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子,这个儿子的确还能再“挽救”一下。

看着心甘情愿跪伏在地的儿子,圣上神情越发柔和,“建议你去江南的人正是太子。”

【“文】二皇子一愣。

【“人】圣上也是一巴掌拍在了儿子肩上,“傻孩子。”

【“书】二皇子忽然觉得双眼酸涩难忍。

【“屋】圣上又道:“吃一堑长一智。到了江南,别再心软手也软了。”

二皇子酝酿了好半天,再抬头时还是红了眼眶。

圣上看见就笑了,冲着待命的太监一摆手,“快擦擦鼻涕吧。”

当听说五皇子要到北面当监军,而二皇子则南下做钦差的时候,休沐在家的忠顺王世子正嚼着荔枝,这一口下去好悬才没咬掉自己一块肉:他本以为南下的该是五皇子,而北疆这地方则是三皇子或是四皇子前去历练一番。

正伺候世子爷的蒋玉菡见状,连忙端了清茶上前。

世子抬手就把茶盏摔了个粉粉碎。蒋玉菡也不辩解,直接跪在了碎瓷片上。

世子长叹一声,“你们都退下。”

蒋玉菡与仆从们鱼贯而出,世子靠在椅背上,真是思绪万千。

他还信心满满,正盘算给即将赴任的林海一个“惊喜”,万没想到圣上倒先给他来上了一耳光。

忠顺王世子肯算计二皇子,一来便是因为他不太“配合”,二来便是好好让圣上吃个瘪……不管怎么说,他此举都把二皇子得罪到死。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没挑明,但二皇子跟忠顺王府肯定是势不两立了。

世子没算计到的地方正是二皇子竟然翻了身。若是二皇子能在江南恢复名望……紧要之时也只能兵行险招了。

忠顺王世子打算得极好,而与此同时宫中御书房中,圣上正与贾代善聊天:二皇子此行的“大保镖”便是荣国公的嫡长子贾赦。

作者有话要说:周六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这天我还看到了蓝色的天空!撒了一天欢的结果就是回家就感冒了……

…………………………

据说今天JJ服务器更新,不知道还能不能期待一下……

☆、第64章

神策军不愧是圣上亲军;因为九成以上的将领都是由圣上一手提拔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剩余那一成就是像贾赦这样,他以及他爹都早早站到了圣上这一边的人家。

荣国公贾代善不仅战功赫赫、故旧遍天下的枢密院副使,还是最早倒向圣上的那批人里最有分量的一位——不服都不行;他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政治远见和嗅觉也相当了得。

在“四王八公”里;如今也只有北静王能和他相提并论了。可惜北静王自不惑之年开始病病歪歪;身体不佳精神头也不充足,而贾代善看起来活到七八十都没什么问题。

因此;圣上和贾代善这样的“自己人”说话时,也相当和风细雨:圣上的确是取中了贾赦守卫二皇子南下。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还要征求下贾代善的意见:这便是优容老臣了。

话说,早在太祖建国之初,忠顺王就和荣国公不合,分属两家的门人下属也互相看不顺眼,明争暗斗都不消细说。

尤其是当年,忠顺王世子还年轻气盛之时,暗算过同样是个少年的荣国公嫡长子贾赦——那回贾赦险些真的没能回来。

虽然忠顺王世子事后也受了重罚:诸如数年不得晋升,不得接触到实权,他果然也消停了好一阵子。

而自此之后,忠顺王世子再也没在明面上给荣府找过任何麻烦,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两家的仇怨又跟着加深了一层,压根化解不得了。

贾代善曾跟媳妇和儿子们都亲口说过:鼠尾两端毫无操守,乃是官场大忌!再说,就算和忠顺王缓和关系,咱们能落到什么好处?

而圣上也相信:不管忠顺王府许下什么好处都不能拉拢的人或者人家,一个是他的次子,另一个就是荣国府了。

贾代善倒觉得长子待在京城的时候太多了,在他这个老子的眼皮子底下儿子能施展和发挥的本事有限,让他去江南官场见识一下真正的阳谋阴谋,你死我活吧——他又不能护持孩子们一辈子。于是他应得痛快,又替儿子表了下忠心。

结果自然是君臣甚欢。

离宫回府的路上,贾代善都在琢磨:二皇子今后是彻底跟着太子了,自家在圣上的默许下,提前和太子这边多亲近总不是坏事。

真不是贾代善心急火燎沉不住气,非要在他还活得挺硬朗的时候就要选边站,只是稍微细数下圣上的几个儿子,结果显而易见啊。

太子最为沉稳有度,身为嫡长子又深为圣上所爱,而且他还和太子妃有两个活泼健康的嫡子……

经历人生最大挫折的二皇子今后要么是贤王,要么就连闲王都混不上。

至于三四两位皇子……不仅母族不强,不能提供什么助力,还因为眼界所限倒拖后腿,而两位皇子脑子也不是特别清楚。在贾代善看来,他俩若再不回头将来怕是难以善了。

五皇子,算是皇子中较有心机的一位,但吃亏在年纪尚小,且手段略显稚嫩,毕竟宗室这块“大膏药”可不是想贴就贴,想甩就甩……

刚开蒙的六皇子压根就不用提了:等“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兴许都没到成婚的年纪呢。

可怜宗室王爷们在先帝在时,过得舒坦又恣意,换了圣上登基便处处受制,而且几番试探和出手之后,他们发觉圣上性子刚强,不肯轻易妥协,便想着干脆换个皇帝算了,而太子又一直跟他爹一条心……宗室们这些年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扶植挑唆其余几位皇子。

回到家里,先洗过手脸再换了衣裳,贾代善自然地坐到媳妇身边。

看着手里捏了张信笺,明显心情不错的媳妇,他不由好奇问道:“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还故意凑到史令仪跟前,“说给我听听吧。”

可说完这句,贾代善的脸便已然贴住了史令仪的太阳穴,目光顺着媳妇的手往信笺上飘了过去。

史令仪佯怒道:“偷看还这么明目张胆、理直气壮!”

贾代善连忙给媳妇捶起了肩膀,还不忘辩解,“我这怎么是偷看呢?谁偷看不背着人啊?”

话说,他俩的孙子都要成亲了,相处时依旧像是甜蜜小夫妻一般,平日里亦是打闹斗嘴不断。

而为了这点“惊喜”,害得孩子孙子每每到荣禧堂前,都得事先找史令仪跟前当值的四位大丫头之一问个清楚,才敢抬脚往门里迈……不然至少要挨上史令仪“横空”飞来的一枕头。

贾代善插科打诨的水平暂且不提,史令仪还是笑呵呵地把信笺干脆往丈夫怀里一塞,“偏你话多!”

贾代善得意地笑了两声,匆匆一扫便把信上的内容看了个明白:太子妃又送来“小道消息”来了。

要说太子妃……本事当真惊人:只要是太子的亲身经历,无论事情轻重缓急,太子妃都有办法撬开太子的嘴巴,一一打听清楚。好在她一向端方得体,不然活脱脱就是个祸国妖妃。

她这回来信说得便是太子对二皇子的态度,以及圣上私下里嘱咐太子的几句话。太子妃觉得没什么妨碍,也一股脑儿地写给史令仪看。

贾代善哪里知道史令仪和太子妃的真正交情,只是觉得媳妇和太子妃投缘得莫名其妙,亲厚得匪夷所思。

要说太子妃存着利用自家的意思吧……可怎么看都是太子妃对自家更好,光是给予也没要求什么回报……

贾代善一不小心就想“偏”了,可再一琢磨又释然了:两个女人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府里,也没什么机会“朝夕相处”。

想到这里,贾代善忽然叹息一声,“太子妃跟你交情可真是不错,”之后便换了话题,“咱们时候再去看望岳母?”

丈夫跟她说话还就是这么直白,史令仪笑道:“又求我哥哥做什么?”

贾代善也不隐瞒,“给赦儿挑些靠得住的幕僚。”

当然是弄些军师跟着儿子南下啦……

跟那群鬼精鬼精、又盘踞江南多年的官员们打交道,既然儿子心眼不够,只能靠军师来救。这人选嘛,又得烦劳大舅哥荐上些能人了。

史令仪沉默片刻,才感慨道:“可怜儿媳妇刚和赦儿团聚没几天,又得分离了。”贾赦此行不是外任,而是专为护卫二皇子,自然不能带上家眷。

这边贾代善刚把贾赦叫到荣禧堂里的内书房,就听在外间传来小儿子贾攸颤抖的声音:“娘,晴儿要生了!”

荣国公正经儿媳妇生孩子,无论人手还是物件自然都早早准备万全,而能让贾攸失态的原因,当然是他媳妇这一胎……不是太顺。

其实说“不是太顺”也是比较僻重就轻的说法。赵晴是头一胎,肚子又不小……可不就难产了。

她这回难产,不仅惊动了荣府上下,还把闻讯赶来的亲娘吓得面色惨白。

而赵晴痛得死去活来、神智都有些不清楚的时候,还勉强开口说了两句话:分别是“保孩子”以及“好好照顾他”……

听得在外心急如焚的贾攸眼睛都红了,蹭地起身就要往产房里面闯。

好在他哥哥们似乎有先见之明,眼看小弟架势不太对劲儿,两个哥哥十分默契,齐齐出手把他死死按在了椅子上。

贾攸本来就有把子力气,贾政可制不住他,还是贾赦捏住弟弟的肩膀的手腕,左右一别一拧……贾攸吃痛,果然老实了一点儿。

贾代善难得斥责了一回小儿子,“添什么乱!你要是真心疼你媳妇,就老实点儿!”

这还是史令仪牢牢挽住了丈夫的胳膊,也不管雅观不雅观,再伸手一掌拍在丈夫大腿上,害得贾代善没能顺利出脚。

贾敏在这种时候挺身而出,劝说弟弟道,“你这会儿冲进去,里面的人是不是还得分出几个按住你?你又不能替她生孩子。”

其实弟妹若是神志清醒,小弟还能守在门边跟媳妇说说话……贾敏生黛玉的时候,林海就是这样不停地安抚她讨好她来着。

说实话,听着里间撕心裂肺的哀嚎叫嚷之声,在座众人也的确很难保持平和。

尤其是水凝、王咨四目相对时都露出了几分心有余悸:她们怀孩子的时候肚子都没赵晴这样大,更要命的是赵晴身量娇小,而贾攸高大健壮。

从晚饭时分起始,一直折腾到了夜里,赵晴终于生下了一个颇为肥壮的男孩儿。

可因为难产几乎耗尽了体力,再加上出血,她在知道自己生了个大胖小子之后,脑袋一歪就幸福而满足地晕了过去。

嬷嬷抱着胖小子来到外间,而太子此时也面带疲惫之色出现在众人眼前。

话说,赵晴声嘶力竭那会儿,拿着贾代善的名帖亲自请来的太医当机立断,就在赵晴下面来了一刀:虽然会产妇有所损害,但总比一尸两命强上太多。

听说太医详说了此番如何凶险,这样的处置连贾攸和赵晴的母亲都全无二话。

等赵晴苏醒,已经是整整一天之后了。

睁眼便见到头发忒乱且胡子拉碴,一看就知道为了她没吃好更没睡好的丈夫贾攸,赵晴心中喜悦溢于言表,之后也是心疼起了丈夫,声音又轻又哑,“我没事儿。”

太医早就说了:赵晴亏虚颇重,虽与性命无碍,但必须休养数年,才能再要孩子——这个结果可真的称不上“没事儿”。

贾攸也心疼媳妇儿,“我说你听。”又端了适口的蜜水来,“先喝一点润一润喉咙。”

让丈夫亲手喂水喝,感觉很是挺新鲜。赵晴还在感慨,要是以后能经常这样就好了……

用了蜜水,赵晴就更精神了一点。大丫头这会儿才上前伺候给赵晴擦脸梳头,贾攸就坐在一边,跟媳妇时不时地聊上几句:她说话虽然依旧没什么底气,但反应灵敏脑子也很清楚。

贾攸算是放了心,等媳妇收拾妥当,等着摆饭的功夫,他特地从隔间悠车里抱出了什么都不懂的胖儿子,送到媳妇怀里,让她好一阵逗弄。

听说小儿媳妇醒来对答流利,也吃了东西,而且胃口颇佳,贾代善与史令仪一起去看望了一回,夫妻俩当晚也终于睡了个好觉。

话说,荣府能上下一心和乐融融,贾代善和史令仪都极有人情味儿,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们也有样学样,不说能各个忠厚,至少全家到目前为止一个混蛋都没有。

其实隔壁宁府的贾代化和史氏夫妇也为人处事也挺公道,称得上严父慈母,可还是出了贾敬和贾珍这对父子……

过了约莫半个月,赵晴还没出月子的时候,林海和贾政也几乎同时拿到了公文:不日启程赴任。圣上也算贴心了:这个时候北方的雪也差不多化了,出行比较合适。

黛玉也要跟着父母还有两个弟弟一起奔赴北疆——说是北疆,其实距离京城可比她二舅任刺史的地方近多了。

因为王咨要操持长子长女的婚事,所以贾政也只能暂时一个人先到西北赴任,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再和妻儿相聚了。

即将分别数年,宝玉分外不舍:他们兄妹两个自小一起长大,一起玩闹一起读书,他甚至想和林妹妹一辈子都“厮混”在一块儿……不过黛玉和湘云跟家中长辈一起进宫,让宫中几位贵人看了好几回,又问了好些话,而父母和姑父姑母也没什么话说,宝玉再没心机也多少明白了些事儿……

再见黛玉不知何时何地,而湘云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宝玉心乱如麻的当口儿,先是袭人送信来说,她愿意跟着自己去西北,她不怕吃苦,只要能接着伺候他就好。而他出门散心时,又亲眼看见蒋玉菡膝盖带伤,反复追问之下,蒋玉菡语焉不详但哀求之意几乎溢于言表。

宝玉生在荣府长在荣府,虽然谈不上什么远见,却在耳濡目染之下知道不少常识:至少他看得出西北不是忠顺王世子能插得进手的地方……

不如就带他们两个也离京算了,自家随行的仆从侍卫之中添上一两个人,这点小事儿身为荣国公嫡孙的宝玉还是做得了主。

宝玉心事重重,黛玉也瞧得出来。

可对她来说,离愁还是小事,她担忧的是全家的将来:她本就冰雪聪明,如何感觉不到父亲此番去北方有几分孤注一掷的意味?

不过母亲也曾私下里跟她说过:若是不敢豪赌,事事求稳妥,可是没法实现你爹的宿怨呀。

实际林海与贾敏也商量过好几回,不能总靠着贾代善这棵大树过活,一辈子当京官可是爬不太高,再说林海自己也有不得不离京的理由。

当然这些就不必让女儿黛玉知道了。

于是在一个细雨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