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记 作者:阿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鱼跃龙门记 作者:阿堵-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也猜着他是要提这个,点头:“确实也该说了。”
双方心知肚明,不必多废话。但李易最终还是补充道:“陛下心情愉悦,精神定然好转。只是……如此并非病愈征兆,殿下心中须当有数。”
“我知道,回光返照么。让他走得开心些就好。”
理论上皇帝最多能拖三个月,但实际上被小儿子气得吐血,又日日消耗心力,知情人都明白,所谓三个月,多半不可能实现。万般小心维持到两个多月,今晚上皇帝状况宋微看在眼里,就知道大概很难再拖下去了。
十月二十八,连着传出两个好消息。
一是曾经刺杀六皇子却逃脱在外的刺客,经过近三月的追捕,终于落网,免除后患。
二是太子妃被诊出身孕,皇嗣后继有人。久卧病榻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精神大振。
两个好消息都只在宫中朝里上层传播,并未大肆宣扬。太子妃怀孕才一月,胎息不稳,保胎调养最重要。待来日孩子出生,再昭告天下不迟。至于刺客落网,就更加不是什么适合公开讨论的话题,相关人等通知到,也就是了。
和第一个消息一起回来的,是与官兵同行追捕刺客的冬桑。
冬桑进宫,恰是皇帝昏沉未醒时候,宋微单独接见了他。冬桑对于六皇子忽然改当太子,并且成了亲,惊奇归惊奇,听完解释之后,很快就不惊奇了。亲王太子,在他心目中没什么差别,只是对宋微的忙碌辛苦表示了真切的同情。他一心向道,不识情爱滋味,对于六皇子与宪侯之间的分合恩怨,知道归知道,感慨归感慨,终究没往心里去。六皇子并非修道之人,成亲娶妻,再正常不过。
他要说的,是更重要的事。
“侯爷说,刺客如何处置,须请陛下定夺。他走不开,让我进宫来和陛下说。”
追捕逃脱刺客的高手,来自戍卫军及府卫军,直属宪侯管辖。因此冬桑先跟着他们绕京畿一圈,找到独孤铣复命。
“陛下病得这么厉害。你是太子,代理朝政,这件事就只好告诉你了。” 
宋微道:“刺客既已落网,交给大理寺即可。”心想,独孤铣曾言离京之前不再见面,果然说不来就不来,信用一流。
冬桑摇头:“不成的。侯爷交待,一定要先向陛下秘密禀报。因为……”
以他修为,边上有没有人,通常听得出来,这时居然前后左右看一圈,才压低声音道:“因为,那个刺客,是五皇子呐!你知不知道!”
宋微大惊:“你说啥?老五不是……”立刻也压低声音,“怎么回事?你给我仔细说说。”
“是这样,我们追了一个多月,终于寻得线索。好几次眼看就要抓到人,又被他溜了。谁知误打误撞,居然追到我家附近。我传讯回山庄,结果庄主派了两个师兄帮忙,总算把人逮住了,临时关在我们山庄刑堂里。我怕别人不妥当,自己去给他送饭。此人戾气太重,也顺便给他讲讲道。”
这确是冬桑会干的事,宋微不由失笑。
“因为有两位大哥受了伤,所以准备在山庄住几天再出发。”
宋微皱眉:“你们一帮子抓他一个,怎么还会有人受伤?”
“因为必须抓活的,还要尽量别伤了他啊。你不知道,那人下手有多狠,招招不要命。才关了两天,忽然就闹自杀……”
“啊?!”
“幸亏发现得及时,救回来了。但是这样一来,短期内都挪不了地方,只好我们几个先回来复命,暂时还把人关在山庄里。我本来打算留下看守的,但是想回来看看你,还有师傅。”
“你怎么知道他是……”宋微伸出五个手指头。冬桑之前应该并没有机会跟老五照面。
“他自己说的呀。救回来之后,我每日去和他说说话,也不知怎么他就说了。开始我不相信,他说了一堆宫里的事,我不信也不行了。正好这时候,你做太子的消息传到我们山庄,我告诉了他,他忽然又哭又笑,跟疯了似的。后来好些,就说不会再寻死,也不会再想着逃,叫我们放心。他知道我认得你,让我给你带话,说上回没得手,算你运气,以后也懒得再找你麻烦了。”
宋微眨眼:“那他上回干嘛非要找我麻烦?”心说口气真大,风水轮流转,如今这话要反过来讲才对。
冬桑道:“他说你不配住他三皇兄的宅子,更配不上那片碧桃林,他心里不忿。”
宋微一脸不可思议:“就为这个?”
冬桑同样茫然:“他说就为这个。我看他也不像撒谎的样子……那种人的想法,谁知道呢。”
宋微深表同意。问:“这事还有谁知道?”
冬桑随同宝应真人出入宫廷,某些方面被师傅严格教导过,道:“我没跟别人说,回来只跟宪侯说了。侯爷叫我禀报给陛下。我看同行的大哥们那个小心样儿,还以为他们都知道追的是五……呃,是那位呢,原来他们不知道。”
自觉此行功德圆满,江湖经验和实战技巧暴涨,冬桑对自己十分满意。
宋微心想,捉刺客捉得那般小心,可见皇帝跟独孤铣老早就知道是老五。嗯哼,瞒得真不错。
两人又叙了一番别后情形,宋微对冬桑出身大感兴趣,旁敲侧击问了几句,推测是隐居山林的玄门武修世家之类。皇帝对老五如何安顿,早有明确指示。西郊狮虎山其实太近,想想都碍眼,反正都是闭关修炼,不如整远一点。
遂道:“冬桑,你真的认为,那种暴戾偏激之人,可以潜移默化,脱胎换骨?”
冬桑毫不犹豫地点头:“可以的。听说师傅早年间就曾感化一名恶徒。我们山庄先庄主也曾收凶人为弟子,令其改邪归正。我修为太浅,只能先把人关起来,再慢慢想办法。”说到这,冬桑才想起自己不能一直把人关着,望着宋微,“要是他关进大理寺,会怎么处置?”
宋微道:“大理寺么,要么关着,要么流放。你要是能保证看住人,不让他跑出来作乱,留在你们山庄也不是不可以。”
冬桑惊喜:“真的?”
宋微点头:“真的。你叫他写个亲笔誓词,画押签字,最好再附件信物,表示从此了断尘缘,潜心修道。然后你们庄主写封信同意接收就行。若你做不了主,回去跟你们庄主商量商量。不白叫你们出力,可以提要求。”
冬桑赶忙摇手:“我就想拿他磨练磨练,哪能跟你提要求。”

、第一五七章:详解君心行大道,终临危命无多时

次日下午,宋微正在明思殿里上课,皇帝身边内侍匆匆出现。这些时日刻刻提心吊胆,最怕如此场面。讲课的上课的都不由自主变得凝重。幸亏那内侍第一句就道:“陛下精神尚好,想太子殿下说说话。”
宋微向明国公道声歉,应召而去。到得老爹床前,皇帝面带审视,把他左右看了又看,忽问:“小隐,太子妃怀孕一事,你没骗我?”
宋微当即表情就不对了,脸色一沉,冷笑:“你逼我成亲,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皇帝一看儿子这反应,顿时期期艾艾,居然还有些忸怩:“你不是……那什么……”
原来昨日皇帝被太子妃怀孕的特大喜讯冲昏了头脑,兴奋一整天,慢慢回过神来,总觉得不怎么踏实。前思后想一番,认为很有可能是儿子串通了李易蒙自己,迫不及待就把人抓来对质。
宋微哼一声:“你觉得我对女人硬不起来?你不妨问问李易,新婚头三天我都忙些什么。只怕是堂堂御医被迫改行制春药,没脸说出口。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晚挨不如早挨,省得你嚷嚷死不瞑目。”
儿子那副愤懑模样,令皇帝惭愧起来:“小隐,爹爹也没别的意思……”
“没别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不答应就是不答应,但凡答应了你的事,哪一桩糊弄过你?倒是你个当爹的,糊弄儿子挺上瘾。欺负我好骗是吧?我问你,老五是怎么回事?”
皇帝昨天昏睡中错过了冬桑的一手消息,这时被小儿子问得愣住:“老五……老五有信了?”
宋微成功转移话题,将冬桑的话简要转述一遍,道:“五皇兄自杀没死成,现在挪不了地方。你要非想见他,我叫人想办法,把他弄回来。”
即便如此,父子间只怕也赶不及见上最后一面了。
皇帝沉默一会儿,叹气:“罢了。我与他父子缘尽于此,不必强求。”
宋微道:“等合适的时候,宗正寺会宣布五皇子抛舍王爵,出家修道,从此了断尘缘,隐居山林。”
所谓“合适的时候”,就是皇帝驾崩之后。对外宣布五皇子尽完孝心,抛下俗世荣华,追求方外之道。没准最后留给凡间一个羽化登仙的传说,多么美妙。
皇帝欣慰点头:“小隐,你愿意听从爹爹安排,爹爹很高兴。至于如何做法,你做主便是。”
又叹口气,道:“爹爹并非有意瞒你,一则其时只是猜测,并未证实。二则……不欲旧日恩怨纠缠于你。老五出生那年,恰逢你母亲入宫。因朕冷落施贵妃之故,老五幼时亦与朕颇为生疏,后来才渐渐改观。朕以为他脾气木讷,却不想十分记仇。再加上施贵妃和老三的死,如此种种,现今看来,竟是在他心里做成了死结。”
皇帝发了一阵呆,才接着道:“小隐,爹爹不欲你背负弑兄之名,可也不能叫你冒性命之险。老大一支,以及老三一支的幸存者,自有祖陵守卫看管。祖陵守卫,乃我宋氏家仆,历代担此重任,仅忠于家主。继承皇位者,即是宋氏家主。老五这边……终是隐患。冬桑的族人若有心入朝,可许以官禄,加以招揽。若无心入朝,则施以恩惠,表以人情。必要的时候……可采取非常手段。记得留老五一条性命,也就是了。五皇子既是自己要出家,没道理拖着女人守活寡。容王妃年纪尚轻,只得一个幼女。她若愿意,自回娘家,另择佳偶即可。至于小郡主,曾有幸蒙太子妃指点,就记到你名下罢。”
五皇子的女儿,正是独孤萦入宫伴读者之一,故皇帝有此言。
自从独孤萦肚子大起来,宋微对于多一个小孩有了切实感受。再加上独孤莅独孤莳一对兄弟,现在又多一个容王小郡主。反正一个也是养,一群也是放,宋微觉得没什么,遂点点头。
皇帝又说了一些皇族内部事务。这方面,三位国公能教的,仅限于知识。人际关系和处理原则,非皇帝本人传授不可。
“延熹郡王忠诚稳重,尽可倚仗。皇族中事,万一有无法决断者,可求教于老延福郡王。帝王家事亦国事,切切不可轻忽。”
皇帝将家事件件桩桩剥离清楚,这才是真正开始交待后事。
宋微撇过头,不去瞧皇帝的脸,闷声道:“我明白。”
皇帝却盯着他的侧脸看。眼底挂着青圈,下巴尖削,又瘦了。拍拍小儿子的手,似乎有无数的话想说。良久之后,自语般说了一句:“小隐,是爹爹任性……辛苦你了。”
宋微霍然转头,瞪住皇帝,眼圈不由自主慢慢变红,却是紧抿着嘴,一个字也不肯说。
皇帝手指打颤,缓缓抚上他的脸颊。
“小隐,你是……老天赐予爹爹此生,最宝贵的礼物。故此,爹爹把所有的一切……一切都留给你……都……交给你……”
宋微眼眶中蓄满了泪水,却硬撑着不肯眨眼。双唇紧抿,始终不说话。
皇帝无奈,手指掠过那双梦魂深处萦绕半生的眼睛:“你要怨,就怨爹爹……都怨爹爹。不要……怨旁人……”
宋微拿袖子狠狠在脸上擦一把:“我要怨谁,你管不着!”
皇帝只好不说了。过得一会儿,见儿子眼睛不再通红,问:“这些天,事务顺利否?”
宋微嗫嚅:“我没有时间……睡午觉……”
皇帝失笑。很快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想了想,道:“你现在忙不过来,因为你还不熟练。正所谓熟能生巧,慢慢熟练之后,会好很多。”
宋微心说,你儿子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都前后反复干了几轮了,还没法熟能生巧,有什么办法。
皇帝见他脸上表情颇不以为然,道:“身为君主,何用事必躬亲?你毋需亲力亲为做好每件事;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宋微抬头,听见皇帝说:“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撇嘴:“道理谁不懂,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是不是?”皇帝慨叹,“诚然,识人何其难也。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志,终究不过得窥一二。若非爹爹识人不明,当年何至于连累你母亲?更不至于二十年才看清老大真面目。小隐,爹爹倒是觉得,你挑人的眼光挺准。你不妨回头看看,六皇子所结交者,所接纳者,是不是尽皆成为助力?假以时日,你这份本事,只会越来越强,大可不必担心。”
宋微挠头。好像老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他不觉得那是自己有看人的本事,纯属几世倒霉换来的经验教训、人品运气。
皇帝接着道:“君主何须识遍文武百官,识得身边三五重臣即可。眼下正是你识得三五重臣时候。等你识遍三公五侯九卿六部,只要把这些人用好了,行事自当如臂使指,上下莫不制从。” 
皇帝温和地笑笑:“小隐,初担重任,总要辛苦一阵子。爹爹当年初登大宝,也是你现在这个年纪,岂止没午觉睡,时常通宵达旦。五七年后,方渐渐得闲。你如今外无边患,内无动乱,比爹爹当年局面好得多,大概过个三两年,就能抽出空睡午觉了。”
宋微悲摧地点点头。睡个午觉,一杆子支到三年后。皇帝这活儿,他娘的是人干的么?
难得皇帝清醒,宋微其实有满肚子问题要问。一时想不起那许多,想起最麻烦的一桩,抱怨:“三位国公,他们总吵架。”
皇帝眯起眼睛:“三公各有立场职责、观点看法,难免不能一致。于君主而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们肯在你面前吵架,不是坏事。”心里却想,太子年轻识浅,那三人即使并非有意,恐怕也免不了言辞放肆,还须私下敲打敲打。
问儿子:“那你怎么办?”
“怎么办?谁吵赢了听谁的呗!”
皇帝笑了:“那要是谁也没吵赢呢?”
宋微道:“谁也没吵赢,我就哭,说他们趁着爹生病欺负我。”
皇帝愣住,继而哈哈大笑。直笑得宋微差点脸红,才道:“这办法不错,哈哈,真不错。”
宋微等皇帝笑够了,小声道:“可是爹……我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皇帝握住儿子的手:“不会的,小隐。不会一直这样。不必心急,也许过些年,他们谁也吵不过你,甚至根本不敢和你吵了。当然,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