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王琅还是亲自书写了非常详细的文书,大小事全部上报刘表,又约束郡中官吏,令称呼自己为“公子”而非“府君”,以示初心未改。
从汉水里打捞俘获来的一千并州兵无愧天下强兵之称,整体素质还在王琅从长安带回的私兵之上,本就少经战阵的荆州兵更是不能相比,这让王琅不知是该高兴自己能够凭借一群虾兵蟹将取胜好,还是该忧虑日后如何以不善步战的荆州兵攻略关中好。
好在俘获的并州兵里有一名吕布军中的校尉,懂得一些练兵之法。王琅遂用他训练士卒,又将历史上以“善养士卒”出名的义阳人魏延从行伍间简拔上来,另领千人操练。
而荆州兵也不是让人全然绝望,至少水战能力足以与扬州抗衡,弓弩手的水平亦是天下一流。王琅便单独成立一营,专门操练弓弩,又秘密制作了一批东晋时通行的强弩,督令士卒操练。
南阳这个地方自光武帝时期起便盛产科学家,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科学家的科圣张衡、传说中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的诸葛亮、创造水排冶铁的杜诗要么是南阳人,要么在南阳生活过一段时间。改进造纸术,监作秘剑及诸器械的蔡伦也是为了讨好出身南阳,重视新技术的邓太后邓绥才屈尊兼任尚方令,研究造纸术等工艺。
有此基础,王琅招募擅长机关器械类人才的工作完成得十分顺利,按照自己的记忆画了几张农耕、军事器械的草图,剩下的工作全交给这批人研究,目前进展可喜。
最后是招募贤才良将。
关中兵祸肆虐,中原战火纷飞,地理上与雍州、司隶、豫州毗邻,内部又一片安定的荆州成为三州百姓与士子们避难的首选之地。
虽然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先往襄阳,作为南北孔道的南阳郡却是这些人南下襄阳的必经之路。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指导思想,王琅在南阳购置大笔房产,又租下不少客舍,接待其中远道而来的士子,愿意留在南阳的就提供住处,愿意去襄阳的就派人护送到襄阳,做足礼敬姿态。
古人的乡土情结极其严重,若非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一般不会选择离乡远走。
这些士子为避难奔赴荆州,绝大多数毫无门路可言,正方便王琅雪中送炭,趁虚而入……咳咳,总之先留个好印象!
至于这个好印象最终能起到多少作用,王琅并不十分担心。横竖荆州人爱排外的毛病天下知名,襄阳也称得上名士荟萃,外地士子想要在那里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
等这些人在襄阳受够冷遇,磨平棱角,她再从南阳加以招揽,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何乐而不为?
不过,没等王琅的新投资获得回报,襄阳方面先传来了一条让王琅无语良久的消息。
第39章 贤才归心
事情要从刘表的老师王畅说起。
王畅字叔茂,山阳郡高平县人,家中世代为豪族,父亲王龚为汉顺帝时期太尉,官声极好,王畅自己亦年少成名,不以高门自居,而以清实著称,先后出任齐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四次征拜尚书令,建宁元年升迁司空。任职期间均以守正严明为称,又与李膺、陈蕃齐名,学中语曰:“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少年时期的刘表拜王畅为师,连王畅赴任南阳太守期间亦相跟随,可谓是王畅的入室弟子,得意门生。党锢解除后,王畅之子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与同受何进征辟的刘表有同僚之情。王谦之子王粲十三岁随献帝西徙长安,往见左中郎将蔡邕,蔡邕见而奇之,倒屣相迎,并对满座宾客介绍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该送给他,才算物归其主。”
若按原本的历史进程,王粲本该在十七岁那年被朝廷征召为黄门侍郎,随后以长安混乱为由不应征召,前往荆州投奔刘表,进入刘表幕府工作。
但王琅于机缘巧合下与蔡琰成了好闺蜜,不忍心看闺蜜先丧夫又丧父,还被匈奴人掳走的王琅便使了一些手段,派人劝说当时主政的司徒王允,不要立即处斩蔡邕,而将时限改为处斩一般囚徒的秋季。等到六月李傕攻陷长安,杀司徒王允,蔡邕也就被朝中的好友从牢里捞了出来,无罪释放。
赏识自己又逼迫自己出仕的董卓已经败亡,紧接着经历了一场险些丧命的牢狱之灾,蔡邕对长安是一刻也不想多留,再加上爱女昭姬从旁劝说,蔡邕决定先搬到相对安稳的荆州,等老家陈留平定后就回老家续写汉史,把这部凝集自己毕生心血的史书完成。
这时候的蔡邕也没有忘记自己赏识推崇、引为忘年交的小友王粲,问他愿不愿意与自己同行。王粲眼看着长安越来越乱,心中早就萌生去意,想想荆州刺史刘表与自己祖父有师生之谊,投奔他应该能得到重用,于是欣然答应,比历史上提前两三年来到荆州。
接下来就是见证杯具的时刻。
一开始,听说王粲从长安来投奔自己,刘表心里是很重视的。
毕竟王粲虽然才十五岁,已然名动长安,本人是自己的同乡,父亲是自己的同僚,祖父是自己的恩师,无论那一层关系都足以让刘表格外优待。况且王家世为豪族,四代内出了两位三公,声望相当显赫。
因此,刘表不仅打算任用王粲,而且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王粲,结二姓之好。
主意既定,再挑一个好日子,刘表遣人邀请王粲来府上做客,准备当场把女儿许给王粲,成就一段佳话。
然而,在亲眼见到人之后,刘表立刻反悔了。
按王琅收到的消息,是刘表嫌王粲“貌寝”、“体弱”、“通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刘表嫌他长相不好、气质柔弱、性格简慢不拘小节。
刘表喜欢以貌取人的毛病王琅是早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严重到这种地步。
话又说回来,刘表这个毛病在襄阳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偏偏王粲不知是没听说还是没上心,自己赴宴也就算了,还坑爹地带着同宗中一名相貌非常英俊的族兄王凯一起去赴宴!就算本来只有一分不好,被这位风貌过人的从兄一衬也成了十分,想什么呢!
更奇葩的事情还在后面。
本来对王粲大失所望,深感见面不如闻名的刘表看到王粲身边的族兄王凯,眼前顿时一亮,居然当场拍板,把原本准备许给王粲的女儿许给了王凯。
这个神一般的剧情发展让王琅彻底无语,有种槽点太多,不知该从何吐起的淡淡忧伤。
要知道历史上的王粲为建安七子之首,文学成就仅次于三曹中的曹植,强记默识,有过目不忘之能,且精擅算术。王粲在刘表手下郁郁不得志,但在刘表病故,归附曹操后,王粲于短短三五年间连升数级,先辟丞相掾,又迁军谋祭酒,最后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若非讳疾忌医,不肯听医圣张仲景的话乖乖吃药,导致四十一岁就离开人世,成就应该还会更高。
相比之下,王凯的名字王琅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两者孰高孰低,不问可知。
握着竹简默默走了会儿神,王琅假惺惺叹息一声,心里则在为又能挖墙角大肆欢呼。
汉末士人都喜欢抱团,挖来一个往往就会提溜着带上一串,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王粲在荆州结交的两个密友裴潜、司马芝也都是青史留名的贤才。
裴潜是河东闻喜人,精明干练,富有恒心,尤其擅长处理边事。其名言:“我对百姓虽然宽宏,但对胡人却很严厉”,让深刻感受过五胡乱华的切肤之痛的王琅非常赞赏。而且,按照王琅的计划,攻略完益州之后的目标就要落在关中,如有擅长边事的裴潜辅佐,必是如虎添翼。
司马芝是河内温人,与司马懿同宗,性格亮直,不矜廉隅,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为曹魏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员。
除此之外,这两个的子嗣也很出色,裴潜之子裴秀官至西晋三公,司马芝之子司马岐与父相若,如果能招揽到这两个人,等同于买二送二,白赚了未来的三公、廷尉,想想真是做梦也能笑出来。
用中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两下,王琅抽出一张蔡侯纸,提笔列表格:
【司隶】王粲(高平)、裴潜(河东)、司马芝(河内);
【豫州】赵俨(颍川)、杜袭(颍川)、繁钦(颍川);徐庶(颍川)、石韬(颍川);邯郸淳(颍川);和洽(汝南);孟建(汝南);
这是一张不完全统计表,记录了途经南阳前往襄阳,且王琅有些印象的士子。
司隶方向的士子多从帝都长安来,本身的籍贯倒不见得是司隶,比如王粲是兖州人,因为父亲在朝中做官而随献帝西迁长安。
豫州方向的士子多是颍川人,一来颍川本就是豫州精华之地,二来颍川离南阳最近。
由于人生地不熟等种种原因,这些士子习惯于先寻找自己的同乡,扎堆居住,抱团取暖。
比如主动投奔她的赵俨,跑到襄阳公干一趟,就和客居襄阳的同郡人杜袭、繁钦成了莫逆之交,连财产都拿出来共同计算,三家人合为一家人,随后力劝两人投奔南阳。
杜袭与赵俨齐名,曾祖、祖父皆海内知名;繁钦以文才机辩得名于汝颍间,长于书记,尤善诗赋,两个人都是刘表刻意笼络的名士,在襄阳受到上宾之礼的接待,每隔十天半月就会被刘表请去饮酒娱乐,王琅本是没想过能招揽的。
结果赵俨走了一趟襄阳,短短几天之后,杜袭就留了一封信给刘表,感谢他的关照,说自己有朋友邀请,要暂时告假几天,接着带上家人渡过汉水,来宛城定居。对王琅这边的说法是,自己应友人邀请来宛城游玩,不会出仕。
王琅对杜袭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应在几年后发生的西鄂之战,杜袭领不足两千人守城,抵抗蔡瑁率领的一万步骑。虽然最终弃城离去,但整场战事中,西鄂的官吏百姓始终对杜袭又敬又慕,乐意效死,没有一人在强敌围攻下叛变。
西鄂之后结束,杜袭在朝野间声名大振,先后受命统领汉中军事、驻守关中,皆称职尽责。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诸葛亮出兵秦川,杜袭被负责抵御诸葛亮进攻的大将军曹真拜为军师,曹真死后,杜袭又被后来的晋宣王司马懿拜为军师,才能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王琅招来被自己征辟为掾属的颍川人赵俨,请他替自己邀请杜袭来府上做客。放下公文赶来的赵俨摇摇头,拒绝了她的要求,并替杜袭解释道:“子绪兄并非不愿为公子效力,只是担心引起刘使君误会,致使公子与使君父女生隙,反而不美。子绪兄曾对俨言,若公子出兵汉中,他必投军往依公子。”
王琅愣了一下,笑道:“子绪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事情也没有这么麻烦。这样吧,我给阿父写一封书信,就说我羡慕阿父手下群贤毕至,人才云集,正好子绪先生在宛城访友,请阿父把先生借我几日。”
然后就不还了是吗……
赵俨抽了抽嘴角,拱手应诺。
王琅意犹未尽,站起来走了几步,回身向赵俨道:“沧海遗珠,令人惋惜。来荆州避难的外地士子不下数百,只有极少数能为荆人所知,其余多淹没乡野。我意以掾史之位试策募士,伯然以为可行否?”
东汉官吏的选拔制大致沿袭西汉,主要由地方及中央各部门的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标准一般是德行优良。但德行的考察难度较大,难免名不副实,于是到了东汉中期,朝廷会对各地荐举上来的人员进行复试,儒生考经学,文吏考公文写作。
除此之外,皇帝有时会开设特科,由皇帝亲自策问各地荐举的士人,让他们对灾异或一些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发表对策。如果对策中皇帝的意,马上就可以做官或者升官。
换句话说,东汉士人对考试并不陌生,只不过想取得参加考试的资格需要高官推荐罢了。
“公子打算试多少?怎么试?”
赵俨略一思考,问出了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太守有权自己任命掾史,通过考试选拔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关键是哪些人有资格参加考试,考试的内容又是什么。
王琅的想法也没有完全成熟,一边思索一边道:
“本地士子仍走正常察举,这次聘掾史的考试仅限来荆州避难的外地士子参加,我会设几道简单的参试资格题,只需验过户籍又答对题目即可取得参试资格。考察内容和贤良方正科差不多,只不过除了问天灾,还要加上人祸,这就有两题,最后一题开放,想写什么写什么,挑自己最擅长一面的展示就好。”
“公子评卷?”
“全部的答卷我都会看,诗、赋一类的答卷可能会交给阿父或者伯喈先生评定。头十名或五名的答卷张贴公开,以示公平。”停一下,王琅转向赵俨,“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她应该想办法让手下的官员都竭尽智力,发挥才能,而不是自己亲自操刀,谋划细物。
赵俨闻言一怔,随后感到胸中有一股热血上涌,肃容拜道:
“公子诚能常怀今日内省,事皆可为!”
第40章 试策取士
“孔明,你听说了吗?二公子欲于下月初五在南阳试士,只要核实身份,所有外地士子均可参加,取头两名为掾史,这是邓县贴出的公示。”
徐庶拿着一卷手抄公文走进同窗房间,眉宇间神彩奕奕。
他是颍川籍的寒门士子,本名徐福,年少时好任侠击剑,为替人鸣不平而犯杀人罪,改名徐庶外逃,从此遍访名师,潜心读书。初平年间,为躲避战乱,徐庶与在学馆认识的好友同郡石韬一起,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
相对战火肆虐的颍川,荆州境内可谓一片和平,殷实富足。初平三年冬,被朝廷升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的原荆州刺史刘表在襄阳城南二里建立官学,号学业堂,徐庶便与友人石韬一起,拜入学业堂进学。眼前的十三岁少年正是他在学业堂结识的同窗。
“之前有所耳闻,没想到这么快就确定下来,二公子的行事风格确实与刘公不同。”
见好友来访,诸葛亮放下手中竹简,起身招待徐庶到席上坐下。他是徐州琅琊人,早年失去双亲,与两个姊姊及幼弟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