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在乱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雄在乱世-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是帕特里奇必需接受这个结果,即韩军的第二个主力集团军被歼。

就算不是全军覆没,也不会比全军覆没好多少。

帕特里奇的这一命令,还挽救了不少第十五集团军官兵的性命。

因为拼到这个时候,协助第十五集团军做战的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纵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黎卫东也放弃了熙川,全力守卫江界。

如果美韩联军加把劲,还真有可能把第十五集团军打成残废。

问题是,美韩联军也拼出了全部力气,无劲可加了。

十二日上午,第十五集团军开始撤退。

比罗耀武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大约十二小时。

随着最后一支中**队在十二日夜间撤出朝鲜,回到鸭绿江与图们江北岸,以围歼韩军。

集团军为主要目的的“跨江战役”宣告结束。

此役,中**队取得了开战以来第二大的胜利。

从战略上讲,这却是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第九十章兵力紧缺

咒团军覆灭。

对美韩联军来说。

绝对是次惨痛什巩在这场耗时六天的会战中,双方总共打了五场战役,即第三次熙川战役、第二次江界战役、惠山战役、第二次丹东战役与第二次庄河战役。

中**队总共出动一百一十万,歼灭韩军近三十万,毙伤俘美军两千余人。

美弗联军动用兵力近百万,毙伤俘中**人六万余,还歼灭了三万多朝鲜人民军与游击队。

不荐是按参战兵力、还是交战区域计算、或者是同时打响的战役数量,这都是朝鲜战争打响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随着战役结束,交战双安都打得精疲力竭。

韩军损失的近三十万官兵主要集中在。

集团军,二十二万韩军与朝鲜伪军覆灭。

新参战的集团军与集团军也有不小的伤亡,总计损失了近六万人,其余就是协助美军解围的集团军与集团军,大约一万多人。

美军伤亡集中在第二机步师,正面防御的第二骑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没有多大损失。

与之相比,中**队的伤亡主要集中在第十五集团军、与之配合的新编集团军、以及民兵纵队上,仅民兵纵队的伤亡就超过三万人。

大多是在从后方往前线运送物资的途中被美军炸死炸伤。

虽然会战结束的时候,中**队因为后勤保障过于艰难,主动撤退到了鸭绿江与图们江北岸,没有留在朝鲜境内,但是中**队仍然取得了这场会战的最终胜利,而且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胜利。

可以说,这是进入本土捍卫战之后,中**队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打完这一仗,战场形式已经悄然改变。

对另外一方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

再次损失二十多万官兵。

而且阵亡人数又高达十多万,韩国的朴太玄政权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虽然受拜伦刚刚访问首尔影响,朴太玄并没下达撤军命令,在高压政策的作用下,韩国也没有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但是会战结束后,朴太玄密电黄真尹,让韩军停止一切在中国境内、以及针对中国的进攻行动。

即便是补充到朝鲜东北部地区的韩军二线部队,也以剿匪为主。

也就是说,韩军将不再参加又美军主导的进攻作战行动。

当然,朴太玄并没公开发表声明。

换个角度看,韩军没法继续打下去,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集团军覆灭之后,在前线作战的弗军只剩下集团军与集团军,而且这两个小集团军也有不小损失,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了补充集团军与集团军的损失,集团军与集团军被拆散了编入这两个集团军。

如此一来,跟在后面的就只有集团军了,而这个集团军又被派往朝鲜东北部,弥补。

集团军留下的空缺。

这下,韩军已经无兵可派。

更严重的是,在一线部队后方,有着近五百公里的防御空白区。

驻扎在这一区域内的韩军不到十万人,还都是战斗力奇差的二线部队。

要命的是,在这一区域内,有近百万朝鲜伪军!朝鲜伪军,实际上就是韩军扶持的地方治安部队,大多是投降后改编的朝鲜人民军。

这样的军队,不但不能上前线作战,在后方也不稳固。

说得简单点,朝鲜伪军今天可以投靠韩军,明天就能投靠中**队。

要不是中**队也精疲力尽,没法立即发动新一轮进攻,只要再次渡过鸭绿江,就能光复大半个朝鲜,不但能够逼迫盘踞在鸭绿江口与辽东半岛的美韩联军主力撤回去,说不定还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样,一口气打过三八线,占领首尔。

面对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不急才是怪事。

随着弗军丧失战斗力,美韩联军不但进攻乏力,连防守都成问题。

打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继续守在丹东与庄河,保住进攻的希望,还是干脆撤回朝鲜半岛?如果由他来选择的话,肯定会选后者。

撤回去,韩军的集团军与集团军还能巩固后方防线,三个美军师也能在战线上站稳脚跟。

等到补充兵力到达,再设法在中**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消耗其有生力量。

说不定还能再次渡过鸭绿江。

问题是,中**队会再次入朝作战吗?东南方向上的战争已经打响小只要美韩联军撤走,中**队入朝的可能性并不大,最有可能沿着鸭绿江部署防线,守好国门。

与才开战的时候相比,此时的中**队已经不缺乏兵力,有几百万大军。

这样一支军队,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

就能构筑起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

只要退回朝鲜,尖咒淡军要想再次打回尖,就没有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从战略上讲,美韩联军绝对不能撤退。

主动退回朝鲜,等于承认进攻中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失败。

到时候,别说反攻,能不能在中国东南战场上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要知道,这种战略方向上的重大胜利,肯定会对中**队的士气产生巨大影响。

说得简单点,能在条件恶劣的东北战场上取胜,为什么不能在更加有利的东南战场上取胜呢?从政治上看,也不会允许帕特里奇从东北撤军。

奥康纳刚刚宣布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大话已经说了,美军就从中国撤军,这让美国总统如何下台?再说了,世界各国都看着美国呢。

别说像俄罗斯这种希望看到美国出丑的大国,就连众多欧洲国家都没表态,如果美国此时承认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失败,这场仗就没法子打了。

不能撤军,就只能增兵。

立即增派地面部队显然不大可能,就算奥康纳承诺的国民警卫队已经完成动员,第四步兵师的重建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几个之前撤编的陆军师团也已开始组建,可是要将这些部队送往前线,特别是配套的重型武器装备,确实是个严重问题。

当然,国民警卫队能否在一线战场上担当重任也是个问题。

等到第四步兵师完成重建,其他正规师团形成战斗力,怎么也得是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的剖情了。

在此期间,帕特里奇能够得到的地面援助非常有限。

如此一来,就只能在空军与海军身上做文章。

加大空中投入势在必行,万幸的是,空军的动员工作进行得更早。

到二零一三年初,除了匕互的生产线早已开始全速运转,以每月数十架的速度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外,美国还重启了瓦的生产线,以二十四亿美元的单价从诺思罗普公司采购了数十架,将凹机群的规模扩大了三倍。

的多用途改进型,也就是与生类似的阳一22的设计工作也已完成,即将投产。

石系列战斗机的量产工作已经安排下去,空军的巫最先量产,然后是海军的贝与陆战队的粥,第一批石将在第二季度服役。

不说其他的,大批丑服役,美国空军的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除了负责制空作战任务之外,在中国空军无力发起全面反击的情况下,刃还担负起了对地打击任务,凭借其优异的隐身能力,执行一些高难度的轰炸任务,比如对付中国空军的远程防空系统。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的动作就没有这么大了。

除了等待贝服役取代化一比化之外。

美国海军没有其他军机采购计划。

只是在战争期间,为了提高海军航空兵的出动效率,美国海军与空军合用岸上基地,将部分舰载航空兵部署在陆地上。

在东北方向上,因为黄海过于狭窄,绝大部分海域都的中国陆军远程炮兵与弹道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美国海军很少派遣舰队进入黄海北部海域,也就无法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多少支援,最多只能在上千公里之外,用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

针对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帕特里奇能做的就是将部分部署在东南方向上的空中力量调过来,加强空中打击与空中封锁,用轰炸来削弱中**队的战斗力。

显然,这也很不靠谱。

虽然轰炸的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中**队造成的损失也不中国的军火工厂全速运转,也只能包管主力集团军达到基本配制,绝大部分新编集团军与所有民兵纵队都没有重装备,是纯粹的步兵,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中**队的最大资源就是人力,充足的人力让中**队始终连结着较为旺盛的战斗力。

事实证明,美军的轰炸行动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

特别是在战线后方,轰炸能够瘫痪公路与铁路,却挡不住人的脚步。

在罗耀武动员了数百万军民,用肩挑背扛的原始方法把物资送上前线的情况下,美军的轰炸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归根结底,轰炸起不了作用,还是得增兵。

美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及时到达,韩国又没法子继续扩大动员规模,甚至连已有的部队也不愿意渡过鸭绿江,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法子。

可是,能向东北出兵的还有谁呢?()   

第九十一章最后通牒

阜团军覆灭的消且传出,韩国朝野内外片哗然一月十三日,全球各国的主要电视台与报纸都重点报导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而且各大新闻媒体的报导都有一个类似的重点,即中**队在退守本土之后。

几场会战打下来是越打越顺手。

美韩联军却是节节溃退。

暂且不说这些报导是否客观公正,舆论导向说明,中**队正在逐步扭转不利局面。

当然。

客观的讲。

战场局势没有这么乐观。

虽然在这场会战中。

中**队的损失并不大,几个主力集团军中,除了第十五集团军的减员率较大之外,其他几个集团军的伤亡都不是很严重。

六个主力集团军的平均减员率还不到一成,但是打完这一仗,罗耀武手里的作战物资也被用得一干二净。

后方补给也很难在短期内到达。

也就是说,中**队很难再次发动类似的大规模会战。

说得不客气一点。

就算到了二月份,罗耀武也难以筹集到足够发动一**规模进攻的作战物资。

没有物资,就没法子打下去。

更谈不上扭转败局。

与之相反,美韩联军的作战物资却在源源不断的送到丹东与庄河。

仅在一月上旬。

美军就向东北前线运送了五万吨面粉,而同一时期。

中**队送到前线的粮食只有一万吨,仅够前线作战部队消耗一个月。

拖下去的话,下一次抢先发起进攻的肯定不是中**队。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韩国被打怕了。

两次会战,韩军折损四十多万人马,算上之前损失的兵力,仅在中**队手里,韩国就损失了相当于战前人口百分之一的人员。

一百个弗国人,就有一个在战的上被中**队歼灭。

这个比例。

也太吓人了。

要知道,一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关系网络是在四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

每一个弗国人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四个亲朋好友。

对韩国社会来说,这个打击确实不首先出问题的,就是弗国的征兵工作。

集团军覆灭之后,韩国的征兵工作就遇到了困难一些有点基础的家庭都想方设法的让正在兵役期的子女逃到外地,再有点钱的话。

则想法子出国…集团军完蛋之后,就连没有基础的普通家庭也在想法子让家人逃避兵役。

而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家族还在设法让自己的族人从军队里退出来,或者想法呆在后方。

招不到兵,就没法子扩大军队规模,也就没法子增加军事投入。

有意思的是,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前。

韩国的失业率还高达百分之十四,军队征兵根本不成问题。

一月十三日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情。

即台湾当局公开表示不会出兵东北。

虽然在这份声明中,台湾当局声称,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会容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领土,在需要的时候,“中华民国”会接管占领区。

但是在声明最后,台湾当局表示,受东南战局影响,无力出兵东北。

做得更绝的是。

台湾当局甚至以战事未定,拒绝向东北的美韩占领区派遣行政官员。

显然,台湾不想卷入东北方向上的战争。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毕竟台湾就那么大个地方,只有两千多万人。

组建一百五十个旅的地面部队已经非常吃力了,哪还有力气去第二条战线上作战?加上美韩联军新败,东北战局扑朔迷离台湾当局自然不肯淌这潭浑水。

搞到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向日本施压。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奥康纳就在当地时间十三日上午召见了日本大使。

向日本当局摊牌。

要参战就早点,不然就别提参战的事了乙也就是说,奥康纳向日本下了最后通牌。

再拖下去,别说美国走不到干路。

日本也别想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

事实上,日本当局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台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就做出了参战决定,而且知道美国不会让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轻易结束小所以在二零一二年八月初,日本就开始进行秘密战争动员,包括让主要的军火厂重新开启装备生产线招募适龄退役军人与新兵,扩充各个师团,并且将主要师团的编制提升一级等等。

之所以说是秘密动员,是因为日本没有战争动员的资格,甚至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