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硕士毕业后进一家英文杂志社做采编,工作稳定,作息规律,生活安排得非常有滋有味。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生活三年,刘毅第一次考虑兼职。杂志社的生活虽算不上清贫,但是在高涨的物质欲望的刺激下,他还渴望更好的生活。
他想过辞职另谋高就,但是又舍不得这份稳定、体面又轻松的工作。如果就这么一直工作,可能他想买的车就会遥遥无期,梦想中的完美生活更是遥遥无期。终于,刘毅还是找到了一份兼职,那就是帮翻译公司做笔译,帮出版公司做书籍审校,帮朋友的公司做商务口译……兼职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让他心情万分舒畅。
一年下来,他统计了一下自己的收入,发现自己居然攒了整整三万元额外收入。刘毅备受鼓舞,遂更加拼命地接活——只要能来钱的活他都接,不管量有多大,不管催得多急,他都会加班加点完成。从那时起,朋友聚会,发烧友聚会,驴友聚会,他统统不去了,因为他不是在家里干活,就是在出门干活的路上。
第二年的时候,刘毅不得不住院。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腰椎受损,他的痛苦难以言表。
过得这么苦,他才开始后悔当时对自己健康的疯狂透支。
不当兼职风险大
很多在职的人是明白兼职的危害性的,如果为赚额外收入而无原则地兼职,就不仅会丢了工作,还面临因“泄露商业秘密”而被起诉的危机。
小张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与公司生产的产品相关的一家公司,对方希望她能利用本公司的销售渠道为他们打开局面,并说好每笔生意不论大小均支付5000元底薪。出于想跳槽到该公司的想法,小张答应了。
其实,小张明明知道与原公司的劳动合同中有“不得兼职”的条款,但是她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一次偶尔的业务检查,原公司的老总发现公司的销售网点竟然有其他公司的产品。愤怒万分的老总查到了小张的行为,他于是把小张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聘,并要把小张和那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此刻的小张,才知道这次的危机不但是经济上的,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声誉和未来的职业生活。
、第一次触到天花板(1)
职场实录
我是一名律师,第一次摸到天花板,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些无能为力的时候,是我最迷茫的一段时间,甚至比我刚拿到律师资格证却没有案子更难过。
当年,我曾以为拿到律师资格证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现实告诉我,艰难才刚刚开始,没有自己的客户,没有案子,经济条件差,连生存都困难,用他的话说是“家徒四壁”。拿到本,却顿时感觉到没什么可做。
那个时候,我并不沮丧,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果然,慢慢的,我开始接到一些普通的诉讼、民商案件。为了创造自己的声誉,为了把案件做好,我不断学习,同时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机会。
那时候的我为了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经济上尽量节俭,但是业务技能的提高却没有丝毫放松。
付出总有回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一开始羡慕别的律师一个月能有三万的收入,到我自己能够实现这样的收入,并超越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得到了回报,同时也面临着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触摸天花板。
好像我不知道怎么做是下一步更好的规划了。作为一个普通律师,我的薪水已经很不错了,生活状态也很好,可是,我的一生不能从30岁就开始止步不前、吃老本。
我心里的难受在于失去了目标,可是,天花板是自己钉上去的,我也可以拿掉它。为什么要一直做普通律师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专业律师呢?
发现新方向之后,我十分兴奋,当然从普通律师到一个知名的专业律师,这个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还是只能用不断的学习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网,专业书籍、各类财经媒体……那时候的学习简直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果然,事业的转机来了,当有些企业纷纷开始处理大量不良资产的时候,其中收购、管理、清收、诉讼、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都需要律师参与,这给律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知道,这将成为律师行业未来新的增长点。该是将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聚焦的时候了,他决定再一次启动自己的职场规划:做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律师。
毕竟中国律师业发展到现在几十年,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有的案件虽然表现为法律问题,却涉及到金融、证券、管理、财务、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分工越细要求越专业,必须把专业做精做透,而仅仅在法律这一专业领域内“专”是远远不够的,律师一定要有跨专业的背景,实现法律与某个专业对接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只有兼容并蓄,才能长袖善舞。
就这样,我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加强学习,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新春。
职场补氧有几招
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拆除天花板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职场天花板?当一个人感觉工作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激情,自己创业又顾虑重重的时候,就碰到了天花板。碰到了天花板,通常的反应会出现消极工作的态度。
小王刚刚进一家公司的时候,工作状态是非常积极的,如果工作需要,随时可以加班和出差。可是工作三年之后,他感觉自己变了,出差往往是出差为名,旅游为实;以前忙起来没时间概念,现在公司规定5点半下班,多一秒钟他都不在公司里待着;甚至还不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只要情况基本稳定,在这个标准上做多做少都无所谓了。
、第一次触到天花板(2)
这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很有可能在天花板下,进入职场“安乐死”的后果,职场生活不进则退,不努力创造条件升职或发展自己,一味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混日子,混时间。有一天,职场人就会发现,除了工龄较长外,找不到更突出的优点。而且,手头的这份工作,新人们花点时间与精力就可以取代,所以,这样一定会“被淘汰”。
职场是个竞技场,它不会成为你的温室,再优越的条件,再多人的羡慕,也要意识到这里是职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总有人想往上爬,总有人会因利益而奋进。职场天花板是自己安放上去的,身处职场,不进则退。
所以,打破僵局,拆除天花板,马上行动!
学习决定你的高度,你的高度决定天花板的高度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你要学会改变自己来适应职场的变化,也要学会不停地充实自己,改变你的职场状况。
1。明确的学习目的:兴趣和能力需求能够恰好吻合的概率并不是太高,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学习对职场人而言也是职业成本,在学习中,应该树立一个原则:不要不获而劳,没有回报的学习是无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千万不能跟着兴趣去学习。事先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学是利,而有兴趣地去学是弊。
这就要求自己具备结果心态,也就是学会了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做什么,能够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而不是不问后果,盲目跟着兴趣走。
2。在工作中学习。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熟练工,这是个变化的年代,形势在变,公司在变。
很多职场人感觉自己已经取得了部分的成功,但发展是无止境的,唯有不断锤炼自己,再加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精细规划,方能积聚能量,向职场最高峰迈进。
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变化,并且研究工作的可改进之处。跟客户首次打交道须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工作没成效赶紧总结教训变换方法。要学会变换思路。
不做“杂工”:找准自己的方向
有人经常做“杂工”,这类人也是经常触碰天花板的人,总是在某个公司做一些“打杂”的活儿,久而久之,不只在一个公司里面打杂,而是不停地转行,更换多种职业,最后却发现自己无论在其中哪一行都不具备优势,无竞争力,自己最后只能“打杂”。
其实,这类职场人的每次转行都可以找出很多“现实所迫”的因素,或者是为家庭“牺牲”,或者是因地域问题,或者是变化跟不上计划……如果敢面对现实,这些因素很有可能都是借口,大部分是一种“在职厌职”的情绪,看不到行业的前景,工作也没有深入,所以才瞄准陌生的行业,在从事新行业之后,又开始重蹈在先前行业上的覆辙。
记住找不到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不利的。方向所在,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往往想走捷径的时候,容易走弯路。而坚定信念,深入发展自己,就是没有走弯路,当然也就都是捷径。
调整心态和行动方案,把天花板变天窗
一个人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的工作往往体现了一种重复性,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从而懒得去寻求进步了,觉得自己已经触碰到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了。
职业的天花板在每个企业都天经地义存在,应该面对并调整心态接受;这“天花板”是具有弹性的,它会因人而高或低;这“天花板”是可以打开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你就会发觉,原来它还能是扇窗户。
1。让你的心态不慌乱。
同样填满两个瓶子,一个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放沙子,另一个过程完全相反。这和很多人在职场上遇到的情况类似,有些人起点很高,就像前一个瓶子,先装了很多大石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其他人要强多少;同理,之后他往上走的步子慢了,工资不见增长了,也不意味着他比其他人要弱。
2。如果你难受,就请露出笑脸。
工作丧失斗志,第一个受影响的是自己的职业形象。最好的策略刚好是反过来,你能先微笑,你就能够显现自己在工作面前傲人的情绪生产力。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的周围都知道你有很好的情绪感染力。你也可以通过微笑,调动自己良好的职业状态。
3。保持和领导的沟通。
保持和领导的沟通,能有效地刺激你不得不去“做点儿什么”。当你觉得自己变懒了,或者自己的反应迟钝了,如果之前一周写一份工作报告,现在可以两三天就写一份,同时要常常去问领导“这样处理对不对”。因为总是很忙,所以就需要主动找上门。这样的行动会改变你的懒散。
4。问问自己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然后付出全部精力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如果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如何能获得成功呢?
、第一次跳槽(1)
职场实录
我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一家外资的大型广告公司,经过了艰难的职场头三年,从当初的无助发展到独当一面,我终于从小助理变成了客户经理。
当然,我也成了公司的老员工,当我成为客户经理的时候,和我同时进公司的伙伴们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我还是没有动摇,坚定信念,继续发展。
时光又这样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时光,我更加玩命地钻研业务,我成为公司市场部经理。整整五年时光,其实我非常劳累,完全可以用“周公吐哺”来形容我的生活,一年365天里差不多一半的日子都在出差。
而坦白说,自己的身体也不如以前那么好了,小问题开始层出不穷,这时,我不想天天再靠体力来换取经验和薪水了,我渴望进入更高的管理层,但是我明白,我所在公司再往上一级的管理层职位,多年以来还从未由女性担任过。我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而且大家觉得我走到这个位置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而我渴望的位置上,坐的是一位40岁出头的海归,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更没有任何退休的可能性。
我开始给自己谋划,我不能让自己拼死拼活换来的个人价值有丝毫的浪费,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化妆品公司,那家公司的老总一直很欣赏我,想要挖我过去。
我想过,两家公司规模不同,待遇上有一定差距。在薪水方面其实和我现在的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那家公司的老总给了我一个承诺,而且这个承诺还会以有效的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就是若我能为公司开拓出更大的市场,我将得到丰厚的薪水以及更高的待遇。综合比较过之后,我觉得暂时退后一步应该能换来将来更多的前进。
生平第一次跳槽,很轰动,毕竟离开一个自己工作了七年的地方。
这次的跳槽看似是我的不甘平庸,也是无奈之举,有的人天性就是要发挥自己的精彩,我可以为了我想要的而努力。
在人们的挽留和质疑中,我还是离开了。
有的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我凭借自己的能力,把现任公司原本只限于本土的市场拓展到了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但薪水较前一份工作翻番,而且,令我最兴奋的是,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大的天地。
我坐在更高的位置,熟悉的风景不是我的留恋。我还是这样认为:每个人的人生就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呢?
职场补氧有几招
频繁跳槽=盲目自杀
有些求职者因为工作不好找,就随便与愿意接收自己的用人单位签约,工作了几个月,却发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就仓促跳槽。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究竟有什么优势,自己适合做什么,容易导致屡跳屡败。所以,认真选工作是前提。
根本就在于开心做工作。大部分人跳槽的直接原因是觉得自己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
另外,因为与领导关系不好就跳槽是不明智的。要明白,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坏,并不是判断跳槽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家公司本身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发展空间,才是你最需要去考虑的。如果仅仅因为与领导关系不好就冲动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