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贾敬也已经今非昔比,他至少看得透这一点:你们一家子斗来斗去,我一个臣子跟着瞎掺和什么?他这回倒是想着明哲保身,拖延时间就是不肯下笔。可是恭王既然出头,满朝文武还不是自动把他划到了恭王这边?

于是这天的朝会异常热闹。本朝还没有在金銮殿上殴斗的先例,可是这毫不停歇的阵阵唇枪舌剑,犹如惊涛迎面袭来,在场静听的二皇子忍了又忍,还是气急攻心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身边的两个弟弟,三皇子与四皇子眼疾手快,一左一右地扶住了二哥。圣上的脸色更是阴沉,眼见着儿子们和宫人一起抬走了次子,而太子随是面色平和,却难掩些许忧色……圣上一挥手,在总管太监及时的“退朝”之声中,拂袖而去。

散了朝,匆匆赶回东宫的太子在见到妻子之后,脸“唰”地掉了下来,他就差拍桌子瞪眼了,“欺人太甚!”

太子妃父兄官位可都不低,前朝闹腾成这样,她要是一无所知都对不起她这个姓氏和位子,“消消气。”说着,亲手端了适口的茶上来,“润润嗓子吧。”

妻子贤淑又体贴,这一盏茶竟然真的浇灭了太子的大半“怒火”,再说她媳妇还怀着身孕,他不好再发牢骚,平复了下心情才道,“其心可诛。”内容虽比上一句更激烈,但语气却平和了不少。

太子妃凑上前去,低声道:“我的殿下,单是宗室亲王们就称得上如狼似虎了,他们可是见着点血腥就敢扑上来咬上一口,谁让圣上动了削藩的念头啊。”

太子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是觉得受了宗室以及若干臣子威胁,他的皇家威仪,或者说是他的颜面严重受损,心中极为愤怒和不甘罢了。他想了想,又略有不满道:“荣国公也为二弟说情……”

横竖房里全是自己的心腹,太子妃干脆实话实说,“亲儿子犯了错,都要喊打喊杀,换了外人能宽厚得起来?”

太子脑子也不慢,其实他最为不快的正是这一条,“父皇果然不想重罚二弟。”

太子妃都快撑不住了,“殿下,您今儿这是钻了多少回牛角尖儿?”

二皇子的确居心不良,当年又对太子存有不敬之心,可对一位皇子来说,这世上还有比剥夺继承权以及封王的念想更残酷的事儿吗?二弟前途无望之时,你雪中送炭,他极有可能会感恩戴德并一生都忠诚于你,万一他恩将仇报,圣上绝不会轻饶他!

谁知太子忽然抱住了太子妃,下巴都轻轻地架在了妻子肩上,“我知道你为我好,而且这正是展示我仁厚的时候,”他顿了顿又道,“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太子妃也搂住丈夫,心中颇为感慨:将来你不得不做的违心事儿定然数不胜数……真正的折磨还在后面呢,二皇子躺下了,三皇子与四皇子可就该崛起了。殿下,您快点长大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24号的更新。白天有点累,吃完饭就呼呼了,醒来赶紧更一章。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51章

自从太子抱着她哭过一回;这位仁兄也就彻底放开了;虽然在太子妃看来;委实是放得太开了……她不到一岁的亲儿子都没窝在她怀里;这样流泪哽咽;将来就算会说话;大概也不会像他爹似的抱怨和撒娇。

你这么脆弱;可我为什么在地府时这般想念你呢。这么一琢磨,她竟把自己给“愁”乐了。

太子妃这一笑有些不可收拾;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动,太子哪还能……装不知道?只是他那股怨气早已泄了大半,此时胳膊一紧,佯怒道;“让你幸灾乐祸!”

太子妃闻言收住笑容,与太子四目相对——他这个丈夫生得俊俏,恼羞成怒,脸颊微红时候就更有看头……太子妃斟酌了一下,才强忍着笑意言道:“在外你不得不忍让大度,回家来若还是不得自在,那……”

这话正说到太子心坎上,太子慰帖之余不由问道:“那什么?”

太子妃忍不住笑出声来,“那也……太惨了啊。”

太子闻言,松开他媳妇便往后一仰,说来也巧,这张太子妃最喜欢的罗汉床上铺满了引枕与垫子,而太子高出太子妃快一头,这一倒身子大多落在了垫子上,而他的发髻却磕在了罗汉床的围子上……

金簪撞木料声音并不清脆,太子还仰面眨了眨眼:只是脑袋硌了一下而已,他媳妇已经扑了上来,关切地盯着他的眼,发觉他依旧双目有神,便连忙撩开他头发仔细查看。

太子心中越发舒坦,“我没事。”感受到太子妃依旧扒拉着他的头发和头皮,又感慨了一句,“还真是挺惨啊。连媳妇都不听我的了。”

太子妃抬手就在丈夫脸蛋上抓了一把,“果然还是硌到脑子了?”别说破皮了,太子脑后连块红都找不到。

太子反手攥住妻子的手腕,“还治不了你了!”

前世,他俩也不是那种“举案齐眉”的夫妻,而是不时斗嘴,偶尔也动个手,当然挨打的一直是太子。

太子妃和她那位好搭档一样,如果和丈夫感情不好,如何到了地府依旧念念不忘,想着有朝一日归来与丈夫再续前缘啊?

这回也是一如既往,夫妻俩笑闹一阵,太子的郁气也散了一些,算算时辰,太医应该已经给二皇子诊过脉并开了方子,他们夫妻俩也该去探望一下气急攻心的二弟了——若是提早去了,还得分出些伶俐人来伺候他们,太子妃可还怀着身子呢……这哪是去探望安抚病人的,而是去专门添乱的。

夫妻俩赶到二皇子住处,才知道他们在成年兄弟之中来得最晚,却是最让二皇子夫妇舒坦的一对儿。此时二皇子喝了药,虽然依旧脸色苍白,说话时却多了几分底气。

太子妃不打搅兄弟说话,便拉了弟妹到隔间里,问起二皇子的病情。

除了不可化解的利益冲突,只要客气一点,不添乱也不拖后腿,就不容易得罪人了,事到如今二皇子也没有跟太子“别个苗头”的本钱了。

太子妃深谙此道,只问病情,再说起自己听说的补养方子,语气神情自始至终都和以前一样:既没有得意也没有同情,完全就是“听你述说些烦恼,我真心帮你出点主意”这种妯娌间的寻常说话,却让二皇子妃感动得想哭。

等这太子夫妇告辞,二皇子妃扶着丈夫换了个姿势。看着丈夫那副掩饰不住的懊恼神色,二皇子妃问道:“殿下,您刺太子了?”

二皇子沉默半晌,才道:“没忍住。”

二皇子妃叹了一声,“您这是何苦。”

二皇子吃了大亏,反倒冷静不少,隔了一会儿,他也长叹一声,“我还有什么可让人惦记的。”比起名为探望,实则过来瞧他笑话的三弟四弟,这个大哥可显得厚道太多了……他如今最恨的可是那几位故意撺掇他上阵的宗室王爷。

而太子夫妇回东宫后,太子还去看了眼元春与她的女儿——东宫上下都说,太子妃宽和,许甄良媛自己养孩子。太子最近已经不再往姬妾那儿转悠,元春还是因为她有个女儿,太子才会定期过来转一圈儿。

在宝钗看来,她自觉再次认清了这些贵人们:情爱都不值得一提,只有生下儿女才是最要紧的!

其实情爱对太子来说,真不是什么细枝末节,只是他细述衷肠的对象唯有太子妃一人而已。

却说荣府里,史令仪等着丈夫换完衣裳,坐到她身边,才开口道:“看那几位皇子……哎,瑗儿瑛儿定下来倒也罢了,敏儿嫁得太早如今想想还觉得有些舍不得。”

贾代善道:“不急,丫头们且多留几年。再给她们多攒些嫁妆才好,”贾赦如今就在西北,等忠义王倒了就能再捞些好东西回来,“琏儿珠儿的婚事烦劳你多用些心,赦儿媳妇跟珠儿媳妇还年轻,未必有你想得通透。”

贾代善这话已经无比直白了:如今皇子们已然跃跃欲试,背后除了他们的母族之外,必有西南两位王爷插手挑唆……大家都等看到圣上如何处置忠义王,之后那两位拥兵自重的王爷也自然有对应的招数。

让他们坐以待毙绝对没戏,奋力一搏才是“正道”。虽然荣国公觉得战火未必烧得到京城,但该做的却一样都不能少。

与此同时,回府的北静王也在和妻子闲聊,让妻子得闲时跟儿媳妇说说,省得她心里存什么疙瘩。

北静王无论气质还是脾气都是个典型的风雅文人,而北静王偏偏是军功起家,老北静王仔细考察过儿子的天赋秉性,觉得完全不必指望长子带兵上阵的那天,正巧当年太祖爷也在悄然收归兵权,老北静王给儿子留了足够的家底之后,便把兵权痛快一交,老爷子去世后,太祖爷以及北静王原先的袍泽和下属都颇为感念这位明智又宽厚的老人家,始终对北静王府颇为照顾。

袭了王爵的北静王也按照父亲的意思和自家的偏好,做起了文官,且官运亨通。几十年下来,也自有一番实力,只是原先那些与自家亲近的武将先后离世,又因为北静王府转向文臣之路,联系往来逐年减少……而北静王在此时看出圣上立志削藩,而藩王们干脆培植皇子们夺嫡……如此一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兴许京城都未必太平的时候,他为保自家全家平安,果断地替嫡长孙水溶定下了荣府的孙女儿贾瑗。

北静王如此急迫还有个重要的原因:自己的身体自己知,他觉得自己未必能撑得过十年,他若死了,凭他儿子与荣府的交情,能让荣府帮一次帮两次,却未必有脸面让荣府一直护佑北静王府到彻底太平的那一天。

依北静王对圣上的了解,他们和荣府联姻,若是不善兵事的先帝必会猜忌,可能征善战的圣上却绝对不会多心,圣上最糟心的可是越发桀骜无礼、尾大不掉的皇室宗亲们,以及他那几个渐露峥嵘的儿子们。

二皇子归来,虽然圣上对这个儿子颇为失望,可他毕竟是自己亲生儿子,作为父亲,看着其余几个儿子暗中嘲讽又几无同情之心,如何视而不见?唯独太子让他心中宽慰。

于是圣上这些日子看过二儿子之后,便常去这个儿子的母妃宫中坐坐。二皇子的母妃当初的确是昏了头,可儿子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她便精心照看起儿子,心中悔极痛极,嘴上却没抱怨过一句。

圣上这阵子经常过来,她没为自己和儿子开脱过一句,话里话外除了夸赞太子夫妇就是她贤惠的儿媳妇。

殊不知她这番言行却是最合圣上心意,其余几位宠妃没等着笑话,反而得到了圣上的圣旨:二皇子的母妃总揽宫务……

太子夫妇听到这个消息,太子妃还一语双关,“吃亏是福。”

除了说二皇子母子必定不会受什么苛待,也是暗赞太子这些日子对二弟一家十分宽容。太子逗着刚会滚来爬去的儿子,“当积德了。”

同是东宫,甄良媛抱着女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宝钗闲聊,“妹妹可有什么打算?”

宝钗极是知趣,“全听表姐安排。”

元春一笑,“我记下了,参见太子妃时我就替妹妹求个恩典。”

宝钗一怔,旋即恭敬拜谢,“有劳表姐。”

过了半个月,荣府收到了贾赦送来的家信,又无大战,他自然安生;而在家读书的贾瑛却也拿到了冯紫英写就的……情书。

读书人就算表达爱意也比较含蓄,可冯紫英不然,他从军之后难免摸爬滚打,于是写来的书信也越发“英气逼人”:他坦诚自己很想念瑛儿,只要能收到瑛儿的回信,回京后再陪她下棋也没什么关系。

贾瑛看完,气得小脸微红,“谁乐意跟你对弈!”你怎么跟我爹怎么越来越像了!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娘能轻易制住爹爹,可她这个当闺女的经常不知道如何说服她那个不讲理的亲爹。

贾瑛是个敏于行的姑娘,偏偏短处就是讷于言。

前来看望亲妹妹,顺便受命替妹夫说几句好话的贾琏,饶有兴趣地看着妹妹把这一封信,打开折起来,打开再折起来……他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娘那边的家信可已经写好了,就等你了。”

贾瑛说不过父亲,也不能比冯紫英更死缠烂打,却能跟亲哥哥撒娇,“不管了,不写了!”

贾琏笑道:“你倒扭捏上了。”说着,收敛起笑容,认真道,“你若有不满尽早说出来。”

贾瑛把信放案上一放,“咱家跟冯叔叔和舅舅家偏偏这时候……结亲,那只能是因为咱们三家必须结亲了。”她小脸一红,“妹妹我是嘴笨,可这儿,”手指轻点自己额头,“还没有那么笨。”

贾琏先是欣慰,之后才道:“既然你这么明白,为什么不跟娘早些说?”娘为此还担心了好久啊。

“跑去告诉娘我乐意或是不乐意?我脸皮得是多厚?”贾瑛瞥了她哥哥一眼,又翻开了信笺:我还不知怎么制住冯紫英呢!

贾瑛坐回案前,提笔凝神,在上好的笺纸上写了个开头,便下定决心:看我骈四俪六,绕不晕你!

贾琏就在一边看着,刚看妹妹写了几段,便感慨道:“这法子挺好。”不止冯紫英得看糊涂,咱们爹也未必有耐心读个明白……算是一石二鸟吧……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周末了!这礼拜超累,月底本来就忙,还要教个新人……

晚上回家跟我爸聊天,先说我怎么怎么忙,再说叉叉叉家那个名媛果然很漂亮,能理解叉叉叉为什么喜欢她,又说爸爸我要和你学做菜,我爸就说,闺女你快去睡觉吧。

我就去睡了,醒来码了这章,感觉不怎么天马行空,也就放心了。这章算周五的,周六还有更~

☆、第52章

贾琏拿到妹妹的回信:一封写给冯紫英;另一封可就是满载对父亲的思念与关切;最后还少不了撒娇的家书了……还亲自跑腿交给了母亲,当然也不忘把妹妹的意思大致一说……水凝欣慰之余还有些惆怅,“臭丫头,连心里话都不肯跟我说了。”

不过丈夫与将来的女婿同在前线;即使知道他们八成能平安归来,水凝却也免不了些许担心,仔细整理出了身在西北兴许用得到的衣裳物件;包了三个包袱;又嘱咐了丈夫的亲随,才让他将这些行礼和信笺一起带到丈夫身边。

别看贾瑛总让亲爹噎个正着;可是闺女还是跟亲爹更亲;而儿子则更偏心母亲。看着母亲忙碌;贾琏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