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用业绩说话。公司裁员可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是确实没能力,或者有能力但不肯付出,这类人被裁掉是必然的;另一类人对公司还有一定价值,但是基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公司不得不忍痛割爱,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领导是痛苦而犹豫的。
如果你是第二类人,那么你还有机会通过努力将自己从死亡线上救回来。一般情况下,领导会找你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你不要强调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将来会发展成怎样,而要 “提醒”你曾取得了多么辉煌的工作业绩,也就
是“我为公司做过什么”,“我所做的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另外,此时公司需要的是能帮助企业渡过经济难关的人,你要表现出自己将和公司同舟共济的勇气、决心还有智慧,若能得到认可和赏识,那你就有留下来的可能。
第四,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但不要拿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作为要挟的筹码。
在企业中,如果你所处的岗位就是容易被边缘化的岗位,那么有了危机,你无疑将是第一批被裁掉的人。所以,你要弄清楚自己岗位的价值。研发、销售、物流、售后等岗位是在企业中不被边缘化的核心岗位,而相对边缘一些的岗位就是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办公室、战略规划部、企划部等,在企业价值链条中,这些岗位相对危险。如果你处在容易被边缘化的岗位上,那么你在平时就应该加强自己的危机意识,想办法增强自己的优势,使得如果你离开,公司会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你的离去。
第21节:第二章 裁员减薪潮起,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9)
当然,要想保住你在企业中的地位,努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这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你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以此作为筹码,那就大错特错了。从管理上说,企业不会让员工成为不可替代的,宁可加一两个人的成本,分散他的责任,也不能让员工变成不可替代的。
第五,要想关键时刻不被淘汰,功夫在平时。
随着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不少毕业生甚至在临近和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却突然被放了“鸽子”。这让求职者备受打击,真正感受到金融海啸的残酷。在这种情况下,职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使得“加倍珍惜工作机会、全力以赴对待工作”已经成为了在职者的一种心理趋势。虽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也不一定能保证你逃脱厄运。
金融危机几乎每隔10年就会来捣乱一次,这次距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刚好10年,只是这次不是局部的,而是世界性的。也就是说,作为职场一员,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要想在关键时刻不被淘汰,在平时就要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为公司利益着想,展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努力获得职场含金量;那么即便裁员危机来临也可以化解危机。
6。应届毕业生,你的出路在何方
2009年,全国将有611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加上往年毕业但未能就业的高校生,需要就业的人数高达1000万人。千万就业大军和号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狭路相逢,这是怎样的局面呢?
2007年,在一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举办的金融行业专场招聘会上,一家外资银行从早上9点开门开始收简历,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才停,整整6个小时,招聘人员的手简直都要抽筋了。而2008年呢,这种场面似乎看不到了,因为许多外资银行已经不再招聘了,想递简历都没人收了。
当就业市场遭遇寒流,抢到职位者自然是万分幸运,但若是抢不到,也不要一味消沉和埋怨当下时局。尤其是金融系的毕业生,华尔街的金领们高喊:“再给一次机会,我不再学金融。”事实上,不只是他们,任何一个已经毕业或者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都没有这个机会了。与其被悲愤的苦水淹没,不如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展开“自救”。
为抵御这场金融风暴对自己职业道路的侵袭,不少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已纷纷启动“接招预案”,各自寻找着自己未来的出路——
出路一:考研。“工作不好找,就先考研避一避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很多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都把考研当成了“避风港”。一名大四的学生说:“现在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裁员,工资水平也普遍没有去年高。这两点原因更加坚定了我的考研路。”
当然,也有不少的毕业生认为,考研的目的也是就业,如果有合适的职位,他们就会放弃考研,选择工作。一位学生说:“选择考研,我还是有些犹豫。都在说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所以我才考研。如果现在就有不错的职位,我会放弃考研,毕竟考研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如果考试后把握不大,我就马上去找工作。”的确,做好就业和考研的两手准备,未来也许才更稳妥一点。
出路二:考公务员。被称为“中国第一大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逐年升温。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2008年更是进入“高烧”状态:2008年11月30日,共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又创历史新高。77。5万人竞争1。35万个职位,其中有一个职位创纪录地引来4700多人争抢,这样的竞争用“惨烈”二字来形容,毫不夸张。
而相比2009年来说,2008年的这种竞争还不算是最“惨烈”的。据统计显示,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比2008年增加20多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与上一年的60∶1相比,大幅增长。
公务员“高烧”到如此程度,看来这条出路也不容易杀将出去,劝毕业生们还是少一点盲目,三思而行。
第22节:第二章 裁员减薪潮起,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10)
陈军毕业于黑龙江省一所经济学院的金融专业,2008年年初考研失败,又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加入了报考公务员的队伍。但是,他发现公务员考试一点也不比考研容易,由于报考的人太多了,许多公务员的招考条件都提高了,不是统招硕士研究生根本不能报考,而且专业也限定得非常明确。个别热门的省直机关甚至要求报考者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看来,要想考入这里的公务员队伍,没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难度的确非常大。
无奈之下,陈军最后选择报考了黑龙江省另外一个市的政府机关。报名截止后,这个岗位的录用比例是1∶100,看来他要面临竞争的激烈程度还是丝毫没有减弱。
出路三:入伍当兵。不少大学毕业生为回避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市场低迷,选择去部队发展。根据已出台的2008年北京市冬季征兵政策,此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放宽到22岁,征集对象从农村青年、城镇待业青年调整为全日制高中以上层次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若是大学毕业生去参军,面临两种现实选择:一是在学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走,文凭推迟两年取得;二是将参军入伍视为实习,作为2009年实习毕业生,入伍后由学校补发学历及学位证书,但必须从常住户口所在地走。因为第二种选择比第一种能够早一点拿到文凭,所以相对具有优势。
出路四:“隐形”就业。“隐形”就业已经开始在大学生中“露出尖尖角”,所谓“隐形”,就是不专职于任何一家明确单位,有点“哪里有活,哪里去”的意味,一般都会身兼数职。比如,可能同时兼职翻译、自由撰稿人、网络写手、网店老板等职位,同时打多份“短工”,也许每一份“短工”的薪水不太高,但是总的来说收入并不低。
出路五:自主创业。依照经济学的理论来看,金融危机下不适合投资。但是,对于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种出路。没有人给你发工资,那就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吧。虽然全球经济进入寒冬,但并不意味着进入休眠或者冰封状态,需求存在,创业的机会就必然存在。
小林是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小店的“学生老板”。大二下学期,他和几个少数民族朋友合开了这家小店,凭借着一系列颇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和别样的营销风格,在附近的小商品商圈中小有名气。于是,大三的小林就决定毕业前筹建一家民族文化传播公司。
金融海啸来了,小林又听说国家推出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信心更是猛增。想到自己不用像其他同学一样在摩肩接踵的人才市场上“乞讨”工作,他就庆幸自己还没毕业就给自己找好了出路。虽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公司的运营也会受到影响,但是他会竭尽全力。
当然,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创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比如网上开店等,被大学生誉为另类的“创业之路”。其特点是风险小,经营时间灵活,甚至可以选择白天上班,晚上来经营。
赵乐大学读的专业是英文,但如今不少外企和进出口公司都受到影响,招聘英语翻译的企业少了,她至今也没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
赵乐想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就一边投简历,一边开起了网店,在网上销售某品牌的化妆品,生意还不错,每月大概有1500元的收入。她现在的愿望就是经营网店养活自己,同时找一份工作,那样就可以白天上班,晚上经营小店了。
路在你的脚下,方向在你的心中,未来握在你的手心,虽然金融危机粉碎了你最初的梦想,但是只要你拼搏的精神还在,只要你有不放弃的心态,你仍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了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路途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受到影响,一片惨淡,不同的专业区别很大,外贸、房产、金融、物流等专业受冲击最大,而如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都在大幅吸纳人才。
大学毕业生在做最坏打算,寻找各种出路的同时,也不要因为金融海啸而盲目悲观,认清自己的优势,避开受冲击大的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会像我们想像中的那般困难。
第23节:第二章 裁员减薪潮起,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11)
7。毕业自救,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常常会有几十、几百乃至几千个大学毕业生去抢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有的裁员率甚至达70%!在这种无数人失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场面屡屡见诸报端,逾600万名2009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嗷嗷待哺地求一饭碗。之前崇尚外企的毕业生开始把目光盯在国企、考公务员上,认为那里虽然待遇不是最好,但是稳定,福利也还可以。想法当然是不错的,如果毕业生一窝蜂涌进政府部门,既不切合实际,也会造成恶性竞争。所以,毕业自救,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总的说来,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四要素是:心态、能力、定位、方法。其中心态是首要因素,能力再强,如果心态不佳,也很难成功就业。尤其是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需要调整心态,建立自信、主动的就业意识,确定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一致的价值理念。
有专家建议大学生毕业最好先就业再择业,按说,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父母培养自己不容易,对于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了。现在,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还指望着能找一份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呢。如果毕业后工资待遇过低,除去生活、住宿等开销所剩无几,的确会让父母觉得“不值”,甚至感到寒心。
作为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难免会有一种“精英”意识,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应当有个好工作,留在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家长更是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抱上“金饭碗”。但是,在最好的选择不能实现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退而求其次,换个起点去接近终点,而不是站在原地悲愤难平,那只会消耗掉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份工作,即便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也是一所学校,能从中学到什么,关键就在你自己了。Google大中华区CEO李开复博士说,学习没有止境,工作所需知识只有10%来源于学校,90%需要在社会中学习。如果你能以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小事,平凡甚至在别人看来“卑贱”的工作也能浇灌出卓越的花朵。
前任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当年仅37岁,是日本内阁中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一位女性。然而又有谁能想的到,她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东京帝国酒店刷马桶。最初的时候,她也有过抱怨,对这份工作非常排斥,而一位年长的保洁员在清洁完马桶后,居然从马桶中盛了满满一杯水,在她面前一饮而尽,她的马桶洁净到可以喝的程度!
由此,野田圣子方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根本没资格在社会上肩负起任何责任,她对自己说:“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最出色的洗厕人。”她就是靠着这种态度和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登上了邮政大臣的宝座。
不妨扪心自问,如果你的工作是刷马桶,或者其他任何不起眼的工作,你会如何对待呢?
朱凯大专毕业后,在人才市场奔波了两个多月,也没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一时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
一天,他早上出门,发现自己的皮鞋裂开了一道口子,扔掉实在可惜,而附近又没有修鞋摊,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开一家修鞋店呢?于是,他开始考察修鞋市场,并去一家修鞋店打工,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学习技术。
几个月后,掌握了修鞋技术的朱凯就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店面,当起了小老板,当然同时也是员工。为了招揽顾客,他推出了上门服务、免费擦鞋等一系列优惠活动。慢慢地,居民们开始认可这个修鞋的后生。一位居民说:“大学生修鞋挺新鲜的,这小伙子的服务很好,也很专业。”
不过,想必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