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童林传-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通知守备衙门,出动三百名官兵,把四个城门全关闭,大街上也戒严了。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关门闭户全都躲到家里。李满仓安排之后,在这儿等着,三班衙役,八班六房,二三十个人冲到门前,一看尸体在那儿,遍地都是花红脑浆,果然有一辆车,有十几个人。为首的是个小个儿,夹扁头小眼睛,毫不在乎。

    班头往前紧走几步用手一指:“哎!你就是杀人凶手吗?知府大人升堂,叫你上面回话,走!”

    不容分说,连车老板儿都给带到大堂上了。张方心里有底,毫不在乎,像逛市场似的,晃着脑袋来到大堂之上。往正中一看,这官儿头戴红顶子,四开气儿的袍子,脖项下挂着朝珠,马蹄袖,小黄白净子脸,尖下颏儿,这年纪不到二十岁。这么年轻幼小,居然做了四品皇堂。张方上来,丁字步一站,立而不跪。

    李满仓把桌子一拍:“嘟!胆大的狂徒,叫什么名字?你们是哪儿来的?竟敢大闹府衙,摔死我的教师。你们可知道犯了什么罪?”

    张方一笑:“我说,我打听打听,贵府贵姓?”

    “本府姓李,双名满仓。”

    “噢!你叫李满仓啊!我看你这仓没满,到什么时候也满不了。”

    “嘟!竟敢侮辱本官,这还了得,掌嘴四十!”

    衙役闯上来,拎着毛竹大板就想下手。张方把眼珠子一瞪:“呆着!后退!我看你们哪个敢动手!我说李满仓,你知道我们是谁吗?”

    “你们是谁?”

    “在下姓张,我叫张方。后边这几位是牛儿小子、虎儿小子、张旺、孔秀、夏九龄、司马良、洪玉尔、杨小青、杨小翠。我们乃是震八方紫面昆仑侠三品随行官童林的徒弟!奉旨钦差年大人手下的办差官。此次,我们奉年大人所差回北京办事儿,从贵府路过,打算求知府大人提供个方便。没想到你这小小的知府,架子可不小。门军送信儿你不见,我们自己找到知府衙门,那姓葛的百般刁难,实在无理。这还不说,他竟敢侮辱圣上的金牌,故此我们才把他摔死!”

    “你说什么,什么金牌?”

    张方把金牌掏出来,往上一举:“你来看!”

    这面金牌乃是赤金打造,正面四个字是:如朕亲临;后面四个字是:代天巡狩。左面是汉文,右面是满文。拴着红色的穗头,金光闪闪。李满仓一看就傻眼了。别看李满仓糊里八涂的,他可不糊涂。他知道这面金牌代表皇帝陛下,吓得他魂不附体,急忙跪下,口喊:

    “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接驾!”

    张方点点头,一看这还不错。等李满仓施完了礼,这才让张方众人落座。等大伙儿坐好了,张方问知府:

    “怎么的,葛亮一案,贵府打算怎么处治?让我们抵命,还是充军?”

    “不不不!上差您说错了。那葛亮蔑视圣上,理应处死,他是罪有应得。各位上差,下官身体有点儿不舒服,正请郎中看病,不知各位上差大驾光临,实在是罪该万死!请各位上差多多原谅。既然让我提供方便,我知府衙门的左侧有一所馆驿,那里面吃喝方便,请各位上差委屈委屈就住到那儿吧!”

    “这还差不多!贵府,我们前来叨扰,深感不安。不过,你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回去可以上复钦差年大人。”

    “不不不!求各位上差在年大人面前多给我美言几句,我这次是实在不对。”

    李满仓是国家四品皇堂,当地的大吏,一矗认错,张方就不好说别的了。跟知府闲谈几句,由知府亲自陪送到馆驿安歇。张方命人把老洒海的棺椁停放在空房之中。小弟兄们脱衣大睡。在大同府饱饱儿地吃了几顿,好好儿地睡了几天,这才解除了连日的疲劳。等临走之前,李满仓亲自送行,在账房支出二百两银子给做川资路费。张方一想,这小子的钱决不是好来的,二百两银子太少点儿了。他看了一眼:

    “我说知府大人,清官骑瘦马呀,您可够清苦的了。这二百两银子是让我们哥儿几个吃面条还是喝茶?”

    “噢!是是是。来呀,再支二百两。”

    张方晃了晃脑袋:“不行!我们在这儿住了几天,觉得身子不那么好,各位小弟兄需要营养营养。请贵府再回回手吧!”

    “哎!好好好!”

    叫张方把这个李满仓制得服服贴贴,最后乖乖儿地拿出纹银两千两,张方这才满意。心说,这笔银子我们也不花,救济穷人也不错。他们这才离开大同府。他们走后,李满仓气得牙根儿都长了,连夜写了封信,给他的父亲太师李荣,说明所有的经过,要求他父亲在京里想方设法给他出气。

    按下李满仓不说,单表张方离开山西大同府,一路之上饥餐渴饮,日行夜住,好不容易进了永定门。他们先赶奔牛街清真寺,让人到里边儿一送信儿,铁木真、鼓上飞仙丁瑞龙师兄弟接出来了。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瞅大车上拉着一口棺材,问张方:

    “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儿?”

    “哎哟,二位别提啦!老洒海命丧三庄擂,我们奉命把他老人家的尸体送回来了。”

    铁木真、丁瑞龙顿时人事不省,大清真寺也乱套了。等他们哥俩明白过来,哭着把棺材抬到里面,至于怎么安排,就不必细说了。铁木真、丁瑞龙把张方小哥儿们接到里边详细一问,张方掉着眼泪把经过讲述了一遍。两个人闻听,心如刀搅,咬牙切齿恨上了包纯宇:如果这老家伙不死,早晚必要报仇!张方他们把这事儿办完了,赶奔童林的家。到了北京能不去师父家吗?因为童林走的时候就有交待。小弟兄先买了八彩礼物,来到童府,把门砸开,二爷童森一看:

    “哎哟,张方,你们都回来啦?我哥哥呢?”

    “二叔!我师叔忙得要命,脚打后脑勺,哪能回得来!”

    “他现在怎么样?”

    “一切全好,有话咱屋里说吧!”

    二爷童森把大伙儿接进去,领着大伙儿到内宅见着童老爹和童老夫人,大家跪倒在地,一瞅老爷子红光满面,老太太腰板儿不塌。施完了礼,童老爹挨个儿看了看:

    “你们都挺好的?”

    “挺好啊,托您的福!”

    “我儿童林怎么样?”

    “哎,更好啦。不过我师叔太忙,里里外外一把手,千斤重担压在肩,一天连饭都吃不好!”

    “唉!”童老爹长叹一声,“张方,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无话不谈,我不愿你师叔吃这碗饭,我愿意他回家种地。春种秋收,多好啊!一日三餐,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头上没有功名,不必担心;肩头没有担子,轻松愉快。做个善良守本分的庄户人多好!可是你师叔总觉着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始终就拔不出腿来哟!你说他出门在外,整天跟刀枪打交道,俺们老两口子能不惦记吗?”

    “爷爷奶奶,你们放心,我师叔是长寿星,跟我似的,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不会有事儿,他身子骨也硬实。另外,临来之时,我师叔说得明白,查办完四川,奏凯还京,他就辞官不做,跟您回家种地去。”

    “他是这么说的吗?”

    “一点儿都不假!不但他,我们哥儿几个也那样,到时候帮着您种地,您看好不好?”

    “好,还是庄户人家好。起码平安无事,也不得罪人。童森,快买酒买肉,招待他们。”

    这些小弟兄到这儿就到家了,大伙儿一点儿也不受拘束,该干什么干什么。杨小香、杨小翠虽然头一次来,看到小弟兄们如此,他们也轻松了不少。陪着爷爷奶奶和二叔说了一阵话,大家把住处安排好,当天住在家里。第二天吃完饭,小弟兄聚齐,赶奔雍亲王府。

    简短捷说,到了雍亲王府,见到了雍亲王胤。胤…一看他们回来,十分高兴,让进内书房。小弟兄们跪倒施礼,先给王爷磕了头,然后就环坐在胤…左右。雍亲王详细打听前敌的情况,张方等把这一年的经过一点儿不漏,全说了。雍亲王不住地点头,有时候乐,有时候皱眉,真替大伙儿担心。最后他长出了一口气:

    “唉!不容易呀,难为海川怎么过来的!难为你们大家为朝廷出力。一旦奏凯还朝,我一定在天子面前重重保举你等。”

    说着话,张方把童林的信献上去。雍亲王展开信一看,童林具体没说什么,就是说雍亲王给他的信看过了,一定照办。雍亲王挺满意,把这封信就烧了。然后说:

    “张方!现下当今天子龙体欠佳,每日有御医给调治,我每天进宫去给皇父问安,这不,又到时候了,我不陪着你们啦。你们好不容易回京,多住几天,恢复恢复身子,再去不晚。没钱说话,我叫账房给你们支。”

    “我们随身都带着银子呢。您日理万机,身子忙,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随便溜达,等哪天走,再跟您辞行!”

    胤…也不客气,张方众人告辞回到童府。一住就是三四天。大伙儿久在战场,这次回到北京,觉得什么地方都新鲜,简直是看不够。尤其是杨小香、杨小翠,初次进京,看着什么都好,哥俩每天上街溜达。张方不爱溜达,不乐意跟这帮人在一起,各干各的事儿。张方这一天自己上了街,到了前门大街大栅栏珠宝市热闹的地方。抬头一看,离着前门不远,新开了一座大茶楼叫天竹楼,正好在大街上,油漆彩画,光彩夺目,一股茶味儿飘出多远来。张方觉得嗓子有点儿干渴,心说,进天竹楼喝壶水。进屋一看,他傻眼儿了。楼上楼下,里里外外高朋满座,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张方一皱眉,看来这水是喝不上了。转身刚想走,掌柜的跟伙计接出来了:

    “大爷留步,您想喝水吗?大爷您包涵,自从小号开张以来,天天这样,来早的有座儿,来晚的就没座儿。这样吧,岂不能让您白来。您看,这是柜台,您委屈点儿就在这喝吧!”

    张方一看,门口就是柜台,红油漆的大柜台锃明刷亮,跟镜子面儿一样。张方觉得这地方比里面还强,因此点了点头。掌柜的给搬来一把太师椅,亲自给垫上厚厚的垫子。张方往这儿一坐,鸭子腿儿一拧,胳膊搭在柜台上,往门口瞅着街景,觉得真好。时间不长,伙计把茶端来,摆上黑瓜籽儿、白瓜籽儿、花生、糖果四个小碟儿。张方满了一杯茶,提鼻子一闻,真好,茶味儿挺香。怪不得人家这买卖这么兴隆呢,真是真材实料,童叟无欺呀!张方一口气喝了两碗,伙计又把水给兑上。张方嗑着瓜籽儿,脑袋里头胡思乱想。一会儿想到胜家庄,一会儿想到三庄擂,这心里还真着急。心说,再过两天得走,以免年大人和我童师叔担心。现在不是玩儿的时候,等奏凯班师,再玩儿也不晚。张方想着,往门前一看,来了个老头。就见这个老者拄着拐杖,宽脑门儿,尖下额儿,白胡子,腰板儿不塌,透着精神,不过眼窝深陷,脸上灰蒙蒙的有一层病色。头上戴着八块瓦的帽子,红疙瘩顶,身穿缎子坎肩儿,下头是长袍儿,坎肩上绣着杭州十六景,大手指头上戴着翡翠的扳指。一看就是个有身份的老者。这老头到了天竹楼门前,往左右看看,一皱眉转身要走。可能他看着没地方。

    掌柜的跟伙计接出来了:“哎,老爷子留步,您要喝水吗?”

    “噢,要喝水啊!有地方吗?”

    “老爷子,请您包涵,没地方。不过,您看这柜台,这地方挺宽绰,您要能委屈委屈,就在这地方坐一会儿。一会儿有了座儿,我们再给您挪。”

    “嗯,这地方挺眼亮,可以。”

    就这样,掌柜的搬来把椅子,老头坐下了。张方这眼睛就不离开老头了,怎么瞅怎么得劲。心里头就瞎猜,这老头是大买卖人,大掌柜,大东家;要不家里就是当官儿的,岁数大了不干啦:要不就是百万富翁。他心里瞎捉摸。正在这时候,伙计把水给沏上了。

    老者一摆手:“不不不!伙计,你这儿的茶叶我不要,我自带茶叶。”

    老头一伸手从腰里拿出个茶叶盒儿来,倒了点茶叶搁到空壶里头,伙计去沏水。把这壶水端上来后,张方提鼻子一闻,太香啦!心说,这老头的茶叶拿什么炮制的?怎么这么香!再比自己这壶茶,成了白菜叶子了。就见老头满了一杯,那茶水碧绿。老者一边看着街景,一边儿品茶。张方这坏水儿就冒上来了:

    “我说老爷子,辛苦啦!”

    老者扭项回头看看张方:“啊!年轻人,有事吗?”

    “请问老爷子高寿?”

    “六十挂零啦。”

    “哎哟,您可真不显老。看您这样儿,也就是四十八九岁,三十六七岁,二十啷当岁!”

    张方打算捧捧这老头,一番话把老者逗乐了:“哈哈哈!年轻人,别开玩笑。老就是老了,怎么能那么年轻呢!”

    “总而言之,老爷子,您可一点儿都不显老。哎,老爷子,喝我这个,我这刚下色儿。”

    张方说着把自己的茶壶往人家面前一推。这老者当然也得让一让:

    “年轻人,我这儿刚沏上,如果你不嫌弃,你就喝我的。”

    “是吗,正好儿。”张方的用意就想喝人家的,他把自己这碗水泼出去,倒了人家的一碗水。张方一喝,这茶真好:“老爷子,您这茶叫什么名儿?”

    “我也不知道,都是儿女给我买的,谁知道是什么?”

    “哎哟,这茶叶可真不错。喝到嘴里头那么好受,肚子里头那么舒服,甭提多美啦!”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 。。

 第222回 天竹楼巧遇康熙 六公子逞凶丧命

    话说病太岁张方在北京前门外天竹楼茶馆儿遇上个老者,这老头喝的这壶水打鼻儿香,与众不同。张方占便宜,跟老头套近乎,边谈边喝,把人家这壶茶都灌进他肚里去了。这老头毫不在乎,一看水没色儿了,把伙计叫过来,重新放了茶叶,又泡了一壶。张方就问:

    “老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