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由此我们可以说,排帮从存在的那一天开始,战斗就是他们的本能。在各种战场上,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证明了湘西汉子的精神……
是什么精神呢?
勇敢?善战?不要命?
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对,也许排帮的精神支撑只是为了一个尊严——沅江的尊严,十万大山的尊严……
X单元·江湖影像
推荐一:《悲烈排帮》导演:黄军
内容简介:日军投降后,在鄱阳湖面上留下了一批水雷,飘浮于航道之上。而这里生活着世世代代以放排为生的人们,他们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幸存下来的山芋,为了闯开一条生路,在打鼓佬的支持下,重组顺风排,决定首航南京。顺风排起航了,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排上,包括一名神秘的女人。他们此行的目的各不相同,行进中他们之间演绎着爱与恨交织的悲壮而豪迈的故事。排帮的汉子们在水道上遇到了一批被称作“水怪”的水雷,他们放下个人恩怨,同心协力架着一只巨大的木排前去排雷。
由于水雷层出不穷和他们的愚昧无知,顺风排上的人最终一一葬身湖底,鄱阳湖上又复归一片寂静。
简评:严格意义上讲,本片讲述的故事并非发生在排帮的大本营湘西,而是在其分舵鄱阳湖。而且在整部电影中也并未刻意去描述排帮的英勇善战和江湖厮杀。但是换一种角度来讲,该片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抛开战争不谈,从其他角度入手,反而更能反映排帮汉子的豪情与决绝。
湖面上的那一个个水雷,就像是排帮汉子百年来所遇到的一个个险阻。而排出这些险阻需要以生命作为代价。当顺风排上的人一个个都葬身湖底时,排帮的英勇已无须再谈。因为在排雷这个过程中,凶险与刺激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观者的脑海之中。
推荐二:《林海雪原》导演:刘沛然
内容简介: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本片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土匪头子座山雕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在本片中,杨子荣出其不意打入土匪内部,并最终获得了关键情报,将敌人一网打尽。
简评:基本上,这是一部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影片。多年以来,杨子荣的英雄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座山雕的原型其实就是东北著名的大土匪谢文东。
不过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以及正面宣传的需要,电影对谢文东等胡子的表述过于程式化。虽然很好地描绘了东北胡子的一些生活场景,但却缺乏更深入的探讨。对谢文东之前的历史也并无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注:事实上,在目前的大部分电影作品中,描述清帮、洪门之外的帮会作品并不太多。因此遴选推荐也难以让人满意。不过在电视剧领域倒是有很多作品,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例如:
《血色湘西》:主要描述排帮与竿子营的恩怨,以及湘西帮会的抗战豪情。
《关中枪声》:主要描述陕西哥老会参与国民革命的故事。
《十三省》:主要描述东北胡子抗日的故事。
《川西大决战》:主要描述四川袍哥参加抗战的故事,其主人公原型为范绍增。
B档金钱万能的时代
走过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走过铁血铮鸣的战争年代,中国的传统帮会也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洪门”解体了,“清帮”没落了,“哥老会”消失了,“排帮”消失了,东北的“胡子”也消失了。那些曾经蛊惑人心的会道门要么被取缔,要么偏居海外、收敛气息。
中国的江湖在民族进入稳定的新纪元之后,模样大变。
原来的理想渐渐在消磨,一些人将视角转移到慈善,比如海外的洪门,如今的他们更像是一个互助协会。但也有一些帮会在历史的发展中江河日下,最终走上了黑社会这条不归路。
有谁能想到,当年辛亥革命的主力军“三合会”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犯罪组织?又有谁会想到,一些四川的犯罪分子错误地领会着袍哥的精神。还有东北,那些大大小小的流氓团伙,他们甚至已经突破了当年“胡子”的底线……
俱往矣,中国式帮会的辉煌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彻底地画上了一个句号。历史留给他们的是激动的回忆,以及艰难的抉择。
他们有的人选择了善,有人选择了恶!
人间自有公论,不会因为他们曾经的辉煌而放过他们如今的罪恶。
(本章完)
第12章 档案Ⅳ 三合会·港澳
说起“三合会”,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汇往往都是“恐怖”。当我们稍稍冷静之后,另一个词汇则会在瞬间冲到眼前,那就是“惋惜”。
辛亥革命的战士最终沦落成了流氓。这到底是为什么?
人道说“饱暖思淫欲”,难道当人类社会远离战争,民族不再危亡,帮会的理想就彻底消失了吗?
也许就在此刻,香港某处阴暗的角落里正在上演着一出帮会仪式。
坐馆、双花红棍、白纸扇……一切称谓都还是百年前的模样,但是灵魂却已经改变了。
如今的三合会是彻彻底底的黑社会组织,他们的信仰变成了金钱。他们已经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忠心义气,他们依然拿着刀枪棍棒,但对准的却不再是侵略者,不再是腐朽的旧势力。他们对准的是善良的人们,是自己的同胞。
试想一下吧,如果郑成功和陈近南在天有灵的话,他们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中国式的江湖在此时此刻已经大变模样,传统的伦理道德荡然无存。所有帮会的眼中就只剩下了一个“钱”字,为了钱他们可以无恶不作。
一、“洪兴”传说·新义安
“矮骡子!你混哪里?叫什么?”
“铜锣湾,我跟大B哥,我的名字叫陈浩南。”
几乎所有的“80后”看到上面这组对话,可能都会立刻想到那一系列经典的香港黑帮电影。
没错!这就是《古惑仔》!在那个录像厅遍布县级城市的时代,这一系列电影给所有盲目而骚动的年轻人描绘出了一幅充满香港特色的黑帮画卷。
据说当年有很多边缘少年,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才会走上好勇斗狠的不归路。不过,必须说明的是,不管他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作为电影,《古惑仔》的成功都是毋庸置疑的。
与真实现状相比,电影虽然有夸张,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却也传神地刻画出了香港黑社会的阴暗面目。
“洪兴”、“东兴”在那个时代要比任何有据可查的帮派都更加出名,以至于根本没有人去想,这两个帮会到底有没有原型。
所幸随着时间的延续,好事者不断比对,最终大家还是发现,电影里的“洪兴”竟与香港著名帮会“新义安”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之处……
1。世袭控制·姓向
和香港的所有帮会一样,新义安的前身也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866年,南方三合会中坚分子组织成立“万安帮”。当时其成员以潮州汕头汕尾海陆丰的鹤佬人为主,故又称“潮州帮”,也有人称为“鹤佬帮”。
1919年,“万安”内部分裂,部分成员自组“义安帮”,1921年以“义安工商总会”的名义向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至此才有“新义安”这个名号。
在电影《古惑仔》里,当家龙头蒋天生被杀之后,其兄蒋天养接过帮会的指挥棒。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传承方式和新义安的现状颇有几分相似。从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新义安的龙头一直姓向,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一点从未改变。
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着深厚国民党背景的向前(一说他本身就是国民党的少将)接任新义安龙头之职,并开始对帮会进行大规模的改组与整合。这次改组彻底改变了新义安的组织架构,也一举奠定了大帮派的深厚基础。
在当时,香港作为自由港,各种势力纠缠其间。复杂的社会环境给了帮会组织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利用这种空间,向前麾下的新义安也有了一日千里的扩张与发展。
在组织架构上,新义安没有完全照搬洪门的套路。本身“龙头”为最大,其次为“揸数”(掌管社团账目)。下分各区,各设一龙头,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揸数”,一级管一级,又称“区头制”。龙头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会在港岛某山庄召开高层会议。
除此之外,在向前治下,新义安又下设“五虎”、“十杰”。而拥有这十五个称号的头目,几乎个个都是从基层脱颖而出的好手,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
作为一个帮会,职责分明、职务有序,这是新义安的最大特征之一。而家族式的传承又让其始终具有一个稳定的指挥系统和稳健的发展模式。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义安与台湾当局关系密切,曾经数次参与组织国民党特务发动的政治暴动。(不过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新义安的倾向也在不断地发生偏移,直到1997年前后,该组织已经基本转向,其部分首脑人物更是频繁出入内地,置买产业。)
1953年,港英当局不堪帮派活动加剧,于是对当地帮会进行了一次扫荡,新义安龙头向前被递解出境,去了台湾,自此一代大佬就再也没有回到香港。
然而向前虽然走了,但是却不代表帮会也跟着消亡。在向家子弟的操控下,新义安的活动变得更加神秘,发展也稳健了许多。与政治的关系渐渐变弱,但在黑道的存在却日趋强大。
1956年,港英政府再次大举扫荡帮会,新义安化整为零,出现了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待局势稳定之后,各分支再次合流,并经新龙头大手改革,确立帮会中的世袭制。
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新义安的组织结构已经相当完善,增设“四虎”、“十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这其中赫赫有名的“湾仔之虎”陈耀兴更是成了电影《古惑仔》的原型人物。而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香港黑社会开始了对娱乐圈的大规模渗透。
1980年4月1日,香港《华侨日报》披露:1980年3月29日开始,警方大举扫荡新义安,近50余名坐馆、红棍、白纸扇等人被捕,成为195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动,并缴获一批现代化武器及黑帮文件。
1994年1月8日,香港警方再次发动庞大的“扫黑”,拘捕新义安14名高层,警方一度估计新义安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成为全港最大的黑帮组织之一。
2。娱乐风云
1997年,香港进入新纪元,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而与之带来的社会动荡在那一段时间也成了各大报章的关注所在。虽然这场有关“香港还能不能自由下去”的争论最终在“五十年不变”的承诺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从中折射的问题却让人不得不深思。
在1997年之前,移民潮曾是香港政府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由于对国内政策不够理解,香港居民有很多都选择移民外国,而这其中有一个人的故事特别引人注目,这个人就是著名喜剧影星周某某。
按照坊间流传的说法,周某某最初的打算是移民加拿大,并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数次提交申请,但是每一次都被驳回。而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周××所签约的YS公司和新义安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事实上,有关黑帮对娱乐圈的渗透,传闻有很多,比如著名女星梅艳芳的掌掴事件,所造成的震动就极其深远,由此引发的枪杀事件更是让港人谈虎色变。
1990年4月24日凌晨3点,著名女星刘嘉玲被绑架,之后被拍下裸照。此事发生后,香港演艺圈震动异常。全港影星团结起来走上街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黑游行。不过可惜的是,这次行动虽然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就其成效而言,实在寥寥。在这之后,香港娱乐圈依然无法摆脱黑势力的干扰。
1992年,李连杰经纪人蔡子明被杀,又一次让世人震惊。而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此事也涉及黑社会活动,并有报章对蔡子明的身份做出怀疑。
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让香港警方头痛不已,同时也给各类媒体极大的发挥空间。在之后的一些相关报道中,一些当地帮会的名字屡次出现,而这其中就有新义安。甚至有人认为,在这几次事件中,新义安都起到了或正或邪的关键作用。
香港回归后,慑于早年内地扫黑的雷霆职位,香港黑帮的活动曾有收敛,一些有背景的娱乐公司接连进入冬眠期。但在一些阴暗的角落,很多事情还能看到他们的影响。比如曾志伟、陈冠希被殴打案,以及后来有关某女星的所谓江湖追杀令更是将香港的娱乐圈罩上了一层沉重的外衣。
而就其严重性而论,近年来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刨除经济因素,黑帮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此,香港政府虽然屡次打击,但总是收效甚微。时至今日,盘踞在娱乐圈的帮会人士已然无所顾忌。据新义安一名双花红棍人士表示,新义安几乎是娱乐圈的话事人。
在新义安帮中打混,身居白纸扇职级的一名“老叔父”表示,多年前,曾有一股外来势力想瓜分电影圈的利润,与新义安常常发生争执,这外来势力来自大圈帮,后来香港警方深入调查,但碍于两帮人都不愿意跟警方合作,最后警方“无功而返”,两帮人马终于用血结束这场“斗争”,最后大圈帮的话事人在澳门被枪杀,娱乐圈从此没有别的帮会再敢沾手。
3。黑白难分
2007年7月4日凌晨5时许,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旗下九龙万丽酒店。
一名戴着头套的男子驾驶一辆私家车,徐徐倒车驶入,就在侍应生准备前去迎接的时候,突然车子撞向入口处一扇玻璃门,玻璃应声而碎。接着该男子立即弃车,另一辆接应他的私家车带上他绝尘而去。事件从发生到结束,不过短短1分钟左右。
几乎是同时,新世界发展集团持有23%股份的香港最大移动电话运营商——新世界传动网,其在全港的16家营业点也遭到歹徒泼漆。幸好当时店铺未开门营业,无人受伤。
7月5日早上5时37分,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又驶着一辆银色私家车,驶至与新世界发展集团有业务关系的万豪酒店,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万豪酒店正门两扇两米高的玻璃门随即粉碎。
事情并未结束。约8分钟后,另一辆私家车又冲向了新世界发展集团总部——新世界大厦,站在门外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