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谋略与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社交谋略与技巧-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性的差异,是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特色。双方发挥各自的长处,增强异性特质,才具有永久的魅力。男女不仅是生理上的男女,更是心理上的男女。异性的交往,更多的是追求心理上、行为上的互补。懂得了这一点,会使你的社交更富有魅力。

第六章 加强你的人际交往——腿勤
一、行动起来说到“行动”,美国作家门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之所以要继续工作,正与母鸡继续生蛋的理由相同。每一个活着的生灵里都潜藏着一种朦胧而强大的要积极行动起来的冲力。生命要求你积极地生活,无所作为对于一个健康的生物体来说既痛苦又有害,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作为一次次迸发出来的积极行动之间的恢复过程,唯有垂死的人才能真正地懈怠。”
确实,人生需要行动去铸造我们自己的烙印,没有了行动,人生也就一片苍自,一片虚无。
交际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需要我们积极的行动。
交际是一门艺术,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门行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清谈术。
一个人,如果他知道许多交往的理论而不能去实践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说他是“理论上的高子,行动上的矮子”。行动的艺术,这在本质上就规定了“行动”起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古人有“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的浩叹,这“能之难”指的就是行动和实践之难。交际是行动的艺术,显然,也属“能之难”的范畴,但正因为“难”,所以才更有行动起来的必要性,“难”更说明“行动起来”的重要性。“难”而被你克服,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交际中人,能迎“难”而上者,难道还怕做不出一番像样的事业吗?
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想成为交际中的人缘儿,但这不能靠上帝的恩赐,因为上帝只帮助自助的人,也即行动的人。美国著名人际传播学家朱迪·C·皮尔逊教授说得好,“光知道交际理论而不能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人,谈不上具有交际能力。如果一个人在某种交际场合碰巧达到了他或她的目的,但是没有能力解释其成功的原因,也谈不上具备了交际能力。一个能干的交际者,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作出恰当行动的实践能力。”一句话,你必须行动,必须在一定交际理论指导下行动起来。
人之行动之为人之行动就在于人与动物不同,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的行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文化行为,具有它自己的定性。交际也是一种行为,它也当有自己的定性,应有一种行动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
1。目的性人不是被动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是主动地去适应,人具有主动性。工因为有主动性,所以人也就有自己的强烈的目的性。人就靠了这目的性改变自己的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状况。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思”在“行”先,“行”在“思”后。“思”
是目的的选择与确定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安排,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一个人才能主动出击,才可能见微知著,才可能在别人失之交臂的地方抓住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交际也一样,行动之前需有明确的目的,无目的交际无异于无的放矢,瞎摸乱闯,无益于自己的事业,也无益于自己的人生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2。灵活性交际的目的是为了织一张为己所用的人际关系大网,为了这张大网的织成,灵活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已近平成了经典名言,它道出的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灵活性是人或物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行为的灵活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如果我们想在社会上生活下去并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须在社会发生变化和行为环境、行为对象发生变化时,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见机行事。如果不想那样做,就有失去个人的或经济上的利益的危险。如果我们能理解并且做到行为的灵活性,那么,我们的个人的需要和职业上的目的都能实现。
原则仅仅是一般的东西,而文际本身却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具有强烈的现场性。鉴于此,行动的主体既不能执着于一般的原则,也不能执着于不可重复的个别性,高明的交际行为者总是把原则的一般性埋藏在行动本身,不露痕迹,潇洒从容地应对一切,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行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眼,同时也闪现出一种挑战性;但是,只有行动本身才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所以,“行动”就是人生的本质。
二、心理距离人海茫茫,人生多样。有的人见面热泪盈眶,有的人见面却冷若冰霜;有的人见面拥抱击掌,有的人却仅是礼貌寒暄。这种现象,说明人与人不同,人与人的关系不同,有的亲近,有的疏远。这“亲近”与“疏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只是大小不同。相识之初,互不了解,心理距离相对而言就大,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心理距离也就相对地变小,当到了双方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心有灵犀不点通”的阶段,双方的心理距离就趋近于零。当然,达到心理距离为零的阶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实践中一般是不可能的。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各自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西方谚语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人际交往中,心理距离是一个决定行为主体采取何种交往方式的重要依据。心理距离大而采取心理距离小的交往方式或者心理距离小却采取了心理距离大的交往方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一般而言,“过”与“不及”都是人际交往中应避免的两个极端。
交往心理距离是衡量交际关系状态的指标,我们可以用心理等级轴来表示:
该图表示,交往心理距离从负到正,划分为9 级:
0 级:坐标中的中点,表示彼此不发生任何关系。
+1 级:表示双方有初步的认同感,愿意继续交往。
+2 级:表示彼此心理距离近了一些,形成了互动关系,愿主动提供帮助。
+3 级:表示已成为好友,并自觉为维持这种友谊而互相帮助,不求报答。
+4 级:表示双方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彼此之间,无话不淡,无事不说,相互引为知己,能在关键时刻为对方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1 级:表示彼此不满,看不惯对方,但尚能相容。
-2 级:表示彼此已有明显的对立情绪,有时还发生冲突,相容阶段消失,彼此已不愿与对方相处。
-3 级:恶化程度已很明显,彼此冲突表面化、激烈化。其中一方或双方己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但报复尚未采取极端手段。
-4 级:表示双方的交往已达到最恶化的状态,彼此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不顾一切图谋报复,无所不用具极,甚至达到消灭对方的肉体。
对以上这个等级轴,不能机械地去照搬。按图索骥,势必作茧自缚,交际中人应当明了这点。另外,对于心理距离本身,还有下面几点需加注意:
1。双向距离不等值性心理距离不同于物理距离。在物理空间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等值的。比如A、B 两点,A 到B 是20 米,那么B 到A 也是20 米,但在心理空间中,双向距离就不一定是等值的。N 男士对P 小姐的心理距离是+3 级状态,P 小姐对N 男士的心理距离也许是+2 级状态或者+1 级状态。N 到P 与P 到N,心理距离是不等值的。这种差异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有大量的个案存在,这也体现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遇到这种情况,人应理智地面对,找一找原因。如果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且有提升这种关系的愿望,则处于低一级状态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调节。如果不愿意作调节,则表明一方没有提升双方关系的愿望,这时处于高一级状态的人则要有耐心,或者冷静一段时间静观其变化,或者变化一下自己的行为方式给对方以愉悦感,以此促使对方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提升与你的关系。
2。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不等值性这指的是双方在刚刚交往时在估计心理距离上出现的错觉。常见的情形是不是夸大了就是缩小了。你与某人交往,你是一往情深,热情有加,某人好像对你也蛮好的,于是你觉得你与某人的关系已处于+3 级,可是某人却不这样认为,他或她可能认为与你的关系不过+2 级。那么,双方在认知心理距离上出现的这种情况与实际的心理距离的关系如何呢?也许你的认知符合实际的心理距离,也许某人的认知更符合,也许双方都不符合。
3。心理距离的可变性心理距离之所以有可变性,主要是缘于情感的亲疏与波动。这“变”既可能是由小变大,也可能是由大变小。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与“我”
亲密无间,一起游戏,可谓双方之间心理距离小;可是转眼20 年过去了,双方再次见面时,闰土叫“我”不再叫“迅哥儿”而叫“先生”,这可谓心理距离大。这原因除了闰土受封建思想束缚外,恐怕时空阻隔导致双方情感上疏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由大变小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一个小孩子三四岁就寄养到亲戚家,然后读完小学才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父母时,心理上的距离一般而言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多年不见父母,对父母不了解,情感上有所疏远。但在与父母共处一段时间后,由于父母的慈爱,小孩与父母的关系又变得具有原来未离开家时的那种亲密关系,这时心理距离就变小了。
心理距离的可变性在初恋但并未确定关系的恋人间最为明显,有时可能达到阴晴不定,一天几变。这样的例子在琼瑶的小说中俯拾即是。
有了以上的知识,一个交际中的行为主体就可相机而动,灵活应变,安排好自己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以及变通策略。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必须作好以下的几个判断:
1。静态判断这指的是一个交际者根据经验(直接的、间接的)确定交往关系的心理距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行为方式。
首先你要判断你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了这一判断,才能够理智地采取与这一心理距离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这包括选取什么样的言辞、语气、语调、表情、姿势甚至谈话交际场所。总之,你的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都必须与你所确定的心理距离相协调,一错位或者错位很大,就容易出现交际中的尴尬场面,既令别人也令自己感到很难为情。
善于作静态判断,则举止得体,这可能还为你与他的进一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善于作静态判断,则有两种情形出现:一是不知道亲疏远近,对谁都热情有加,一见如故。别人对你的这份热情可能作出不同的反应,“亲”
的“近”的认为老朋友不改真性情,难能可贵,更加尊重你,更加珍惜与你的这份友情;“疏”的、“远”的则在承受你的这份厚意时可能认为你的所作所为是虚假的,是虚伪,而且,你的这种行为方式还可能导致一个后果,就是与你交往的人认为你与谁交往的态度都一样,与你做不了至交,仅仅可以做一个一般的朋友而已。二是对谁都冷若冰霜,视如陌路,这又会不自觉地疏远已交往的朋友,让人觉得你难以靠近,甚至还可能使你成为孤家寡人。
2。动态判断交际中的判断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情形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以前的判断,这样就形成了判断的动态特征。静态判断仅仅是一个大前提,大原则、而实际交际却是千变万化,色彩纷呈。如果交际主体仅仅执著于静态判断,那么就会犯“左”或“右”的错误。交际关系已经升级,而你还停留在较低级的状态,是为“右”;交际关系已经降温,而你的判断还停留在原来的高级状态,是为“左”。无论“左”或“右”这对交往都是很不利的。
比如,你与K 小姐的心理距离为+2 级状态,可是随着交往的加深,你的言谈,举止、风度使K 小姐着了迷,她对你的心理距离己升至十4 级状态,但在这时,你却无相应的心理距离状态的提升,仍然维持在+2 级的状态上。
这样,双方就出现了一“较热”一“炽热”的状态,但好景不长,K 小姐见你反应平平,无动于衷,于是乎从高级状态中跌落下来,跌至+1 级,这一下子说不准你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相反的情况是你与K 小姐的心理距离为+4 级,但由于不知道的某种原因,K 小姐的心理距离发生了变化,比如降到了+3 级或+2 级,而你却对她的这种变化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继续用+4级的角色行为去对待她,这样,事情就变得比较微妙了,也许还有可救药的希望,也许就是很糟糕的结局。
总之,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关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其中的微妙变化你如果能准确地洞察到并作出相应的应变措施的话,则可期望有较好的结局。如果麻木不仁或者洞察到但并不作相应的调节的话,则可能出现令人遗憾的结果。
3。动、静判断对交际双方关系的判断,既要看到过去的一贯基础,也要掌握当前的变化态势。只有把动态判断与静态判断结合起来,才可能在交际中掌握人候,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在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比如,某小姐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自己的男朋友正搀扶着一位漂亮的小姐(小姐突然晕倒),于是乎火冒三丈,醋意大发,走过去不问青红皂白就给自己男友一记耳光,并骂其“卑鄙”,这种冲动的行为就忽视了静态判断的作用,并最终导致两人的分手。有的人又容易顾了静态判断又忽略了动态判断,这也同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幸。须知人是变的,当然随时都草木皆兵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小说《第十六桩离婚案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动、静判断有机结合起来的范例。小说中写了一对导演夫妇,尽管妻子经常与一些异性独处一室,或单独约会,或请其跳舞,但丈夫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