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老的周易理论与现代化股市相结合,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新突破。
周易是什么?几千年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庄子说它是哲学书,章太炎说是历史书,朱熹、郭沫若则认为是卜筮书。
近年来,人们将它用来算命、预测彩票和赛马。
研究者认为股市涨跌被一种〃数术学力量〃在冥冥之中左右着,而周易是代表中国古代数术学的最高成就 研究了几千年都没弄懂,当然是相当精奥,周易中研究四柱、纳甲等算法,暗示有某种特别的力量影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命运。这种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以时间空间来描述,其作用也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故不可以有形的物质现象说明之,只可以抽象的数术学符号来表达。
借用抽象符号和一套数术学的推算方法,可以研判其性质和动向,故能预测未来。当然这种力量还要受〃生克制化〃互相影响,故综合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能把这种〃数术学力量〃全算准,还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故数术学预测又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
第29节:与股灾斗智斗勇(2)
最重要的就是这最后一句话: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
第二类理论更玄奥,认为股市与月球周期和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据说在月球影响下,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月圆和月亏之日,股市经常容易出现长阴线的走势,因为这几天月球使人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情绪比较敏感,容易对事物作出比较夸张的反应,股市中的涨跌这时会被放大。奇怪的是这种作用是单向的,只容易诱发恐慌性的杀跌情绪而不容易引起追涨情绪。
太阳黑子每11年爆发一次,因而有人发现股市也存在相应的周期,理由是太阳黑子爆发对太阳系里的一切物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最直接的便是农牧业收成,并进而波及其他产业,从而间接影响股市。
这个理论使人产生的第一个联想就是月圆之夜,一只饿狼站在山巅上仰头长啸,其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第三类理论分别是费波南兹级数和螺旋历法。
1,2,3,5,8,13,21,34,55,89,…… 学过数列的人都知道,它的规律是连续两个数字相加等于下面一个数字,连续两个数字相除等于黄金分割率,而构成整个数列的起始点是最简单的1和2。
费波南兹认为这个数列显示了一种从简单的基点出发,经由自我重复无限发展又保持和谐比例的事物。如果以某个关键日为基准,在后来的费波南兹级数日上,股市往往要发生重要的变化,即使不形成顶、底或重要突破,这一天的走势也往往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股市有预示作用,重视时间分析的人应该对这一天的股市特别关注。因此费波南兹级数日又称为时间之窗。
螺旋历法是一种新的技术分析方法,创始者是美国的嘉路兰,主要用来预测市场转向和市场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嘉路兰发现螺旋历法起源于1987年股灾,他想探究这场股灾与1929年股灾的关系。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两次股灾的发生时间正好相差717个月球周期。
717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是第29个费波南兹级数514229的平方根。以此为线索,他建立了螺旋历法。
螺旋历法在使用上并不复杂,其特色在于计算时间时综合运用了月球周期和费波南兹级数,而且所用的不是费波南兹级数本身,而是它的开方。
这类理论给我的印象是,学文科的人不能炒股。
2003年中国股市处于熊市时,有位散户向寺庙内有道高僧诉说自己像被恶鬼缠身,炒股屡战屡败。
第30节:与股灾斗智斗勇(3)
高僧说:〃恶鬼就是缘于你自己爱听鬼话吧?〃
散户说:〃正是,可如何才能使自己不信鬼话呢?〃
高僧随手抓起一把硬币:〃下次你就这般问说鬼话的人,〃可知我手中有几枚硬币?〃倘若他回答不出来,自然离你而去了。〃 散户猛省:〃是啊,他连我手中究竟有多少硬币都猜不出,如何能预测大盘走势和个股涨跌呢!〃 以此故事献给广大已经受骗和没有受骗的散户。
〃群众永远是错的〃 围棋界有个说法,20世纪前50年属于吴清源,后50年则是李昌镐。以这个标准衡量,投机界前50年属于巴鲁克,后50年属于巴菲特。
巴菲特的故事我们将在下一节回顾,现在谈谈〃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
他本人并不喜欢〃投机大师〃的雅号比起巴菲特〃股神〃的称号,这是有点逊色,他说刚入市时人们说他是赌徒,当财力达到一定规模时,又改称他投机客,做大做强之后又尊称他为银行家,实际上他始终干着同样的事情。
巴鲁克一生中最辉煌的战例莫过于在1929年股灾前夕顺利逃顶,当时他不断地做短线,抛空、回补,再抛空,但他越来越感觉到股市风险的加大,终于在最后瞬间抛掉所有股票。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地默念〃2乘以2只能等于4〃,那么许多不幸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我们仍然不能因此断定巴鲁克预见到股灾,他只是凭一个投机大师的直觉,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嗅到危机的气息,也许对,也许错,但他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的名言是:群众永远是错的。
这种话西方政客们打死也不敢说,可巴鲁克就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因为选票在别人手上,而股票在自己手中。
巴鲁克对群体盲动有深切的认识。
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人们通常是明智而富有理性的。当成群结队、情绪相互影响时,却容易丧失理智,股市上涨时过于兴奋,下跌时又过于沮丧。由此巴鲁克讥刺说:〃股市存在的目的不就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人制造成傻瓜吗?〃
直至今日,群体盲动在股市仍以各种翻新的形式周而复始地上演着,想想巴鲁克20世纪上半叶的话,真有种痛心疾首之感。
既然群众永远都是错的,要想在投资中获利就应该与大多数人反向操作。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使巴鲁克又获一个外号:独狼。
第31节:与股灾斗智斗勇(4)
出人意料的是巴鲁克对这个雅号并不反感,或许他认为在一大群如小羊羔的散户面前扮演大灰狼的角色倒也不错。
巴鲁克很多高深的投资理论均从这个基本认识衍生而来。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像1929年之前随着股价飞涨,人们已经忘记了〃2乘以2等于4〃等最基本的道理,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陷入疯狂?
面对别人的溢美之词,巴鲁克很谦虚地表示:〃其实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关键是他用在什么时候。〃他进一步解释说,〃坦率讲我不算聪明,但我喜欢思考,就像大家都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只有牛顿才去问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巴鲁克用牛顿做例子是不恰当的,后面我会介绍最伟大的科学家在股市上惨败的经历。
巴鲁克还认为,股票市场中所谓〃真实情况〃,其实是透过人们的情绪波动间接传达的。短时间内一周、一个月、半年,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主要不是基于客观的、非人为的经济力量或形势和局面的改变,而是人们对发生的事情所作出的反应。所以他提醒说判断力的基础是了解,假如了解了所有事实,判断就是对的,反之,判断就是错的。
最后我们来学习巴鲁克最关键的招数:止损。
止损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掌握而且广泛应用的手段,谁也不是神仙,就算研究得再深再透也无法预见未来的风险,因此难免出现投资损失或被套的时候。
遇到这种情况正常有两种选择,一是坚持捂股,倡导者是巴菲特,他对已制订的投资计划轻易不做更改。他的理论是:如果你不能在股价跌去一半后,仍能从容不迫地执行计划,那你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
巴菲特有理由这样做,因为他每购买一只股票都要动用十多个投资专家反复研究长达几个月甚至数年,这样慎之又慎地选股,当然充满自信。
另一个办法更适合广大散户,那就是止损,俗称割肉。
巴鲁克提倡不利情况下坚决止损,他认为投资者应有两手准备,以便随时转身离场,只要树立正确止损的意识,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也会成为富翁,〃你选择的股下跌了,说明选择是错误的,这时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应该果断跳出去。〃 巴鲁克就是在最后关头进行〃惊险一跳〃,从而得以全身而退。
第32节:与股灾斗智斗勇(5)
此后巴鲁克逐渐淡出证券市场,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和社会公益,先后成为六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并在〃二战〃后美国的对外关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罗斯福上台后,巴鲁克成为〃新政〃时期智囊团的重要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建议,包括量入为出的税收计划、产业优先、租金上限、合成橡胶计划等,均被政府所采纳,成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政策。
战后巴鲁克受杜鲁门总统之命参与联合国原子能理事会,同时因为他对社区公益贡献卓著,被列为全美100名最杰出的犹太人之一。
巴鲁克不仅〃金盆洗手〃,而且跻身更广泛的领域为人民造福,这是他一生中最出色的投资。
巴菲特为什么能赚到钱 巴菲特的故事在中国股民中可谓妇孺皆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华盛顿邮报》送报员,后来成为世界前10位富豪中唯一靠股市赚钱的人。他对投资特别是价值投资的独特眼光,已被几乎所有人认可,是国际公认的〃股神〃。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有几个人能像巴菲特那么清醒?
巴菲特一生犯过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在他看来如果再活一次,他还会照犯不误。然而,有些正确的做法,如果再活一次,他还是会照做不误。尽管巴菲特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他投资决策中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对广大散户朋友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04亿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正当员工们一片欢腾时,巴菲特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随后他清算了自己名下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急转而下,渐渐演变成股灾。到了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决定,也许正是这个决定造就了他世界第二富豪的地位。
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个过程的细节:1968年5月巴菲特卖光手中所有股票,而股灾发生在1969年6月,中间整整有一年时间。
这期间美国股市继续一路飘红,涨势不止。
如果当时有博客,如果巴菲特在博客上说股票要见顶,股灾就要来了,估计每天能有上万条留言,其中至少超过9000条是骂他神经病。
如果他的博客每天都开放,要被骂一年才能让大家看到他的英明。
第33节:与股灾斗智斗勇(6)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巴菲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神〃。他要真是〃股神〃,就应该在1969年4月或5月的某一天才将股票全部抛出,肯定比在1968年5月退出股市更辉煌。
巴菲特不是神,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思维方式异于其他人而已。
不妨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你是巴菲特,这一年里看着非常熟悉的股票市场连续泛红上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你会不会有一点点后悔,会不会有一点点动心?
反正赚了几千万,拿出一部分玩玩总可以吧?绝大多数人肯定会这么想,先是200万,400万,然后1000万,2000万,最后全线杀入直至套牢。
可是巴菲特心静如水,一直等到1974年美国的股票真正跌到低谷,投资者们一片悲观,无人敢轻易出手。这时巴菲特精神抖擞地重入江湖,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他终于买到了渴望的低价股。
巴菲特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碰自己不懂的股票。
1995起美国进入大牛市,四年内美国股市涨了2。5倍,高科技、网络股成为主要推动力量。当时股市里只要和网络沾点边就鸡犬升天,哪怕没有一分钱赢利,上市也可以立刻圈几十亿美元。
巴菲特一股网络股都没买,手中依然持有华盛顿邮报、吉列刀片、可口可乐等传统行业股票,这一年大盘涨了21%左右,而巴菲特只赚了0。5%。
这是股神混得最惨的一年。
开股东大会时所有的股东都质问他为什么不买网络股、科技股,媒体也批评他的投资策略已经过时了,不灵了。
在一片骂声中巴菲特却不为所动,理由很简单,他说自己看不懂网络股、科技股,因而无法确定它们的长期发展前景。
其实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还是好朋友,可他就是不为朋友捧场买微软的股票。
2000年美国股市网络股泡沫破裂,三年内纳斯达克跌去一半,一直持有传统行业股票的巴菲特以60%的涨幅两次取得胜利。
再看巴菲特如何操作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许更能体会到他的价值投资理念。
据港交所公开资料显示,巴菲特从2007年7月起,连续七次减持了手中大部分中石油股票,平均价格12港元左右,减持后中石油的股价一路攀升到近20元。
很多散户和业内人士对此展开热评,有的说巴菲特对中石油看走眼了,股神的水平不过如此;有人认为巴菲特的行为具有战略眼光,从不到2港元的价格买进,到12元多抛售,三年多时间赚了5倍多,符合他的风格。
目前看似乎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他减持中石油后股价上涨了近50%,以此标准看巴菲特似乎真的错了,但从赢利看,他已经赚了5倍多,卖掉也没什么值得后悔的。
他的观点是当多数人不看好的时候坚决买进,中石油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多数人看好的时候就坚决卖掉,这大概是他卖掉中石油的原因。当然真正的答案只有巴菲特本人才知道,可能他还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