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越有了邵文柏打的包票,自然就放心给陈老教授担保,然后还让陈老教授帮着留意挑选学校里另外的人家。

有更好的地方可去,陈老教授放宽了点心。哪怕不为自己,为了两个孙儿,他也要厚着脸皮,留在年越说的乡下医院。能回乡下还是好的,市里现在虽然不限水电,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想找点水,连口水井都没有。倒是有河,可河里的水都是脏的,煮沸了都不敢喝。乡下有山,有田,上山捡点柴火,弄点大棚种植,都比在市里每个月等政府发放物资要强。

年越这年轻人他看着品性不错,是他一早看中的学生,说的话不多,可是从不说虚的,这点陈老教授还是相信的。年越说有地方那就肯定有,说粮食管够那就肯定够。就是到时候村里人多粮食紧张点,他自己家也囤了不少,支撑几年是不成问题的。

陈老教授越想越笃定,决定就听年越的,去他对象家的乡下老家。看样子他家的对象挺有本事的,能提前得到消息去做准备。而且年越这阵子也有点奇怪,市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劳力都被抽调去搞建设了,只有他一直没有被征用,经常来学校帮他的忙,或者去医院照看病人,或者收拾资料,都不急着去城外上工刷工分。

过了几天陈老教授给了他几个人名,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都是陈老教授多年的同事,品性都是好的,重要的是他们没什么门路,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陈老教授自己在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三十年,人情冷暖颇尝了些,哪些人有真才实学,哪些人是趋炎附势之辈,他心里都门儿清。

年越就做主把这几家人都叫上了,说好到九月份的时候就有车队接他们去乡下的医院,让他们先准备好行李打包。

作者有话要说:
写多了背景,果然被锁章节。我明明写的是很正面的内容。




第10章 亲朋
 搞定学校里导师和其他几家人后,年越就亲自去王珏家通知。他早就被政府调去市外工作了,年越想在工地接电话说事也不太方便,为着守秘,就决定亲自跟他说。邵文柏说大岗村避难点建好以后,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叫一些亲属来村子里避难的,邵家人早就想好了应对规划,避难房子不止是为村民族人或员工建,还预留了很多给外来的人家,所以年越叫上几家跟他交好的朋友,也是可以的。

王珏从本科起就一直跟他很要好,知道他的家境后,经常叫他一起到家里吃饭。他家境普通,可家里氛围挺好的,每次年越来王珏家作客,他家人很好客热情。年越是一直想着要让好朋友有更好的安置点的,有了邵文柏那边的担保,年越就放心了。

年越听王珏说过,老家在乡下,但王珏家是不准备回去的,主要是无房无地,老家的亲戚不多,关系不近,怕回去被人嫌弃。年越想王珏跟着他到大岗村,怎么着也比在市里等着政府安排要好。更何况,王珏也不是在村子里没有用武之地,他还可以去村里的医院帮忙的。

王珏家在市区的平房区,暂时还不用撤,家里能干活的劳动力都去郊外挣工分了,只剩下他的奶奶在家。现在也不怕治安不好,街上有警察在四处巡逻,居委会街道办还自发组织了留守的人在社区周围看守。街上大部分的商铺都是大门紧闭,就是开着的,也是店主在搬运东西。整个城市看着更萧条了,这种场景年越以前也只有在电影里看过。不止是在本市,全国所有的城市都一样,网上有很多网友拍的视频和图片,各处市区中心都是人烟稀少,大家都说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成了真正的鬼城。

年越看王珏不在家,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王奶奶,让王珏跟他联系,还把邵家宅子的地址留下,预防到时候手机通信不好。

这边邵家祖三房找好大岗村的避难点后,又继续在别的省找了几个,大的上报给政府高层,小一点的两个就联合政府一起合建。因为那两处比大岗村大得多,邵家族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独力承建这俩更大型的工程。

他们计划,族人到时候也安置一些人在那边,当作分散风险。年越家的几房远亲离那俩避难点近,邵文柏就让这几户人联络好那边的邵家负责人,到时候他们就在那里安置下来。不光是年越家的亲戚,邵文柏的外祖家,也是在其中一个避难点的城市颇有点势力,正好邵文柏就让他外祖家跟邵家的族人一起联手,与政府一起合建。

有一支建筑施工队,替邵家在大岗村建造了一些大型的秘密仓库后,就被邵家调到另外两处,跟政府合建避难基地,建好后他们和家属也就留在了那两个基地。之后负责搬运物资到秘密仓库的人,都是邵家族里的核心人物。这是邵家族人的保命物资,等闲人都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因为在邻近两个省跟政府合建避难基地,邵家的公司和超市还把持在自家人的手里。邵二叔接管了邵文柏在本地的公司,一直管理着一些工厂的正常营运,还有超市和仓库的物资调配。

邵文柏这一支只负责衣食药品,别的物资是邵二叔邵三叔负责准备。像生活用品和器具,发电机、空气净化器机、净水机、制氧机、收音机、可循环使用的蓄电池,还有建设避难基地需要的大量建材,机械等,加上建筑工程队的大量员工,都是邵二叔三叔合着另外几家族人筹备的。

邵家公司旗下的工厂用得着的产品还在生产,像生产医药用品的,生产罐头食品的,还有那几条给粮食真空包装的生产线,就没有停工过,而仓库员工和物流员工更是被重用。这时劳动报酬也不发什么工资了,而是物资。一个星期发一箱,有时是粮食,有时是盐糖酒,有时是罐头饮料,还有些是布匹被褥毛毯和药品。好多都是市面上不容易搞到的东西。为着这个,员工们哪怕没有政府工分可刷,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继续工作。

从六月份起,邵家停止了从国外进口物资后,邵家的族人开始逐渐从国外撤回到邵家大宅,或是另外两个避难基地。邵家族人们,除了当兵的从政的,正在为政府工作的外,全都为建造避难基地忙活。留在邵家大宅里的族人们,能用得上的劳动力,都被派去给邵家公司工作。

就算是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子们,也都在邵文柏的超市仓库里干活,每天组队早出晚归,给物资打包封箱,安排调运。这些物资有些是要派发给员工,有些是要运回避难点,还有些是按政府要求送去给政府部门,然后再由他们统一调配分给民众。

邵家大宅里,陆续住满了族人,姻亲和朋友,各种关系户,员工家属等人,加起来接近一千几百口人。为了安全,邵二叔还调了些保镖守在宅子里,每天出去工作的人都要组团,带上保镖一起。

白天邵家大宅大部分人出去工作还好说,晚上就显得人头沸沸,非常嘈杂。

因为不断地来人,宅子里的房间不够住,林伯组织人在宅子的庭园里,用竹子搭了竹棚和帐篷,安排后来的人住竹棚和帐篷。至于排泄,直接在竹林里挖了个茅坑,搭了棚子,人要是等不及用室内的卫生间,就在茅坑解决,除了味道大点,别的也没不方便。

庭园的池子旁也搭建了二十几个临时洗澡房,好在已经是夏天,天气热在室外洗澡也可以的。条件差点也没有人抱怨,反而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同吃同劳动,气氛其乐融融的。

邵家的泳池每天晚上是最热闹的地方。天气太热,室内人太多,空调不给力,大家喜欢工作结束后去泳池凉快一下,于是泳池里简直是站满了人,根本游不开。索性大家也不游了,在里面泡着,顺便一起聊天交流信息。甚至有人一边泡,一边拿着平板刷网,整个泳池像个大澡堂一样。有人在池边弄了个大屏幕,放点大片给池里的人看,放得最多的,是像201X之类的灾难片。

泡泳池年越是不参与的。主要是邵文柏是个小心眼的,要是给他知道肯定没好果子吃。年越和邵老爷子一直住在邵文柏的房间里。老爷子七十多岁,年纪大了经不起日夜操心劳累,年越每天早晚替他老人家松松筋骨,陪着他走上几圈,练一下拳。

“这房子,是阿柏回来的那一年,我跟着回来建造的,还没住上几年啊。”邵老爷子很是感叹。

邵家大宅目前被人折腾得不成样子,连庭园里的花都被人用盆子装了养着,准备打包带走。竹林里的竹子都砍光了,用来搭了竹棚盖大通铺。如今大伙吃饭也是大锅饭形式,园子里搭了几个大棚子,直接垒了灶,置着几十口大锅,天天煮饭炖菜做汤熬凉茶。每人被分配了一套碗筷,吃饭时直接一大勺子饭和菜,吃完自行洗碗。

“这房子原来的样子,我之前拍了很多照片存下来了。还有原来的建设施工图和装修效果图我们也保存着。爷爷,以后咱们再建一座一样的。”年越安慰他。

“好好,以后再建起来。”邵老爷子眼眶有点湿,不再说什么。

也许院子里人多热闹,邵老爷子很快转换情绪,笑呵着去找老友下棋。

没多久,邵老爷子接到政府通知,说他家和附近的一片别墅区,将会被征用,到时候改造成为避难点,所以希望他们家能作好一个搬家的准备。

邵老爷子问:“我家的人都会自行回老家,只是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收回房子?”

政府那边的人说:“不急,你们只要十月前搬走就好了,缓一点也影响不大。我们派人实地检查过,你们这一片区的房子质量都挺好的,改造工程不大,所以我们将这一片区的改造项目放在后期进行。”

邵老爷子听到高兴了,还派人把当初建造这片别墅区的图纸和资料都给了政府那边,好让他们改造时有一个参考。

“这片房子,是我和你二叔三叔他们一起建的。那时也是为着一个口碑,把房子都往实里建的,质量要求都是高标准的。现在能起点作用,也不枉当初我们费的一番心思了。” 邵老爷子对年越感慨地说。

市里的高楼商品房或是大多楼层房,政府派人逐一排查后,让里面的人全部搬离出来。这些房子都不好改造成防震防冻的避难房,所以干脆弃之不用。然后一些大型公共施设,像体育馆图书馆之类,这些大型建筑现在也被政府派了工程队改造,包括很多市政大楼,据很多人说以后那些都用作避难场所。

网上有人说,以前政府花重金建造的办公大楼,现在才真正发挥了为人民服务的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再次提醒,架空背景。




第11章 撤离
 年越完成了联系通知医院员工的工作后,才开始打包市区家里用得着的东西,像衣物被子那些就不可浪费。

邵文柏知道后,当天晚上还跟他一个劲地回忆:“小越,你记得你搬进来那天晚上不?阳台那里,你可要多拍几张。还有那个大浴池,你可别忘了。那些咱俩相爱过的地方,你要多拍点,用心点拍。。。”

年越:“。。。我决定了,我到村子后就跟爷爷一起住。”然后立刻挂断电话,关机。

第二天年越从公司弄了辆货车,偕同几个保镖,拉了两趟货才清空房子。哪怕是严打时期,也总有些人胆大犯事的。邵文柏为着年越的平安,规定他现在出门都要带保镖。还别说,遇到过碰瓷的,那人看见年越的车子载的东西多,想讹一点,结果被警察通过摄像视频确认是碰瓷后,直接弄去劳动改造。

收拾完外面的房子,年越还要给邵文柏在邵宅里的东西整理打包。他这人吃穿要求高,衣物比女明星还多,年越一边替他收拾一边感叹他奢侈。邵文柏在市区的家东西就挺多的,除了为他自己买,也没少为年越买,衣物什么的都是一式两份情侣组合,年越之前收拾过一回,觉得已经是超出他的极限了。没想到他留在邵宅里的东西更多,衣物间简直是仓库。

除此之外,邵文柏兴趣挺广的,什么都喜欢一点,书多不说,还收藏有很多限量版的东西,像影视作品,一些工艺纪念品之类。他之前做电商开贸易公司的时候,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收一份放在家里。另外,他的私人酒窖里还有满满的一排排一桶桶珍藏名酒,车库里还有几辆名车。在年越看来这些昂贵的东西都没什么大用处了,不过真丢弃也舍不得,还是要安排物流车队帮忙运到大岗村那边。

他一边收拾一边打包封箱,时不时向邵文柏汇报:“你的杂志收藏里有好多我看尺度太大,怕爷爷看见受刺激,就作主替你烧了,你可别太心疼。”言语间不无得意。

“烧吧烧吧,我都有了你,还看什么杂志。”那边邵文柏一点也不心疼,话说年越不提起,他都忘了他以前的一些收藏品。

“还有你的酒,给爷爷抽了几支拿去给他的老朋友们。”年越继续笑呵呵地告诉他。

邵老爷子之前为了腾房间,就跟年越住在邵文柏的房子里。年越给邵文柏整理东西,他有时就在一旁帮忙着清点,时不时大骂邵文柏是败家子孙。尤其是看到邵文柏私藏的酒后,眼都直了,骂了一阵就直接抽走了几瓶,说要跟老友们好好喝几杯。

“哎哎,小越,你让爷爷悠着点,这东西如今可是喝一瓶少一瓶。咱俩以后过日子可少不了它。”邵文柏着急了,“你喝了酒的红脸蛋最可爱了,对我也很热情。不然我收那么多好酒干嘛?”

年越说:“我说呢,你以前老是说要学会品酒,老是让我喝,果然是你一开始就不怀好意!”

邵文柏安抚了年越一阵,继续苦口婆心地说:“老人家不适合喝酒,小越你可别让他再喝了,我记得家里有一些清淡的梅子酒,你让爷爷喝那个。”

年越其实很想把这些酒都送出去,这也只能想一想,逼于邵文柏的淫威,他还没有这个胆子。

“好吧,我会让爷爷节制一点。这些酒我先安排给你运过去吧,省得爷爷天天看见,天天骂你败家子。”年越说。

邵老爷子这几天一看见邵文柏的大堆收藏物品就大受刺激,每天都要在年越面前骂上他几回。

“行,你把要紧的都运过来,仓库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邵文柏也怕邵老爷子的龙头杖。

清理了几天,年越才把邵文柏的东西弄完,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