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不从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妇不从良-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四肢和尾巴末端则是剪成了小毛球状,看起来即新奇又可爱。
  听了九娘的吩咐,莲枝兴致大起,对九娘说道:“娘子,反正这会儿奴婢们也没什么事做,若不然就给酒酒剪了吧,让它也能舒爽些。”
  九娘点点头。
  莲枝蹲下身来,顺了顺小酒儿的长毛,笑眯眯的道:“酒酒,把毛剪去了,就不热了啊。”
  小酒儿无辜的看着她,听到什么剪、毛,想起记忆中这个词语后那一阵鸡飞狗跳,顿时站了起来,警惕的望着莲枝。
  “看来咱们酒酒也十分盼望能剪掉长毛,别着急,莲枝姐姐这就去安排。”莲枝乐颠颠的下去准备了。
  九娘抿着嘴笑,她可没看出来小酒儿有哪点样子是盼望的样子,是惊吓还差不多。
  这时,莲芳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娘子,如娘子又来了,要见她吗?”
  作者有话要说:  ps:放心,萧如不是来害九娘的,不过是想来借点势……
  谢谢各位亲的雷,群么╭(╯3╰)╮
  小小眼manman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3…24 11:15:33


☆、第124章 117。42。0

  第122章
  这些日子,萧如接二连三上门拜访,九娘因着之前的疑惑,倒也见过她一次,想弄清楚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萧如也并未显露出什么目的来,只是和九娘闲话家常加叙旧。至于叙旧,自然是说两人小时候的事了,当然也少不了说月姬,两个人的亲娘。
  其实若不是因为萧如提起月姬,九娘早就不耐烦应付她了,可是提起那个埋藏在记忆最深处的女子,总能触摸到九娘心中最绵软的那一处。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两辈子九娘身居高位,得以自保,甚至可以护住其他人后,最深沉的遗憾。
  毕竟月姬死得那么凄惨,死在了九娘两辈子的记忆里。所以那一次九娘并没有撵走萧如,而是就那么听她说着。
  其实到了此时,九娘也差不多摸清楚萧如的打算。
  萧如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王四郎去的,拿下王四郎对她而言不难,难的是王家那边同意不同意她进门。
  毋庸置疑,有个楚王妃的姐姐可以给萧如增添不少砝码,尤其楚王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只要不是瞎子的都能看出来。若九娘真是‘原谅’这个亲妹妹,两人感情融洽起来,即使以萧如如今的身份,想娶她的人也不会少。
  是时,萧家定然会锦上添花,给萧如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顺道轻而易举收获一份姻亲的势力。
  这几日九娘前去安荣院请安,安国公夫人没少在话里暗示九娘。现在提姐妹之情什么的,早干什么去了,指着别人都是傻子不成?!
  当然安国公夫人的说辞也不是没有道理,女子立世依靠的不外乎是夫君、儿子、娘家,若是娘家姐妹有了出息,也是可以依仗的势力。若九娘只是个寻常人,没有这些坎坷的经历及上辈子的记忆,她或多或少会有犹豫,说不定顺势而为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对大家都有益。可惜她从来不是常人,楚王也不是常人,楚王的想法九娘十分清楚,自然不会没事找事。
  孤家寡人很好,最好爹不疼娘不爱。
  现如今九娘也能借着楚王的行径,去揣摩一下承元帝的心思了,有些心寒,幸好楚王不是那种在意自己亲人想法的人。
  九娘眼睛都未抬,手里给自己打着扇子,道:“不见。”
  莲芳点点头,便下去了。
  翠云阁院门外,萧如带着婢女兰青伫立在那处,听闻莲芳来说九娘子不见她,她脸色顿时一暗,到底也没有再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兰青为自家娘子有些不值,小声愤道:“娘子,这九娘子未免也太无情无义了,竟然这么待你!”
  兰青服侍萧如也有些日子了,打一开始听旁人说如娘子的亲姐姐是翠云阁的九娘子,她便不敢置信。
  九娘子是谁啊,是圣上钦封的懿荣县主,在安国公府里,不但老夫人要给她几分脸面,连几位夫人看到她也是笑脸迎人的,在诸位有排行的娘子里那属于拔尖的存在。
  与之相比,萧如就有些灰头土脸了,起先是依附着崇月阁而生存,之后好不容易独立出来了,还是比其他娘子们低人一等。
  在安国公府这种地方,没有排行没有名分,那就是连庶女都不如。至少庶女有亲娘的维护,有爹的承认,而五房这种环境,那就是仅比婢女们高一等的存在。
  兰青作为萧如心腹婢女,自然也好奇过为什么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怎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萧如的说辞是她与九娘之间有些误会没有解开。兰青也知晓自家娘子因为朝霞郡主的威逼,做过一些对不起九娘子的事情,但那不是没得逞吗,且姐妹之间哪有什么隔夜仇,这个九娘子真是无情!
  其实有兰青这种想法的下人并不少,只是碍于自己是奴婢之身,再加上这后宅之中很多事情都是难以说得清的,所以少不了有人私下里会议论,但大家俱都讳莫如深不敢当着人面议论。
  兰青作为‘明眼人’自然有资格说些什么,其实萧如也觉得十分委屈。自打阿娘没了,萧九娘就完全换了一副样子,视她如敝屣,一点光都不给她沾。
  “算了,姐姐虽是嘴上说原谅我,但心里肯定没有,我多来几次,姐姐她总能看清楚我的真心。”萧如微微抿着嘴道。
  看来老夫人那里,她还是要再下点功夫,双管齐下,不怕她萧九娘不就范。上次提起阿娘,可以看出萧九娘也是有几分念旧情的,念旧情就好,左不过她还是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娘子你委屈了。”兰青道。
  “委屈什么?我毕竟和姐姐是一母同胞,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姐姐她心高气傲惯了,我这个做妹妹的放低身段主动求和也没什么。”
  萧如眼角余光往身旁花圃后斜了一下,在那里隐隐似乎能看到蹲了两个人,正是在此处修剪花木的粗使仆妇。
  她抿唇一笑,便带着兰青离开了此处。
  *
  安国公府中,最近有了新的流言篇章。
  是关于大家好奇已久九娘子姐妹二人之事,九娘子与其亲妹妹如娘子不睦,这是阖府上下都知晓的事情。对于这其间的隐晦,有的人还能知道些皮毛,有的人却是全然不知,但这并不能阻碍大家的好奇心。
  世人的想法便是姐妹之间哪有什么隔夜仇,对于九娘子和如娘子之间形同陌路,也不是没有人咂嘴称奇过,只是两人以前从来互不沾染,到底也议论不起来什么。
  这一番如娘子连连上门示好,九娘子却将之拒之门外,待其十分冷淡,就免不了有人私下里又议论起来。
  按理说,这种流言一般是还未传起,便会被人压下来。毕竟今非昔比,九娘早已非吴下阿蒙,早先府中不是没有过关于她的流言,但俱都被安国公夫人或者崔氏压下来了,可是这次却是诡异的没有被刹停,反而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迹象。
  莲枝将事情报上来后,九娘眸光闪了闪:“既然没有打住,那肯定是有人乐见其成,不用理它。”
  九娘看得开,不代表翠云阁的奴婢们也是。
  尤其九娘御下有方,待下人们也不错,不光每个月的月钱额外有添补,逢年过节奴婢们拿到的赏赐也比其他处厚上许多,也因此翠云阁上下的奴婢格外忠心。再加上有余大娘的看管,翠云阁如今被经营的是铁桶一片,泼水不入。
  这些日子,听到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翠云阁的奴婢们极为不忿,若不是有余大娘的管着,估计会生出不少事端。
  “和余大娘说一声,让她管好下面的人,不要在外面和人起了什么争执。”
  莲枝点点头。
  莲芳疑惑问道:“老夫人和大夫人那边到底是怎么想的啊?竟然就放任下面这样?”
  “这你都看不出来?还不是希望让咱们家娘子和如娘子姐妹情深,到时候互相借力,她们的主意倒是挺好,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莲枝撇着嘴道。
  莲枝这话说得话糙但理不糙,安国公夫人可不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不过人家是长辈,只是对这些流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作为晚辈的九娘确实不能说什么。
  且九娘知道不光如此,安国公夫人曾不止一次暗示她从中帮着萧家和楚王那边缓和关系,九娘当面答应下来,扭头却是什么也没做。一直不见成效,安国公夫人便有些急了,觉得九娘是敷衍了事,对家中事不上心。
  她今日纵容萧如,何尝不是有想敲打九娘的意思,可九娘若是会将这些放在眼中,她就不是萧九娘了。
  “不用理会这些,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便好。”
  莲枝赞同的点点头:“也是,反正咱们家娘子马上就要出嫁了,这种日子也过不了多久。”
  突然听莲枝说起这个,九娘不禁有些怔忪。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十月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越是靠近那个日子,九娘越是觉得茫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感。
  按理说,她不该有这种想法,婚是承元帝赐的,经过了那么多,她如今对嫁给楚王并无什么抵触,甚至偶尔想起来内心是欢喜的,可就是有一种很茫然的感觉。
  这种茫然让她心中隐隐有一丝焦虑感,平时并不显,一旦想起此事便不由自主的浮了上来。
  “……八娘子的婚期也快到了,最近崇月阁那边动作可是不小……”
  “是呀,奴婢也听到不少风声,都是在议论六娘子的嫁妆……”
  恍惚间,九娘听见莲枝和莲芳如此议论。
  她恍过神来,目光闪了闪,让莲枝两人往具体里说。若真是如此,恐怕这府上又会横起波澜。
  *
  崇月阁那边动作一直不小,打从萧六娘的婚期定下后,朝霞郡主便一直在为女儿张罗着备嫁事宜,因着有萧三娘在前,倒也没有大张旗鼓。自从萧三娘出嫁后,这近月来,崇月阁那边行为越来越张扬,各式当季布料珠宝首饰等等,一箱一箱往琳琅居送,朝霞郡主一副恨不得将自己家底全部陪嫁给萧六娘的模样。
  不过朝霞郡主就这么一个女儿,会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放在有心人眼里,就未免有些想抢风头的意味。像翠云阁这边大家也就是议论两句罢了,二房郑氏那边最近可是看着颇有些不顺眼。
  所以说这人啊,但凡只要看不顺眼了,就什么都是不对了。
  萧三娘嫁得极好,嫁过去又是王妃之尊,当时郑氏为女儿备嫁时都没有如此大张旗鼓,萧三娘与萧六娘的婚期不过只隔了三个月,朝霞郡主如此可不是在抢二房在抢三娘的风头?
  为此,郑氏没少暗里咒朝霞郡主,当然也说是暗里了。
  朝霞郡主确实有这种心思,女儿这门婚事究竟是怎么定下的,她依旧记忆犹新。这对她而言,说是屈辱也不为过。
  按理以萧六娘的身份,嫁给皇子宗室也是嫁得的,可就是因为出了这些岔子,萧六娘如今只能沦落为嫁给一个世家不成器的庶子。
  尤其如今长安城内,谁不知道萧家六娘到底是为何才会嫁给王家的一个庶子啊,知晓萧王两家定亲后,可没少有人暗里等着看笑话。因着朝霞郡主母女近半年多的沉寂,外面的风言风语到底是淡了下来,但随着萧六娘婚期的到来,可以想见当日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形。
  所以当初在订婚之始,朝霞郡主就说了,她唯一的条件就是王家必须要给自己女儿一场盛大的婚礼,场面一定要宏大,面子一定要做足。
  王家那边王老夫人犹豫再三,再加上四房的怂恿,到底是答应了下来。
  这边,朝霞郡主既然想给女儿做面子,那么嫁妆必然不能少。不光不能少,要多,多到让人羡慕嫉妒,多到让人忘记了萧六娘曾经的屈辱,只记得她如今的风光大嫁,十里红妆。
  为此,朝霞郡主这段时间没少四处奔波忙碌。她原本早就给萧六娘备足了嫁妆,如今她打算再加几成,不信是时不能闪瞎众人的眼睛。
  就在翠云阁这边在谈论崇月阁这边的同时,朝霞郡主也被安国公夫人叫去了安荣院。
  所谈之事,自是关于萧六娘嫁妆之事。
  崔氏和郑氏两人都在,崔氏是当家夫人,管着府中的中馈,此事自然越不过她。至于郑氏,而是出于某种隐晦的心思才来的。
  “朝霞,六娘的嫁妆如今准备的怎么样了?”
  坐下不过须臾时间,安国公夫人便态度和善的切入正题。
  朝霞郡主从坐下后,就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不过最近她大多都是这副样子,全副心力都用在给萧六娘备嫁之事了。说起来备嫁两字简单,那真是要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得考虑到位。
  听见安国公夫人如此问自己,朝霞郡主愣了一下,抬起头来:“已经差不多了,就是还差些小东西需要准备。”
  小东西?
  郑氏暗里撇了撇嘴,当谁看不见那一箱子一箱子往琳琅居里抬的架势。
  倒不是说郑氏嫉妒,嫉妒这种情绪肯定是会有,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愤慨,觉得都几十年了,这朝霞郡主依旧没学会做人。
  若论起朝霞郡主与这两个嫡亲嫂子之间的矛盾,那是在朝霞郡主还没进门时便结下了,也与这嫁妆有关。
  崔氏和郑氏比朝霞郡主早进门多年,两人一个出身清河崔氏,一个出身荥阳郑氏,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的顶级世家。当初嫁来萧家时,两人嫁妆也是极为丰厚的。只是到底不能跟朝霞郡主相比,先不提朝霞郡主身有爵位,自身也有食邑,昌平公主是个宠女儿的,朝霞郡主当年嫁入萧家时,嫁妆可是多得让人为之感叹。
  那一场十里红妆,风光大嫁,直至至今,仍有人记忆犹新。
  而崔氏郑氏,论起出身那是不差,可世家大族人口多,重规矩,不可能因为一个女儿出嫁便坏了家中的规矩,所以嫁妆都是定好数额的,若是哪一房嫌少了,那就需要各房自家补贴。而各家各房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子女,女儿的面子得顾着,其他儿女那边也不能少,所以自然不能跟这辈子就两个女儿的昌平公主相比。
  尤其昌平公主乃是承元帝的嫡亲妹妹,承元帝对这个亲妹妹极为大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