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记(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屏记(完结)-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哭的是哪一个,不像是芍药的声音。”

“大姑娘跟前少了个人伺候,就向二姑娘借人。二姑娘把槐花派过去了,大姑娘嫌槐花不伶俐,刚才打了她两巴掌。槐花就哭了,跑回到二姑娘跟前,说她是二姑娘的丫头,不想去伺候大姑娘。二姑娘还是把她赶到大姑娘那边去了,就是她在哭。”

以前大家不住一个院子,虽然也知道荀淑芳的一些恶习,不过眼不见为净。现在都挤在一起,每个人的性情就都露了出来。还不知道要挤多久,也多亏有荀淑兰这个嫡女镇着,不然,更不能清净了,荀卿染叹道。住房问题,从古到今,都是个大问题啊。

早上去思安院给方氏请安,方氏就只留下荀淑兰一个,打发了她们姐妹几个回水畔居,说是旅途劳顿,让她们好生歇一歇。

午饭照例是荀大奶奶的人送来的,两个凉菜、四个热菜加上一个汤品。那个送了饭菜来的媳妇看来是个管事的,很会说话。

“怕姑娘们吃不惯北方的吃食,大奶奶特意叫了从老宅跟过来的厨子做的姑娘们的饭菜。姑娘或是觉得不和胃口,或是有什么想吃的,只管派人和厨房说一声。”

荀卿染笑着道谢,又让桔梗拿赏钱给了这媳妇子,那媳妇子拈量拈量手里红包的重量,笑的更加谦恭。

这边荀卿染饭还没吃完,荀淑芳就到了。

“我来看看三妹妹。”

人未进屋话就先到了,荀卿染只好停下筷子。荀淑芳进屋便在荀卿染饭桌上狠盯了几眼。

荀卿染让人撤下饭菜,心里暗笑。昨天也是吃饭的时候,荀淑芳一个丫头就借故过来,眼睛只瞧着荀卿染的饭桌。今天,荀淑芳就亲自上门了,专挑这个时候来,用意也很明显。方氏在住的问题上偏向了荀卿染,荀淑芳怕在吃的方面也是如此,特意过来探查。

荀卿染觉得荀淑芳有点小人之心,在荀家老宅,方氏都是如此偏向,不过偏向的是荀淑芳,这个时候,荀淑芳就疑心方氏也是如此偏向荀卿染。

只是,这宅子里还有个荀大奶奶,还有荀大奶奶这么多手下。方氏在颍川老家,关起门来,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可是京城这宅子不同,她儿媳妇的人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荀家大爷做着官,荀大老爷也要谋官。方氏再那么做,如果有半点风声出去,她的名声就毁了,连同荀大老爷和荀家大爷也要被人指摘。

荀淑芳看过荀卿染的饭食,似乎是放了心,便又在屋里四处打量,眼睛中露出一丝怨毒,不过马上就遮掩过去了。

“三妹妹,我一直想和你说几句知心话,今天才得了空。这院子里,只有你我最可怜,都是没有亲娘照看的人。”

扭着荀卿染把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荀淑芝便和荀卿染坐到一处,拉了荀卿染的手开始抒情。

荀卿染见荀淑芝拿出手帕抹了抹眼睛,那眼里就真有泪水出来,下意识就配合地露出些哀伤表情。

荀卿染察言观色,接着说话:“妹妹见平时太太疼我,是不是心中不满?”

“太太对我们姐妹都很好,大姐姐这话从何说起?”

“这里没有别人,在我面前,三妹妹还这样藏着掖着做什么?”荀淑芳嗔道,“三妹妹聪慧无比,难道看不出这其实是太太的计策?为的就是离间我们姐妹,更方便她控制吗?三妹妹想想,以前我若做什么事,太太不喜,便对我冷淡,凡事只招呼三妹妹。三妹妹若惹恼了太太,太太也一样对我。这几年,妹妹也看出来了是不是,妹妹是聪明人,应该不会中太太的圈套吧?”

荀淑芳做出一副期期艾艾的模样,一边觑着荀卿染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道。

荀卿染看着面前这张漂亮的脸蛋,有一种吞了苍蝇的感觉。

原来荀淑芳一直都是清醒的。方氏对荀淑芳好时,荀淑芳便趁势巴结为她自己谋好处,欺压和她一样庶出的弟弟妹妹。现在方氏厌了她,表现的对别人好,她就怕这个人也和她一样,从此得了势,比她得的好处多,掉过头去欺压她。

荀淑芳这是来游说荀卿染,让她不要上当。换句话说,就是让荀卿染不要回应方氏的示好。这当然不是荀淑芳想和荀卿染结盟,她只是在挑拨,只要荀卿染不趁机巴结讨好方氏,荀淑芳就就有机会重新夺回宠爱。

荀淑芳打的好精致的算盘,而且算盘谁都会打,但是厚脸皮不是每个人都有。

荀卿染真想摸摸荀淑芳的脸,才十几岁的女孩,怎么就锻炼出比她这个心理年龄快要三十的人还厚的脸皮?或者不是锻炼出来的,而是天赋异禀?

亏她说的出口!

原来荀卿染还能安慰自己,说荀淑芳是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被方氏利用来欺压庶出妹妹。可荀淑芳这些话,明明白白地表明,荀淑芳她不是不明就里被利用,她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积极主动被利用,而且反利用方氏的利用,以脚踩庶出姐妹为代价,巩固她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大姐姐是说太太忽然不喜大姐姐了,我却没看出来,大姐姐什么地方惹恼了太太?”荀卿染探究地问。你既然来推心置腹,那不妨说说你的秘密吧。

荀淑芳语塞,她是来算计荀卿染的,不是来暴露她做过的密事的。

“我……,三妹妹别细问了。难道三妹妹不知道,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太太根本就是心里恨咱们这些庶出的。”

“妹妹愚钝。”

荀淑芳有些恨铁不成钢,“不说远的,今天太太打发了咱们回来,只带了四妹妹一个出去了。”

“这也不稀奇,以前在颍川老家也是这样。”荀卿染淡淡道。当然,那时候也会带上荀淑芳。

“那怎么一样。三妹妹你今年也十五了,……”荀淑芳有些激动,不过话说一半就停住了,笑了笑,才又说道:“三妹妹我是为了你好,才来提醒你。小心着点太太,太太表面上为你好,暗地里只怕正想着算计你。你还是和过去一样,疏远着点,对你才有好处。”

荀卿染一笑,“多谢大姐姐的关心,妹妹记住了。”

下午,方氏带着荀淑兰从外面回来。荀卿染坐在椅子上,只觉得方氏今天好似年轻了几岁,脸上的笑容更是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不用说,方氏今天出去,必定是遇见了大喜事。

“你们姐妹都把新做的衣服准备好,明天我带你们去镇国寺上香。”

第三十七章 要不要上当也是问题

更新时间20101224 16:06:06  字数:2862

镇国寺并不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却是最富盛名的寺院。据说寺院的住持与皇家有些关系,而这寺里接待的也多是达官贵人。

听了方氏说要去镇国寺,荀淑芳眼睛亮了亮,陪笑着问道:“在老家的时候,跟四妹妹陪太太去逛过庙会,已经那么热闹,太太当时还抽了个好签。镇国寺,可是京城名刹,听说那里的菩萨最为灵验。我早就想去看看,上柱香为太太祈福。”

方氏坐在榻上,并没说话,稍微挪了挪腿。

旁边一个小丫头马上取了美人拳过来,荀淑芳笑着抢过去,顺势跪在榻前的脚踏上,给方氏捶腿。

方氏依旧没说话,荀淑芳见方氏并没表露反感,又接着说:“太太出去这一天,肯定累坏了,我给太太捶捶,也好解乏。……女儿有些想齐家姨妈,姨妈家里很多姐妹,不知该有多热闹……。太太,明天去镇国寺,就咱们一家子,还是……”

方氏微眯着眼,“和你齐家姨妈约好了,明天一起去的。”

“那太好了,……不知齐家姨妈还记不记得我……”荀淑芳喜上眉梢,眼珠子叽哩咕噜地转,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方氏止住荀淑芳,让小丫头过来捶腿。

“我这不用你们伺候了,都回去吧。……你们姐妹来时做的衣裳,那都是京城时新的式样,明天都打扮的好一些,别让人比了下去。”

姐妹几个答应着走出来,常嬷嬷却叫住荀卿染。

“太太请姑娘说话。”

荀卿染答应了一声,转回方氏屋中。方氏在榻上坐起来,招手让荀卿染在她身边坐下,对着荀卿染的脸仔细端详了一会,满意地点点头。

“去把那个盒子拿来。”方氏吩咐常嬷嬷拿了只锦盒过来,打开,里面是一套纯金的头面。

“你这孩子,打扮的太素淡了些。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缺首饰戴。这里是一套头面,是我专门挑了花样别致的,正适合你年小的人戴。你拿去,明天好好打扮,穿的鲜亮些。”

“太太平时给的首饰就够戴的了。”荀卿染推辞,方氏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给你就拿着,这是我的一片心。况且要出门,你打扮好了,也是荀家的体面。”

方氏这样说,荀卿染才不再推辞,拿了锦盒回了水畔居。刚进屋,荀淑芳就跟了过来。

“太太留下妹妹都说了什么?这是太太给的?让我瞧瞧,唉呦……”荀淑芳也不等人回答,径自拿起锦盒打开,翻检着里面的首饰,啧啧赞叹。

“太太给了妹妹这么多好东西,一定和妹妹说了什么,妹妹别藏私,和姐姐说说,姐姐也能帮妹妹琢磨琢磨。”

天气有些热,荀卿染拿湿帕子擦了脸,就看荀淑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地看着她。

“并没说什么,只让明天打扮的鲜亮些,看我首饰少,另外给了这一匣子。”

“就没再说别的了?”荀淑芳有些不信。

“真的没有,不信姐姐去问太太身边的人?”

荀淑芳见追问不出什么,才出去了。

荀卿染叫桔梗开了后窗,坐在窗边看外面的一池荷花。

“姑娘,刚才大姑娘把春桃找过去了。春桃和大姑娘走的太近了些。姑娘,您看……”

进京这一路上,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荀淑芳十分活跃,对几个姐妹的人和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不知怎么,就和春桃打的火热。

“让宝珠和麦芽盯牢她,别让她闹出乱子来。如果只是想另谋高就,就随她去。”

正说着话,麦芽就从外面进来。

“姑娘,宝珠刚才看见……”麦芽凑到荀卿染耳边说了一番话,“姑娘看怎么办?”

“这还了得?”桔梗也听见了,又惊又怒。

荀卿染低头思忖,这些人果然沉不住气要动手了,那要不要接招那?

“可都看清楚了,没动别的手脚吧?”

“宝珠鬼精灵,眼睛最尖,不会错。”

“嗯,那你们就别管了。”

“姑娘,您这是打算……”

“嗯,只好这样了。”荀卿染点头道。

晚饭荀卿染只吃了一点,就打发了屋里伺候的人,坐到窗前做起了针线。门帘动了动,一会,就见春桃端着一个托盘进来。

“厨房送了碗莲子羹来,姑娘吃了就该歇歇了。”

荀卿染放下手里的针线,“怎么是你送过来,红绡和桔梗那?”

“红绡姐姐去了太太那边,桔梗姐姐去针线房给姑娘要丝线去了。”

“她们都很会偷懒。你只管针线上的事,怎么要你来做这些活计?”荀卿染笑。

“都是伺候姑娘,什么活计都是一样的,只要姑娘别嫌婢子笨手笨脚的。”春桃陪笑,见荀卿染无意碰那碗莲子羹,忙伸手端了莲子羹,送到荀卿染面前。

“这是厨房刚熬好的,放久了味道就不好了,姑娘还是快点喝了吧。”

“难得你这样细心。”荀卿染看了春桃两眼,心中感叹,确实是个漂亮的丫头,奈何心术不正。

荀卿染低头喝莲子羹,春桃在一边有点紧张又有点期待,见荀卿染放下碗,碗里还有一多半。

“姑娘再多吃些,这羹甜的很。”

荀卿染很想问难道你尝过,不过出口的却是,“是太甜了些。”

春桃见荀卿染不打算再喝,就要收拾。

荀卿染拦住她,“放着吧,剩下的我一会喝。到时候让桔梗她们收拾,你去歇着吧。”

“姑娘要是喜欢,一会婢子再去厨房要。哪能让姑娘吃剩下的。”

“又不是别人剩的,还是别去麻烦厨房了,咱们来了这么多人,她们忙的很。”荀卿染执意不让春桃收碗。

春桃僵在那,只得陪笑,“婢子,婢子其实,是想借姑娘的光,尝尝这羹。”

荀卿染噗哧一笑,“你这丫头,不早说。一碗莲子羹,你也弄出这些花样来。既然这样,你便在我这里吃了吧。”

“婢子怎敢在姑娘屋子里吃喝,还是拿回去慢慢尝。”

“叫你在这吃,你就在这吃,难道还嫌我这里不成?”

春桃无奈,拿起碗吃了两口,就不再吃。可又难却荀卿染盛情,只得硬着头皮将剩下的莲子羹都喝了下去。荀卿染又故意留她说了好一阵子的话,才放她回去。

当天晚上,熄灯睡下不久,荀卿染屋里的灯就又亮了,反复几次,一直燃到天光放亮。

“姑娘这样,还是请太医来看看吧。”红绡半夜被叫过来伺候,就一直没能回屋。

“不过是小事,忍忍就好。一早要去镇国寺,太太知道了,肯定不带我去了。”

“姑娘身体要紧,镇国寺什么时候去不行。”

众人劝解了好一会,蹲了几次马桶的荀卿染才不再坚持,红绡就打着灯笼往前面去了。

大清早,方氏就听说荀卿染出了事,刚忙带着人过来。荀卿染挣扎着从床榻上起身,方氏听着丫环们的汇报,看着荀卿染乌黑的眼圈,沉下了脸。

太医很快就到了,给荀卿染诊了脉,开了方子。

“怎么说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方氏问。

“知道姑娘们身子金贵,吩咐厨房格外小心,给姑娘们的饭食都是精心准备的,哪个敢给姑娘吃不干净的东西。婢子这就叫厨房的人来讯问。”彩凤早已闻讯赶来。

荀卿染虚弱地阻拦,“彩凤姐姐,别错怪了好人。大嫂子在我们饭食上着实费心,这些天吃着都没事。”

“你们几个奴才是怎么伺候的?”方氏叱问屋里几个丫头。

桔梗在旁叫冤,“姑娘的饭食都是婢子伺候用的,姑娘用剩的饭菜,也都赏了婢子,婢子并没有事啊。”

“也是,我吃的东西这几个丫头也吃了,她们没事,怎么就我有事?……哦,我昨晚还喝了莲子羹。”

“姑娘什么时候喝的莲子羹,婢子记得,昨天晚饭并没有的。”桔梗道。

“是春桃端来的,说是厨房送的。我只吃了小半碗,剩下的春桃说喜欢,我就让她吃了。”

“春桃?方才那个晕了的丫头是不是叫春桃,听婆子说,也是折腾了一晚上,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