到权力和自我完美。自慰是及时随性的,不用乞求谁或为谁服务。但自慰也是男人的自私,通过自慰满足,男人在面对女人时更笃定自如,让一个骄傲的女人为了性欲来讨好他,可以使一个本来没有什么优势地位的男人,在女子的面前变得高大起来。
海斯在他的《两性战争》中说:男人很自然地用两种性的态度来挫败女人:一是完全操控性生活,让女人被迫成为“奴隶”;二是拒绝性生活,让女人甘心成为“奴隶”。女人在性上永远是弱者,哪怕你是撒切尔夫人,你也不得不依赖男人,看他是否想让你快乐,是否想用性来取悦你。
(子木先生说话了:“亲爱的,你太女性主义了吧!”)
子木夫妻的建议:打造和谐的性生活
1. 和谐的性生活会增加婚姻的幸福感,所以,两个相爱的人必须为对方刻意地保留住一些精力,而不能在工作或社交中搞得精疲力竭才回家。永远保持对对方的兴趣与热情是维持良好婚姻关系的重要秘诀之一。
2. 不过,因为是两个人,就会存在性需要的不同节律,也有可能在某一阶段某个人处在低潮,看起来要休息一段时期,双方要能理解和宽容。男人其实最怕在性方面遭受挫败,与其挫败不如不做,这往往是男人的计谋。坦诚自己处在低潮,不去寻找理由,可能使问题更简单。
3. 性生活中的变化可能是维持双方性欲发展的一种技术。刻板的性生活会使人渐生厌倦,性的创造力会激发生命与事业的创造力,如果女子不想让丈夫成为因循守旧的男人,在性上面的诱导可以激发他在事业上的蝶变。
4. 当然,每个人都有性偏好,尤其女性比较依赖某种方式才能达到高潮。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单双制,单日听太太的,双日听丈夫的。其实,对性的态度就是开放自己的态度,性保守的人,做人也保守。
5. 夫妻在性问题上的冲突,常常是指向婚姻本身的。很多日常的矛盾冲突都可以集中在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男人往往更是深有体会,什么事做得不地道,性上面你就别指望自如顺畅。
6. 圣经上说,男女原来是一体,因为太无忧无虑被上帝分成两半。他们一生都不得不苦苦寻求另一半,只有找到那一半,生命才得以完整。如果在性需求上完全不配,百般努力也无能为力,那么潜在的意义就是你们配错了对,是否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也是要考虑的。
即将漂逝的婚姻(1)
我是个大学教师,一直想过一种心灵上幸福的生活。
我总觉得,物质的追求没有尽头,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就应该注重心灵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可他从来不是这样。
在他的眼里,好像除了工作、挣钱、挣更多的钱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他给了我很好的生活条件,可是却从未关注过我的内心世界。
因为不了解而快乐,因为了解了而痛苦。
这就是我们几年婚姻生活的结论。
我们的内心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不会再有交叉在一起的时候,再走在一起,终究还是苦恼,可是,真的要跟他分开吗?
我也同样没有这个勇气。
很久很久以前,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下班后,静静地靠在他怀里和他说会儿悄悄话,没有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心情像手里这杯水一样冰冷,今夜的月色也如此凄清……
结婚这么多年,争争吵吵,磕磕绊绊,她总是觉得我太世俗,我也说她总是生活在太空之中。
她不知道现在外边工作有多么艰难,也不明白现代社会多么需要物质条件。
她只会钻在书房中读书,管她自己那点事,从来不知道照管家务,也从来不问问我和我事业的发展。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在生活上的差距变得这么远。
时间长了,大事往往变成冷战,小事也会数落我好长时间,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我们的沟通为什么就这么艰难?
合,都很难过,分,又舍不得。
这段即将漂逝的婚姻,到底应该怎么做?
子木先生:奇怪的是东东西西为什么没有想到精神的追求需要物质作基础,而物质的丰富也要精神来润色?如果用互补来形容这对夫妻,他们应该是绝配。真正的问题在于东东和西西彼此不认同,因为不认同,互补就成了互相拆台。
世界上对立的东西大多是并存的,彼此并没有你死我活的矛盾,但我们的文化贬抑一方面,张扬另一方面,才搞出那么些麻烦。西西可能觉得钱够用就行了,多余的时间应该谈情说爱。东东觉得钱很重要,时间很宝贵,没有时间浪费在卿卿我我上。这是价值取向不同,如古文里说:道不同,不与为谋。
每个人走进婚姻都对婚姻有期待,对对方也有期待。这个期待来源于自己小时候在原家庭耳濡目染所积攒的印象,有如一种文化传承。家庭文化是一种内心线索,人们会无意识地去找寻回家(父母家)的路。那么,两个来源于不同家庭,不同文化传承的人要走到一起,如果没有并存的思想,冲突是很难避免的。
正如杂交优势一样,文化近亲繁殖是缺少竞争力和优势的。比如两个大学教授的孩子结婚,他们的生活可能只是保留在原有文化的水平上,后代会更加缺少社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不同的人组成婚姻,就存在不同的家庭文化彼此交融的结果,孩子的见识和胆识会因为双亲不同的引导而丰富起来。
子木夫人:只有并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分享的能力。东东西西显然缺少这样的能力,他们没有彼此接纳与分享,婚姻也走进了死胡同。婚姻应该是个互利的场所,不该像东东西西这样彼此设立边界与围墙,为了自己的婚姻价值观,不惜破坏婚姻本身。
婚姻是有生命的东西,它诞生于爱情的播种,成长于体贴的照料,成熟于辛勤的浇灌,结出的果实是依存的快乐。一个婚姻面临解体,类似一个生命面临结束。爱情与婚姻将对方慢慢地移入自我的内心,现在也要一点点地把对方撕裂出去,想想这个过程,你就知道决定离婚的东东西西内心有多痛苦。
不过,读东东西西的内心,感觉他俩的婚姻只是在冷战中,虽然说是分手在即,但多少还有几分哀怨。彼此抱怨说明双方还在彼此期待,一个真正决定要离婚的人,一下就变得宽容了。他与她不再抱怨,而是清晰地知道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彼此的差异谁也没有能力去调和与适应。
用坦诚的心去接受离婚,比强调对方的问题来掩盖自己的脆弱要开心一些,也更能自如地面对下一次的婚姻。每一次婚姻的分离,都会是人的一种自我成长,从那种渴望合二为一的完整变成真正独立的完整。一个人,如果离过三次婚,他与她才能真正理解婚姻存在的真谛,婚姻旨在让人们得到自如与快乐!
子木夫妻的建议:慎待离婚1。 我们夫妻对离婚是表示认同的,但考虑到传统文化“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原则,我们觉得东东西西应该作最后的尝试,先搁置价值观不谈,订一点基本规则。比如,每天不管双方有多忙,都彼此分享一个小时。如果有人出差,那么就打一个小时的电话。这个小时不谈别的,只是试图讨好对方,让对方高兴。原则是只说好的不说糟的,看看过去是否太多地在意问题,而忘了分享快乐。
2。 如果真正决定离婚,最好先尝试婚内分居,即把两人的亲密关系拉大,变为一种亲人的关系,看看双方的冲突会不会消失。亲密会让人失去理智,那么把亲密放下,只留亲近会怎样呢?原则是可以亲吻和拥抱,不能有性的接触。性象征着接纳,没有接纳只有性,结果是滋长愤怒。
3。 如果还不成,那么一个人可以选择先搬出去,但保持每周一到两次的接触。男女互相可以邀请会面。这样的关系从亲近变成尊敬,看看是不是可以彼此忍受。距离太近,人总是用放大镜去看对方,看不到自己。当对方走远,更能很好地看清自己和想清自己。
4。 分居三个月内是很好的重新弥合时期,这个时间也足够双方自己去思量,冲突不再发生,留下来的是对温情的回忆。当然,分居的时间长了,彼此有了对单身生活的熟悉,发现离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埋怨就真的没有了。那时,离婚的日子就会来临。
5。 中国人离婚有三个困境:
一是中国人大多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一般结婚前会住在父母家,结婚后又走进自己的家。外国人大多十八岁离家独处,到三十五六岁,男的甚至到四十左右才结婚,其中有十到二十年独立生活的锻炼,离婚独处不是什么大事情。
二是中国的婚姻大多要求男女年龄相当,这样离婚后女性面临的麻烦会多一些,这也是结婚稍长的女性不到万不得已不选择离婚的原因。如果男女差别在十岁左右,男女离婚面临的再选择的难度就比较相等,双方对婚姻的态度也会相似。
三是中国人缺少独立的价值观和经济观,结婚似乎就是合二为一。这样,情感的分离要面临诸多复杂的分割。加之中国社会对男人的经济实力缺乏监控,离婚的时候,女性常常得不到法律认定的权利,保护不了弱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