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凯恩的人生悲剧在于:由于家境贫困,母亲过早的把他送了出去,这代表孩子跟母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瞬间坍塌。在参加一次亲子教育的研讨会上,我就曾提出一个观点:母亲生下孩子以后,要全身心的抚养,哪怕工作再忙碌,经济状态再不理想,也不要轻易把孩子送给别人寄养,这不仅意味着你跟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从此断裂,而且也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了被家人遗弃的恐慌感,这种恐慌感如果不及时根除,将会像噩梦一般伴随着他的一生,对他未来的心理、人格乃至建立婚姻家庭都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母爱的重要就凸显出来了,她像一把保护伞,成为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重要屏障。
如果离开母亲,任何婴儿在他诞生的一刹那,都会感到极度的恐惧。甚至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也跟出生前没多大区别;他不能辨认对象,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能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此时,母亲就是婴儿唯一的保护伞,就是温暖和食物,是给他提供安全感的重要屏障。如果孩子一出世,母亲就离他而去,那么他将生活在一辈子缺乏安全感的恐慌当中,哪怕他将来长大了,成家了,这种恐慌也像警钟一样时时在他耳边敲响。
童年的“分离创伤”对人的影响深远。被父母尤其是被母亲过早抛弃的孩子,潜意识中他(她)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至少不够好,所以才“被抛弃”。在后来的日子里,向世人证明自己“很好”,甚至“最好”成了他(她)矢志不渝的目标。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扮演的旭仔,就是个弃儿,电影里他一直在干两件事,一是不停地寻找当年抛弃他的生母,二是不断地抛弃和更换他身边的女人,二者看似互不相干,其实互相影响。他被生母抛弃被养母养大,导致他内心自卑,他不断地勾引各种女人,又不断地始乱终弃,是想证明自己在异性那里(也就是母亲那里)的独特魅力。
  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在影片中,旭仔总是这样的自言自语,无疑,这种无脚鸟就是这个被母亲抛弃的“茫然困惑少年”,没有脚意味着无根,也就是没有家,不停地飞则代表对失落的母爱的不断追寻。
(二) 跟母亲不同的依恋类型决定了孩子的不同人格特征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经系统的研究过婴儿与母亲之间依恋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满足婴儿对保护、喂养以及获得支持的需要的。鲍尔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母亲离开婴儿让他单独待上一段时间,不同的婴儿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一些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并未出现太多的不安,而当母亲回来时却很高兴;另一些婴儿面对母亲的离开明显不适,会哭会闹,有严重的不安和焦虑,只有当他们的母亲回来时才会平静下来。鲍尔比认为这些婴儿有严重的“分离焦虑”,享受依赖,害怕孤独。还有一部分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变得很忧伤,当母亲回来时,并未真正开心起来,反倒比较冷漠,甚至变得愤怒。
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和她的同事们设计了一项20分钟的实验程序来研究“分离焦虑”——这项实验程序同样用于辨别婴儿是如何对待跟他们暂时分开的母亲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陌生情境程序”。在这项实验中,母亲和她的孩子进入一个很温馨,类似居住环境的实验室。母亲在实验室里坐下来,婴儿则自由地玩耍。隔了一会儿,一个婴儿不认识但很友好的陌生人走进来,然后,母亲离开实验室,只剩婴儿和陌生人在一起。不到五分钟,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都是被录像的,研究者可以在实验之后看到婴儿的种种反应。
经过多次研究,安斯沃斯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婴儿的行为也包含了三种不同的特征,这与鲍尔比的观点基本一致。其中第一组婴儿被安斯沃斯称之为“安全型依恋”,在母亲离开他们的时候,还可以自由的玩耍,他们不惧怕和母亲的短暂分离,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都无明显的抗拒感,对陌生人还很友好,甚至还希望得到他的拥抱,而当他们的母亲返回到身边的时候,很开心,此刻的表现则是跟母亲交流一会儿,然后继续在实验室探索新的环境。他们似乎认定母亲一定会回来,他们内心很安全。
第二组被称之为回避型依恋,这组婴儿典型的表现是,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他们并不担忧,当母亲返回的时候他们也比较冷漠,就好像跟他们的母亲一直很疏远一样。对那位陌生人更是从始至终视而不见。
安斯沃斯称第三组孩子为焦虑矛盾型,这个组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都很焦虑,甚至会出现大声哭泣以及激烈的反抗,当母亲不在实验室时,这些孩子很难平静下来,对陌生人更是像关闭大门一样完全拒绝,而当母亲返回实验室时,这些婴儿又变得很矛盾:一方面表现出似乎被遗弃的愤怒,另一方面,又潜藏着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
安斯沃斯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这三组婴儿的母亲的行为也是各不相同的,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似乎对他们的孩子更为关注,也投入了更多的情感和鼓励,而回避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则对自己的孩子较为淡漠,甚至经常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焦虑矛盾型的婴儿的母亲则对自己的孩子较为情绪化,有时候爱的要死,有时候又烦的要命,情绪简直比林黛玉的脾气变化的还快。
  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无疑,这三种依恋类型对儿童人格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将来长大以后普遍跟母亲的关系融洽,且充满自信,在人家交往中也更积极主动,对陌生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陌生人也能够友好相处,将来走入恋爱婚姻都会一路阳光。而另外两种依恋类型的婴儿,跟母亲的关系不是疏远就是紧张,内心始终伴随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也很不适应,将来进入社会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恋爱婚姻也会频频触礁。其中,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形成冷漠、古板的性格特征,别人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也很难进入稳定的亲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年近三十的剩男剩女还从未谈过恋爱,或者结婚以后经常对伴侣漠不关心、被称之为“冷血动物”,就是源自这种童年和母亲的这种依恋类型,前面提到的美国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的男主人公无疑属于回避依恋型,影片在凯恩的母亲准备把年幼的儿子送走的场景中,我们分别可以捕捉到母亲冷静的性格和小凯恩冷漠的表情,此后这种“冷漠”几乎贯穿了凯恩的一生,他对政敌的不留情面,对两任妻子的不闻不问都延续了他童年时代母子关系的“冷漠”;而焦虑矛盾型婴儿长大以后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容易陷入对伴侣的过份依赖,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吵大闹,甚至寻死觅活,另外一些夫妻动不动就猜疑对方,总是担心戴绿帽,倘若追溯到婴幼期,跟母亲的关系无疑就是属于这种焦虑矛盾型的反映。
实际上,安全型的依恋类型的婴儿,长大以后所拥有的亲密关系无疑比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要更稳定、更持久,也更多积极的情感。哪怕在遭遇感情的狂风暴雨时,安全型的人也较为平静,知道如何理智的处理好而又不会对伴侣造成伤害,而回避型的人则会像只狡猾的狐狸一样躲开了,焦虑矛盾型的则变得像只刺猬,暴躁不安。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人在孩提阶段某些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要么他的心理就从此停滞到这个阶段,不再前进了,就会沦为心理上的“侏儒”,其基本人格特征将伴随终生。要么就在成年以后寻求补偿,最明显的就是当他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孩子气”,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关心自己,满足自己,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三)母亲是我们来到茫茫人海之中看到的第一个安全岛
母亲是我们来到茫茫人海之中看到的第一个安全岛,登上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的开始探索世界、健康成长、和人交往。他们深信,如果受伤了,受挫了,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来。这个安全岛,就是无条件的母爱,就是我们一辈子都不可或缺的安全感。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就为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这里不仅有适宜的温度,有自动的营养供给,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然而,当他与母体分离之后,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空气温度未必适宜,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英国精神分析权威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婴儿刚刚降临世上,第一时间并非快乐,而是恐惧,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倘若此时,他不能及时回到母亲的怀中,不能及时得到母亲的爱抚,不能及时获取母亲的奶水,他便会感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婴儿为何都喜欢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这是他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在婴儿的心理留下一道伤疤。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婴儿大声的哭泣,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如果一些母亲对孩子缺少足够的爱心,或是因为在产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并未适应做母亲的角色,甚至认为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或是天生脾气暴躁、缺少耐心,就会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甚至大声训斥,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候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有时候则不能,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然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如此反复,这样的孩子始终无法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才能得到母亲的爱护。长此以往,孩子一方面学会了哭闹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另一方面,又对母亲总是冷落自己感到愤怒。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好像雷雨天气一样交替出现。从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会形成较为严重的情感依赖症,在亲密关系中索求无度,一旦未遂,就会又哭又闹,甚至以死来威胁。这种情感依赖症的根源就在于缺少安全感。
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在爱情方面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1、害怕孤单,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恋爱,有时候他并不是你真正爱的那个人,只不过是一种寂寞的替代品而已。
2、总是拿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较,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中,总是莫名其妙的乱发脾气,怨天尤人。
3、哪怕他对我很好了,还不满足,觉得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终有一天难逃被抛弃的结局
4、只要跟他一吵架,就大喊大叫,情绪失控,甚至一哭二叫三上吊,动不动就把死作为要挟对方留住对方的绑票。
5、把自己当成灰姑娘,盼望有一个白马王子通过爱情来拯救自己。
6、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挽回爱情的本钱,以此下注,飞蛾扑火。
  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6、总是以泪洗面,靠伤心的回忆来扮演弱者的角色,蚕食别人的怜悯和关怀,自导自演苦情戏,博取对方的眼球。
7、面对一个无良者一味忍让,一再退却,没底线,无原则。
8、对爱情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哪怕年近而立却永远不变的少女情怀,宁愿沉醉在白日梦的幻想中也不愿在现实中醒来。
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自我检测一下,你是否总是感觉内心缺少安全感?如果是,那么,我敢断定,你从小就没在自己的母亲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导致你内心总是空空如也、惴惴不安。
(四)母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最初的自己
其次,母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最初的自己,也在母亲的不断的关注中找到了自我的意识。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如果孩子在母亲的怀抱中不断生长,他的自我意识,他的安全感和认知度都将逐步完善。”
如果他饿了,母亲的乳房就会自动送上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