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斗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快斗地主-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一看到杜朝栋忙抱着孩子起身悄声问道:“朝栋,王公子呢?人家心情不好,你得好好招待他嘛。其他人你不用管了,快去吧。”

饭桌上,方宁听陆氏提到这个王清举的内人马氏刚下世不久,这次是来乡下散心的。

陆氏说罢,轻声叹道:“王家是多好的人家,她真是福薄,听人说这王二奶奶可贤惠了,整日在家打理家务,侍奉公婆。外头的事一概不过问……”

何氏今日倒也没生事,一家人安安稳稳的吃了饭,方氏和杜朝南留下来帮着拾掇,就让姐妹四人先回家去了。

秋收过后,方宁家开始准备盖新房子了。与此同地,秋宁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秋宁的相貌不如夏宁出挑,性格又有些沉闷老实。按方氏和吴氏的意思是,寻一户人口简单、老实地道的乡下人家就行,不必太富,当然也不能太穷。方氏私下里先问了秋宁的意思,秋宁没话话脸先红了,最后只期期艾艾地说要问小舅的意见。方氏笑道:“一个个都都亲近你小舅,也成,过几天,你爹去送菜就问问他。”谁知,隔了两天,方牛子没来,李双喜倒是休了假,风尘仆仆的跑来了。

方氏一看到他不禁一愣,连忙让进屋里给他倒水。刘双喜满脸是汗,憨憨地笑着,一双乌黑的眼睛不安的观察着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呆在东次间绣花的秋宁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方宁看着两人的神态,顿时心生疑窦。她细想了想,记得自家三姐跟刘双喜并没有说上什么话,秋宁寡言少语,刘双喜每次来了也是埋头干活,方宁听他说得最多的也就是诸如“放着我来,三伯你去歇着,我不累”等等此类的话。几乎没见过他们单独说过话。方宁随即一想,也许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刘双喜连饭都没吃,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刘家庄了。

次日上午,杜朝南和方氏都在新房子那边忙活,宋家的仆人来福提着东西来了。方宁早听姐姐说这人已经送了三回肉了,不收都不行。

方宁笑问道:“来福,我娘不是说不让你送了吗?”

来福一脸作难:“是我家少爷临走时嘱咐的,我若是送不到,回来不好交待。他还说了,你这肉可不是为自已吃的,请别推辞。”方宁忍着笑接了过来。

来福临走时又别有深意地提醒了方宁一句:“最近很多姑娘都去陪我家小姐说话,你有空也来看看吧。”方宁点头应了。

方宁脚步轻快地走进厨房,心头情不自禁的涌上一丝甜蜜和欢喜。这个书呆子走了有一个多月了吧,不知那边的事情处理得怎样了?

晚上,方宁就着油灯翻看《诗经》,她瞧着宋乔那俊秀的字体,笑容从心底浮上来,在脸上微漾开来。

这晚,宋乔第一次出现在了方宁的梦里:他身着一袭青衫,站在奔涌不息的河边,漫声吟诵着那首《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他的批注,在水一方意为就在河边住。

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格洒进房中,照在那那带着甜蜜笑意的脸上。

次日,又是一个艳阳天。与往日不同的,他小叔杜朝栋屈尊纡贵来她家了。

杜朝栋用审视挑剔的目光打量着方宁,勉为其难的点点头:“表面上看倒挺文静的,以后把那尖牙利齿都给收了,好好做些女红,多看看《女诫》之类的书,倒也不算辱没咱们杜家的名头。”

方宁对他敬谢不敏,淡淡应了一声转身进屋了。

杜朝栋又对方氏说道:“三嫂我先回了,一会儿你们去老宅吃饭,你和我三哥再加上方宁就行了。”

方氏心生狐疑,但是杜朝栋专门来请,他们又不好不去,就“嗯”了一声答应了。

三人稍稍拾掇一下就准备出门,临去时静宁悄悄对方宁耳语:“四姐,你可要小心,我总觉得这是黄鼠狼跟鸡拜年没安好心。”方宁默默点头,看来不止她一个人这么想。

今日他们三人得到了上宾的礼遇,陆氏热情得像一团火似的,就连何氏也一改往日作派,方宁第一次从她身上看到了长辈该有的神情。

何氏笑得十分慈祥,连连招呼方宁,嘴里还夸道:“方宁这孩子就是孝顺,针线做得也好,八月节给我做的鞋穿着可舒坦。”方宁扯扯嘴角,那鞋可是她娘做的。

孙氏和王氏也随声附和,把方宁从里到外夸了一遍。她们越夸,方氏脸上的笑意就越僵硬,在她看来,这就跟狼夸羊肥一样让人心生不安。方宁低头只顾着吃饭,她跟宋老财学了一招,能吃的饭先吃了再说,等到兑现什么时再另作打算。

 79第七十九章争执和回归

三口人吃完饭应付着坐了一会儿便回来了;杜朝南也觉出不对劲了,他悄悄跟方氏使了个眼色;让她去跟闺女打听打听,有些话,当爹的毕竟不好问。

方氏一回到家就把方宁叫进房里,委婉的询问这几日可是见着了什么人?方宁思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王清举了,她就把那天在菜园的偶遇告诉了方氏。

方氏惊呼道:“这帮黑心的;竟想让你当填房,想得美!即便你跟宋家不成;那也是要留家里招上门女婿的!”

方宁安慰道:“娘,你也别着急上火。你和我爹如今可是今非昔比,只要你们不吐口,我奶和小叔他们也拿你们没辙。”

方氏心事重重地叹了口气,他们家咋就那么多事呢?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就有事端,唉……

夫妻两人私下里商量好,若是老宅的人提起这事,坚决不能答应。

又隔了两天,刘大同夫妇带着刘双喜一起来了。

胡氏比起上次,气色好了许多,人也变胖了。她见了方氏有些窘迫不安,犹豫了几次最终还是开了口:“嫂子,我真张不开这个口,我也知道咱们两家差得远,可是孩子非求着我来试试。……我是个粗人,不会拐弯抹角,嫂子你也不用顾忌咱两家的交情,亲戚不成咱情份还在。你看双喜和秋宁这两孩子……”胡氏吞吞吐吐地将来意说了,方氏先前心里多有些猜疑,倒也不显得惊讶,只是委婉地回话说,她要跟杜朝南商量商量。

胡氏忙道:“这可是大事,那是应该的。”

这日晚上,夫妻两人关起门商量三女儿的婚事,杜朝南早就觉得双喜不错,以前要给方宁招婿时就考虑过他。他生怕方氏嫌弃刘家太穷,忙替他们说话:“他家虽然穷些,但大同老口子都能干,双喜双庆都大了,我听说,双庆也在刘家庄那边找了个活干。双喜更不用说,他在饭铺子里一个能顶俩,里里外外的啥都干。牛子还说要给他和栓子涨工钱呢。”

方氏笑道:“我是那嫌贫爱富的人吗?咱家不也将将好过起来吗?你觉得行就成。”

隔天,方氏又抽空进城去看看香草,送些东西过去,顺便把秋宁的事提了提。吴氏和香草都说双喜人不错,再者秋宁人太老实,嫁到不知根底的家总不放心。一家人商量完毕,方氏就跟胡氏回了准话,刘大同一家人自然是喜出望外。两家都是熟人,刘家也没请媒人,刘家请了证人,合了八字就先了聘礼。刘双喜心愿达成,干起活来越发卖力。

这期间,杜朝南又被老宅的人叫去吃了几次饭,他向老杜头和何氏说了秋宁订亲的事情。何氏对于这门亲事是嗤之以鼻,觉得刘家太穷了。但因着她心里有更大的谋算,也没就没多说什么。

饭吃到一半,何氏眼珠一转,关切地问三儿子:“秋宁订下了,下一个就该轮到方宁了吧?”

杜朝南心中警惕,点点了头道:“是呢,也快订了。”

何氏笑吟吟地道:“这孩子跟别的女孩子不大一样,我原本不想揽这档事,可又怕她错过好亲事。这不,他小叔费了好大的劲才为她寻着一门合适的亲事。”

杜朝南脸色一僵,忙道:“方宁还小,有好亲事还是先紧着大些的吧。”方宁上头还有冬宁呢。

孙氏在旁边笑道:“哟,他三叔,你这会倒知道让人了。咱娘可是方宁的奶奶,难道就做不得主了?”

杜朝栋正容说道:“三哥,这门亲事,我说出来吓你一跳,咱们镇上的王举人你知道吗?这人就是他弟弟。而且方宁还不是当妾,是当正房!”

杜朝南无奈接道:“那可是填房。”

何氏把眼一瞪,冷笑道:“填房咋了?要不是填房能轮到你闺女?你当她是天仙呢?一个又犟又倔的乡下丫头,论聪明灵巧还不如圆宁呢?人家能看得上她,那是抬举咱杜家,你还捏着撇着,瞧你那样儿,稍稍发了点小财,尾巴就翘起来了。”

老杜头眉头一皱,敲敲桌子:“有话好好说,吵吵啥。”

……

杜家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向杜朝南发起攻势,恨不得他此刻就答应这门亲事。杜朝南被逼得无法,只好假装喝醉酒听不懂话。何氏再逼他,他干脆心一横就按方宁临来时告诉他的法子,手指往嗓子里一抠,在堂屋里哇哇呕吐起来。把杜家众人气了个倒仰,何氏只得让二儿子把他送走。

方氏带着几个女儿正在家等着杜朝南,一见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秋宁忙去做醒酒汤。一家人折腾了好一阵子才服侍着杜朝南睡下。

此后几天,杜家老宅的人轮着番的来劝杜朝南夫妻俩,见两人不答应,何氏又开始大哭大闹,骂三房夫妻俩不孝顺。夫妇俩被逼得干脆每日早出晚归,进城给弟弟帮忙去了。

转眼间,八月过去了。九月初二这日,宋老财父子俩终于回村了。宋老财这次还带回了一个面上有伤疤的中年妇人玉嫂回来。这是他在玉城给妹妹买下人时,砍价作添头讨来的。

宋老财一行人路过村中的打谷场时,就见一堆人正围在那儿唠闲嗑,王氏也在其中,众人一看到他们三人纷纷笑着上前打招呼。

王氏眯着眼笑着说道:“大兄弟你们回来了,俺们家快有喜事了,你们正好能赶上。”

宋老财出于礼貌,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家啥喜事啊?”

王氏扫了一眼宋乔,意味深长地说道:“还不是俺三弟家的方宁嘛,这次有大福了,男主还是镇上数得着的体面人家呢……哟,我还有事先走了。”王氏故意把话只说半截,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宋乔心里一咯噔,镇上有名望的人家,他立即把可能的人选在心里过了一遍,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宋乔脸色十分不好,他再看看父亲,宋老财仍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虽然满面风尘精神却极好。

宋柳带着小木头和来福听到动静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宋老财满脸笑容的拉着一儿一女问寒问暖,宋乔心不在焉的唤过来福给自己打洗脸水,他趁着这当儿低声问道:“来福,这是怎么回事?”

来福简洁地答道:“杜朝栋想把方宁姑娘嫁到王家,杜三家不同意,这不杜家正闹腾呢。”宋乔随意呼噜了把脸,用袖子一抹,转身就往河洼跑去。谁知到了方宁家后,却发现只有静宁和夏宁在家,方宁随她父母去城里舅舅家了。

宋乔悻悻而归,心里像揣了二十五只耗子似的,百爪挠心。那王家是本镇的大族,王清举的哥哥又中了举人,他们宋家可比不上。自己虽有所表示,可是方宁对自己始终清清淡淡的,不知道她到底喜不喜欢自己,还有她以前老骂自己迂腐,她甚至从没像别的女孩子那样见了自己就脸色绯红……宋乔越想心里越没底。

回到家里,宋乔随便巴拉了几口饭,又开始在屋里踟蹰徘徊起来,在屋里转烦了,他索性披衣在院里继续徘徊,他恨不得此时再去河洼看看她回来没有。

宋老财跟两个小儿女说完话又让来福将带回来的玉嫂安顿好,回来一看大儿子还在院里像没头苍蝇似的乱转。他不禁摇摇头,再一看大儿子这种长吁短叹、六神无主的可怜样儿,不由得心里一软,温声骂道:“瞧你那点出息,跟没娶过媳妇似的。”

宋乔正在心烦,一听这话,梗着脖子顶嘴:“我本来就没娶过媳妇。”

宋老财实在看不惯他这副样子,唉了一声,语重心长的开导道:“你就是没出息,你想想当年我娶你娘那会儿,那差距有多大?好家伙,我当年除了一件长满虱子的衣裳再没有身外之物。可结果咋样?你娘最后还不成了你娘吗?那个一年四季扇扇子的什么夏才子还不是得甘拜下风!你再瞧瞧你什么条件?你可是年轻有为的快跳上龙门的鲜鱼,那个王清举是什么玩意!”

宋乔低声道:“他也是一条大鱼。”

宋老财不以为然:“再大也是条被腌过的咸鱼,能有你好吗?他前头可是死过浑家,咱老家有句俗话说,这死了婆娘的男人就跟死过人的宅子一样,再好再大住进去心里也膈应。这姓王的忒不是东西,婆娘才死了多久就惦记新人了。稍好些的女方谁愿意嫁这样的人家?我不信那杜家那丫头想不到这个。不信我明个儿去她家提亲你看看。”

宋乔一听到提亲,不禁喜出望外,忙激动地问道:“爹,你真的要去提亲吗?你不是看不上她吗?”

宋老财背着双手,慢悠悠说道:“开始是不喜欢,我一向都不大喜欢心眼太多的女孩子,怕你将来被算计,可我又想想,没心眼的也不行,我怕将来被别人算计了。你这家伙,有时太呆。……就她吧。”

宋乔高兴劲过了,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可是,她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宋老财真想敲儿子的榆木脑袋:“嘶,她不喜欢你?你咋这么笨呢?人家手里捏着钩子等你咬呢?这女孩子家家的就得端着,她要是像别的女孩子那样,上赶子来,咱家会瞧得上?”

宋乔略有所悟,最后被宋老财连骂带哄的给推进屋睡觉去了。

一夜无眠,第二日一大早,宋乔就一骨碌爬起来先找了一件新衣裳,他看了看屋里竟没有镜子,只好悄悄溜到宋柳房里对着镜子照了一番才放下心来,快步朝村南头走去。小木头一脸忧郁的看着大哥的背影,昨晚,他听见爹和大哥的对话了。大哥为什么看上的不是方宁的姐姐呢?他该怎么对大哥说呢?真愁人。

今日方宁是和小舅一起回来的,杜朝栋一反平日的懒惰,今日也早早起来。三哥一家这么不识时务,让他十分恼火,他决定今日要下一副重药,亲自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女。方宁一看到杜朝栋,就径直走了过来说道:“小叔,我正好也想找你,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