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之贾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红楼之贾涓-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信媳妇,是怕媳妇无意间露出马脚坏了夫人的大事。

远处看到茶棚前面停了几辆马车,周围站着蹲着十来个家丁打扮的汉子,走进茶棚,正好跟五六个穿着体面的妇人和丫鬟打上照面。

茶老板是见过世面。看他们的架势,不像是普通人家,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忙低下头钻进茶棚后面的灶房。他媳妇正蹲在地上给火灶添柴加火,“今儿是什么日子,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其实是想打听这行人的身份。

“有银子赚,还嫌钱多了?”他媳妇横了他一眼,“快帮忙揉面,外面的小姐和奶奶们经不起饿的。”听他媳妇的口气,也是不知情的,只好自己想办法打探了。

茶老板掀开锅盖,锅里蒸着热气腾腾的馒头,数了数一锅正好十个大馒头。“还要做馒头,锅里的和桌子上的加起来都有二十来个了,算人头应该够了。何必又重新做新馒头,倒头来剩的馒头卖不出,两个小子又得抱怨了。”

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两口子没有经验,馒头做少了倒好应付,做多了只能拿回去自己吃。两小子吃多后就觉得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户人家讲究着,哪里看得上这些,人家姑娘交代了要重新做新鲜的白面馒头。”茶老板嘴角撇了撇,挽起袖子抓了一团面轻轻揉了起来。

他家的两个半大小子,小儿子在外面招呼客人,大儿子进来取锅里新鲜出炉的馒头,当然这些都是给家丁们吃的,至于妇人和丫鬟还必须等下一锅,因为桌子上的馒头没了热气,所以要重新回锅蒸一蒸。

“福婆子,我们家姑娘问馒头何时能好。”一个打扮奴不奴,主不主的穿着翠绿色衣裙的姑娘家从马车上下来,进茶棚的时候捂着鼻子,一副嫌弃的模样。“

“我说彩儿姑娘,你们家小姐以为这馒头是大罗神仙变出了的,说做好就好了。等着吧,如果等不着,可以吃这些。”回话的应该就是那姑娘嘴里提到的福婆子,茶老板眼尖看到家丁腰牌上的林字,领头的家丁模样有些熟悉,仔细想了想居然是林大人府里的家丁。

现在想来,这个福婆子就是林夫人身边的管事婆子了,上次都是见过的。本想上前打生招呼,但是又怕人家有正经事,就打消了念头。

彩儿姑娘望了望桌子上冒着热气的馒头,“这馒头怎么黑,哪里是人吃的东西。”话音刚落,蹲在外面啃馒头喝稀饭的家丁纷纷抬起头,投来鄙视愤怒的目光。

福婆子掰了一口馒头放在嘴里嚼了嚼,“这就是姑娘不懂了,这可是荞麦面做得馒头,吃起来嚼劲比白面都好吃。这里的茶老板果然舍得下本钱。”家丁们有一人胆子大,接话道,“就你们家姑娘讲究,一来非要吃白面馒头,真是事儿多。一路上要不是带着你们,我们早就到京城了,也不用着在这里喝稀饭。”

家丁的嗓门粗,彩儿害怕的挪了挪脚,小嘴不饶人的说,“福婆子,那你们怎么不吃这个黑馒头,也等着白面馒头。”“彩儿姑娘,你是不会数数,还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了?这几盘馒头都不够家丁们分的,我们不等着,难道要两个人分一个馒头吃?”一个丫鬟嘴尖牙利的回了句,惹来在场众人的哄笑。

彩儿姑娘面子下不去,转过身屁股一扭往下甩了甩手帕,“我才不跟你们这些乡里人见识。”茶老板正好面对着灶房门口,看到这一幕,把面团狠狠的摔在面板上,小声嘀咕句,“穷讲究。”

她媳妇被扬起的面粉弄得鼻子发痒,背过身子打了一个喷嚏,“要死了,好好的白面跟你有仇不是。”灶房跟茶棚只是用了一扇草席子隔着,其实就是为了挡风用了,灶房这边的动静,茶棚里听得是一清二楚。

有几个妇人和丫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她们早就看不管马车内主仆两人的做派,又不是正经的主子,架子倒是摆得十足。“你说什么,谁穷讲究。”彩儿姑娘冲了进来,指着茶老板的鼻子骂道。

茶老板的媳妇先是吓了一跳,然后举起擀面杆护在茶老板的前面,“谁敢骂我家男人。”“哥哥,打她。”小儿子用力推倒彩儿姑娘,“叫你欺负我爹我娘。”大儿子举起小拳头就要挥下去,彩儿边哭边闭上眼睛,半天不见拳头落下,抖着身子睁开眼睛。

原来是福婆子把大儿子给拦住了,“小兄弟可使不得。”“大贵,爹是怎么教你的,还不快跟人赔礼道歉。”大贵心不甘情不愿的认了错,拉着弟弟的手跑开了。茶老板朝着福婆子供起手,“管教不严,让太太笑话了。”

福婆子已经认出茶老板了,故意装作不认识,回了半福礼。“婆子只是一个奴才,哪里敢当老板一声太太,说来简直折煞婆子了。如果老板不嫌弃,唤婆子一声福婆子就是。今儿这事,本是婆子考虑不周全,应该提前派人来通传一声,也不至于让老板忙乱了。”茶老板嘴角抽了抽,都挺会装的。

“就是做馒头而已,什么通传不通传的,呵呵,没事没事,你们照顾小的生意已经感激不尽了。哪里还嫌钱少的。”茶老板让出一手,请福婆子坐回去,让大儿子给客人们换上热茶,接着使眼色提醒媳妇把地上的彩儿姑娘搀扶起来。

他媳妇的手还没有碰到彩儿,就被彩儿不领情的躲开了。“看你手脏的,真恶心。本姑娘这一身可是新作的,弄脏了你赔钱不吗?”彩儿边起身,边打量茶老板媳妇的粗布衣衫,“穷酸样。”

福婆子摇摇头,什么样的主子养什么样的奴才,这个甄家在江南俨然一方霸主,不可一世,府里养得一群奴才各个都长了势力,明明就是奴才出身偏自以为比别人娇贵。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大人好见,小鬼难缠,这话用在甄家头上最贴切不过。在扬州的时候,福婆子替夫人送回礼给甄老太太,从进门到内院给了好几个荷包,还是夫人有先见之明,特意嘱咐福婆子多带点荷包到身上,要不然福婆子还不得丢了林府的脸。

“请彩儿姑娘顾忌点你家姑娘的脸面,再闹下去丢得可是你们姑娘的脸。”福婆子正色提醒彩儿,她在林家做了一辈子的奴才,混到如今体面的位置,还对付不了这种黄毛丫头。

先前是存在看戏的成分,故意让彩儿丢丑,现在看彩儿越来越不像话,居然在外面跟人吵嘴,完全不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就是市井不懂规矩的丫头都比她懂事些,真不知道甄家是怎么□丫鬟的。

彩儿姑娘就是一个欠抽的,被福婆子教训后连忙老实巴交的缩在角落不敢吭声了。茶老板笑了笑,招呼媳妇继续忙手上的活计。“孩子他爹,她们是哪户人家的下人?”他媳妇总算听明白了这些子人的身份,好奇的问道。

“问那多干什么,赶紧把馒头做好。小心马车里的小姐给饿着了,又得出来骂人。”福婆子听到里屋的对话,善意的笑起来这个茶老板的确有点意思。向茶老板的小儿子招了招手,“婆婆,你叫我。”小儿子嘴倒是很甜。

福婆子身边的那个嘴皮子利索丫鬟从兜里翻出一块米花糖递给小儿子,“给你吃,可好吃了。”小丫鬟欢儿是福婆子的儿子买来孝顺老娘的,因为是奴才家的奴才,比不上在府里当差的丫鬟,平日里吃不上这些精致的零嘴,所以每次得到好吃的,都会藏好几天。

“是米花糖。”小儿子谢过欢儿,还知道分了一半给哥哥,然后含在嘴里。“姐姐,你这样吃,不好吃,要像我这样放在舌头上,等他慢慢化了才好吃。”欢儿眨巴眼睛,也有摸有样的学了起来。

米花糖可不是寻常人家吃得起的玩意,这一包米花糖,还是夫人赏给福婆子,福婆子不爱吃甜的就给了欢儿。一个茶棚老板的儿子居然认识米花糖,看他的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吃米花糖。

“穷酸还知道米花糖,该不会打哪偷来吃过的吧。”彩儿姑娘搀扶一位妇人打扮的姑娘家走了进来,另外一桌上的两个婆子和一个丫鬟面上虽不情愿,还是自觉挤到福婆子这一桌来了。自觉给腾出一张空桌。

小儿子不高兴的蹦到彩儿面前,“你才偷东西,你全家都偷东西。”“你,你,欺负人。”彩儿姑娘急得都结巴了。小儿子调皮的学她结巴说话,“我,我,就是欺负你了。”欢儿觉得有趣,笑得肚子都疼了,好几次她都想把彩儿按到地上打一顿,整日的就知道使唤欢儿和另外两个大丫鬟。

“彩儿,不得无礼。”蒙着面纱的姑娘轻声呵斥。彩儿气得满脸涨红,“姑娘,你看看。。”“够了,上京前,你忘记大人的教诲了?大人交代路上一律听从福婆子的安排,不可生事。”这位姑娘还挺讲理。

茶老板端了一盘白面馒头放在那位姑娘面前,因为不知该如何称呼的好,所以就叫了声客官,听起来不伦不类了些,也没失了礼。“你们是从江南上京的?”这话是问福婆子的,听彩儿主仆的口音是南边那块的。而福婆子等人却是一口的京片子。

“婆婆是替夫人送回礼给亲家老太太的,然后顺便送她们回候府。”欢儿嘴快。福婆子瞪了她一眼,“什么她们,我们的,要称呼姨娘。还有,彩儿姑娘,这里虽然不是京城,但是你也该改口了。”

彩儿还想回嘴,被姨娘制止了。“你好生跟福婆子学规矩,京里比不得我们南边,规矩多得很。”“是,姑,是,姨娘。”彩儿终于收敛了点,也不敢乱说话了。

“你们吃完了,再喝一碗稀饭再上路,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赶路,前面可没有歇脚的地方了。我让孩子她娘帮你们包些干粮备着,万一大兄弟们饿了,还可以拿在手上吃也是方便的。”茶老板还蛮会做生意的,福婆子高兴的谢过老板,并且多给了茶钱,算是答谢茶老板的。

茶老板推让一番后,才勉为其难的收下。这时,村子里来人了,“赵兄弟,赵老爹派人来捎话了,让你抽空赶紧回侯府一趟,说是府里管事有要事是找你。”话还没有说完,见有外人在场收住了话题。“好的,我忙完这一拨就去。”那人也被茶棚的人给吓了一跳,手脚麻利的帮着大儿子盛稀饭。

福婆子听到候府,暧昧不明的看着茶老板,茶老板被她一瞧倒是有些尴尬起来,挡住姨娘和彩儿的视线,挑了挑眉头,这位是谁啊,架子可不小,福婆子笑了笑,敢情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众人吃饱喝足后,待姨娘和彩儿上了马车,“茶老板,刚才那位姨娘就是是你们侯爷新纳的姨娘,因为林夫人要送回礼给荣国府,所以侯爷就拜托林大人,顺利送姨娘回侯府。”因为大家都是主子家的心腹,所以上次下扬州在茶楼歇脚的时候,都是知道彼此身份的。

☆、第58章

“姑娘,你吃点吧。听他们说,这儿离京城还远着呢。进了城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吃上热菜热饭。这一路上尽吃这些干馒头,奴婢都快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了。”彩儿解开油纸包,挑了一个形状比较顺眼的白面馒头递给翠花姨娘。

翠花翘起兰花指,撕下一小片馒头放进嘴里,斯斯文文的嚼着,吃东西的时候一点声响都没发出。坐在她对面的彩儿捧着馒头,看得都呆住了,“姑娘,你吃东西样子真好看。”说完,抹了抹嘴角边的馒头沫子,“别的姐妹都羡慕奴婢能跟着姑娘去京城呢。”

“这次去京城是福是祸都不知道,何来羡慕之说。”翠花咽下馒头,喝了口凉茶后就把馒头放在一边,看样子是吃饱了。彩儿像是已经习惯了翠花的比猫吃多一丁点的饭量,目不斜视的收拾干净小桌子上东西。

从马车角落里的一个小木箱子里翻出一本书顺着折子印子摊开,放在翠花面前,“姑娘,马车颠簸的厉害,小心伤了眼睛。”这话一路上,说了不下百遍,偏偏姑娘只当耳旁风。

“你这般机灵,如果不是跟了我。在金陵的宅子里,指不定哪一天能爬上大丫鬟的位置。等到了年纪放出去后,还能嫁给好人家。”翠花难得跟彩儿聊起天来。

翠花话儿少,路上不是看书就是坐着发呆,彩儿觉得闷得慌,只好用睡觉来打发时间。现在快到京城了,小姑娘家第一次出远门,去的又是据说很是繁华的京城,激动的哪里睡得着,正愁着找不着事做,见姑娘啃张开金口说话了,高兴的跟什么似得。

“奴婢的干娘说了,奴婢能跟着姨娘是奴婢的福气。让奴婢好生服侍姑娘,再说了,奴婢老家一个人都没有了,到哪都是一样的。”彩儿提到老家的时候,脸上闪过一瞬间的伤感,然后很快的恢复了笑容。

翠花没错过刚才的一幕,叹了口气,“原来天下尽是可怜人。”彩儿很能说话,从小时候在村子里跟着大孩子爬树,到被家里人因为天宅死的死,散的散。啪啦啪啦说了一大串。哭哭笑笑的一个人倒是说得热闹,翠花只是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断彩儿的回忆。

后来,彩儿讲得口干舌燥了灌了一口茶润喉,才打住了话题。“这么说,你是半路才进的甄家?”翠花问道。彩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都把翠花弄得是一头雾水,这到底是还是不是。彩儿解释道,“奴婢是被卖到庄子上干粗活的。姑娘进府前,内宅的管事妈妈在庄子上挑了奴婢几个,说是内宅差人使唤,让我们进内宅当差。”

原来如此,难怪彩儿说话行事太过于耿直,不懂得曲意逢迎,虽说是为了护着自己不受委屈,但是依着她的性格到了京城还不得惹了夫人不快。是说,甄家的那些人会有这么好心,特意送了一个丫鬟来伺候,敢情是随便塞了一个野丫头来敷衍自己。

“你这身打扮,说出来都不像是庄子上出来的。你说是内宅里□出来的丫鬟,外人都不会怀疑。”翠花抬起眼皮子上下打量彩儿,模样还算得上清秀,身材比一般的丫鬟看起来结实,大概是常年在庄子上干活的缘故,皮肤略显得黑些,双手上有大大小小的茧子。

唉,甄家内宅的体面丫鬟各个保养的极好,十根手指头嫩得都快掐出水来,彩儿顺着翠花的视线,见翠花直盯着自己的手不放,不好意思的把手背到身后,“奴婢的手自然入不了姑娘的眼,姑娘,还是别看了。”

翠花笑了笑想起件事儿,“你当真没见过荞麦馒头?”在庄子上干活的,怎么可能不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