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乐悠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农家乐悠悠-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郎每字每句,都说的颇为义正言辞,林小桥在一旁静静的瞧着,她的大哥,身上已经渐渐有了作为一家长子的气势。

周氏方才说出那样的话来,其实也真的是脱口而出,随口一说的,说完之后,她也知道自个儿把话说的严重了,尤其是瞧着一向温厚老实的二儿子,脸上也显现出恼怒的神色来时,她的心里还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丝的惧意和悔意。

不过,周氏瞧着老爷子还是一动不动的坐着,也未曾出声指责她半句,便以为她说的话,对了老爷子的意思,于是便自我安慰,只要老爷子没生气,即使是说错了,那也是能有人护着的,所以周氏便没有那么害怕了。

反而装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挺直了老腰杆子坐着,瞧着还挺镇定的。

可是,此时大郎一番有理有据的言语说完之后,周氏的气势便不由自主的弱了下来。

尤其是看到大郎,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只等着她说出个所以然来时,周氏更是禁不住脖子往后缩了一下。

周氏情不自禁的瞄了下林老爷子,指望他此时站出来替她解围,可是李老爷子现在却是只顾着,自个儿生气,也没注意到她递过去的眼神。

大郎见周氏迟迟没有开口分辨,便又欺身向前一步,走到周氏面前,语气愈加坚定的说道:“请您给个说法,否则咱大楚王朝的律法何在?污蔑之罪,又该当如何定论?”

大郎越发凌厉的眼神,使得周氏整个身子,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靠去,一股熟悉的惧意又蔓延了开来。

孽障,真是孽障,老二生出来的那几个,都是天生的孽障啊,周氏虽然被大郎周身的气势给震慑住了,口上说不出话来争辩,但是她还是不忘在心里谩骂着。

“啪——”林老爷子看着自个儿的孙子,居然如此放肆,方才打断他的话语,现在又以气势逼迫周氏,实在是觉得气愤。

大郎听到声响,漫不经心的转过头去瞧了林老爷子一眼,只这一眼便瞧出了,祖孙两个气势孰弱孰强。

林小桥看着自个儿大哥,那一脸的淡定,不得不说今儿个大郎带给她的震撼太多了,就冲着大哥现在的沉稳,自此以后,自个儿一家终于能有个顶梁支柱了!

李氏亦是如此想法,原先她还有些担忧的情绪,在亲眼见着儿子的不畏和稳重之后,一下子便消散了。

而林老爷子也是此时此刻,才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孙子是真真正正的有出息了,能够成为一家之主了,以后老二一家子,就更加难以拿捏了。

林老爷子蓄势待发的火气,就这样被大郎的一个眼神,瞬时灭去了许多。

不过他还是强撑着,呵斥道:“作为长辈训斥小辈两句,又怎么了!无论对错,你们做晚辈的,都应该受着!你作为一个读书的人,更应该明白这个理儿,更应该清楚何为‘不孝’!”

林老爷子的话落,周氏立马便坐直了身子,仿似找到了一条十分有理的说法,口里一个劲儿的念着:“对!对!对!你们晚辈不孝顺,也是一项罪,可以去县官老爷那里告你们!”

大郎听了这话,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浅笑,淡淡的瞧着林老爷子,说道:“爷爷甭急着给孙子,又扣上这么一顶大帽子!古语有云‘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必孝’,换言之意为,长辈慈爱,晚辈孝顺,长辈不慈爱,我们做晚辈也无需孝顺!爷爷还是想想,你们这些做长辈的,从前都是怎么待我们的,再来跟我谈‘何为不孝’吧!”

然后又转眼瞧着自以为理直气壮的周氏,说道:“奶奶,咱大楚王朝的律法里头,不仅有‘不孝’这一条罪,还有‘不慈’这条罪的!您若是想去找县官老爷做主,咱们一家子定会奉陪到底,顺便再把您以前做下的那事儿,也拿出来说道说道!咋样?”

大郎原是不想再把,那年周氏残害李氏腹中胎儿的事情,拿出来说的,因为那不仅仅是周氏的痛脚,也是自个儿母亲内心深处的伤痛。

但是,今儿个周氏跟林老爷子实在是,太嚣张了,大年初一就来找茬,若是不趁势打压一下他们的气焰,让他们记起该记着的事儿,估计又要跳出来作祟了!

因此,大郎说完这话之后,第一时间便转过身去看了下李氏,见她面色似乎并无不妥的样子,才又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林老爷子和周氏。

老两口都不曾开口,面上的神情也是一致的难看,周氏是完全被大郎的话,吓得没了气势,而林老爷子则是被孙子,逼得怒火中烧,却又不能言说,一张老脸憋得通红通红的。

就在祖孙三个如此冷冷对峙之际,一直沉默的林二牛却突然站起身来,有些颓然的说道:“年已经拜了,二老以后自我保重吧!大郎,咱们回家吧!”

说完便不顾众人的反应,率先大步走了出去,大郎和林小桥几个紧跟其后,也跑了出去。

一行人走到院子门口,林小桥才想起来,他们该说的事儿,还没说出口咧,于是她便又跑回老宅的屋里。

也没细看屋里人的反应,一口气把该说的事情,说了出来:“刚忘了说一件事,爷爷奶奶,咱们一家马上就要搬去省城住了,你们二老自个儿多多保重啊!以后咱们就离得远了,不过你们放心,该出的养老银子,咱们肯定是一分不少的,会拿给你们的!另外呢,镇上的那个铺子,咱家也已经转给旁人了,你们没事儿就别进去了,否则哪天被人赶出来,还不晓得怎么回事咧!”

溜溜的说完了这番话,林小桥转身便跑了出去,李氏他们也正站在老宅的院子外面,等着她咧!

大家伙儿结伴回到家里,陈学文母子已经把铜锅点好,各式配菜切好备好,摆上了饭桌,就等着她们回来开饭了。

今儿个中午,林小桥一家没有按照往年一样,下锅饺子,而是在她的强烈建议下,改换为吃火锅。

这是,林小桥能够想到的,在不允许动锅铲的情况下,想到的最为方便又美味的吃法了!

热气腾腾的铜锅里头,汤底已经完全煮开,一屋子都散发着浓浓的鸡汤香味,美食当前,大家伙儿便都暂且,忘记了方才不开心的事情,洗手净面,坐下烫锅子吃。

林小桥拿起筷子,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两片羊肉,在锅里涮了涮,待其烫熟之后,就着她自个儿调制的酱料,蘸一蘸,味道着实不错!

大郎几个,知道自个儿父亲有些伤感,陈学文也是打从林二牛一进门开始,便看出了他的脸色不好,于是三个大小伙子,为了提起他的兴致,便故意营造着热闹的氛围,端杯敬酒,哄闹抢食,一时间林家的屋子里头,好不热闹。

丫鬟下人们,自也早就得了李氏的准话,让他们自个儿在厨房摆了一桌,该咋样热闹就咋样热闹,只不许喝得太醉了闹事儿。

下午,李氏收拾收拾,便领着林小桥几个,去了姥姥家拜年,跟孙氏和李老头子老两口,说了他们一家子要搬去省城的事情。

孙氏自然是千般的不舍,她这辈子总共就两个闺女,原本还有个闺女嫁的近,可以常回来看看的,现在却是两个闺女,都离得远了,这让她心里头怎么能不难过咧!

不过,老两口也知道这大闺女一家,能够搬去省城,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日子越发的好了,况且这也是为了两个外孙的前程着想,所以老两口难过之余,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成天的守着林小桥兄妹四个,巴不得能够多看上两眼才能满足,而且还亲手给他们兄妹四个赶制衣裳,做些好吃的,连自个儿的大孙子,都顾不上了。

李氏见着自个儿老娘,为她的四个儿女忙前忙后的,只说不用,但是孙氏一片心意,哪里是她能够拦得住的咧!

而林小桥兄妹四个,住在姥姥家的这几天,最喜欢的就是守在已经两个月大的小表弟身边,成天逗他吐泡泡玩了!

偶尔也会抱上一回,过过瘾,小福虽然现在才两个月大,不过小舅妈还有姥姥,都把他养的很好,一张小脸白白净净的,还有些肉嘟嘟的,也不怎么哭闹,常常被他们几个逗得咧着嘴笑,十分的可爱。

看着小福这么可爱,林小桥真希望自个儿的娘,也能立马给他们生个弟弟,或是妹妹,那样她成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是逗逗弟弟妹妹就很有趣了。

在姥姥家住到了正月初六,林小桥他们便回了镇上,接下来便要着手收拾东西,交代事情,做好搬去省城前的诸多准备了。

这收拾行李啥的,都是不用林小桥插手的,李氏一人带着丫鬟们整理就行了。

林小桥现在要做的,就是得把铺子和镇上宅子,村里宅子的一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铺子那边,已经说好,就由顺子,满子两个做掌柜的,林小桥考虑到他们毕竟,现在年纪不大,所以暂时就没准备带上一个人走,而是留下两人一块儿打理铺子。

等到两人都够历练之后,林小桥是肯定要抽出一人,去替她管理别的铺子的。

至于,镇上的宅子,他们一家子走后,是肯定要留人在这里,看门打理的,否则,要是他们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了。

林小桥跟李氏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暂时先把路叔和路婶留在镇上,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厚道人,路叔毕竟岁数大了,以前也在别的大户人家做过小管事,肯定是有一定的阅历的,因此他还可以,时不时的去铺子瞅瞅情况,若是顺子,满子两个遇上啥棘手的事情,也可以找他先稳稳场子。

后来,林小桥又想着,路叔路婶留在镇上,那去了省城,就缺了看门赶车的人了,还有厨房里头也没人做饭了。

反正自家现在也不缺钱,所以林小桥便索性又拉着郑寡妇,去黄婆子那里,又挑了一房下人,打算带去省城。

毕竟他们到了省城,人生地不熟的,对于那边的牙婆也不熟悉,所以林小桥觉得,还是在自个儿熟悉的地盘上,买好带过去比较好,郑寡妇对此表示赞同,甚至夸赞起了她的细腻心思。

新买的这房下人,是一家五口,一对夫妻,年约三十多岁,男的叫王平,据说还能粗粗识得两个字,看着挺干练的,那个妇人瞧着也是个手巧灵活的,听说以前就是在厨房干的,林小桥称他们为‘平叔’,‘平婶’。

他们夫妻两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大些的小子年纪,比二郎小一岁,小些的才九岁,林小桥给他们改名为‘书青’‘书墨’,以后就让他俩,分别跟着大郎,二郎两兄弟了。

还有一小闺女,今年才七岁大,叫‘丫丫’,林小桥瞧着她长得倒是挺机灵的,便暂时没给她改名,让她跟着自个儿的娘,在厨房帮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林小桥一家子跟陈学文母子,便于正月十六这日,出发往省城迁移了。

这次连人带行李的,总共四辆马车才能装下,林小桥自家只有两辆车子,其余两辆只得雇了来用。

好在路上行走的几天,天空晴朗无雪,林小桥他们一行人,也只是走了四天的时间便到了。

下了马车,站在新家门前,林小桥仰望着天空,告诉自己,新的生活又要开始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自忙活

书院正月二十便开学了,因此他们到达省城的次日,陈学文便赶去书院报到,顺带着打听了一下今年,他们书院招收新生的一切事宜。

每年书院都会招收一批新的学子,但却是有名额限制的,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只收一百名新的学子。

且此书院还有一特别的规定,就是凡在本书院求学的学子,六年还未中举人者,必须离开书院。

林小桥听到这条规定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书院院长的明智和严厉,此条院规,不仅能够严格的控制好,书院学生的质量问题,也是给那些屡考不中的学子们,变相的指了条变通的路。

通俗点解释这条规定,其意思便是,那些六年都考不上的学子们啊,你们也该瞧见自个儿,身上有几斤几两了,既然实在不是读书这一块料,干脆就及时弃了,另寻其它的路走,何必在这条路上浪费时间呢!

此外,这样规定的一出,书院的学子们,定是会更加的竞相竞争,林小桥已经能够预感到,以后她的两个哥哥进了,这家书院念书之后,身上背负的压力得有多大了。

唉,还是先别谈什么压力不压力的了,这也是后话了,现在让林小桥一家子最发愁的,就是两兄弟到底能不能,成功的踏进这家书院。

据陈学文打听回来的消息,今年他们书院只招收一百一十个新生,且新生的入学考试,定于十日之后,二月一日举行。

而且,据说现在已经报名要参加考试的人数,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个了,更别说报名时日还剩三天,在这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又得增加多少报名的人数了。

且这些报名的学子,皆是身上取得了秀才功名的,也就是说所有能够参加,书院入学考试的学生,大家的起点都是差不多的。

一听到这个说法,大郎二郎两兄弟当时,面上的表情就变得僵硬了,这样的挑战也一点儿,都不亚于每年的秀才试了。

当然,省城也并非只有这么一家书院,其它大大小小的书院,也有七八家,但是名声最好的却是陈学文所在的这家。

为了减轻兄弟俩身上的压力,林小桥也曾经试图劝说过,她的两个哥哥,是否可以放弃这家书院不选,改选其它稍次一些的书院求学。

俗话不是说‘矮子里头选将军’嘛,林小桥并不觉得进去这家压力山大的书院,一定会是件好事。

或许选择一家稍次些的书院求学念书,可以减少很大的精神负担,而且也能够得到先生的青睐和重视咧。

但是,此说法听到陈学文的耳朵里,他却连连摇头,非也非也,他们书院的师资力量,是省城所有的其它书院,压根儿就没法比较的。

而且,每届举人应试,他们书院去一百个学子,往往最后都能够有七十个考中的,所以每年才会有那么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们,挤破了脑袋,也要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

面临这样大的竞争,林小桥听着都有些,想打退堂鼓的意思,但是大郎二郎两兄弟却都是,壮志雄雄,满脑子都是誓死也要考进这家书院的想法。

对于两兄弟这样的决心,陈学文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