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好的肉段每个都裹满了酱汁,色泽晶莹透亮,辣椒特有的香味,加上葱姜的调和,闻起来十分的诱人,尝起来(咳,每个厨师都要试菜的)更是……不能再说了,口水要出来了。
把菜都仔细的码放在盘子里,放进蒸笼里保温。
赵方在小板凳上发了一会呆,外面的声音就热热闹闹的传来了,祭灶开始了。
先把菜都按规矩的摆放好,方糖放在桌子的最中间,上香、磕头、祈愿,用方糖在灶王爷嘴上涂了涂,赵方都一一的按赵大娘吩咐的做,虽然他不信,但是几千年的传统也要尊重。
做好后,把墙上灶王爷的画像撕下来,贴上新买的画像,然后到院子里把纸马和旧的画像一起烧掉就算是送灶王爷上天了。
然后才是重头戏。
这里的习俗,祭过灶后,每家人都会带着祭品到村长家聚集,大家一起吃祭品,聊天,也算是古代的晚会了。
把祭品稍微热了一些,赵方一次也拿不了许多,就只能先拿一部分过去,虽然不重,但是拿着要十分小心,所以,赵方走着也十分吃力。
小心翼翼的提着篮子走到村长家,已经有很多人在了,刚进门就有人把篮子接了去,里面的菜一拿出来就引的一片惊呼,透明的猪皮冻中隐隐能看见笋丝和小粒的猪皮,笋丝随意的形状加上像雪花一样的猪皮在鲜嫩明亮的猪皮冻中显的格外有艺术感,赵方又把切好的猪皮冻摆成花瓣形,中间是一茶杯的辣椒酱,雪白的瓷杯上是简单的水墨画,衬的里面火红的辣椒酱格外的鲜艳。
漂亮的外形很受孩子的喜爱,很多小手立刻就伸上来了,当然也毫不意外的被打了回去。
鱼香肘子(因为材料的缺少,没有一点鱼香,貌似叫葱烧肘子更合适一点),红色的酱汁浇在金黄的肘子上颜色格外好看,碧绿的葱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冒出的热气带着诱人的香味,这道肘子也十分让人惊艳。
接下来的是白白嫩嫩的清蒸鸭,香糯甘美的卤水猪蹄也都很受欢迎,赵方拿了篮子准备再回家拿其他的菜的时候被赵大娘拉着了。
“你还去哪,都快要吃饭了。”村长里的很多媳妇都过来了,赵大娘也没那么忙了。
“回去拿菜啊,我拎不动,还有些菜在家里。”
“真是傻孩子啊。”旁边的人立刻笑开了:“那么多菜如果都拿过来怎么吃的完,每家只拿来两三个也就够了,家里人很多的才会多拿几个菜过来。”
“不过方块糖一定要拿过来,等赵三叔走的时候让他带着。”
“不用,就直接把我家的糖都给他也就是了,我们两个也没的去吃糖,小方的就留着自己吃吧,别走了,到桌子边做好,就要开饭了。”赵大娘把赵方拉到桌子边,正是他放菜的桌子,村长已经在桌子边坐着了。
吃饭的时候赵方所在的桌子挤的满满当当,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跑来了,不能坐就站在旁边吃,里里外外围了两层。
赵方看了一下,很多桌子都没坐满,就只有这里热火朝天,他的菜他还没来的及下筷子就已经下去大半了,他就只来的及夹了一筷子猪蹄,再抬头肘子就只剩骨头了,猪皮冻的盘子里也只有茶杯在里面孤零零的站着,连辣酱都干干净净,猪蹄的盘子是彻底的被清空,清蒸鸭倒是还有一些,很多筷子正在奋斗着把肉从骨头上扯走。
桌子上还有很多东西,也不会吃不饱,不过赵方还是很遗憾他吃不到自己做的菜,毕竟这里的人做菜都很少放调料,也不会细致到讲究口感,只是简单的调些味。
吃过饭,大家都到村长的正屋里,赵大娘拿了好些糖果瓜子的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开始收拾桌椅碗碟,把每家的碟子都洗干净分放好,村长就吸着烟斗和大家聊些收成和天气。
很多小孩子都支撑不住在父母的怀里直达瞌睡,赵方也有些熬不住了,目光呆滞,身边的人在说些什么完全都听不见了,勉强出去转了转,精神才好了些,走到门口就被赵大娘拉到另外的屋子里去了,里面是忙完的媳妇和姑娘们,十岁以上的小女孩也全在屋子里。
赵大娘拉着赵方的手很慈爱的摸着他的头:“小方今天做的菜真好看。”
“也好吃呢,我家柱子一直都念叨着没有多抢几块猪蹄呢。”那是明婶子。
“就是,还有那肘子,闻起来就很好吃啊。”这是赵五婶。
“还有拿成块的,不知道叫什么,我家小英拿了一块给我吃,真是又好看又好吃,还十分的清爽。”一个中年大婶,怀里抱了一个小女孩,这个不知道。
“我什么也没吃到,就看了几眼,很好看,想来味道不会差,小方的手真巧。”这个好像是三大娘。
“那是自然,想当年他娘的手艺就是村长里数一数二的,不论是做菜还是针线,样样都是极好的。”
……
这些大娘婶婶们很生动的给赵方上了一课,让他深切的理解了什么叫三姑六婆。
大概三更天,人才慢慢的散开了,赵方走的时候看见一个人背着大半麻袋的东西,赵大娘往里面装方块糖的时候赵方也看见了,大概知道他就是赵五叔了。
到家的时候赵方已经困的不行了,简单的洗漱就立刻挺尸在床了。
往后的日子就是在不停的准备东西,不过赵方还算很轻松的,大部分东西赵大娘都是直接做好了送到他家,他只需要拿原料过去就好了。
“小方就一个人,准备那些东西很麻烦,我这边稍稍加些功夫就好了,比小方自己做方便多了,再说小方还小,我们不帮谁帮。”这是赵方拒绝时赵大娘直接说出来的原话。
知道赵六婶的针线很好,赵方请她做了一些过冬的衣服,连鞋子都备的很齐全,鞋子里还加了些兔毛,穿上很暖和。
过年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养的猪送到孙大叔家杀,如果吃不完要卖的话也直接在孙大叔家寄卖,赵方到他家买肉的时候,又被送了些骨头和清理干净的大肠小肠,村子里的人很少吃猪身上奇怪的东西。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九,这里的习俗腊月二十九吃过晚饭一定要每家都要有一个人绕着村长转九圈,查看田里的庄稼的同时,也顺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赵方吃饭晚了些,开始绕圈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绕好回家了,等赵方绕到最后一圈的时候能遇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赵方只是象征性的绕着村子走了,范围缩小了很多,不过走完九圈还是很累,在往家走的路上,赵方突然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他猛往前跑了几步才勉强稳着身子。
疑惑的走回去查看,赵方记得他家门口的路是很平的,不应该突然冒出来什么把他绊到的大东西。
天色暗沉,看什么都不清楚了,走进了才发现,绊到他的是很大的东西,勉强能看出人的形状。
第五章
叫了在附近的几个人,匆忙安顿好人,村子里的齐大夫也赶过来了。
齐大夫把了脉,对众人摇了摇头。
走到外间,齐大夫已经在开药了:“他伤的很重,再晚些就救不回来了,现在看倒是能就好,就是药材要用好的,身体也要养两三个月才能正常行动。”
快要过年了,谁都不愿意收留个病人在家里,本来应该村长处理的,可是他的儿子昨天回来过年了,家里实在没有地方,就把人安置在赵方家了。
赵大娘拿了一床被子过来,村民们帮着赵方把人放到床上,齐大夫又嘱咐了赵方一些事就离开了。
赵方倒是无所谓,一个人过年也没什么感觉,虽然这个人是病人,可家里毕竟又多了一个人,反而多了些家的感觉。
村长磕了磕烟灰说:“这人估计是商人,过年急着回家,像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了。”
赵方隐约知道村长说的不好的事情大概就是抢劫,在这个再怎么努力也吃不饱的时代,农民很容易就被逼着做各种事情,所谓官逼民反,并不是一句空话,往往是上面某个人不经心的一句话,下面往往就要付出家破人亡的代价。
找大娘找了几件衣服送了过来:“这是你大伯的,等他醒来让他换上。”
赵方仔细的看了看床上的人,大概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不知怎么回事,就是给赵方他满脸风霜的感觉,估计村长就是根据这个来判断他是商人的吧。
小心的熬着药,由于母亲曾经生了很久的病,真正的赵方熬药的技术很好。
药味很快就蔓延了整个屋子,把熬好的药仔细的用纱布过滤,赵方正在发愁怎么让床上的病人吃药,里面就传来了阵阵咳嗽声。
赵方把药端进去的时候,人已经坐起来了,正在很剧烈的咳嗽。
“你是?”他勉强止着咳嗽。
“我是赵方,你晕倒在我家门口了。”
“这样啊,谢谢你了,小兄弟。”
别的他什么都没问,接过药就喝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初五前家里都不能做菜,所以大家都提前准备好了很大东西。
赵大娘帮赵方准备了炸好的鱼、肉、鸡,赵方还自己准备了各色的丸子,熬了一大锅的骨头汤,卤猪蹄的汤又重新熬了些,想吃卤味的时候放进去就行。
早晨的时候病人醒了,和赵方简单的聊了一会,赵方知道他姓史,还真是一个商人,急着回家过年,被劫匪给盯上了,他是趁劫匪不注意跑出来的,本来打算进城的,可是走到这里就晕过去了。
早晨喝了半碗粥,就又躺下了,赵方看他的脸色很是痛苦,就把齐大夫又找了过了过来。
齐大夫还是说和昨天一样的话,这次倒是直接对病人说的,走的时候再三嘱咐病人要好好躺着,不能乱动,又留下一些自制的一些药丸。
这里的风俗,从腊月三十晚上到初一晚上,都要吃饺子,所以吃过早饭,村子里就到处都是剁肉的声音,赵方也跟着准备。
一般饺子都要加上韭菜,可是这里没有保温技术,自然也没有韭菜。
赵方只能把挤干水分的白菜叶替代,放了很多葱,切少少的一些香菇和笋丝也加进去,使口感更丰富一点。
剁好的饺子馅里加上三个鸡蛋,用力的搅一会,上浆了才能罢手,这样饺子馅吃起来才会更劲道。
饺子皮也很有讲究,在上好的白面里掺上一个鸡蛋,放少许的盐,仔细的揉搓,然后擀成薄薄的一大张面皮,折叠好一后用刀切成长条,把长长的面皮叠放在一起,用刀切成四方形的面皮,饺子皮才正式完工。
面里加盐可以让饺子在下锅的时候不那么容易烂,这是赵方小时候妈妈就告诉他的小窍门。
赵方看着慢慢成形的饺子皮动作突然慢了下来,小时候在家过年的情景一一的在眼前回放。
他只有一个弟弟,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过年了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回家,所以到他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在学习做饭,在家看着弟弟了。
过年时他最开心的日子,妈妈不会很忙,整天在家他就能整天出去玩了,还会买很多肉,几斤猪肉、一两只鸡、几条鱼,也会有新衣服穿,能拿到一些零花钱。刚剁出的饺子馅总算散发着浓浓的肉香,还有各种蔬菜混合后的香气,所以饺子馅刚刚剁好,赵方就会跟在妈妈后面,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就等着妈妈把面皮切好,自己能立刻包饺子,然后就能吃饺子了。
包饺子的时候赵方总是找很多话和妈妈说很多话,有时候还会被斥责一两句,看着像小元宝的饺子一个个快速的在妈妈手里出现,是赵方最喜欢看的。
然后是新年的鞭炮,夜里十二点一过,村子里鞭炮声就不绝于耳,放过鞭炮,摆放好祭品,上过香,烧好纸,每个人都磕头祈愿,第一锅饺子就出锅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好看又好吃,在寒冷的冬夜里吃一碗饺子,格外的暖和,饺子过后是糖水,每个人都要喝一口,大大的苹果也每个人都要咬一口,天微微亮的时候就能出去拜年了,这时候就有压岁钱拿了,虽然知道压岁钱都是要上交的,但是拿到压岁钱还是很高兴。接着就是漫无目的的拜年了,几乎家家的小孩子都出来,聚集在一起,挨家挨户的跑一遍,口袋里装满了瓜子和糖,没跑多久,叫孩子回家吃饺子的声音就开始不断的出现,玩够了,跑回家煮好的饺子就在桌子上放着,吃过饺子就该跑到被窝补眠了,睡梦中还不是传来外面嘈杂的拜年声音。
那些记忆,扰人睡觉的鞭炮声,空气里飘散的檀香的味道,穿上新衣去拜年时的兴奋,新鞋子踩在雪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中午时满地的红色碎纸衬着白雪的冷清……都是年的味道。
后来长大了,在外面工作,钱挣的不多,但是却要一直在外面,过年也只是到饭店吃些饭菜,过年在他的印象中也就只是一个稍微特别的假期,再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也不会十分盼望。
“小方。”赵大娘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我在这。”赵方从厨房走出来,满手的面粉。
“你在包饺子了。”
“没呢,我刚做好皮,正准备包呢。”
“你东子哥回来了,家里吵的很,我听不惯,到你这做做。”赵东是村长的儿子,因为娶了个城里的老婆就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每年都是快要过年了才回来。
赵方知道她是怕自己忙不过来,特意过来帮他包饺子的,连忙找了小板凳过来。
赵大娘的手很快,短短一个小时就把饺子包的差不多了,饺子包的也很漂亮,个个精神饱满,站的直直的。
走的时候赵大娘又到客房外扫了一眼病人,隔门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才离开。
考虑到还有病人,齐大夫说他只能吃些清淡的流食,还要看他能不能吃下去,赵方打算趁着家里材料还算齐全,熬些鸡粥。
鸡粥味道鲜美可口,常食可滋养五脏、补气血。正好能让他吃的下,也能稍微的给他补补身体。
赵方的锅灶是两个锅连在一起的,可以一起烧火,做起饭很方便。
先把大米淘洗干净,放进大锅里,加适量的水,烧开后把馒头也放进锅中,用小火煮成粥的同时把馒头也热透。
把鸡肉放进小锅里,加入加姜片、水和八角,烧开后小火煮熟,再把鸡肉捞出晾凉,用手撕成丝,在用再用葱末、盐、胡椒粉、五香粉、熟油拌匀调味。
把锅里的馒头拿出来,把调好味的鸡丝倒入锅里,用小火继续煮一会,再趁早灶下的火还未熄的时候把芫荽末撒上,盛到碗里后再加些芝麻油,看着很是清爽可口。
赵方把一个小桌子放到床边,放上粥和馒头,再用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