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居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居一品-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丫头,搀扶我去外面。”

“是。”

丁柔瞥了一眼被发愣的丁栋,从地上爬起来,扶住老太爷另一只胳膊,走出书房。

丁柔能感觉老太爷的失望,低声道:“祖父,有句话平安是福。”

老太爷叹息:“丁家不能落寞,你父亲只有守好丁家,无法兴盛家族,我一旦故去,丁家再起更为艰难。”

“不是还有大哥哥,二哥哥么?”

“他们同丁栋一个样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您既然知道父亲的性子,逼他反而惹祸,您总不能指点父亲一辈子,仕途瞬息万变,孙女以为父亲做到侍郎就好,名噪一时的阁臣家族,又有哪个能长久的?魏晋时,王与马共天下,后有谢氏家族,如今这些顶级世家找就烟消云散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老夫奢求了。”老太爷拍了拍丁柔的手臂,感叹道:“你若为男儿”

“祖父。”

“不说了,不说了,你去让你父亲起身,按他想得做。”

“是。”

丁柔为老太爷紧了紧披风,轻盈的转身重返书房,丁栋不想冒险走那一步,也不是没办法逼着他走,他仕途一路顺分顺水,最缺少的是历练,他的学识,才华,为人处事的积累足够,他唯有缺的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决断,有了一次决断便可有第二次,虽然丁柔看不上他对柳氏的态度,但封建士大夫大多如此,她是不是在背后推上一把?

现在有老太爷坐镇,丁栋哪怕把路走歪了,老太爷也能拽回来,一旦老太爷过世丁栋即便为侍郎也会面对困境决断的时候,到时一个不慎,同样有抄家灭族的危险。

“祖父让父亲按您想得做。”丁柔平静的搀扶起丁栋,俯身给他抚平官袍上的褶皱,看见丁栋狼狈发呆的样子可不是好事,丁柔主动蹲身低了丁栋一头。

丁栋看了一眼眼前蹲身的女儿,“多陪陪你祖父。”

“嗯。”

丁柔起身后乖巧的站在丁栋身边,“祖父说过望子成龙,他是盼着父亲好。”

“我知道,可”

丁柔柔声道:“大秦以气节为尊,说来好笑,女儿听祖父说起过,入主中枢的阁臣有八成不是被万岁爷杖责,就是入过天牢,偏偏得一堆读书人拥护。”

“如果我也如此,你们当如何?”

“以父亲为傲,荣辱与共。”

丁栋握紧了拳头,曾经被磨没的意气重现,大笑两声转身而去,丁柔勾了勾嘴角。

丁栋有去向太夫人磕头,挥别妻女大步昂扬的出了丁府,太夫人问丁柔:“你有没有觉得你父亲有些个不同?”

丁柔捏着太夫人的肩头,“祖母是不是说看着格外的精神?”

“好久不曾见到他这副样子了。”

“父亲是祖母的儿子,孙女我哪天看他都很精神,不过今日大鹏展翅,志在万里。”

“你这丫头嘴上抹了蜜糖了?”

“哪有嘛,是您问,我才说的。”

太夫人欣慰的笑了,丁柔陪着她说说笑笑,自从有了丁柔,太夫人念经的时候少了,或同孙女说笑,或指点丁柔琴棋书画,针线女红,或传授丁柔如何主持钟馗,有许多她闻所未闻的。

似一块海绵一样,丁柔吸收太夫人所教的,不一定她都认同,但丁柔对大秦了解越深。

阳春三月,春闱开始,丁府上虽然没有考生,但因丁栋紧张起来,尤其是太夫人还从老太爷那得知,这届春闱许是得出大事,她虽然面上看不出,但停留在佛堂时辰突然多了起来。大太太不知详情,但却知道每一次科举应试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点问题,去年丁敏提起过南方的粮食,江淮地区大旱,粮价暴涨,丁敏那时对丁栋为副主考有是那副表现,大太太看着丁敏跟紧了些。

丁柔也尽可能的打听消息,不做多余的事,泡在书房的时辰却多了,读书练字,心境非常平和。

三天应试,举子们除了贡院,有人意气风发,有人垂头丧气,有人左顾右盼,寻找朋友询问他考得如何?如何切题?如何申论?除了基础知识外,科举最重要的是申论,如果不是古人的思想太难改变的话,丁柔毫不怀疑,太祖皇帝会把考公务员的一套照搬。

“尹兄,考得如何?”

杨和轻松的声音从后侧传来,尹承善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笑容,转身道:“一般。”

“一般?”

杨和微微挑了挑眉,“尹兄过谦,这等题目对你我来说轻而易举。”

“杨兄焉知无人一鸣惊人?”

“本届状元,为你我两人取之,尹兄,你太过老成,少了意气。”

尹承善笑了笑,目光扫过杨和身后的众人,大多是喜笑颜开,江南学子愿意跟着杨和,不仅因他才高八斗,杨和在切题有独到之处,他是豪爽之人,自信实力高出诸君一筹,也不隐瞒,谁有问题请教,杨和也总是回答的详尽,如此杨和名声越响,尹承善拱了拱手:“放榜之日再见杨兄。”

尹承善离去,一路上见北方举子大多眉头紧锁,尹承善主动询问过燕京书院的几名同窗,听他们的申论,尹承善眉头也皱了起来。

“承善,承善。”

沉思的尹承善回头,道:“信阳王殿下欲到何处去?”

“专程等候状元公。”

“齐兄慎言。”

齐恒笑道:“怎么没十足把握?”

尹承善道:“题不难,但更为适合南方举子。”

齐恒不懂这些,听尹承善说题不难,在他想来他状元之位是跑不掉的,“走,咱们喝酒去。”

“你今日穿戴着不似专程来等我,你原先欲去何处?”

“二皇子有约,我给推了。”

尹承善脚步略停,问道:“我记得信阳王府在京郊有一座温泉庄子?”

“怎么?你想去?”

“齐兄还未邀请,学生怎敢”

齐恒按住尹承善肩头,“你又给我吐酸文,还学生,你是本王的学生?明日去庄子耍两日。”

尹承善笑笑,同齐恒喝酒去,两人说好不醉不归。

阅卷定名次之后,众人长出了一口气,他们这些考官们终于可议回家了,在贡院一关就是一个月,实在是闷得很。主考徐大人缕着胡须叹道:“这届科举锦绣文章尽出,大秦当兴,你我也可多机位才华横溢,忧国忧民的同僚。”

“天下第一才子果真名不虚传,看他所写的文章,绕梁三日,三月可不闻肉味儿。”

考官们纷纷说着他们看过的文章,对举子们的才学赞叹不已,丁栋手臂有些发抖,三榜进士南方举子占了九成,真按父亲想的,动乱始现。

“皇上还等着结果,本官这就进宫面见陛下。”

丁栋道:“徐大人。”

“丁大人有事?”徐大人看了看丁栋,他自从进了贡院后,吩咐什么做什么,安静老实,今日如何突然出声?

丁栋道:“徐大人小心脚下。”

“为国选材,本官不会困倦。”

徐大人大笑进宫去了,他们都是熬夜阅读卷子,神情困倦,丁栋让徐大人小心些,是好意也没什么人误会,丁栋暗自叹息,他真正想要提醒的话没出口。

ps一波接着一波,丁柔表现的机会终于到了,愚人节快乐,今日双更了。

第一百五十章 兵临 T

大秦皇宫别号紫禁城,格局布置同后世的故宫区别不大。当今万岁寻常时大多在勤政殿处理政务。

大秦皇帝身穿龙袍,灰白的头发用一根和田yù的簪子束起,坐在御案之后,身形消瘦但不改威严,在他面前放置本届科举应试一榜三人的文章,年老的皇帝眸光犀利,指着拍出的第一名道:“杨和,不愧为天下第一才子。”

“皇上圣明,读其文章,初看寻常,然越看越觉精妙高深,他用词精准,无一多余点缀,不费一点笔墨,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更为难得是他的观点,锐气锋芒,读之发人深省,又不过于悲观,激起吾辈读书人的意气,上报皇上,下安黎民,阐明富国强国之道,如他所言,天下大同也。”

“朕鲜少见持重的徐卿如此称赞人。”

“是杨和做得文章好。”

文熙帝颔首,“朕准徐卿所奏,点其为状元。”

“万岁万万岁。”胡须头发花白的徐大人跪倒,“臣在致仕前为国为皇上选次英才,臣死无憾,本次闱,英才辈出,当时大秦兴盛之兆。”

“徐爱卿请起,卿家不辞辛劳,为国选材,朕心甚慰。”

文熙皇帝轻叹,“太祖铁律难为,朕舍不得徐卿家。”

“臣老了,机会该留给如杨和一样的年轻人,太祖皇帝曾道,长江后làng推前làng,一代更比一代强,臣敢断言本届恩科必出阁臣,必有国之栋梁。”

因科举会试cào劳一个多月的徐大人眸子闪亮,对杨和等人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国之栋梁是他亲选的,一生刚正不阿的徐大人于愿足矣。

文熙道:“徐卿可有话对朕说?”

“皇上给臣的赏赐尊荣,臣已愧领,臣只愿大秦繁盛昌盛。”

“徐爱卿,真乃国之忠臣。”

对不提出要求的老臣子,尤其是牺牲了儿子惩办贪官的徐大人,文熙帝对其多了几分的善意,翻看了几篇文章,问:“可取了尹承善?”

“臣取他为探花。”

文熙帝感兴趣道:“除杨和之外,还有人比得他?”

“尹承善才学同杨和不相伯仲,他落于探花,不是文章做得不好,是过于沉稳,显得暮气沉沉,少了几许气势,略显中庸,比不得江南李文华。”

文熙帝将杨和,李文华,尹承善的文章并排放在眼前,略作沉yín,“按徐卿排的名次放榜。”

“遵旨。”

徐大人退出勤政殿,文熙帝眯起眼眸,眼角的皱纹越深,点了点尹承善的名字,文熙帝chún边lù出一分笑:“平庸中有大道,持重中有良策。”

文熙帝眼前出现在朗朗读书论道的少年,声音穿透雨幕。。。文熙帝吩咐:“收了吧。”

“喏。”

太监总管亲自上前将文章收敛封存,他晓得文熙帝没忘记尹家四少爷——尹承善,文熙帝微笑:“朕记得母后说过,探花比榜眼出人才。”

“放榜了,放榜了。”

贡院mén口汇聚了众多应试的举子,以及各家各户打听消息的小厮,有自信的都安坐家中或者客栈,等候喜报。

“状元及第——嘉兴才子杨和杨相公。”“榜眼及第——嘉兴才子李文华李相公。”“探花及第——宁杭才子尹承善尹相公。”

“嗡。”

随着放榜深入,守候在贡院之外的举子们,或落寞垂头丧气,或欣喜若狂,有人振臂高呼:“我考中了。”有人哭泣:“娘,儿子对不住你。”

随后不知谁大喊一声:“取进南方举子,视我北方举子为草芥,有何公平可言?”

“对啊,我听着也都是南方举子,我北方英才呢?”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在贡院不远处的茶楼二层,尹承善见有举子撞上了贡院大mén,血渐当场,北方落地的举子群情激奋,成群结队的涌向了皇宫,浩浩dàngdàng中,人流越聚越多。。。如一股洪流成不可阻挡之势。

“露àn了,大露àn,本届恩科会使几名阁臣黯然归乡?”

“背后有人。。。”齐恒收声,他同尹承善今早开城mén时才回到京城,齐恒看了眼纹丝不动的尹承善,“你早料到有今日?”

尹承善静静的品茶,好半晌道:“子墨为勋贵之首,一举一动须得慎重。”

“你看好谁?”齐恒眸光灼灼,“承善,你看好谁?”

“一小小探花郎,有何资格看好谁?”尹承善侧头给齐恒倒茶水,轻声道:“我子墨相交于身份未明之时,子墨于我救母大恩,这句话我只说一遍——四皇子有大志,锐意进取,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兵多嫡,难,难,难,信阳王府观望为佳。”

“多谢致远兄。”齐恒道谢。

齐恒凝望远处,突然问道:“除了阁臣之外,会不会。。。”

“主考徐大人一世英名尽丧,副主考?”尹承善眼底闪过惊愕,面容微变,“亦难逃劫难。”

齐恒脸sè大变,“难逃劫难,会如何?”

“男为贱民,女为ji。”

“承善,会见。”

齐恒疾驰般下了茶楼,翻身骑马而去,尹承善凝眉微皱,“丁家吗?”

放榜之日,丁家虽然没应考之人,却也跟着紧张起来,二太太早早让人打听,周世显落第了,二太太心里高兴,一旦周世显高中,丁瑜的亲事就得黄。因有丁惠的亲事在前,二太太憋足了力气要给自己正名,她不是亏待庶女的嫡母。周家家底丰盈,二太太早就打听了,四姨娘太太来京城后,就买了几十亩上等的良田,盘下了店铺,做不成皇商,以周家的家底也能得一生的富贵。

周世显还年轻,这次不中,还有下次,最好的是丁瑜嫁过去,他立马高中,丁瑜在婆家也能抬得起头。二老爷丁梁私底下同二太太说过,周世显文采横溢,为当世才子,二太太听后越发满意了,丁瑜是丁家最出sè的才女,当然得配才子了。

二太太命人套上马车,赶去周府,安慰四姨太太,丁瑜自然跟着同行。二房嫡女丁云轻轻的叹了口气,她无论是容貌才学上都比不上姐妹,她却是二太太唯一的女儿,虽然有充作嫡养的庶出哥哥,终究不是亲生的。

丁云拦不住母亲,周世显。。。纨绔公子,四姐姐嫁给他,一生断不了眼泪。

丁云拿起两本书,向外走去,“我去看望六姐姐。”

从上个月起,因课堂上一件小事,丁云同丁柔亲近起来,会拿些山河志同丁柔一起讨论,丁柔方知一直沉默的丁云,却是同个极有主意之人,很难想象二太太能养出不显山不漏水的丁云。

大太太拄着下颚,看着养在身边的七岁庶子同丁敏翻花绳玩,丁玉体弱,大太太又一直娇养着他,丁yù五官随了生母的清秀,不常见阳光的肌肤白皙,若是换上裙子,保不准会被误会为闺阁小姐。

大太太也给丁yù请了师傅,他体弱多病,师傅也不敢太逼迫他用功,丁yù正是贪玩的时候,不愿意读书识字,也没人同他讲清楚读书的重要,他从下生就养在大太太房中,一直将大太太当母亲,有什么事母亲会帮他,丁yù只要哄好母亲就是了。

“三姐姐,你又番错了。”

“哦。”

“三姐姐。”

大太太道:“yù哥儿,你三姐姐累了,让她歇一会。”

“不嘛,母亲。”

在旁边的大丫头翡翠瞧见大太太眼角上扬,上前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