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道:“等他来了,你亲口跟他说。”

黛玉跟宝玉最是熟稔,知道宝玉若有事相求,定会当面请托。此事定是宝玉房里的大丫头袭人,仗着自己伺候过湘云,才假借宝玉之名这样生事!

外公家里一向不养闲人,这会儿二舅母和小舅母都在养胎,少不得人近前伺候;而两位表姐妹贾瑗与贾瑛又在准备嫁妆,也是用人之际,阵线上怕是有些忙不过来……可你袭人一个大丫头,如何能指使正经官家小姐帮你做活儿?

话说荣府如今的仆从多是贾代善与贾赦亲兵们的妻女儿孙,知根知底又值得信赖,只有很少的几户人手是水凝从外面买来。

这个袭人便不是家生子。

不过黛玉此刻也有些两难:是偷偷跟宝玉说,让他自己处置,还是直接跟外祖母告状去呢?而二舅母这一胎似乎不太安稳,湘云又是外祖母的娘家人……外祖母知道,二舅母和宝哥哥怕是难辞其咎了。

湘云再憨直却也不是真没眼色,她看出黛玉似有心事,便问,“你又怎么啦?”

黛玉有心提点湘云几句,想起这个妹妹才刚十二,言辞可得好生斟酌,结果她都没来及开口,大丫头过来禀报:宁府珍二奶奶小月了。

作者有话要说:争取月底或者下月初完结。

………………………………………………………………………

其实太子在证道“蔫坏”的时候,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傻白甜给他人添了多少乐趣,不由眼前一黑……可转念一想,今后终于可以专心看别人的笑料了,心里就又平衡了。

☆、第57章

凤姐的丈夫贾珍,虽然是个货真价实的混蛋;但却不敢拿子嗣之事胡闹。凤姐这一胎也是在她太婆婆史氏去世之前怀上的。

正逢太婆婆史氏丧事;凤姐又爱出风头爱显示才干;揽了不少庶务杂事在身,她处置起来也的确利落分明,贾敷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也颇为赞许。

宁府比不得荣府人丁兴旺,可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宁府也算家大业大;颇有声势;而家产多人口少,兄弟之间便不易因为家产而起什么口舌纷争。

因此贾敷媳妇大大方方地让侄媳妇和自己的儿媳妇一起管家:正所谓能者多劳;借着太婆婆的丧事凤姐果然给自己挣了个响当当的位置和名声。

可惜凤姐太过要强;纵然疲累不堪也咬牙硬扛都不肯示弱,直到有一天醒来身子酥软,连起身都觉得费劲,身边贾珍见势不妙,赶紧去叫了大夫。

凤姐是有喜了,可大家听完大夫所说也高兴不起来:这一胎比较弱,必须小心静养。

凤姐也知道厉害,孩子才是她在宁府的立身之本。只叹苦药汤子没少喝,连自己的屋子都不敢出,结果这一胎还是没能保住。

这消息传来,荣府的姑娘们也纷纷有所表示:好歹包上些药材和食材,打发身边的大丫头给凤姐送去。等这位嫂子身子好上一些,姐妹们再亲自过去探望也不迟。

却说史骞与王彦夫妻俱在,史家自然也比前世兴旺太多了。有祖父祖母爱护的湘云不缺吃喝用度,听说宁府嫂子小月,正要打发她的丫头家去取些药材,黛玉便主动道:“你这里短什么,我先替你添上。”

湘云应道:“多谢姐姐啦。正好省得再跑上一趟。”

黛玉道:“举手之劳罢了,你跟我还客气什么。”

湘云挽住黛玉的胳膊,笑道:“客气话可不能省呀。”

无论是外公家和自己家都受过舅公史骞的恩惠,若有机会,那可是一定要回报的。黛玉自认多替湘云着想,出钱出力,她还是做得到的。

此时湘云嘻嘻哈哈没心事的模样,让黛玉把本想提醒的话又咽回去了。

这会儿,史令仪跟前的大丫头珍珠也过来传话,告诉湘云给宁府嫂子的东西太太已经给预备下了。这个太太自然指的是史令仪。

黛玉听说,又笑道:“瞧瞧,多少人都想着你。”

湘云靠着黛玉肩头笑而不语。

午后,黛玉向外祖母、舅妈、表哥表姐们告辞之后,在回家的半路上巧遇应酬归来的宝玉。捡日不如撞日,黛玉便告了宝玉房里的丫头袭人一状。

可惜宝玉听了,只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湘云一向宽厚,不会在意的。再说袭人去求湘云,正显出她们主仆情深。

黛玉这会儿也闻到宝玉身上淡淡的酒气,她不再分说,吩咐车夫启程回府去了。

回到家的黛玉扑到母亲怀里,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

贾敏笑着安抚女儿,“你做得对。亲朋好友的一二疏忽,你既然知道了就不该隐瞒。只是他们承不承你的情,倒是另外一回事了。”

黛玉沉默了一会儿,才又道:“也是。”

贾敏又道:“纵然是亲朋,也不敢说事事合拍投契。宝玉回护他的丫头,也是人之常情。”

话虽如此,黛玉可察觉得出母亲的言外之意:纵容大丫头欺负正经的表妹……也是个糊涂的。

袭人并非家生子,却能吩咐指挥宝玉其余的丫头,虽然说不出口,但黛玉也能猜到个中缘由。见色忘义……黛玉对宝玉刚刚升起的些许情愫也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彻底烟消云散。

此时宁府凤姐房里,贾珍也正劝慰媳妇,拉着她的手道,“你也太好强了。”

凤姐有气无力道:“别说了。”没有子嗣,不管是钱还是权,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攥也攥不牢。

再说,贾珍在回京后就让亲祖父贾代化“揉捏”得屁滚尿流,之后行事自然规矩得不得了。

惜福养身、清心寡欲了数月,特地请来的老太医在看过贾珍之后,还是留了一句“公子伤了肾水,以后要专心保养不可恣意而为”……

这回凤姐反复思量,觉得这一胎孱弱终至小月,跟她丈夫也不无关系,因此这阵子对贾珍也没什么好气儿。

话说宁府的势力和财力大半集中于祖父贾代化一人之手。想讨祖父欢心只要两条:脑子好或者孩子多,贾珍自知他爹贾敬哪样都没占上,他要吸取教训,嫡子就必不可少,因此哄好媳妇也是当下要务之一。

为祖母守孝之际,他和他媳妇正好养足身子,到时候一举得男,他便能名正言顺地“松快”去了。

贾珍虽是神情温柔,心里却颇为恼怒,可看着媳妇面色惨白,双目无神,火气迅速散去之后又难免心虚几分。

凤姐抬手便是一枕头,正中贾珍胸膛,可思及回京后他也没收用什么通房,这份怒气来得快去得更快。

宁府除了贾代化,男丁多数都要丁忧,后宅里的小矛盾小纷争传进史令仪耳中她也只当笑话听听,在这位荣国公夫人看来,闹不到朝堂上可就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再说以她今时今日的身家地位何须太在意小辈们的心思?她正忧心西北局势呢——因为她的长子和将来的孙女婿都在前线。

夫妻相守多年,发觉妻子颇有远见卓识,贾代善在公事上并不藏私,两口子教学相长,感情越发深厚不提,史令仪的眼光也已经赶得上不少朝中官员了。

只看忠义王咽气,其子和麾下旧将大多投降圣上,但大军只徐徐撤出小股骑兵,并未全体挥师回朝,她就知道后面应该还有一仗……

这会儿收到太子妃送来的消息,她心里更是有了底,只等丈夫归来看他有什么话说。

贾代善下衙归来,一见媳妇脸色不佳,脱下官服再换上家常衣裳便坐到一言不发的媳妇身边,调笑道,“谁惹你了?”

史令仪也不隐瞒,直接用太子妃送来的密信追问丈夫,“你可知情?”

贾代善接过小小一张笺纸,看过便坦然道:“自然。”

他虽然不知道媳妇与太子妃如何结缘并几乎无话不谈、互通有无,却也乐见其成:他不愿送女儿孙女儿进宫,却不会拒绝后宫之中多个有分量的内援。

荣府也不需要什么人时不时地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只要隔三差五送出些只言片语已然足够。

贾代善又顺着密信内容说道:“北狄缺盐铁,而西北既产盐又有铁矿,忠义王坏了事,北狄人定会趁着西北乱局再捞上一把。”他想了想,决定说得再详细一点,“为了围困忠义王府兵,圣上特地调动了北疆守军。北面自然略有空虚,北狄人这回应该是从北面边关进兵,同时西北这儿也要派些精锐劫掠一番。”

史令仪只关心一样,“大阵仗?”

贾代善应道:“还是硬仗。”他抬手往西南方指了指,“先把北狄人打痛了,才好腾出手收拾那两位。”

这辈子可不同前世,史令仪还是难免偏心,却对长子贾赦也是真心关爱,因此每次听说他要上前线,尤其是面临大战,史令仪这个当娘的总是难免心惊肉跳。

贾代善又何尝不为儿子担心?纵然他一切都算计好也安排妥当,一样怕“万一”。

不过此时他还是安抚媳妇道:“赦儿正是壮年,他这回再全须全尾地回来,到了袭爵的时候定不会降等。”

史令仪抚着额头,叹息一声,“我心里明白。”有过硬的功劳才有后面的风光。

这是慈母心肠,无可非议,贾代善也无奈道:“赦儿在前线,还少沾染了许多是非呢。”

这个“是非”可真是意味深长……

皇子们渐次成人,各个雄心壮志,好像都不大愿意跟着太子大哥安安稳稳地“混日子”啊。

正如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所料,刚刚返回京城的忠顺王世子接连见了三皇子与四皇子的亲信之后,气得直想拍桌子砸东西:这两个也太笨了!光想着娶人家的姑娘,就没动过先送出几个女儿的念头吗?真以为家里出了个宫妃,就能端起架子随意挑拣名门之后了?

要不是自家跟皇后娘家的恩怨委实难以化解,忠顺王世子也怕太子登基之后来个秋后算账,这才肯跟三皇子与四皇子凑一凑,起码有两位皇子顶在前面,他暗地里的布局也不那么容易让圣上发觉。

遇上这样两位心高气傲的皇子,忠顺王世子原本只打算躲在幕后出点主意,如今看来他不亲自出手也不成了。毕竟真真正正地立了一功,底气挺足,于是他思量了一阵,便提笔给恭王写了封信。

恭王这些年专心紧抱圣上大腿,可不代表他没别的心思:他这个皇帝哥哥看着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对自家亲戚也不会手下留情……忠义王纵有野心,其实还是圣上出手逼死的。

恭王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他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忠顺王府暗中的亲近他自然也默默“笑纳”了。这回收到忠顺王世子的请托,他也没怎么犹豫便直接应允了。

没过几天,宝玉在跟着相熟的公子们吃酒闲谈之际,兴致颇高,便随口赋诗一首——因为他也无心仕途经济,却真正有几分“歪才”,长辈们便干脆任由他做个富贵闲人,逍遥公子,也不再逼他一味读书……

宝玉的诗写得怎么样另说,但立意却是向往田园,视功名如粪土之意。可如今边关还有十几万将士枕戈待旦、保家卫国……尤其是他的亲大伯正在前线奋勇杀敌呢。

随后有心人特地拿这诗做了点文章:往大了说便是成了对圣上不满,往小了说也是荣国公管教不严。

实际上,圣上看到宝玉的诗就笑了:荣国公贾代善精明又谨慎,听说他家家风亦正,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个与众不同的孙儿?

虽然圣上不以为然,可事发后宝玉结结实实地挨了他爹一顿臭揍——贾政的骑射功夫比不过亲哥哥,可收拾儿子绰绰有余。更让这位端方君子恼火的是,宝玉这首诗把他哥哥贾珠的婚事都给搅了……

贾政与王咨夫妇原本相中的姑娘亦是出身书香门第,可人家听说宝玉的“诗才”便知难而退了:有这么个管不住嘴巴的小叔子,谁知今后还得惹上什么麻烦!

就在宝玉趴在床上哎呦的功夫,荣禧堂里史令仪也正在运气:袭人请湘云做活儿的事情让这位荣府女主人知道了,而袭人之所以有这个胆量支使正经官家小姐,当然也瞒不过史令仪。

王咨也青着脸,却还能徐徐劝说婆婆——勾引儿子的狐媚子,她自然不会手软。

可王咨越说声音越轻,而史令仪越看儿媳妇脸色就越发觉得不对劲儿,她刚要开口,就见王咨忽然按住隆起的肚子,左右丫头齐齐扶住之后,还能轻声却坚定地说道,“母亲,我是要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依宝二爷的个性,惹祸是必然的,他只有吃了亏才能长进呀。

…………………………………………

晋江的作者回复功能似乎抽了,读者回复和作者回复都变成了小绿字……等我晚上再回复大家哈。

☆、第58章

王咨这回发动得略早;但家里早已备好了产房、产婆以及一应物事,更有管事听到消息便打发人出门去请荣府常用的老大夫。

二儿媳妇在自己院中的产房里生孩子,史令仪自能沉得住气;就在外间坐镇。没过一会儿;得到消息的大儿媳妇水凝与小儿媳妇赵晴也带着人匆匆赶了来。

史令仪冲着向她请安的水凝微微点头;“又得辛苦你一回,回头让政儿媳妇好好谢你。”

这么多年下来,婆媳相处甚欢,史令仪的要诀便是少插手儿子的内事,说话时也少摆长辈架子。当然前提是儿媳妇也是灵透人,懂得投桃报李;若是前世的那个……这么待她怕是要蹬鼻子上脸了。

水凝乃是郡王嫡长女;自有非凡的格局和见识,她闻言恭敬应道:“太太放心。”

有长媳操持,偌大一个院子自然条不紊。

史令仪满意之余,也关心了一下小儿媳妇,“你身子怎么样?这种时候可别逞强。”

二嫂王咨的~呻~吟与产婆说话的声音隐约传入耳中,赵晴小脸微白,却还故作镇定道,“媳妇儿没事。”

史令仪拍拍赵晴的手背,“咱女人都得闯过这一关。”说着,她自己也笑了,“我生了赦儿之后,这才真心觉得我娘可真不容易,你不妨常请亲家太太过来陪你说说话。”

赵晴当然乐意亲娘过来照看,只是自己的娘家并不风光,因此她嫁进门来便一直小心做人,不肯做那个特例,“媳妇儿真的没事。”

看出弟妹心事的水凝也笑道:“太太最疼媳妇了,弟妹不用不好意思。我们几个怀胎坐月子的时候,娘家也是经常来人探望的。”

赵晴这才知道婆婆没说客套话,她一时也难掩喜色,专门起身谢过婆婆史令仪。

话说,王咨这已是第四胎,她生孩子都“轻车熟路”了,从发动到顺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