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新建了校舍和训练场,正式将白狼山军校分为初级指挥学院和高级指挥学院,山外为初级指挥学院,专司训练都以下军官,山内为高级指挥学院,负责营以上军官整训。
入关战事一结束,营州军便立刻开始了大规模轮训。按照整训计划,所有从士兵提升为军官,以及营级以下军官提升为营级以上军官的,都必须接受白狼山军校的军官培训,拥有培训履历,其人数接近五千。同时整训的可能性不存在,只能分作三期进行。
二月至五月为新一期指挥班,初级指挥学院招收学员一千五百名,高级指挥学院招收学员一百名;五月底至八月底为新二期指挥班,招收学员数目与新一期相同;新三期指挥班的筹备也快要完成,预计开班时间为九月至十二月。
作训司准备在今年结束之前,将五军的军官框架全部搭建起来,为明年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好准备。如此大规模的军官轮训,对于白狼山军校而言是十分勉强的,这已经到了培训容纳量的极致了,许多高级班的学员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到初级指挥班上授课讲座,这才勉强完成了训练。
三个月的培训期是特殊时期的培训课程,等五军扩建完毕、卢龙有了军事保障之后,从明年开始,白狼山军校将恢复到正常培训时期,学员培训需要六个月,高级班定额五十人,初级班定额五百人。
这个时候的卢龙是最为危险的时候,因为整个军事体制都处于重建和整训当中,能够拿出来作战的部队极少。去年冬天至今年二月之间在柳城训练营和怀远训练营训练出来的三千名新兵是第一批补充到前线的部队,他们也分别成为沧州军和莫州军的第一批兵员。这些士兵被顶在最前线,虚打着各种部队旗帜和番号,以震慑河北诸藩。
到了六月下旬,随着任免名单的公布,新一期初、高级班毕业的学员首先开始补充沧州军和莫州军两个处于一线作战地域的部队。钟韶、刘金厚和周小郎、赵原平赶赴幽州新兵训练营挑选士兵,紧急组建自己的部队。如今两军共计缺额七千余人,这些缺额就只能指望新兵训练营了。
第六十三章 河北新军阀(六)
ps: 对不住啊,中秋佳节,连醉数场,过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感谢eagle周和灵能者打赏,感谢denzi的更新鼓励,以及其他兄弟的月票,似乎还有人给了个月饼,谢谢了。抱歉抱歉。
作训司原先只有柳城新兵训练营和怀远新兵训练营两处新兵训练基地,入主幽州后,将原衙内军大营划转作训司,成为作训司的第三处新兵训练基地。
新的卢龙军并不缺少兵员,缺少的是对新兵的重新训练。随着李诚中登上卢龙军的最高舞台,他顺利接收了原衙内军、原义儿军、原蓟州兵、原霸都骑、原妫州兵等多支部队,耗费两个月时间对这些部队进行甄别,将普通士兵留下,对军官进行清理,或是调入白狼山军校整训,或是转入幽燕、辽东两大保安总公司,或是发还各将门以观后效。通过清理,消除原深州系、霸都系、蓟州系、山后系、平州系等派别在军中的影响。
各支老牌卢龙部队的士兵们则抽签打散,分别纳入柳城训练营、怀远训练营和幽州训练营进行新兵训练,尽量使其融合,归入新卢龙系(或者说营州系)自二月底至六月底,三大新兵训练营共计整训士兵三万人。这些士兵兵员素质较高,充斥着职业老兵、游侠儿、健卒、山后子弟等,悍勇血气和战斗技巧都不弱,放到外镇都是极好的兵员,但习惯和纪律极为欠缺,对新式训练反而不太适应。新兵训练一拖再拖,三个月不够加至四个月,四个月不行延到五个月,直到六月底,才有三成士兵堪堪合格。其余的则需要继续接受作训司的新兵改造。
到七月上旬,沧州军和莫州军才终于完成了军队整编。沧州和莫州站住了脚跟,同时开始军队合成训练和实战演习。直到此时,卢龙军才算度过了军力最为羸弱的艰难时期,有了与河北诸藩争雄的实力。
有了沧州军和莫州军抵在一线,军事参谋总署终于松了口气,开始将注意力投放到营州军的新建和怀约联军的补充上来。军事参谋总署预计,至8月底完成营州军和怀约联军的重建,至9月底完成幽州军的搭建,年底完成各州县预备旅和预备营的组建,同时让两大保安总公司正式运营。
从明年开始。卢龙节度府军事体制将正式理顺,从而恢复正规化的军官培训,开展定期的新兵征募和训练,发动男丁进行每月三天的基础军事训练。
除了军事体制的建设外,李诚中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在民治上。地盘扩大了,官府必然随之扩大,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建立与地盘相符的官府规模。
营州都督府的官制与这个时代所不同的根本区别在于处置权的下方,即将对事务的处置权下放到各曹、各科,使基层官吏拥有话语权。从而解放高层官吏,发挥官僚机构的整体主动性。这种体制也是后世现代政府通行的公务员制度,消除了官与吏之间的对立和隔阂,使二个阶层之间的分别逐步模糊。让胥吏能够拥有晋升为官员的渠道,继而形成统一的整体——即公务员群体。
这套官制在营州和平州已经实行了两年多,效果十分显著,使官府对民间事务的掌控和推动能力大大加强。进而带动和促进了生产经营,营州和平州两地的繁荣十分之中至少有八分得益于此。
李诚中打算复制这一体制,将其整体移到卢龙节度府来。
卢龙节度府下设判官署。统管民治。判官为冯道,朝廷加封御史中丞,是为卢龙节度府文官第一人。
原营州都督府长史书房下设各科提升为各曹,形成总署、各曹、各科三级公务员体制。判官署下分八曹,即秘书曹、吏曹、度支曹、槯税曹、农曹、工曹、商曹、交通曹、警务曹。各曹分管本务,曹下再设各科,与原营州长史书房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从工曹中将修路筑桥及船只运输等事务独立出来,新设交通曹管辖。另新设警务曹,将旧有三班衙役纳入警务曹管辖,给予正式公务员身份,称为巡警。
同时,节度府下设立法院、文教署、法务司、督查司、医卫署等机构,这些机构官职和级别高于七曹而低于判官署,不在判官署管辖之内,但由判官本人兼管。
法院体系是营州逐渐成熟的公务机构,将司法审判的权力从州县长官处剥离,就营州文官们的理解,法院对应朝堂中的大理寺,同时兼具部分刑部职能。
法院体系分三级,即幽州最高法院、各州高等法院和各县巡回法院,其中,各县巡回法院并不固定在某一地,而是每隔半年进行轮换,尽量杜绝和避免因司法辖地不同而引起的各种弊端。
文教署掌管文宣和教育,这个机构的任务是致力于建立遍及卢龙全境的三级教育体系——蒙学、初级书院和高级书院。
按照近来营州和平州的通行做法,想要晋身公务员系统之内,必须经过蒙学教育,想要成为八品以上公务员,则需要拥有初级书院的毕业资格,要想成为七品以上高官,则必须具备高级书院学历。同时,晋升八品以上公务员,还需通过文教署主办的公务员资格考试。按照营州系官员的认知,文教署类似于朝堂中的礼部,兼具国子监的职能。
法务司由原营州都督府长史书房法务科演变而来,专司制定各项民事法令条文。在李诚中的计划中,将法务司独立于判官署是提升法制地位的第一步,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他准备将这一机构扩展演变为类似渤海国荣勋院之类的衙门,彻底令其不受官府的制约。
在官员们的理解中,都察司对应朝堂中的御史台,在李诚中本人看来,这个衙门其实就是后世纪委、检察院、反贪局和信访局的综合体。李诚中希望,将来逐步加大督查司的权力,让其在澄清吏治上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至于医卫署。顾名思义,很好理解。但李诚中更希望这个衙门能够在预防疾病和卫生健康方面做出业绩,而不仅仅是治疗和抓药。为此,李诚中将街道卫生整治、锻炼百姓身体等事务交付给医卫署,让这个衙门的官吏们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节度府官署的体制理顺后,需要对州县进行调整。因为历史原因所致,卢龙节度府辖下州县相当混乱,有些州县名存实亡,有些州县过于臃肿,有些州县需要管辖的人丁寥寥无几。有些州县却治民太多以致官府无力应对。
对此,李诚中将早已名存实亡的儒州、新州、景州、顺州、涿州、武州予以取消,仅剩10州之地。李诚中本来还打算进一步将州县合并,但受到的阻力不小,各州官吏都生恐合并之后丢了饭碗,许多豪绅、军官和士兵们也出于故土情结而极力反对。除了各州刺史府、各县县衙对此怨声载道外,甚至军中很多军官和士兵都纷纷以各种方式前来呈情,希望保留自己家乡区划。
李诚中被闹得有些焦头烂额,干脆就将其暂时放下来。他准备等到卢龙彻底稳定、一切理顺之后,再腾出手来考虑相关事宜。
卢龙如今包括幽州、营州、平州、蓟州、檀州、妫州、沧州、莫州、瀛州和深州,计10州48县,从四月开始。节度府判官署正式下文,在各州推行“营平体制”所谓“营平体制”就是营州和平州正在实行的那一套官职,按照判官署的计划。四月至六月在幽州、蓟州试行,六月至九月,试点州郡扩展到妫州和蓟州。上述四州经受的战乱波及不大。具备一定的试行条件。
从九月开始,将“营平体制”推行至沧州、莫州、瀛州和深州,争取年底前完成整个卢龙全镇的官制改革。
对于关外草原的处置,李诚中同样不敢掉以轻心。虽说草原已经被营州征服,但如今李诚中的重心转向关内,天知道过上十数年或者数十年,草原是否会恢复原貌?
令李诚中意想不到的是,周知裕对此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周知裕自从被封为卢龙节度副使、营州都督后,将注意力集中到营州都督本职之上,他很小心的避免触碰关于军事的一切事务,而将目光投向关外政治体制的改革上。
周知裕的解决方案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恢复大唐原设的各都督府,第二步是将都督府变革为羁縻州,同时在州郡之下设立县治,第三步是设立正式州郡,官制与卢龙接轨,最终完成对关外草原的汉化,将草原纳入汉人的统治之下。
按照周知裕的建议,在饶乐水以西设饶乐都督府,管辖库莫奚、西契丹、契丹突举部、吐谷浑等部族;在饶乐山周围设绕乐都督府,管辖契丹乙室部、突吕不部、楮特部;在扶余城周围设松漠都督府,管辖契丹迭剌部、涅剌部;在怀远和新城之间设哥勿州都督府,管辖契丹乌隗部、耶律部、述律部。
与原大唐各都督府相比,这次重设都督府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各都督府都督由怀约虞侯联席本部指定,履任期五年,五年后将各都督府更名为州,州下设县,再五年,所有官制与关内相同。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表面上尊重各部传承的情况下,让草原各部,尤其是各部贵族们的利益得到延续性的保证,在过渡期内,使各部族平稳、缓慢的向关内逐渐靠拢。
周知裕豪迈的表示,他的后半生将致力于此,使关内关外最终亲如一家。
第六十四章 非常规战争(一)
ps: 感谢秋刀鱼和he的月票鼓励。老饭今天生日,转眼三十五载,老了……吃烤鸭去!
六月盛夏,阳光火辣辣的照射在大地上,人们的精力和体力都仿佛被抽走了许多,显得萎靡不振。
但幽州时和坊的北里,一座四进跨院的门口却拥挤着兴高采烈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浓烈的氛围远超盛夏的炎热。
李小喜满头汗水,却完全顾不上寻个清凉处歇息片刻,和同样欢喜的纪文允、张景韶等人在大门口迎接着前来贺礼的贵宾。
新任幽州观察使兼幽州别驾郭炳呈、虞侯司军令处都虞候杨可世、虞侯司统战处都虞候韩延徽、营州社会发展福利基金会主席李怠墨、营州军左厢指挥使元行钦、后勤司调拨处虞侯崔和、调查统计局行动处虞侯张小花等都已到来,院内院外,高官显赫云集其间。
此外还有幽州各豪门嫡系子弟、节度府和刺史府大小官吏、众多军中厢、营、都级军官纷纷捧场,令整座院落蓬荜生辉。
这么多权贵前来贺礼,身为主人的李小喜自然欢喜无比,作为首批投靠李诚中的旧系军头,他在部下面前感觉分外荣耀。但欢喜的同时,李小喜也相当焦虑,眼见吉时将至,门面上的牌匾却还未送到,开业之际却没有头面,这不是在整个幽州丢人么?
李小喜此刻甚至有些后悔,悔不该当初听信了纪文允的蛊惑,非要去腆着颜面向大帅求字,闹得现在骑虎难下,尴尬之处一至于斯。
张景韶小心翼翼的挪步过来,附在李小喜耳旁焦急问道:“这却如何是好?宾客们都闹着要开宴席了。”
李小喜没好气的回了一句:“让他们等着!”
见张景韶无奈的在一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叹了口气又道:“老张,你先好生招呼一下吧。解释解释,大帅的题字不到,这宴席怎么开张?唔,将瓜果切了,先送上桌面吧。”
张景韶只得无奈的答允了一声,转过头去进院照办。如今形势已然不同,要放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小喜只不过是义儿军中一个小小的都头而已,哪里敢对张景韶呼来喝去,可如今两人身份地位都换了个儿。身为下属,张景韶却不得不向李小喜低头。
正在此时,却见街巷转角处涌过来数名骑军,俱是一身轻衣装扮。等靠近了一些,李小喜凝目辨认,却不认识来者,只觉依稀是胡人相貌。
李小喜正在猜测,却不妨李怠墨出来寻他,看到那来人之后立刻上前。笑道:“乞活买,没想到你也来蹭酒了!”
来人正是原乌隗部俟斤乞活买,他和李怠墨相熟,一边下马一边回道:“奉大帅之命送个物件过来。怎的你也在?正好,今日无事,咱哥俩好生痛饮一番。”
两个人都是契丹人,但却都说着一口流利的唐言。李怠墨说话字正腔圆,一言一行无不合礼,不仔细分辨相貌绝对不会想到他是一个胡种;乞活买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