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不可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寸光阴不可轻-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隐和成钰单独坐在一起,结果林隐一屁股坐下,指着挨着的一个座位张口就喊小今这里,美女走进的脚步就迟疑了,继而转了半边和他爸坐到一起去了。
十一点四十三的时候,四人再次踏进鉴宝大厅。



、第 125 章

台上西装笔挺的中年主持人拿着话筒慷慨激昂的开场:“很高兴今天大家能聚在这里,我相信这里所有人,都是古瓷热爱者,好了闲话不多说,我们这就开始。首先,我要隆重向各位介绍今天到场的几位重量级嘉宾……” 
这是一个类似寻宝栏目的山寨舞台和布置,连主持人大叔都穿的有点像佳明,要是他能拿着话筒说一句“三分故事七分宝,跟着鄙人来寻宝”,那可就更像了。
陈今坐在评审席右手边的台下位置,身旁依次坐着成钰、成毕,至于下一位,他就不认识了。拖成老先生看得起林隐这个洪福,平头小百姓陈今也能享受一下特殊待遇,有个天时地利的位置就近观看鉴赏大会里出现的稀罕物件。
到场嘉宾席上,在平均年龄大于五十的专家教授组合中,年纪轻又长得帅,最重要稳着一张泰山压于前都不会改色的脸的林隐简直就疑似传说中的高富帅,沉着稳重的王八之气四处泄漏,闪亮的让人移不开眼。
陈今一不小心就在嘈杂的现场捕捉到一旁的成老先生笑着问他女儿:“小钰啊,你觉得林隐这孩子怎么样啊?”
陈今连忙竖起耳朵,他发誓,他真的不是故意的,而且他此刻内心平静的如同冬日结了冰的湖水,扔下一块板砖都激不起一丝浪,完全不是因为吃味,纯粹只是因为好奇。
成钰轻轻一笑,大方的直视她亲爹,笑道:“挺好的。”
成老先生拍了拍他女儿的手,佯装艰辛的叹了一声,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啊哈哈……” 
陈今扭头,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正好对上林隐一直盯着这边的目光,扬起下巴对他笑了一下。
主持人大哥笑盈盈的介绍完到场嘉宾,陈今听见林隐被定义成“资深古瓷鉴定专家”,心里乐翻了天,专家?谁评的专家?林隐的确够资深,可他够不上专家的等级。何谓专家,这年头的专家,必须四处奔走做报告,能说会道倍儿能扯,林隐这沉默寡言的货,说他是个资深宅男还差不多。台下倒是反响热烈,好像那货真是国民皆知的专家学者,虽然起哄的队伍里,基本都是女声,陈今甚至不怀好意的想,帅哥都是妇女之友,必须的。
林隐那货稳坐在台上,对着台下欢呼的众人点点头,有那么点见多识广的大家派头。
主持人报完后备团,开始请藏宝人,开场形式依旧是山寨版的寻宝,只听他说道:“下面,让我们有请第一位今天的第一位藏宝人,宣城十字街道处居委的张女士,大家欢迎!” 一个年纪大约四十出头的短发女士从右边的台阶走上来,抱着一个伊利整装牛奶盒大小的木盒子,她走到专家的长条桌前,将盒子搁在上头打开,自我介绍到:“几位专家好。这是我家先生收藏的宋代白瓷婴儿枕,据藏友说真品十分珍贵,我们也敲不准,今天拿来让几位专家帮忙掌掌眼。”
专家席的条形桌,一溜坐了五个人,正中的胡教授是个头发花白精神抖擞的老头,一脸的浓厚的学术气,面容还和蔼,是个让人尊敬的老者。
一号持宝人将宝贝放在桌上后,退到几步外的圆凳上坐了。胡老年纪最大资质最老,自然归他先掌眼,老头朝在场的来宾笑笑再朝左右四人点点头,掏出半边带链金丝框眼镜带上,将孩儿枕拿到眼前放好,头凑近了细细转着看了一遍。
这白瓷孩儿枕以孩儿背做枕面,身着丝质长褂,围花依稀可辨,孩儿身下承以长圆形休塌,塌边饰以浮雕纹饰。整间瓷器栩栩如生,釉面光滑温润,看起来价值不菲。
胡老又托起底座看了看,遂将物件推给一旁的刘教授,一直笑着的脸上看不出瓷器真伪的半点信息。身旁的刘教授大同小异的看了一遍,再传给胡老另一边的中年人,最后东西才落到林隐跟前,也不知这几位是故意排挤轻视这年轻小子,还是无意之举。
不过随便怎么着,林隐都无所谓。成老是叫他来帮忙的,不是来叫他出风头露面的,再说,他对出风头什么的根本没兴趣,他的兴趣只有两点,一是瓷器,而是陈今,如果嫌少了非要再加上一点,那就是冷兵器。
林隐看瓷先凭手感,总是要先摸一遍釉面和底胎,他草草的摸了一遍,拿手将枕头托起来掂了掂,然后在几位长辈的注视下放在桌上推到中间的胡老面前去了。
主持人眼观四路,见嘉宾都看完了,趁热打铁的说道:“好的,几位专家都看完了,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专家给出最后的结果,是真,还是假?” 
胡老偏着头看着林隐笑着说:“小林啊,你给大伙说说。” 
陈今坐在下头心惊胆颤,他家这位仁兄最不爱看人脸色行事,直来直去的一根筋,从不爱客套。他生怕林隐这货不分场合,人让说他就说,陈今有种强烈的预感,他一说完,台上起码得有两位沉下脸,不高兴。至于原因么,尊老尊老,可不止体现在上公交车要给老人让个座这么单纯的小事上,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说话的时候,还得让老者先说。
其实陈今爱之深虑之切了,林隐如此与世隔绝沉默寡言不爱搭理人,能活蹦乱跳的长这么大,没被同住一条街的老少爷们的唾沫星子淹死,足以说明他只是不爱说话,不是分不清场合轻重。再说他工作的时候,还是很尽心尽责不厌其烦的,当然,前提得建立在客户让他看得顺眼上,幸好,他嫌弃人的眼界也很高,不至于随便逮人嫌。林隐轻摇下头,笑着说:“ 您是长辈,您先说。” 
几个老的对视一眼,觉得这小伙子真是不错,稳稳当当不抢风头,不错。
胡老转过头对着持宝人,说道:“女士,很遗憾,您这宝贝,是后仿的。要是真品,那老头子几个,今儿个就可算开眼了。” 
女士教养和心态都十分好,没有震惊没有失落,些微有些小小的遗憾,还是笑着问道:“专家能告诉我从哪里看出来的么?” 胡老指着孩儿枕,说:“看,这是宋代流行的孩儿枕,在当时,定窑白瓷、景德镇白瓷以及耀州窑青瓷都有孩儿枕传世,而且姿态各异趣味十足。可您这件儿的真品,全国目前仅有一件,稳当当的在国家博物馆存着。您这件啊,属于民国时期的高仿品,釉面平滑光润,雕刻清晰灵动,而且周身没有一丝裂缝磕碰,水平很高,很值得收藏。呵呵,过个百十年,也就成了很珍贵的古董啦,好好收藏吧,是件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窝死回来了~~~~


、第 126 章

第二个上场的持宝人是个淳朴憨厚的农民大哥。众人看着大哥空着手就上去了,末了走到专家面前,才从外套里掏出一个报纸着的东西,约莫成年男子手臂粗细长短。大哥憨憨憨一笑,对着几位专家,局促的像是小学生面对班主任一样忐忑。
胡老和蔼的问道:“大兄弟,你这是掖着啥宝贝呢?”
大哥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呵呵,老师,俺也不知道这是啥子哟~~俺老舅子临终前给俺的,说老值钱了。诶,看着就是个泥巴糊的破玩意儿,您给看看吧。”
胡老在一片期待疑惑里剥开层层报纸,终于露出里头的庐山真面目,是件唐三彩。胡老将报纸划到一边,拿起那小陶人凑近了看。不一会,轻松的面色不见了,转为慎重和疑惑,老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微型的鉴宝镜带到左眼上,凑近了毫米毫米的看。一旁密切关注的三位专家见此打起精神,看样子出了件件了不得的东西。
林隐坐在隔了一个人的左手边,本来没怎么注意,他刚在人群中捕捉到陈今巴巴的小眼神,连忙抓紧时机对他眨了下眼睛,扭回头的时候,视线不经意扫过胡老手里陶人的面部,陡然定在那里不动了,身体不自主的前倾,眯着眼去看那物件。
胡老细细看遍了,脸上现出克制不住的喜悦,他正好朝左歪着头在看唐三彩侧面的彩釉,一抬眼看见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俑身的林隐,不知道这小兄弟看出了什么。于是将小陶人隔了个人递过去,说道:“小林啊,你看出什么来了?来,看看。”
林隐接过来,摸,翻看,拿手指刮了刮,然后也有些高兴似的。他抬头诚恳的问了句:“前辈,我能拍张照吗?”
胡老和其余几位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小子要干嘛,胡老打趣道:“嘿,问我们有啥用啊,你得大兄弟,大兄弟要是答应了呢,你还得问主持人。”
林隐于是扭头去问农民大哥:“大哥,我能拍张照吗?”
大哥连忙点头,说:“中中中。”
林隐又去问主持人:“先生,可以吗?”
主持人永远是八面玲珑随机应变的顶级高手,他们能抓个片场任何的小插曲和突发状况来活跃气氛甚至制造出节目□。主持人大哥笑意盎然的问道:“持宝人都没意见,我当然也没意见了。不过既然你占用了现场来宾的宝贵的30秒,作为赔偿,得告诉我们你拍照的原因,好吗?”
群众永远是八卦的。台下的观众立刻起哄,齐齐叫到:“对~~~”
林隐隐蔽的瞟了陈今一眼,说:“我师傅喜欢陶瓷,嗯,我爱人也喜欢。”
主持人暧昧的拖长音调哦了一声,现场观众依样画葫芦的也来了一声,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今心虚尴尬的恨不得瞬间隐身,总觉得林隐说话前那一眼,将他俩的关系暴露在人群了。他忙着不好意思,同时又有些感动,林隐这是在成全他的兴趣,虽然不是什么大代价的付出,但是他能随时记挂自己,还是很让人动容的。他没心思去关注旁人的反应,于是没看到成老很明显以及成大美女没有她爸那么明显的失望的表情。
林隐掏出他的像素高分辨好的手机,对着唐三彩咔咔咔拍了一组个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的照片,这才将陶人递给身旁的某专家。
主持人说道:“这位英俊帅气年轻有为的专家告诉我们,这是不是一件稀罕物件?”
林隐看了看一旁的胡老几位老者,老头儿对他鼓励一笑,示意自己也洗耳恭听。他接过陶人,一边比划一边说:“这是一件唐三彩的仕女佣,人物管发垂髻,面传彩粉,黛描曲眉,体态丰润,神态安详,身穿白底兰花上衣,淡黄色拖地裙下露出尖翘履,双手交至于胸前,交缠着由肩后搭下的披巾,典型的唐代特征。这件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个坐佣,传世的唐三彩仕女陶像,只有站姿,没有坐态。这是出现第一件,而且是真品。”
他一段话砸下,瞬间激起千层浪,台下的大都是半脚踏入业内的发烧人士,谁拥有收藏一件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古瓷的梦想,这人说的要是可信的话,那他手中这件宝贝,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藏物了。
现场反响热烈,甚至有人站起来高声呼叫卖不卖,意图将鉴宝大厅变成一个拍卖大会。主持人将闹哄哄的现场镇压下来,继续求证。胡老没想到林隐这不声不响的年轻人还藏了两把大大的刷子,知识面广阔又描述分明,一时对他好感飙升。胡老和几位专家的点头,印证了林隐说的话不是瞎话,这还真是件炙手可热的宝贝。
幸福来得太突然,持宝的大哥有些茫然。他是界外人士,对这些收藏鉴赏之类的从不关心,老舅随手丢给自己的东西居然是千金不换的宝贝疙瘩,亏他之前还那么作践它甚至差点将它给弄丢了,现在想起来心里凉气透心凉的冒,惊出冷汗一层层。
胡老捏着那个小陶人,问道:“大兄弟啊,我问问你这宝贝是怎么得来的吗?”
大哥擦擦汗,不好意思的笑道:“这是俺老舅的,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临终前就将这东西转赠给俺了,千叮呤万嘱咐让俺藏好了,金贵着呢。俺不信,这东西掉漆掉得很,跟坨彩色泥巴似的,就随手拿了张报纸裹了扔在墙脚了。后来搬了家,忘记将它带走了,过了半年路过原来的房子突然想起来了,就去人屋里头一转,哟呵,还在墙角呢,俺就顺手把它带回来了,换了张报纸裹了,扔在衣柜里。这不是要鉴宝嘛,俺就带过来看看,谁知道一看,还整出这么一茬来了,呵呵,俺现在还有点犯晕。专家,您就告诉俺,它值多少钱呗?”
胡老哭笑不得,宝物落在不开眼的手里,就跟千里马拴在拉货的马厩似的,一文不值,多少人上赶着想要这样的好事儿,这人就关心值钱不。他笑着说道:“这样跟您说吧,谁要买,咱也不卖,直到最后没人要买了,你就去找出价最高的那个卖了,就成。还有啊,以后可不能拿报纸糊弄它了,呵呵。”
大哥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上前接了陶俑,报纸也不要了,直接揣进外套里夹在胳肢窝下头奔出去了。
陈今旁观完这个惊险刺激的得宝失宝寻回的历程,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有些陡生的感想。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都说是缘分,这是个玄妙又没法解释的东西,偏偏很多时候,道一句缘分到否,就能将一切堵塞的问题解通。人和人的,人和物的,上赶着寻求,怎么求也不得,反倒是那些无心插下的柳,到了最后却绿树成荫。



、第 127 章

鉴宝大会有模有样的顺利进行着,持宝人一个接一个的上台又下台,有悲有喜有淡然,到此为止,现场出现的最珍贵的宝贝,还是第二位的农民大哥的唐三彩仕女坐佣气氛一直。现场很热烈,时间过得快,一晃眼就四点半,再看两件,今天的鉴宝就要收场了。
主持人报了下一位持宝人大家欢迎,众人跌破了眼,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杵着拐杖颤颤悠悠的从台阶下爬上来,一步一歇一喘气,看得人心惊胆战,生怕那老头一个不怠崴了脚,从那矮矮的半截红毯楼梯上滚下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现场观众们顿时素质极高的自动消音,任你是脾气再火爆,都放宽耐心等着老爷子慢悠悠的挪到专家面前,将左胳膊弯子里死死夹着的小木盒搁在桌上。主持人大哥连忙提溜过来,将老大爷连搀带扶的弄到椅子上坐好了。
大爷咧开嘴,露出一口牙齿掉光的空牙板朝专家席那边毫无焦点的一笑,吐词不太清晰的说道:“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