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雷峰塔-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先生一个月能省多少钱?”琵琶问道。
“倒不是省钱不省钱。你的钢琴也学了不少年了,现在才想省钱也晚了。”
琵琶的琴一直学得不得劲,从她母亲走后就这样了。教琴的先生是个好看的俄国女人,黄头发在头上盘个高髻,住了幢小屋子,外壁爬满了常春藤,屋里总像炖着什么,墙壁上挂满了暗沉沉的织锦和地毯。养了一只中国人说的四眼狗,眼睛下有黑班。她的先生细长的个子,进出总是他替琵琶何干开门。琵琶刚来时还不能和俄国先生说什么,先生得把她用的男厨子叫进来通译。他是山东人,也不知琵琶听不听懂他说的话,总掉头看坐在小沙发上的何干,成了四边对谈。
先生解释她怎么晒得红通通的。
“昨天我去戛秋。”她做出游泳的姿态。
“喔,上高桥去了。”何干说。
“对,对,戛秋。非常好。可是看?噢!”她作个怪相,“看?全部,全部。”只一下子就把棉衫掀到头上,长满雀班的粉红色宽背转向她们。“看?”声音被衣服埋住了。
何干咕噜着表示同情,并不真看,紧张的扭过头去看厨子是不是过来了,自动侧跨一步挡住她,不让从厨房进来的人看见。赤裸的背有汗味太阳味。琵琶没闻过这么有夏天味儿的一个人。
琵琶弹完一曲,先生会环抱住她,雨点一样亲吻她的头脸,过后几分钟脸都还湿冷的。琵琶客气的微笑着,直等出了屋子才拿手绢擦。等她进了尴尬年龄,先生也不再夸奖她了。
“不不不不!”她捂住耳朵,抱着头,蓝色大眼睛里充满了眼泪。琵琶不习惯音乐家和白女人的怪脾气,倒不想到先生之前的欢喜也是抓住学生的一个手段。使先生失望,她惭愧得很,越来越怕上钢琴课。
因为后母的意思,她换了梁先生。梁先生受的是教会派的教育,她母亲姑姑素来最恨被人误认是教会派的。西化的中国人大半是来自教会派的家庭。
“尤其是知道你没结婚,”珊瑚道,“马上就问你是不是耶教徒。”
“手怎么这么放?”梁先生说。
“从前的先生教的。”
“太难看了。放平,手腕提起来。”
琵琶老记不得。俄国先生说手背要低,她相信。
“又是!”梁先生喊,“我不喜欢。”
她老弄错,梁先生气坏了,一掌横扫过来,打得她手一滑,指关节敲到键盘上的板子。
她早就想不学了,然而该怎么跟妈妈姑姑启齿?都学了五年了。她学下去,不中断,因为钢琴是她与母亲以及西方唯一的联系。
可是该练琴的时候她拿来看书。陵来了,抵着桌子站着,极稀罕的来做耳报神。
“我今天到大爷家去,骏哥哥过生日。”
“他们怎么样?”
“老样子。”又温声道,“嗳呀!最近去了也没意思。你倒好,用不着去。”
“去了很多客人?”
“是啊,驹也去了。”
琵琶过了一会方吸收。驹是姨太太的儿子。“怎么会?大妈知道了?”
“知道了,倒许还知道一段日子了。”
“什么时候认的?”
“一阵子了。你不大看见他们吧?”
琵琶除了拜年总推搪着不去。荣珠怕大爷大妈不高兴琵琶还和珊瑚来往,兴许还帮着珊瑚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大妈和吉祥对面相见了?”
“嗳,她还得过去磕头。”
“就这么顺顺当当的?”
“大妈还能怎么样?都这么多年了。不高兴当然是有的,说不定还怪罪每个人,瞒着不告诉她。”
他的声口,圆滑的官腔,总觉刺耳。陵的每一点几乎都让她心痛。
“骏哥哥到不动产公司做事了。”
“做什么差事?”
“不知道。骏哥哥那个人……”同榆溪那种失望带笑的声气一样,只是紧张的低了低声音。
“驹长大了吧。”
“嗳。”
“几岁了?十岁还是十一岁?”
“十一了。”
“他以前圆墩墩的,真可爱。”
“现在改样了。”
“他也在家里念书?”
“嗳,说不定会上圣马可中学。”掉过脸去,以榆溪的口气咕噜,半是向自己说:“可是驹那个人……”
琵琶等着听驹又怎么也不是个有前途的人,可他没往下说。倒是觉得表兄弟二人都不怎么敷衍陵。刚到上海那时候吉祥很是亲热,小公馆让他们有一家人的感觉。当时姨太太对前途仍惴惴不宁,孩子又小。这如今不怕了。穷亲戚走得太近可不大方便。一时间琵琶觉得与弟弟一齐步入了他们自己知道立足于何处的世界。其实她并不知道。



十七

让她决定放弃钢琴的原因是至少她父亲欢喜。也是松了口气,再不犯着立在烟铺前等他坐起来,万分不合的掏出皮夹。这次她要大步走向烟铺,说:“爸爸,我不想再学钢琴了。”就像送他一份昂贵的大礼。她不曾给过他什么,虽然也便宜了后母,并不坏了她的情绪。
榆溪荣珠果然欢喜。珊瑚也平静的接受。
“既然不感兴趣,再学也没用。”她道,“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要画卡通片。”琵琶只知道这种可以画画,而且赚进百万的行业。她思前想后了许久。唯其如此才能坦然以对母亲姑姑,因为她让她们狠狠的失望。
“你要再回去画画了,像狄斯耐吗?”
“我不喜欢米老鼠和糊涂交响曲,我可以画不一样的。我可以画中国传说,像他们画佛经。”
“不是有人画过了?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是万氏兄弟,在这里制作了一张卡通片,《铁扇公主》。”
“那不是和画画两样?”
“嗳,是特别的一种。能让我做学徒就好了。”
说得豪壮,话一出口就觉得虚缈,自己也怅惘了。听她说的仿佛她的家和外面世界并不隔着一道深渊。连自己上街买东西都极少,她敢走到陌生人面前请他们雇用她?老妈子们总笑话杨家的女儿自己上街买糖果。“年青小姐上店里买东西,连我们陵少爷都不肯。”
横竖她的职业是将来的事,将来有多远她自己或姑姑都不知道。时间像护城河团团围住了她,圈禁保护。
“说不定该上美术学校,学点——”珊瑚总算没说出“基础”两个字,“唔,技术的部分,像人体解剖。”
说到末了自己也缩住了口。榆溪怎么肯让女儿混在男同学群里画裸体模特儿。谁都知道美术学校是最伤风败俗的。
“我不想上美术学校。”本地美术老师临摹皇家学院最不堪的画作,上过报,琵琶见过。
“也好。”珊瑚道,松了口气。“学校要不好,倒抹杀了天份。”顿了顿,方淡淡道:“不会又改变主意吧?都十六了。”
“十六”两字陡然低了低声音,歉然笑笑,像是提醒哪个女人不再年青了。微蹙的眉头却难掩她对琵琶的失望。她本该与她们两样,为自己选定的职业早早开始训练,证明女孩子只要有机会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不会再改了。”琵琶笑道,觉得空洞洞的,忙着在心里抓住点什么牢固的东西。
钢琴上蒙了一层灰,使她心痛,佣人擦过心里才舒坦。“自己擦,”她母亲当时说,“这是一生一世的事。”柳絮的母亲想要钢琴,荣珠却不给,又不能向自己的嫂嫂收钱,卖给别人也难为情。钢琴便仍是搁在客室里。
荣珠满脑子俭省的算盘。在报纸副刊上看见养鹅作为一种家庭企业。花园横是荒废着,她要厨子买了一对鹅,靠花园围墙墙根上盖了鹅棚。她从窗户望出去,看见两只鹅踱来踱去,大声自问什么时候下蛋,疑心是不是一公一母,也不知厨子是不是给诓了?过些时也不看了。仍让她想到自己,这屋里连鹅都不生。
两只鹅成了花园的一部分,大而白,像种在墙沿的高大的白玉兰。大园子里只有这四五棵树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一块块的草茬。很难说园子有多大,就像空房间,时而看着大时而看着小。黄昏之前琵琶在园子里跑了一圈又一圈,这时间隐晦些,安全些。她个子抽高了,昂首阔步太触目,在园子里却不觉得。在灰褐的荒凉中飞跑,剥除了一切,没有将来,没有爱,没有兴趣,只有跑步的生理快乐。两只大白鹅摇摇摆摆的踱步,彼此分开几步,园里的摆设似的,经过时理也不理她,原始的平原上与另一物种相遇,不屑为伍。大白鹅长得极为庞大,也不知是薄暮中空旷中显得大。橙色圆顶硬礼帽小了好几号,帽下两只圆滚滚的眼睛瞪着两侧。要是肯让她轻抚白胖的背,就像狗一样可爱了。有一次她经过时靠得太近,突然给注意到,下一秒钟立刻狼狈奔逃,气喘吁吁,恐惧捶打着耳朵,几乎聋了。两只鹅追着她,悄然移动,虽然是东摇西晃,竟快如闪电,一门心思将她逐出园子。
荣珠有个穷亲戚,远房的侄子,只有他对荣珠的母亲很尊重。老姨太总跟阿妈们说他有多好:
“今年二十二了,书从没有念完过,人倒是很勤奋,在银号里当店伙,养着他母亲。现在跟着他榆溪姑爷到交易所,边看边学。这孩子有前途。”
他高瘦,一袭青衫,古典美中略带腼腆,一双凤眼,精雕细琢的五官,肤如凝脂。在吸烟室里他听着榆溪评讲市场近况,紧张的称是。在表姑面前也害羞。等话说得差不多了,他退出吸烟室,过来到琵琶房里。
“看书啊,表妹?”他在门口含糊的说道,琵琶讶然抬头。
“褚表哥。”她点头微笑,半站了起来。
他走进来,随时就走的样子。
“请坐啊。”
他走过来到桌前。
“表妹好用功。”他说。
“喔,我不是在看书,是看小说。”
她把书本拿给他。他接过去掀动书页。
“请坐啊。”
“打扰了表妹。”
“没事没事,我也是闲着。”
他只坐椅子边缘,仍心不在焉的掀着书页。
“你喜欢看小说么?”
他顿了顿,方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得跟表妹多讨教。”
“表哥太客气了。你喜欢什么?看电影?”
“不知道。”
“说不定还没看到好片子。看过哪些片子?”
他寻思着。
“电影总看过的。”
他似乎真的很认真的思索,正想开口,看着地下的脸却蹙起了眉头。“记不得了。”他喃喃说道。
“表哥的工作一定很忙。”
他不安的动了一下。“没有,不值一提。”咕哝了一句。
琵琶过了一会才想到交易所,比银号规模要宏大得多。
“交易所怎么样?很刺激么?”
“姑爹正教我。我还是什么也不懂。”
何干送茶进来。“表少爷,请喝茶。”
“不不,我得走了。”还是又拿起了书,垂眼钉着。
“你喜不喜欢京戏?”
他想了想,含糊应道:“不知道。”淡淡一笑,头略摇了一摇,撇下不提了。
琵琶不再说话,他说:“搅糊表妹了。”便走了。
下次来还是一样。她猜他是要自己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应酬到。
柳絮问:“褚表哥常来么?”
   “嗳,也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
“讨厌死了。”
诧于她那恼怒的声口,琵琶倒乐意她这次少了那种圆滑的小母亲似的笑容。倒像两人是真正的朋友。
“他进来坐下,一句话也不说。”
“芳姐姐也是这么说。老是进来坐,一句话也不说。芳姐姐说他讨厌死了。”
“他也上你们家去?”
“倒不常来。他只往有钱的地方跑。”
“我们家没有钱。”
“姑爹有钱。”
“喔?”琵琶诧异道。
“他当然有钱。你知道芳姐姐怎么说褚表哥么?”一手遮口,悄悄道:“管他叫‘猎财的’。以为她会看上他。哼,追芳姐姐的人多了。”
琵琶骇笑。“这么讨厌还想猎财!”
猎财的人将她看作肥羊,琵琶倒哭笑不得。她还是富家女吗?却连一件大衣都没有。与芳姐姐归人同类,她应该欢喜欲狂,芳姐姐二十四岁,衣着入时又漂亮。但是听见说褚表哥也是一样去默坐,不禁怆然。
荣珠有天说:“要不要烫头发?你这年纪的女孩子都烫头发了。”
还是第一次提到琵琶的外表。说得很自然。琵琶登时便起了戒心,不假思索便窘笑道:“我不想烫头发。”
荣珠笑笑,没往下说。
其实琵琶早想烫头发,人人都会说她变了个人,下次褚表哥来准是吓一跳。她不喜欢直直的短发,狗啃似的,穿后母的婚前的旧衣服,穿不完的穿,死气沉沉的直条纹,越显得她单薄、直棍棍的。
珊瑚道:“等你十八岁,给你做新衣服。”
珊瑚一向言出必行,但是琵琶不信十八岁就能从丑小鸭变天鹅。十八岁是在护城河的另一岸,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才能过去。
“你就不能把头发弄得齐整一点?”
“娘问我要不要烫头发。”
“你娘还不是想嫁掉你。”珊瑚笑道。
琵琶笑笑。她很熟悉那套模式:烫头发,新旗袍,媒人请客吃饭,席间介绍年青男人,每个星期一齐吃晚饭,饭后看电影,两个人出去三四回,然后宣布订婚。这是折衷之道,不真像老派的媒妁之言,只是俗气些。她不担心。谁有胆子在她身上试这一套!
“我说不想烫头发。”
“别烫的好,年青女孩子太老成了不好看。”
表舅妈从城里打电话来,珊瑚要她过来。
表舅妈望着琵琶道:“小琵琶。”有些疑惑的声口。
“快跟我一样高了。”珊瑚道。
“净往上长,竹竿似的。倒没竹节,像豆芽菜。嗳,女大十八变,知道往后什么样呢。”表舅妈和气的道。
“她至少头发别那么邋遢。”
“她是名士派。对,名士派。”表舅妈得意的抓住了这个字眼,“名士派。跟她秋鹤伯伯一样。”
“我不是。”琵琶喊,觉得刺心。
“那怎么这么邋遢?”珊瑚道。
“你这年纪的女孩子应该喜欢打扮。还是一天到晚画画看书?瞧不起钱?”
“不是!我喜欢钱。”
“好,给你钱。”珊瑚给她一毛。
“我不想跟鹤伯伯一样。”
“奇怪你不喜欢他,他那么喜欢你。”
“他回来后见过么?”表舅妈问珊瑚。
“鹤伯伯从满洲国回来了?”琵琶诧异道。
“嗳。”
“真带了姨太太回来了?”表舅妈身体往前凑了凑,急于听笑话。
“我问过他。我说恭喜啊,听说找到新欢了。他只摇头叹气,说:‘全是误会,我也只是逢场作戏。’”
“他两个姐姐怎么说?差事丢了,又弄了个姨太太。”
“他说她才十六,还是个孩子。”珊瑚道,仿佛年龄和身量减轻了这桩大罪。
“是怎么回事?”
“他自己说是可怜她。”
“堂子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