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凭着自己的收入优势,以此欺压对方。凡此种种,不仅与家庭经济关系的道德相违背,
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所不容。
家庭经济关系又与家庭道德有关。特别是经济收入不多的家庭,吃、穿都不富裕,
吃既不能随心所欲,穿又不能和别人攀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夫疼妻爱,父慈子孝,姐
谦妹让,不但是十分有益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以中国民族传统,为着吃、穿同家庭
纠纷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为着吃、穿打架,都是小孩子的事,而不是成年人的事。倘有
这样的事出现,别人就会说你没有出息。但是,真能做到勤俭持家,使人人温饱,也不
容易。特别是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孩子,住房不大,收入也不高的家庭,儿子要考太学,
不加些营养怎么忍心?老人身体衰弱,不先吃一口又怎么可以了常常左右为难,只好硬
下心肠,先让老人,再让儿子,第三才是丈夫或妻子,最后的那一份才留给自己。这样
的家庭在中国尤其不少。正是这种美德,使得很多家庭虽然生活清苦,却享受着某些经
济富有、精神空虚家庭所绝对享受不到的天伦之乐。
现在,多数都是妻子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女人心细会当家,对家庭开销也了解得
比较全面,理财有诸多方便之处。然而夫妻在财经问题上不协调、闹摩察的家庭也为数
不少。
有些“妻管严”的家庭,男方偷偷摸摸地建起了“小金库”。这样一来,麻烦事就
多了。丈夫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妻子发现了秘密。若是妻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相
安无事。要是妻子精明而又不宽裕,也就难免“祸起萧墙”了。先是怀疑丈夫有外遇或
是把钱给了公婆,争吵不断。接着就是你留一手我留一手,结果是截留了多少钱财,也
就截留了多少感情,夫妻同床异梦。夫妻各积“私房钱”,有的是感情不和,自备退路。
无论是什么原因,其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家庭的责任感淡薄,没有把家庭真正作为
一个整体,使自己完全融于其中。家庭因经济问题造成夫妻纠葛,空气紧张,终日提心
吊胆,偷偷摸摸,还有什么家庭幸福可言?
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家庭经济要公开,财务要协商处理。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夫妻都是工薪阶层,购置家庭物品要量力而行,储蓄、
投资的比例也应取得一致的意见。会理财的夫妻,家庭生活会过得很好,不会理财的夫
妻,家庭生活会出现矛盾,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
尽管现在家庭理财模式有多样化的选择,但共同生活里一般总有一个“当家人”。
理想的做法是:日常生活开支费用,归当家人掌管,另一方可协助,不可越俎代疱。当
家人可以更换,谁愿当谁当。这样,夫妻就避免了那种要钱就拿,随心所欲的“自由化”
带来的经济危机,也避免了一方财权独揽的“专政”所造成的夫妻矛盾。而说到具体的
家庭经济管理方法,又有好多“久经考验”的传统经验。有些虽是老生长谈,却又是代
代相传的真理。例如勤俭节约,注意避免铺张浪费;例如量人为出,细水长流;例如掌
握市场信息,把握购物时机;例如巧妙筹划全年安排,换节换季,衣食立足等等……
一个家庭,善于理财者,常常能以贫胜富,恰如善于用兵者,常常能以少胜多。这
当然不等于安于清贫、不思进取,恰恰相反,这是对于自己的现实状况所应持的最乐观,
也最现实的态度,并且往往能在不算有利的条件下创造出某种家庭经济环境的“奇迹”。
虽说钱财并非身外之物,却也井非能买到一切呀。
3.是是非非理难清
家庭的小是小非,复杂纷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一本难念的经。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只要仔细想想,都会承认,家庭之中,亲人之间,所有的分
歧、争论,都是为了自家好、为了亲人好,都是共同的善意动机下的不同理由,说来说
去都是围着小家转。也许今天这个人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明天却又会完全不合时宜,
又哪里会有长久不变的真理。但偏偏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有的人却一生一世部看不透、
想不通。多少人由于家人没有对其意见持赞成票便委屈之极、怒不可遏;多少人为了些
原本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骂出口,继而甩门离去。难怪能共同活到90多岁的老夫妻是少之
又少。渴望并试图证明自己正确是夫妻间相互对抗的主要武器。有时,其目的纯粹是谋
求配偶的认同和称赞(看看我多聪明),但是更多地,人们是通过证明自己正确表现一
种优越感。如果你与配偶之间关系敌对,缺乏协作,你们可能从不交流思想和感情,而
且相互指责或驳斥对方的言行,并至死捍卫自己的立场。
关系密切的夫妻双方谁对谁错无关紧要,除非面临重大决定,比如“咱们的孩子应
不应该做手术了”毫无疑问,必然存在一些你对我错或你错我对的问题。然而渴望正确
并且试图证明自己正确极其有害。任何诸如“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或者“我早就这么
告诉你”的话语都可能疏远夫妻感情。甚至可以说,“错在对时,对在错时”。如果你
是对的,那就表明配偶是错的,你们的夫妻关系可能也因此受到影响。如果你是错的,
至少可以承认错误,密切你们的关系。如果你向配偶指出你是对的,他(她)是错的,
他(她)可能因此感到特别沮丧。两相比较,错并且认错服软与对并且自鸣得意,前者
明显强于后者。如果你确实正确,那么鼓励和安慰配偶就尤其重要。如:这次我是对的,
但是一般都是你对。不管怎么说,谁对谁错无关紧要。
但是,有的人喜欢专门等着对方出错,然后幸灾乐祸洋洋得意——这就是所谓的
“揪辫子”。
解释说“可能是我错了”、“可能是我词不达意”或者“可能是我理解错误”等等,
需要一定的心理技巧;而直接承认“我不懂”、“我错了”或者“对不起”则需要相当
勇气。我们不必学习过分谦虚,自我贬低的人,但是需要练习说说这些简单的句子。
快乐比正确重要,但是两者通常无法并存,在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
处世经(第六章)
二、从“孝”出发,让长辈开心
1.孝顺有新意
孝是自觉地将人类天生的一点敬爱父母的心,也就是一点仁心仁性,加以保存、培
养、发展,以使人成人成贤成圣的道德原理。具体一点说来,孝就是使父母宽心喜乐,
使父母免忧愁,少担心。为人子女的,好好地爱惜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己的事业,照顾
自己的家庭,就是尽了孝道。
我们要尽孝,处理好子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首先得胆白的一个问题就是孝在家庭关
系中的重要性。
那么身为人子,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才算是尽了孝道呢?我们究竟该怎样处
理好这种关系,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更趋于和睦呢?《亲恩歌》中唱道:“要知亲恩,只
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爹娘。”
我们对待我们的父母,不仅要爱他们,而更多的是去尊敬他们。这一点,我们不但
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良好的意愿和道德规范,而且要提高到互相对内心世界的真切理解上
来认识。只有互相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
为了处理现代家庭的关系,我们还得就新孝道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其实,归结起来,
也不外乎三条原则,即合情、合理与合法。合情,即子女行孝应以爱心为本,以感情为
重,并应设身处地尽力为父母着想,在对父母表达关怀之情时,应采取其乐于接受的方
式。
合理就是子女行孝应适当运用理性,考虑事实,顾全事理,而不冲动短见,为近误
远,以小害大。行孝应量力而行,不宜过度,走人极端,尤不可因行孝而自残自虐自贬,
否则即成愚孝。
据报道,南方某地,有人在外经商赚了大钱,衣锦还乡之后,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
之恩,尽自己的孝道,在父母还在世时就为其假设灵堂,大作道场,挥金如土,只为博
得一个“孝子”的名声。这种做法,只能说是愚味行为,搞封建迷信,实不可取。
合法是子女行孝应不违反现行法律,不可因图孝父母,而有犯法之行。父母如要子
女做不法的事,子女应好言相劝,不可以孝害国。
同时还要列出一些具体的原则:
子女要善待双亲,且要同等看待,不可厚此薄彼;
多与父母交谈,以了解其看法、想法及感受;
尽力敬爱父母,不以言辞或行为侮慢父母;
尽力使父母心愉快,少意父母生气;
帮助父母从事并完成善举,不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应诚心诚意,不因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而表面做作与应付;
言行尽量使父母引以为荣,不使父母因子女言行而抬不起头来;
尽力使父母信任与放心,而不使父母为子女的行为担心;
保持自己身心健康,以免父母优虑挂念;
以同情的态度来了解父母的时代与生活背景,不可以贸然视为落伍;
父母如有过错,子女应以委婉的态度耐心相劝;
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如需照料,子女应尽力予以安排,勿使有所匮乏;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妥为照顾,尽力设法医治;
父母丧亡,子女应予以妥善安葬。
综合以上观点,须注意“养亲”,“悦亲”,“念亲”三点。
第一,养亲。养亲是子女最基本的拳行,也是子女的天职。当今奉养父母的方式,
有轮流奉养、固定奉养。轮流奉养是已婚子女依次奉养父母,由长于起,轮到幼子,周
而复始,时间长短,以均等为原则。固定奉养是诸子分家后,父母固定在某子家居住,
其他儿女按月付给一定的生活费。或父母保留财产,以其收益付给担任固定奉养的儿女,
或某儿女自动单独负全部奉养费,其他儿女自动给父母亲零用钱,或各儿女负责奉养父
母中的一位。也有父母亲与未婚子女同住,或父母亲自己单独居住的。不论采取哪一种
方式,都要依照实际需要,父母的意愿及年龄、健康情况而定。
一个人是否孝顺,是以他是否具有孝梯之心而言,如果具有至诚的孝心,表现在行
为上,虽然不一定是锦衣玉食的奉养,也是足以感化人心,值得称道。
第二,悦亲。悦亲就是使父母亲高兴,不使父母亲忧虑、恐惧、发怒。悦亲是养亲
的第一要诀。使父母长生欢喜心,可以增进父母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亲面
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道顺,得意或失意,总应该克制感
情,父母所爱要爱之,父母所敬要敬之。
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之始也”。又“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人子女的,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使父母亲忧伤;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要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不作奸犯科,违法乱纪,要积极用功敬业,争取
好的成就,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展宏图,福国利民,以显扬父母。
万不可忤逆,冲突,也不可顾其心意,为非作歹,而陷父母于不义。而夫妻相爱,
兄弟和睦,使家庭和顺,也是悦亲之道。
第三,念亲。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祀。祭之以礼”。当父母亲丧亡时,
子女应御哀妥善安葬,按时祭拜。
我们中国人讲孝道,所以对祖宗十分崇敬,完全是基于一份慎终追远、感恩图报的
心理,是非常理住性。我国古今家庭伦理的特色全在于此。
2。与与因执的老人相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好坏将给你的事业、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性格与待人处事的态度,所以处理好家庭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
是子女与长辈的关系。人生的好多烦恼与无法解释的苦衷来自于家庭,而这又多半与两
代人之间难以融洽相处有关。
有些作父母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他们理应该像小猫、小狗那样顺从、
乖巧;自己是家长就得说一不二,老子的话是圣旨,谁敢违抗,对错都得执行;还有些
父母固执己见,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在孩子面前认错,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起码
的威严;也有的家长认为“家有家规,棒子底下出孝子。”家庭中没有民主,只有专制,
所以许多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上很怯儒、悲观,既不愿因此而与父母决裂,同时
又难忍受父母固执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压抑与心理摧残,他们感到深深的无奈与茫然,因
而也对人情世态冷淡而无所事从。
我们晚辈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和睦,成员关系的融洽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和渴求的,
这是我们在纷繁复杂人生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源泉,也为我们完美的人格塑
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和父母携手搞好家庭的建设,争取在温暖、和睦、
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找到自己发奋图强的支撑点。本着这种认识,晚辈们应以各种方式求
得父母的了解与理解,同时也与长辈建立相互谅解、信任,用和煦的理解春风化解积蓄
心头的固执的寒冰。
其次,解决家庭中与父母的矛盾,我们应分析清楚父母专横、固执的原因。据观察,
有的家长总是爱拿自己从前和现在比,用老一套来要求子女,以各种模式卡他们,让儿
女接着自己设计的方式去生活、成长。他们根本听不进逆耳之言,儿女稍有不顺,他们
立刻暴跳如雷,相信武力与强权会使儿女乖顺;也有的父母由于事业上的挫折或其他的
外在压力,使他们感到无法发泄心中的郁闷,于是儿女稍有“逆耳”之言,他们就要
“山洪暴发”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还有一部分父母在更年期间,脾气古怪、性格暴虐,
总是怀疑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要背叛自己,心里总有一种失落感和恐惧感。他们往往多疑
无理,对孩子动辄发火辱骂,动辄大打出手、等过后又感到深深悔恨和自责。这种矛盾
心理如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