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啊?言茂转目,说真话,每次听到江暮对他的这个称呼,言茂都有些负担,江暮有什么要说的吗?
“父亲,我听说,薛将军府治家严谨,想必不会允许男子进出内宅,不如请珍姨陪同萧夫人前去探望如何?”
听了江暮的话,言家父子一起看向正悄悄退去稚气的铭文,哎,不是他们将寻常礼数忽略,只是时间如梭,昔日的小馒头已然悄然长成少年郎,再不能随意出入别家宅院,他们欠考虑了。
“姨娘,那就劳烦您了。”确定了铭文不得去掺和,言家小六探身立即寻找下一个可以帮忙的人,确实,最适合的人员当然就是珍娘了。言耀辉也起了身,一旁的珍娘含笑应下,以杜府故奶奶的身份,她自有走动拜见的资格。
大致的分配已经定下,言耀辉起身准备暂住的院落稍作收拾,而本该告辞出行的江暮却没有起身的迹象,他坐着没动,抬手轻轻点击着桌面,凝眉思索,神色中似乎想起之前忽略了的什么。
可能是之前的印象定了型,言家父子都没把江暮放在眼中,当然,经多次接触,他们也很明白,之前对江暮为人和个性的判断绝对是错误的,只是聊以自慰罢,他们一点点也不愿意反省改观先前的错误判断。
第八十九章
“大人言过了,就算是玩笑话,也不该这么说。这事落在谁家,都是件极不妥当的恨事。若不是事出渊源,萧家又怎敢耽误言三好端端大好前程。”拱手与这些前几日尚还言出讥诮的大人们寒暄,萧大人淡笑回道:“仗着上京权势。逼着言三脱身不得,这也就罢了,难不成还不许言三寻个清清白白的后路不成?人意由不得天,言家能做到这一步,着实不易,各位大人们当体谅一二才是。”既然萧家注定要和言家绑在一起,就算再不情愿,也有不得他不帮衬。
瞄着气势十足的萧大人,大人们矜持得抚须微笑,嗯,萧大人开始维护言氏了,看来这婚事真的能成,京中往后可有热闹了。
寒暄一二,各自漫步踱开。现在,在朝中,基本上有些默契共识,只想要安稳过日子,就绝对别掺和扬州言家的事去,一连串的结果证明,扬州言家是官家禁忌,沾染必衰。再何况,谁也不是傻瓜,单凭朝廷将扬州言三在风华楼义赈的功德传扬与天下人效仿这一点,想非得借言三寻事,等同将王上圣意推翻,实在作不得。最近行下“藐视皇权”入狱抄家的罪人还少么,王家想必绝不介意多换些新血充斥陈腐已久的朝堂。
骤然富贵易,长持荣华难。所谓钟鸣鼎食,富贵荣华,士族豪门的殊荣无不是祖辈以血汗拼回来的,为个事不关己的扬州言氏,损了一族前程,万万划不来。
既不可拥戴,义不能反对,保持中庸,为上策。
瞄着词穷的同僚,难得在词锋上讨了巧的萧大人心绪大好,半转过身去,迎着了一双黑漆漆的眼眸。
定睛看去,这位大人眉目俊朗,面色严峻,一身紫袍虎补更显英姿飒爽,正是京中不多见的武将名门薛府薛将军。回视这位看过来的薛将军,萧大人心情顿起沉浮,今日若不是被萧泓轻描淡写提示了一下,他还真没将这位素无往来的薛将军放在心上。
碰触上萧大人侧转过来的眼神,旁听得颇有感触的薛将军抬手小施一礼。
这么一对视,犹如得了个同盟,萧大人心境顿时豁然敞亮起来。家家有人难念的经,有京中治家严谨出了名的薛府作陪衬,肩上重担顿时清减了不少,只可信,今日一早商议好,夫人寻机去将军府走动,不然,这么个拉近关系的机会,他是万万不能错失了的,如今,为避免以为刻意交结,反倒不好亲近了,只当算作是点头之交,君子之道罢。
萧大人和薛将军的对视,被好心有心人看在眼中,心痒难耐。
自当今登基起,边域虽有杀戮,但却少有发兵,边疆久无战事,武将少有晋升,兵部成了颇为冷清的衙门,亦是最难晋升的衙门,将军一职等同闲职,这倒也罢了,偏偏这位家道不凡的薛将军还有永固王这么个年年岁岁被朝廷时时惦记着的姻亲,以致于薛府门庭冷落了二十年,极不得志,如今,峰回路转,对政局有所盘恒的大人们无不悉心盘算结交薛将军的念头,只是殊无往来,再加上这位薛将军惜字如金,行事极沉稳谨慎,以致于各位大人们全无捷径,没想到反被风头浪尖的萧大人占领先局,顿时感想阵阵。
时辰一到,负责“举劾按章”的御史点班后,正式升班的文武百官排序两边,时不同以往,神色无不谦恭庄肃,尽显威世忠良的气韵。
手持仪仗,分布外殿的金殿武士们悄悄瞄着,殿内一堂祥和的气氛,让习惯大人们为不同政见口角迭起的他们很有些不习惯。
以往,只消朝中有议,朝中群臣必然是各持主张,壁垒分明,未达目的,展示强硬,时常群口一词,归隐之说更是在朝堂上蔚然成风,以往,都是网上维持圣名,加以妥协,以平朝堂明里暗里的场场争纷。
现在,朝局动荡,纲常不定,却不一人跳出言称要归隐,足以见贪仕真态,萧大人低眉淡然,一旦跳出事外,所谓名儒大家,也不过是贪恋如此。
等候至旭日洒金,方传来王上口谕,除了几位重臣被钦点面圣议政之外,着其他众臣各回治锁,各司其职,有事儿明日再议。
得了谕旨,山呼万岁后,盘算着这句明日再议,各怀心思的大人们按序纷纷往外退去,阵阵略显急促的脚步,这才稍显出与刚才沉稳相悖的真实心境。隐忍二十年的王上瞬间将散放的王权收紧,破而后立,雷霆之下,尽显王者之道,已然震撼在心。如此非常时期,勿妄语是朝官立身的根本。
本以为今日有圣旨出,定会临朝,没想到白白站了小半天,随着大溜退出宫门的萧大人心境已然坦然了很多,一出来宫门,萧大人和众位大人陆续从自家随从那里听说了言家所接旨意的确切内容,当听到圣旨中大大嘉许了言茂教子有方,还获得了无数赏赐,含着旁听着的大人们心中无不打定主意,坚决不去抬惹这扬州言氏。
当然,扬州言式的那些是是非非,对朝中大人们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轶事,他们最急切关注的当然是永固王府所接的那份旨意内容。只是,可惜。和内城的“言宅”上下那么些大嘴巴不同,大人们翘首期盼的这道旨意,目前还丝毫没有透露出来。十年如一日被朝野上下关注,永固王府规制,其森严毫不亚于宫廷,打探不出,也在情理中。值得暂且全凭臆测了。
前几日的暴雨本将暑气消减了些去,接连几日晴天,又将天地热气聚敛了起来。今日又是和风熙熙,万华倾洒,……总之,今儿个又是个艳阳高抬的好日子。
日出早起,吃了早饭,借以昨日声势,赶早儿过来的苦主抖擞精神,远远聚集在一片林荫下,学着儒生们‘静坐抗议’的例子。将“坚决反对士林们企图污蔑言三少声誉的言行!”再继续。
随着日出渐高,追随响应而来的苦主陆续加入,气势比昨日要浩大不少。没办法,言三少的清誉,不但关联到他们申诉的案子是否能得以公正审判,还直接关联到他们自身安危。
寻事一定要趋众,就算错了,也总有挑头高个顶着,要是没错,那就等同占了便宜了。
张望着聚集在树荫下的男女老幼,转来瞧热闹的路人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将前几诶发生在风华楼一事一议再议。哎,京中不平静啊。
官学院门前不覆昨日喧哗,合上的院门悄悄启开的一条缝隙中往外闪着几双眼眸,瞅着这些围着官学山门外高声抗议的百姓,偷瞧的书生都郁闷着,要是他们做了什么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还未曾有所表态,已然成了反派,郁闷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若将世道偏见暂时搁置,稍有点见识的儒生们并不反感扬州言三本人,甚至极想结识。自扬州言三来京起,京中瞬变,一桩桩看似喧闹的行事,无不是在为朝廷效力。“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两者素来是朝廷挥之不去的烦恼,稍有禁锢,即有反弹,现在,被鸠杀灭口在刑部大狱中儒生坐实了结党营私的罪;而之前在塞北发生的动荡,在边患深重之际刺杀朝廷命官和构陷守卫疆土勇士的江湖武人更是犯下罪不可赎的重罪,现如今,最难治理的两道把柄被朝廷一举紧握,大有伐新之态,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展开天下吏治和民治会是何等壮阔,身逢革新时局,单单去想,已然心潮澎湃。如此前景,又有几个年轻书生会对言家反感?就算有的,也只是短视愚蒙的蠢蠢之辈罢。
瞅着太阳渐升,左右看看,气氛中总觉得清淡了些,京中从来不缺热闹,只是这些不够看。就是,太阳都当空照了,昨日那些大肆散布言三谣言的公子恶奴们怎么还没显踪迹?正在寻思见,陡然听得脚步声声,顺着声息张望过去,持着枪戟而来的兵勇疾步而来,唬得围聚着抗议的苦主无不面色惨变。
幸好,兵勇们并不理睬树荫下的他们,上前分立两侧,将官学正门暂且堵了。
随着而来的礼部、刑部的官员抢步进来学馆。“受人指使”污蔑圣意被擒获的书生被鸠杀在刑部深狱,至今没寻着蛛丝马迹,若不能有所突破,不但所在官学难以置身事外,掌管天下官学的礼部大人们也难辞其咎。
瞅着事态不大妙,树荫下,盘算如何进退的布衣百姓们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宫廷对言家父子嘉许再三的旨意内容传了出来。宫中这个表态,足以显示,言三少甚得恩宠。确定了言三少安然,他们自然也就安心下来。瞧瞧前方,收拾行囊,见好就收,赶紧走人。
京城中处处是势利,由不得不首先在衣装上做足文章,言耀辉穿戴好一应出行的行头,临了没忘了携带了把折扇,充当风雅是假,主要是用以随时遮挡一下脸面。
第九十章
一应准备齐备,言耀辉出门了。随身着依旧是一直长随在他身边的两名侍从,当然,在此以外,不远不近,跟着不知几个江氏遣派的人手,不管如何,当真确实发生了血腥和扩大了的变局都在警示着言家,需得步步为营了。
在去探访“同窗”之前,言耀辉先往永固王府方向去。就算毫无攀附之意。他言家被归为永固一派,已成京中众人皆知的事实,再如何避讳,也是脱不得干系的了。
离永固王府尚还隔着一条街,言耀辉下了马车,徒步过去。一路零星来往的不似路人的些儿人,都注视向言耀辉,眼底里均显示出一抹探究之色。
阶高一头的永固王府门扉依旧紧闭,恍若与世相隔,那重楼迭瓦一如既往宁静庄肃。
常年门扉紧闭,门可罗雀的永固王府和别家府邸不一样,门房也就那么两个,按照着时辰轮换着,今日,守着门前的依旧是张忠。
宫使已经进去很久了,这会儿还没有出来的痕迹,张忠悄悄地探头瞧着府门内,眼角陡然瞄着了一抹银白,张忠忙转身下了阶梯迎了数步。身为亲王府门房,虽然具与寻常仆役不同的身价,但是,对眼前这位在权贵满天下的京城中翻云覆雨的言三少,他可没资格拿作派。
这些时日,多次进出王府,互相都不陌生。言耀辉迎着上前,虚扶起张忠,含笑得客气一番。
“今日言三并非来求见王爷,只是言三今日要出门走动一下,将今日大致行程抄录了一份,请托交王爷阅览。”笼着袖子,微微倾前,言耀辉将预先写好的书信递交与门房张忠,一锭宵禁锭滑入门房张忠的窄袖中。
“人情世故即文章”,这句话俗,只要身在俗世,就得按照俗世的规矩办。处在笑贫不笑娼的家乡,言耀辉最清楚不过,做人行事,只要没有利益,也没有血缘羁绊的,都需要打点人脉。何况,在京城,他言氏是不折不扣的布衣寒门,丝毫没有什么资格矫情。
不动声色地来回推拒两回,言耀辉告辞转身离开了。今日不同往日,再随意谦和,永固也不会见他,好在他此来本意并非探寻。
对此信最终不会转交于永固之手,言耀辉并不在意,他来的目的只是借以走动之命。借用王府名声,抬举自己。他相信,他今日“拜访”的一举一动,自有盘踞于此的眼目会将这个讯息传递出去。
想要在无处不势利的敬重推动某些事情,身份和脸面是前提。身份是恩赐的,面子嘛,只得自己来蹭了。既然被判为永固一派,脱身不得,那么借此行些“借力打力”的伎俩,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天下格局是他关心不起的,将自身的危局导正,才是他该去用心的。
繁华的京城,车水马龙,好一派熙熙盛世景致。身在万千子民中间,漫步行在街上,盛名于京城的言耀辉丝毫没有引起行人的注意。
看古论今,若不是传言所抬举,又有哪个特别?在世为人,千万别高看了自己,若是为别人高看你一头,你就自以为高人一头,那就贻笑大方了。
此刻,和言耀辉达成一致意见的萧泓伫立在堂门下,一身银色戎装,映衬得格外威凛英挺。
陆续来到衙门的大人们对恭迎他们的萧泓是视如未见。
进退得宜的萧府长公子,素来得京城中世家欣赏。前些时日,每见萧泓,都还免不得生出惋惜之意,不过,这种怜悯惋惜到此为止,瞅着身处谣言漩涡的萧泓那副朗朗之态,无不体会得分明,萧泓自己个儿乐在其中呢。
没等萧泓寻机那出说辞生事,大人们稍作商议,就寻了项差使,差遣萧泓去办。
去禁卫营?遣派他往禁卫营处?
禁卫营隶属京卫戍,素不在兵部辖管,大人们如何作出着他往禁卫营的逾越之事?萧泓默待大人的示意。
没有作出解释的大人们挥手,示意他直接去了就是。
看着各自伏案再不理睬他的大人们,萧泓颇有些郁闷。官场上,哪有连理由都不编造一下就差遣人上的,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他尚未领悟到的事情?
既然大人们连借口都懒得编造,多费口舌也没了意义,萧泓动身准备奉命前往,在现今而言,当需得徐徐图之,无需再饶舌生嫌了。
未及路口,迎面遇上了赵魁。被六少不计前嫌,还委以重用的赵魁已然坚定下对六少誓死效忠的决心,在行事上,愈加稳重谨慎。
见到赵魁,萧泓颇有些意外。他还真没想到,那个装娇做作的言家小六不但将导致言家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