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几个真正爱才的评委合起手掌,摸着下巴思索。
上一场比赛与赵鸿修担任评委的不知姓名的评委站了出来,给赵鸿修投了一个赞成票。
“好吧。”其他的评委妥协,互相点点头。
赵鸿修沉下来的面孔露出一丝喜色,和几个评委打了声招呼,飞快的离开赛场,目光不断搜寻着莫辞的身影。
莫辞的伤势是轻是重,他还不知道。赵鸿修现在只是想和莫辞见上一面,确认莫辞的情况。
说不清内心产生的一丝丝担忧是如何产生,赵鸿修四处张望,终于看到被人搀扶着的莫辞在赛场外的大道上,正在等医院的救护车。
几下子奔到前面,赵鸿修看见莫辞手臂上起了一圈的水泡,立即皱了皱眉,靠近莫辞说道:“我可以开车送你们去医院。”
“不。”莫辞忍者痛楚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敌人,心里下意识的生出一股抵制。把手搭在段枫的手臂上,催促着段枫拦一辆计程车。
赛场设在人流较少的郊区,市中心的医院离郊区还有一段距离。段枫左右看去,没有看到可以载人的车辆,又见到突然走到面前说可以帮助他们的男人,满脸的焦虑化作欣喜,没空去思索莫辞拒绝的原因,黑着脸打断了莫辞的反对。
“现在没有车,不要任性!你想和僵尸一样包着绷带躺在床上?”段枫的大喝让莫辞缩了缩脖子。
“我们再等等,乘计程车,或是等救护车来……”
“闭嘴!”段枫再次打断,把脸转向面前的陌生男人,用感激的语调道谢:“谢谢这位先生。”
忽略掉莫辞掐在他腰上的手指,段枫板着脸将莫辞塞进了赵鸿修停在一旁的车里,紧挨着莫辞坐在了车的后座——
34、chapter33
莫辞带着伤,还是参加了最后的总决赛。
在赵鸿修口里听见比赛延迟的消息,多少有些意外。
先不说赵鸿修的态度奇怪,几次出人意料的在暗中帮助,在医院看向段枫的凌厉不友好的眼神就值得推敲了。
在医院抢先挂号,急着叫医生出诊。两个男人围着莫辞团团转,惹得医院的一群小护士投来好奇的眼神。
最后还是大哥得到他受伤的消息,赶到医院才平息了这场莫名其妙的眼斗。
莫辞的伤口包上了一层干纱布,感染创面涂上烧伤膏,带着薄荷清凉的药膏减少了皮肤上的刺痛感,但是稍稍活动关节,患处与纱布摩擦,生出另一股疼痛。
延迟的比赛马上开始,和大哥一同前来的达嫂苦口婆心的劝阻莫辞退赛,以身体为重。
莫辞拧紧眉心,抿着嘴唇,再一次摇了摇头,和段枫一起走上了赛场,用另一支没有受伤的手和达嫂打了一个放心的手势。
下午的刚下了一场雨,天色比较暗,所以赛场上点了大大的彩灯。莫辞的展台就在彩灯的旁边,浅绿色的灯光打在莫辞的身上,模糊了莫辞的表情。
评委席上的赵鸿修紧紧盯着莫辞,看着那个包着白色纱布的身影,孤零零的站在赛场一角,灯光投射,将消瘦的身影拉的长长的。
总决赛除了60分钟的比赛时间,还留有20分钟的清理操作区域时间。80分钟的赛时比之前的40分钟的操作,整整多出两倍。
原先是有利的条件,现在却成了莫辞的不利条件。延长的每一分钟,对莫辞的身体影响就越大。
烹饪过程虽然比不上体育竞技中的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但是手腕使力,控火,装盘,每一个动作都是要摆动手臂,牵动神经!
莫辞的腹部经过包扎上药,需要静躺休息,不能有过多的活动和摩擦。带伤上场势必会使包扎好的伤口恶化,水泡破裂,甚至流脓。
每一次摆臂弯腰,都会是在煎熬中咬牙挺过来的。莫辞尽量忽视手臂和小腹摩擦产生的疼痛,开始摆弄炊具。
离正式的比赛还有五分钟,总决赛的现场主持人拿着话筒,对着电视机面前的观众开始讲起现场的情况。
“我们的总决赛共有十位选手进行最后的角逐,他们都是从一场又一场的淘汰赛中成功晋级,得以参加最后的决赛。有的只是二十出头,但实力不容小觑,厨艺精湛是他们脱颖而出的原因,他们之中谁是强者?让我们一起守候在镜头面前,拭目以待!”
主持人的话很有煽动力,每一个字都能让现场观众配合着股掌,望向只有展台和炊具的空挡现场,各位观众用目光搜寻着每一位选手的表情。
“在这个梦想与实力的舞台上,有两位强者需要我们发出感叹……”主持人故意停顿了一下,成功吸引了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
“他们的毅力值得我们惊叹,”主持人继续说道,让摄影师将镜头跟着自己移动,“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场的十位选手中,有两位身体有恙。有一位选手上午被汤水烫伤,去了医院,可是他下午又回到了赛场,不愿放弃这最后的决赛!”
主持人在莫辞身旁站定,用激昂的语调说出这番话。镜头没有直接打在莫辞的身上,呈献在观众面前的画面是莫辞包着纱布的左臂。
等到观众发出一阵惊叹,主持人又转过身,走到赛场的另一头,镜头随之移动。
“还有一位选手,是一位残疾人,从小腿就不能走路,他的参赛表上写了自己为烹饪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把烹饪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的决心,我们比赛现场的评委们都非常感动,这是难得可贵的。”将话筒举在坐在轮椅上的选手,观众们看到他萎缩的双腿软软的搭在轮椅上,发出阵阵同情的唏嘘。
“田先生,你有什么话,要对现场的人说呢?”主持人见到轮椅上带着微笑的选手,将他的反应观察在眼里。见他并不抵触采访,主持人将话筒移到他的面前。
“我想说的话有很多,但是,一直以来,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烹饪是我的理想,这条路,我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了现场的观众,大家鼓着手掌,发出热烈的掌声,对这场比赛充满期待。
见到活跃现场观众的,目的已经达到,主持人掐准时间,收回话筒,走到赛场的中央,从评委席上领取决赛的赛题。
比赛的铃声打响,各位选手屏息以待,竖起耳朵听主持人公布赛题。
“这次的比赛,评委们给出了一个空白的赛题……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要求,创新,做出别人从未做过的菜肴!”主持人高高的扬起手中的赛题面板,向观众说道。“也就是说,让赛场上的各位选手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想法,完成最后这道——打动人心的美味!”
这番话一说出口,就让现场观众沸腾了。
要知道做出别人从未做过的菜肴,吸引评委们的眼球,是需要水平的。创新比起复制更加重要。
复制是按照前人的经验,将菜肴发挥出应有的味道,尽量达到最高水平,让尝过这道菜的人作比较,谁的水准更高。而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甚至是超越之前固定的模式,以自己的特殊烹饪手法,高超的调料技巧,将每一位配菜的味道,融入菜肴之中,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让人觉得理应如此。
任何一道菜肴,要想创新,都是不容易的。厨艺界从来就不乏有敢于钻研,勇于创新,不断研究新的烹饪技巧的人才。推陈出新,又不能覆盖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菜肴。除了现场的想象力,还要有经验,完全掌握别人已经做过的菜肴。
比赛到这里,不仅是技巧和势力的竞争,知识与想象力的角逐,更加精彩和困难。
计时的铃声适时响起,时间一点点的消逝,各位选手已经挑选好了食材,站在展台旁边。
但是此刻,十位选手,谁也没有提前开始动手,烹饪菜肴。
凝神细想的五分钟,比起后面七十五分钟的操作,更加重要。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你要将脑袋里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之物,考虑到每一位配料,每一份食材的搭配,甚至是什么时候下锅,能到到最好的效果,都要算计入内。
有时候无形的东西比有形之物更早形成,但真正操作起来,便于现实千差万别。灵感与想法往往是一闪而过的,真正能够捕捉的,只是那零点零几分的迟延。
这个赛题,严格来说,对莫辞是有优势的。
父亲的短暂特训中,曾经让莫辞尝试过,被人没有做过,自己想做的菜肴。
时常在做这道菜时突然有了灵感,然后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着手那道灵感。有时候慢了半拍,灵感便随波而逝,捕捉不到了。
父亲对他这种做法持以默认远观的态度,既不认同,又不反对。有时候上前追问,也只有一句话的评价:“火候不到家,不能将灵感化为实体。”
点头受训之后,莫辞便更加努力的学习烹饪中的精髓,不敢松懈。那些可以思索的时间内,他确实做出了很多新奇的菜肴,让父亲指教。
但那些半成品入不了父亲的眼,一句细细体会便在心底琢磨了许久。
原来做出脑海中的菜肴,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刺激,得以实体化。莫辞开始摆弄手上的食材,用双手勾勒出脑海中悬挂的那幅蓝图。
场上已经有选手开始动手切菜。莫辞转过脑袋,看了一眼右侧展台上的段枫。在得到对方一个鼓励的微笑后,莫辞认真的对上了面前挑选好的菜肴。
简简单单的小豆芽,完整的香蕉,又红又大的苹果,颜色鲜亮的红枣,半边西瓜。要将这几个毫无关联的东西串连在一起,是极不可能的。
但是展台另一边放着的面粉,糖,水,油,让莫辞多了一份自信。
他要做的,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菜肴——拔丝沙拉。
将过油预制的熟料放入整好糖浆的锅内搅拦浆——装盘热吃拔丝主要用于制作甜菜,是C国甜菜制作的基本之一,它的制作关键是制糖浆。
沙拉的原料选择范围很广,各种蔬菜、水果、海鲜、禽蛋、肉类等均可用于沙拉的制作。沙拉大都具有色泽鲜艳、外形美观、鲜嫩爽口、解腻开胃的特点,饮食上的定义为凉拌菜。
将热菜和凉拌菜结合在一起,又要把这些蔬菜水果融合在一起,做出独特的美味。这想法可以说怪异至极,但换个角度来讲,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了。
腹部传来的阵痛不能阻止莫辞停下手中的动作,将铁锅烧热,放入油,在油温达到时加入绵糖,控制好温度。
锅内的温度太高,就会使这道菜失败。莫辞开炒后感觉糖要糊了,马上将锅离开火,放到半空中。这一个动作反复操作,使得手臂上的水泡破裂,凉凉的水顺着身上的汗水一起流到手腕上。药膏的镇痛作用已经失效,莫辞咬着牙忽略掉麻痛,手腕使力,将锅平放在火的上方。
这个过程不能关掉火,这一开一关的温度差是拔丝的关键。
看到糖和水溶合并成粘稠状,莫辞适时的关掉火。将已经处理过的香蕉、苹果、西瓜放到灼热的糖浆里,翻滚一圈,让这些水果充分的淋上糖浆。
细细的造作后,将豆芽菜放在洗干净的锅里油炸,在豆芽菜的水分即将蒸干的时候立刻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将凝固的糖浆预热,再次放入豆芽菜,直至豆芽菜变成金黄细小宛如一线,才关掉火,盛出来和拔丝水果摆放在一起,尽行装盘。
一气呵成的菜肴来不得任何停滞,要知道这道菜的要诀只有一个“快”字!
金线一样的豆芽将泛着金黄颜色的水果圈在一起,最上面的一点红枣是独特的亮色,一抹红色点亮了评委们的眼睛。
莫辞将七上八下的心脏按回胸膛,隔得远远的评委席上盛放的十样菜肴琳琅满目,各有各的色彩。
耳旁还在回响终止比赛的铃声,心跳如鼓槌,莫辞嘴角上的一抹微笑,却让担忧不止的段枫放慢了心跳。
几天的比赛,几天的坐立不安。这场比赛,终于落下了帷幕。不论结果如何,在比赛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在地摊上辛苦数日也得不到的。
段枫耸了耸肩膀,微微的昂起头来,听着评委们的论断。
评委席上。
十分钟的探讨,言辞激烈,大家为一位选手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他太不容易了,应该得到名次。”评委A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赞许,将手指指向场上坐在轮椅中的选手。
“可是,这道菜的味道不是最好的。”一直沉默着的评委摸了一把嘴唇上的小胡子,摇了摇头。
“他做菜的时候很认真,真的很难得。”评委A据理力争。
场上所有的评委都将目光投向衣衫被汗水浸湿的残疾选手。带着青的脸庞上透着一股疲倦。
“叶先生,他做的菜虽然称不上第一,也应该划入第二。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能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啊。”评委B附和道,看向捏着胡子的评委。
“不,那个带伤上场的选手更出色。能捉住仅有的机会……更难得。”姓叶的评委摊开手掌。
良久的沉默后,评委C咳嗽一声,打破沉默:“要是我们没有给他评奖,会不会打击到他继续前进的心?”
这下,叶姓的评委脸上仅有的笑色也消退了,绷紧的脸显得异常严肃“他要是能这么容易就被打击到,他就不用将厨艺作为他的事业来追求!”
“叶先生……”
“如果你们这样坚持,他将会受到误导,走上一条不适合他前进的道路,如果靠博取别人的同情获得成功,那他将会永远的,走上一条没有明天的道路……这是比赛,不是作秀!”一直沉默着的评委腾的起身,叹了口气。看到场上年轻的面孔,面上生出一股严肃。
半晌沉默,各位评委心中有底,已经开始为菜肴打分。叶昀叶先生,是国际上颇负盛名的美食家,比起他们更有说服力。
很快,前三甲在各位评委的默认中诞生。
主持人公布了让人期盼已久的名次:“第三名,莫问莫先生!”一阵掌声响起,主持人继续“第二名,唐耘唐小姐!”
“第一名,段枫段先生!”请大家为他们股掌!
得到名次的三个人同时举起手臂,莫辞眼里带着欣喜,看着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的段枫,嘴边的笑容愈来愈盛。
“恭喜!”两个人的眼里都冒出对方的影子,段枫含着笑,目光落在莫辞受伤的手臂上。
“小心手上的伤!”
“嗯,我得第三名了!”莫辞刚刚举起手臂,因为摩擦弄破了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