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出一部分请客,他的上司刘主编从此处处为难他,原来,小江的锋芒已经盖过了他的上司,让上司产生了戒备的心理。

提建议要讲究策略。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有民主要求,不如有民主素质,即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提建议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的方法等。

不要当面顶撞领导。批评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的方式很多。如动情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比喻法等等。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客套词: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越是好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眼前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分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分给你的上司。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上司脸上也光彩,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机会。如果你只会打眼前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上司也会认为你是功利心重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勇担责任。上司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分担责任就分担责任,不能分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为其开脱。此外,还要帮助他总结教训,多加劝慰。持指责、嘲讽的态度容易把关系搞僵。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上司赏识你了。

沉默是金,不发牢骚。不要在私下发领导的牢骚。须知“隔墙有耳”,打小报告的人正在寻找材料好去告密,你的议论为他的拍马屁正好提供了时机。倘若他把你的话添枝加叶,传到上司的耳朵里,你辛勤工作的成绩,可能会因几句牢骚活而抵消殆尽。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已经被列为重中之重,巧妙地掌握与领导相处的技巧,会为你的事业增添一臂之力。

?必要时敢为上司挺身而出

领导者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必然有失误之时。即使一贯正确,群众中也可能出现对立面。聪明的做法是,当领导与群众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做解释与协调工作,最终还是有益于群众利益的。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关键时刻,上司才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时,你若能挺身而出,定会让上司格外器重你。当上司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问题时,你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此时,切忌冷漠无助,畏首畏尾,胆怯懦弱。这样,上司便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

第46节:

第五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者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必然有失误之时。即使一贯正确,群众中也可能出现对立面。这时,也许有些人站在群众一边,同领导对着干,这可就糟透了。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作为领导人,当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你支持了他,你们的关系就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聪明的做法是,当领导与群众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做解释与协调工作,最终还是有益于群众利益的。实际上,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领导与部下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诚然,领导与部下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上级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僚,你就获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上级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至此,是否可以预言,你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某公司部门经理于雷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于经理办事失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于经理处境非常困难。这时秘书刘彦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于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听到这些,大家对于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刘接着说:“于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时很难过,表示下个月一定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弥补回来。其实这次失误除于经理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于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小刘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小刘的做法却使于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于经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刘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于经理当然另眼相看。可见,善于为别人排忧解难,对于更好地工作的确是有利的。

在日常工作交往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件事情明明是上一级领导耽误了或处理不当,可在追究责任时,上面却指责自己没有及时汇报,或汇报不准确。这时就应该有个妥善的方式去处理。

某机关部里下达了一个关于质量检查的通知后,要求各省、地区的有关部门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准备汇报,并安排必要的下厂检查。某市轻工局收到这份通知后,照例是先经过局办公室主任的手,再送交有关局长处理。这位局办公室主任看到此事比较急,当日便把通知送往主管的某局长办公室。当时,这位局长正在接电话,看见主任进来后,只是用眼睛示意一下,让他放在桌上即可。于是,主任照办了。然而,就在检查小组即将到来的前一天,部里来电话告知到达日期,请安排住宿时,这位主管局长才记起此事。他气冲冲地把办公室主任叫来,一顿呵斥,批评他耽误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主任深知自己并没有耽误事,真正耽误事情的正是这位主管局长自己,可他并没有反驳,而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事过之后,他又立即到局长办公室里找出那份通知,连夜加班加点、打电话、催数字,很快地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整。这样,局长也愈发看重这位忍辱负重的好主任了。

主任明明知道这件事不是他的责任,而又挺身而出,闷着头承担这个罪名,背这个“黑锅”。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位主任知道,必要的时候必须为上司背黑锅。这样,尽管眼下自己会受到一点损失,挨几句批评,但到头来,自己仍然会有相当大的好处,事实上证明他的做法和想法是正确的。因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是为自己铺了一条后路。

?妥善协调好领导意见的分歧

工作不是儿戏,耽误不得。然而有些问题本来就有多种答案,不存在谁对谁错,共识的形成往往只能在结果出来之后,领导之间的分歧很容易影响工作的进程。因此,协调好领导之间的分歧势在必行。

职场中妥善地处理好多位领导之间的分歧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领导,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每个领导的话都要听,每个领导的指示都应当执行。如果领导之间的意见一致时,落实起来一般没有问题。但是,由于领导们的学识经历不同,性格脾气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相互之间意见不一致,甚至相互有矛盾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就应该妥善处理。对领导意见出现非原则性分歧的处理方法,有这么几种:

第47节:

第五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6)

首先,按“时间先后”来处理。即哪个领导先说了就按照哪个领导的意见办。这实际上是不等不同意见表达出来就执行,可以避免听谁的话不听谁的话之嫌。

其次,按“职务高低”来处理。也就是谁的职务高就听谁的。虽然职级低的领导心里不高兴,但是不能完全埋怨你,即使有意见也摆不到桌面上来。

再次,按“实效大小”来处理。也就是你认为哪个领导的意见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成效,就按哪个领导的意见来办,并把自己的认识向持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讲清楚。

最后,按“兼顾左右”来处理。也就是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对不同领导的意见尽量照顾到。

某单位对营院整修时,两位主要领导在如何修排水沟上意见发生分歧:一位要求修明沟,认为这样节省经费;一位要求修暗沟,认为这样美观。两位领导的意见都有道理,而且互不退让,都要机关职能部门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办。负责施工的机关干部便来了一个折中方案,营院道路边的一半修成暗沟,房后不引人注意的一半修成明沟。既没有得罪某个领导,又把任务完成了。

上面的这几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有些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如此。因为等领导们的意见统一起来再办,大概早已时过境迁了。工作毕竟不是儿戏,耽误不得。而有些问题本来就有多种答案,不存在谁对谁错,共识的形成往往只能在结果出来之后。当然,这几种办法又各有利弊,不能说是最佳的方法。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再深一步研究,其实还有一些相对更高明的处置办法。下属承办事情,力争想在领导之前,不仅预想出工作本身应该怎样做,充分准备方案和建议,力求使之切合客观实际,而且要预测出哪些环节意见不容易统一,领导各自对此事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在方案中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适当有所照顾和体现。没有照顾和体现的,一旦他们提出来,该如何解释,去说服他们放弃这部分意见,使他们能按照你提出的方案去办。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矛盾,利于工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于弥合领导之间的分歧,使领导都对你产生信任感。困难在于你必须充分了解领导,熟悉工作,有过人的眼光和协调关系的能力。

有时不等你想好办法,领导就把意图交代下来了,这个说这么干,那个说那么干,弄得你左右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事情并非十分紧迫,可以放一放,搁置一段时间再说。事后当领导问起时,可在适当的场合与时机解释一下:一来这件事对推动单位建设作用不大,或者说时机尚不成熟,应该适当推迟一下,二来领导意见不统一,我们贯彻起来有困难,并恳切希望领导部署工作要尽量一致起来,以利于工作的展开和单位建设。

我们应该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只要对单位建设造不成危害,下属就应该有这么点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不怕领导误解的精神,那我们的工作进行起来就会越加的顺利。

?不要过多地参与老板的秘密

领导和群众交朋友通常是一种姿态,那不是一般意义的朋友。领导或许真的渴望群众向他提供朋友式的帮助,但他决不会高兴群众以朋友的方式提供帮助,而只愿意群众以下级的方式提供。

亲密并非无间,就算是好朋友也会因为交往过于密切而分道扬镳。老板与上司之间更是如此。上下级之间的确可能建立友谊,但是友谊过深,过多地参与老板的秘密,却是应当避免的。

如果说过多介入老板的私生活已经使你脱离了与老板的正常关系,那么了解老板的个人秘密和事业上的秘密对你更没有好处。

曲丽在一家外企做行政,由于她聪明伶俐,公司的几个部门的主管都比较喜欢她,也愿意与她交谈,或让她替他们办一些私事。尤其是人事部的李主管,对她非常信任,有时把自己的私事和公司主管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她听。

曲丽觉得这些事很新鲜、好奇,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同事闲谈时就把李主管讲的事情说了。没想到同事把她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李主管,曲丽则在李主管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把她调离了现在待遇丰厚的大公司,让她去分公司做一名小前台,让她从头锻炼。

你和你老板的地位的确是不同的,至少在你们建立关系的组织范围里情况是这样。亲密的关系有一种平等化的效应,这可能扭曲老板与你之间正常的上下级的工作关系。老板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被泄露,他将受到伤害。起先你也许会因为是老板密友,和老板无话不说时而洋洋得意,可是老板已经给了你反对他的利器,他迟早会后悔的。接着你们的密友关系便会尴尬。即便老板对你吐露的秘密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事情,这仍会带来麻烦。你介入的越深,会发现自己的行动越不自由。

第48节:

第五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7)

值得你注意的是,频繁地与老板接触也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而你本来可以利用它来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值得人们为其工作的老板都想看到你多做工作而不是想常常看见你的面孔。当你正忙于接触老板的时候,别人也许在完成他的计划和解决他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领导都很喜欢和群众交朋友,因为常常有这方面的报道,说某某领导和某个党外人士结为知己,某某领导和某个小朋友结为棋友,某某领导和某个工友友谊常青等等。但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这些领导和他的朋友通常都不在一个单位和系统,也就是说,这些领导实际上不是他的朋友的领导。他只是比他的朋友级别高而已。

很少有领导像要求下属那样要求自己。这并非说领导虚伪,也的确不是虚伪,只是一种职业习惯和角色需要。演员在台上当了好人,在台下照样当坏人,或者在台上当了坏人,在台下照样当好人。领导在人前当了圣人,在人后也只有当俗人,但转换角色总没有演员自然,总有些尴尬。因为领导在心理上不可能像演员那样坦然承认自己是在演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