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黑帮花名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球黑帮花名册-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台湾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葬礼,据媒体报道足有八千到一万人前来祭拜,这其中既包括政商名流,也包括如周杰伦、钮承泽这样的娱乐圈显贵。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上打头的是“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和民进党大佬柯建铭。
是什么人有如此排场,居然惊动如此多的名流?他又是何种资格,能让蓝绿两大阵营的头面人物同时为之哀悼?
这一天,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这场葬礼。有的感慨,有的愤怒。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葬礼的主人是一个真正的风云人物,因为他就是“竹联帮”的精神领袖陈启礼,20世纪90年代,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
陈启礼,绰号“旱鸭子”、“鸭霸子”,1943年4月27日生于四川广安。六岁随父母逃难到台湾,住在眷村,家教甚严。然而父母严格并不代表孩子就一定会乖,特别是在眷村,由于父辈多是军旅出身,因此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大都行为粗犷。
在当时,眷村和台湾本地人群处于心灵隔膜状态,这种隔膜也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入台开始,眷村的孩子就自成一统,很团结,也很霸道,与本地孩子争斗颇多。若干年后,已经是“竹联帮”总堂堂主的陈启礼回忆说,在当时就读的东门小学,他这个“外省人”成为本省学生欺负的对象,就此开始了用拳头说话的历程。“我读小学一年级,全班连我一共三个外省的,那另外两个就常常被打,不敢反抗。我的个性不喜欢人家这样对我,所以下完课,班上有些人来打我,我就大打出手。那个下课铃声对我来说,根本就是拳击台上、擂台上的那个铃声,每一堂下完课,就是一场拳击赛。”就是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1962年,当时还在读书的陈启礼加入了眷村帮会——中和帮。
陈启礼加入中和帮时,该帮会内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帮主孙德培因杀人入狱,“中和帮”群龙无首。为了凝聚实力,元老赵宁聚集帮众开会,创立了“竹林联盟”(简称“竹联帮”)。在这个过程中,年纪轻轻的陈启礼率领一些学生成员异军突起,成为骨干成员,并担任总管帮中事务的“老幺”一职。也就是从此刻起,他开始被外界视为竹联帮的精神领袖。
1962年,岛内江湖再次发生巨变,曾经颇有实力的黑帮“四海帮”遭一连串打压,面临解散危机。极有远见的陈启礼立刻意识到属于竹联帮的机会到了。在这一阶段,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军四面出击,夺取了大量属于四海帮的地盘,并因此成为“竹联帮”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后他又率领帮众与文山、宇宙、飞鹰等帮派火并,并组织了名为“竹联十三太妹”的外围组织。到1965年,“竹联帮”徒众已有五六百人之多,声势浩大。
1968年4月,“竹联帮”重新编组,陈启礼开始担任总堂主。同年,“竹联帮”由“白狼”张安乐主持,在台北郊区阳明山召开重组会议,模仿清朝八旗旧制,采用红、白、黑、黄、蓝、灰6色与虎、豹、龙、狮、狼、熊、凤、鸟等动物名称立堂,建立新的堂口制度,每堂有堂主、副堂主、护法等职。
和一般帮会老大并不相同,竹联帮的骨干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陈启礼本人大学毕业,总护法张安乐更拥有硕士学位。首脑人物的良好素质让竹联帮从创帮开始就显得卓尔不群,而眷村的背景则让他们更多地获得了官方的庇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竹联帮的名字迅速在岛内传播,而作为领袖的陈启礼更是被各方所关注。按照坊间流传的说法,“鸭霸子”为人豪爽,虽然落草,但却重义气、讲道理,因此极受帮众推崇,而这些江湖传闻最终也都在葬礼上得到了应验。
据台湾东森电视台报道,为了送陈启礼最后一程,他四散各地的兄弟们特地赶到香港,一路陪伴陈启礼遗孀陈怡帆从香港返回台湾,这些年逾60的人,全都是“竹联帮”内重量级人物。戴着黑框眼镜绰号“大川”的程大川是南堂前堂主;黄云龙绰号“小鬼”,是平堂创堂主;吴敦是竹联帮总护法,陈功绰号“蜈蚣”,胡执中绰号“郎中”,胡台富绰号“猴王”,这三人都是当年陈启礼最得力的左右手。另外,刘震南绰号“窟头”,是“竹林联盟”草创期兄弟;何耕成绰号“老鼠”,是最早在海外创堂的侨堂堂主。这些元老们从香港一路陪伴陈的家属,迎灵回台,可谓情深义重。
2。风云·情怀
在陈启礼主政期间,竹联帮的发展是井喷式的。短短数年间,这个主体由学生构成的帮派便光明正大地成为了台湾黑道的主宰。
作为处于社会阴暗层面的帮会,竹联帮基本秉承了中国传统帮会的道义礼仪,虽然倡导暴力,但却并非完全被社会所不容。书生意气让竹联帮有了其他帮会不具备的素质,严格的制度则让他们获得了极强的凝聚力。
1970年,竹联帮内部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这件事不光震动了整个台湾社会,也让竹联帮在黑道中的名声达到了顶点,这就是陈仁被杀案。
在当时,竹联帮正处于上升期,帮会的财政日渐丰盈,作为帮中首脑之一的陈仁为一己私利,卷走了帮款。此事被陈启礼知道后,立刻传令追杀。为了躲避帮会追捕,陈仁选择了投案自首,希望能在警方的庇护下,逃得一命。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就在陈仁上庭的当天,在诸多警察的注视之下,竹联帮居然依旧派出杀手张如虹执行家法,将陈仁杀在法庭门外。
此事一出,台湾警政两界面子全无。恼羞成怒之下,只好拿陈启礼开刀。1972年,陈启礼被捕入狱,这一关就是四年。
1976年,陈启礼刑满获释。出狱当天,他便返回竹联帮总堂,开始了新一轮整顿。和以往不同,四年的牢狱生涯,让陈启礼想明白了很多道理,而不与政府对抗则成了他最为重要的认识。
由于骨干成员大都出身眷村,因此想要与政府搭上关系并不是什么难事。陈启礼出狱后不久便与台湾情报部门达成了共识,并获得了其大力扶植。
从1980年开始,陈启礼竭力扩充帮派势力,仅在台湾就有二十八个堂口,人数发展至数万人,并开始积极向海外扩张。在当时,“竹联帮”染指多个行业,并插手电影业,台湾武打影星王羽、帅岳峰等皆为“竹联帮”的骨干。
到80年代中后期,“竹联帮”在国外发展已具相当规模,成员除亚洲人外,尚有白人、黑人及墨西哥人。他们在菲律宾拥有一座岛屿作“中转站”,把大批现代化武器、毒品运进台湾,又从台湾将受训的“竹联帮”分子运往世界各地。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日本、中美洲、非洲等地,都设有堂口,仅在美国,党徒就遍布旧金山、洛杉矶、休士敦、纽约等各大城市。“竹联帮”的发展规划是:倚仗台湾当局和国际黑社会支持,“建立全球性的组织”。
由于其发展获得了当局的默许,因此竹联帮在一定程度上也负有“政治使命”。当局命陈启礼以“竹联帮”控制整个黑社会,并集中力量在香港和美国发展堂口,同时大力加强同中国大陆的来往,全力向内地渗透。他们把美国作跳板,把香港作基地,将“竹联帮”势力扩展到中国大陆,全面发展势力,以达到像控制台湾那样控制大陆,实现“反共复国”的“政治目标”。
然而,风水轮流转,陈启礼的“反共复国”任务还没有展开,台湾就已经天翻地覆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李登辉上台之后,民进党开始大兴其道,台独言论再度被摆上台面。
2007年,已经转到大陆发展的竹联帮总护法张安乐接受凤凰电视台采访,在说起当年的风云故事时,透露了陈启礼生前的一段话。那是在台独势力沉渣泛起的时候,在帮会高层会议上,陈启礼曾经斩钉截铁地说道:“假如有一天台湾要独立,那我‘旱鸭子’就要造反,就要跟着共产党,把台湾交给大陆!”
而作为陈启礼的生死兄弟,张安乐可以说是完全秉承了他们最初的家国理想。
2004年5月9日母亲节,在张安乐的带领下,一批辗转来到内地的台湾人士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灵前宣誓筹组“保卫中华大同盟”,并宣称,其目的是要激励台湾的爱国志士们团结起来,效法先烈的牺牲精神,以对抗台湾岛内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
2004年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五十九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四时半,在台北市中山堂前的“台湾光复纪念碑”前,“保卫中华大同盟”正式宣誓成立。并于当晚六时,在国军英雄馆举行成立大会。除了约四百名党代表冒着台风带来的暴风雨前来参加大会外,还有不少贵宾前来道贺。
2005年9月,“保卫中华大同盟”改组为中华统一促进党,并公开打出了支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旗号。
从最初的竹林联盟,到此时的中华统一促进党,从陈启礼到张安乐,这等豪情在现代黑帮中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他们所展现的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帮会作风,而是遗传自洪门、清帮的古老风骨……
3。“江南”、“一清”
帮会与政治,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纠缠不清,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几乎都从帮会活动开始。即便是近代,民国的成立也同样有赖于洪门等帮会的全力参与。不过可惜的是,不是每个帮会都有机会成功,也不是每个草莽好汉都能成为英雄,大多数人都在政治斗争中折戟沉沙,成了牺牲品。
在60年代,竹联帮崛起之时,台湾的帮会主要分为两大类:“本省挂”和“外省挂”。其中本省挂主要是指由台湾本地人组成的黑社会帮派,而外省挂的成员则多是1949年后来台的眷村子弟。
从分类来讲,竹联帮是标准的外省挂帮派,其成分构成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脉络。作为政工人员子弟,陈启礼和竹联帮的领导层对政府一直抱有效忠的态度。特别是在1972年陈启礼被释放之后,他更是把政治任务摆在了帮内要务的层面。
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警方的支持,但归根结底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在陈启礼晚年流落他乡时,曾一再叨念杜月笙的那句名言:“帮派人物像个夜壶一样,政客们需要的时候拿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踢到一边。”只不过可惜的是,他和杜月笙一样,觉悟得太晚了……
1984年,旅美作家江南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蒋经国传》。该书出版之后,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被认为侮辱了政治领袖。同年,受国防情报局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及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的指派,竹联帮接下了暗杀江南的任务。
1984年8月,陈启礼率吴敦和董桂森两名竹联帮杀手,前往美国执行“锄奸计划”。10月10日,三人找到江南,进行跟踪。10月15日上午九点,当江南在附近的太平洋住处吃完早餐,到楼下准备开车外出,前往在渔人码头的礼品店时,事先埋伏的董桂森(董于巴西被捕,引渡到美国,在监狱中死于斗殴)等人,持左轮手枪朝江南两眉间开了一枪,他当场倒地,接着董桂森又朝其胸部、腹部开了两枪,江南当场毙命。
暗杀江南之后,陈启礼等人大摇大摆赶回台湾,并受到了情报局的大力赞扬。然而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为何,此事竟然走漏了风声。没过几天,美国联邦调查局便查明杀害江南的正是来自台湾的竹联帮骨干。
11月12日,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蒋经国下令全台扫黑,于是一场足以改变台湾黑帮结构的大行动轰然展开了,这就是著名的“一清专案”。
在专案期间,台湾各路黑帮大佬纷纷落网,不管是涉案的竹联帮,还是受株连的四海帮以及本省挂,所有的黑帮头面人物几乎都被送到了以关押政治犯而闻名的“绿岛监狱”。一时间整个台湾人心惶惶,舆论哗然。
1985年1月10日,蒋经国下令逮捕军事情报局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要求彻查。三人经两次减刑后,服刑六年多,假释出狱。1月13日,“中央社”发布消息,承认情报局官员卷入“江南命案”。
3月1日,江南案再起变故。因帮会内部纷争而赴美定居的竹联帮前总护法“白狼”张安乐偕同一位替陈启礼保管录音带,匿名“背影”之人士,出席洛杉矶台湾人社团所召开的“江南命案演讲座谈会”,宣布“蒋经国之子蒋孝武就是谋杀江南的元凶”。
得悉了这条消息之后,美国政府为此勃然大怒,因为国外情报机构公然派杀手到美国本土刺杀美国公民,使得台美关系跌入谷底。美国方面通过对台情治单位监听的电话录音,迅速找到陈启礼拨打回台的电话内容,并向新闻界透露已经掌握陈启礼为防万一而录制的一卷录音带,证实有国民党情治人员介入此案,向台湾当局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交出幕后元凶。
7月1日,蒋经国下令取消“国防部情报局”,将该局业务与参谋本部特种军情室合并,另组“军事情报局”,由参谋总长负责指挥。该局局长由原八军团司令卢光义担任,此后情治首长出缺时,皆以军事将领接任而不提拔情治系统人士。刘宜良遗孀崔蓉芝,在美国控告台湾当局,1990年获得赔偿一百四十五万美元。
江南命案,震撼太平洋两岸。而作为始作俑者之一的竹联“三壮士”也为之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而同时,此案也从侧面揭示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作为大政治的小配角,帮会的身份的确很可怜。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也足以证明,当年的陈启礼们的确热血而又幼稚。
4。亡命柬埔寨
杀江南,陈启礼虽然不是开枪的那个人,但却是领头的,这给他带来的又是一个四年牢狱。
1988年,陈启礼刑满获释,再度重返竹联帮。这一次他明显低调了很多,虽然依旧还是竹联帮的第一领袖,但对于帮会事务却不再事必躬亲。出狱后不久,陈启礼在南港区成立承安消防器材公司,专门经营消防器材生意。
然而俗话有云:“一天是黑道,一生洗不白。”1997年9月,台湾政府展开治平扫黑行动,陈启礼遭人检举涉及北宜高速公路工程非法围标,这一次他选择了逃亡。
就在警方将要动手之前,陈启礼辗转来到大陆,并持假护照以资助水灾灾民的名义进入柬埔寨。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