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记(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屏记(完结)-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的请教嬷嬷,郡主这衣食住行,可有什么避忌?毕竟过了这么多年,郡主已经不是小时候了。”齐二夫人向古嬷嬷询问宁馨的好恶。

“郡主的喜好,夫人只怕比我还熟悉些。”古嬷嬷笑。

齐二夫人陪笑,她如何能知道。

“郡主和太后说起往事,多次提到府上和夫人。说是小时候,老太妃常带着郡主来府上做客。府上的四爷,和郡主年纪相仿,还有现在的康郡王和王妃,几个人青梅竹马,极要好的。”古嬷嬷笑着道,“太后还问起,当初老太妃是不是曾给郡主定过一门亲事?郡主却有些不好回答。”

“不知郡主定的是哪户人家?”齐二夫人问,心道,不知哪户人家有这个福气娶了宁馨进门,必然是一家人都跟着沾光的。

“这些年,有些事夫人只怕忘记了。郡主可还记得,可惜啊。”古嬷嬷瞟了齐二夫人一眼,叹气道。

齐二夫人心知古嬷嬷说的话必有因果的,脑海中有个念头模模糊糊,却一时摸不准门径。

古嬷嬷却又笑着说起了宫里的事, “……郡主献上的这幅地图,可带来天下太平,若是封公主,那封号就该是太平。咱们郡主,可也正合了李唐的太平公主故事了。呵呵,许多事啊,还真就那么巧。”古嬷嬷笑眯眯地看着齐二夫人,“夫人,您说是不是?”



第三四一章叵测

齐二夫人只觉得古嬷嬷的话中处处机锋,下意识地觉察到面前巨大的富贵荣华。她想要进一步的探寻,但是古嬷嬷却只是点到为止,只随便说了两句家常,便说要去照顾宁馨,转身回到内室去了。

齐二夫人乍惊乍喜,心中疑虑重重,忙叫了张嬷嬷到跟前商量。

“我记得宁馨郡主,可是从没和哪家定过亲啊。”齐二夫人一边回想,一边说道。

张嬷嬷也竭力回忆。

“是没听说过。可古嬷嬷总不会白白说出那样的话来。”张嬷嬷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奴才恍惚记得,宁馨郡主小时候跟着老太妃来过几次。老太妃极喜欢四爷,后来四爷和永和亲王府的应泽小王爷要好,也时常到永和亲王府去。奴才听说,宁馨郡主那时候就极喜欢四爷,王府中不只老太妃,便是当时的永和王妃也待四爷极好,说是有与四爷定亲的打算,只是老太太却从不曾招揽过,四爷和宁馨郡主那时候都还小。若是他家不坏事,只怕真的就定下这门亲事来。”

“难道方才所说的婚约,便是指这个?”齐二夫人睁大了眼睛。

“若是说别人家,古嬷嬷何必如此和夫人说?”张嬷嬷道。

“你说的不错,”齐二夫人点头,“不过,毕竟并没有真的定亲,而且老四如今已经……”

齐攸如今早就成亲,女儿都那般大了,何况荀卿染肚子里又有了一个。这个宁馨,难不成是看上了齐攸,要嫁给齐攸?不然,又如何解释宁馨这样突然亲近的举动,和古嬷嬷那意味深长的话。

齐二夫人脑子里有些乱。

“这又和那太平公主故事,有何关系?”齐二夫人问道。

“太平公主,”张嬷嬷搓了搓手,“奴才只知道那是了不得的人物。”

看来张嬷嬷是帮不了什么忙了。齐二夫人瞧了张嬷嬷一眼,这是她从侯府中带过来的旧人,说起内宅事务自是无有不同的,但却是并不识字,更别说熟读史书了。而她自己,总还是认得些字,知道太平公主是李唐顶顶有名的公主。可是除此之外,却也一无所知。

古嬷嬷特意提到太平公主的名字,绝不是偶然。这必是个关键所在。

齐二夫人真在冥思苦想,外面报说齐二奶奶来了。

“……已经将房舍收拾好了,太太可要先过去看看?郡主在哪里,可是现在就请郡主移驾过去?”齐二奶奶进来便向齐二夫人禀报为宁馨准备布置房舍的事情。

“你安排的,我十分放心。郡主在歇息,不急着过去。”齐二夫人道,便挥手将齐二奶奶带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只让齐二奶奶到跟前来。

“太平公主?”齐二奶奶有些诧异,不知道齐二夫人如何问起这个问题来。

“你不是曾念过几天书,可知道她的事迹?”齐二夫人点头问道。

“这个,”齐二奶奶转了转眼珠,“太太还不知道我,哪是耐烦念书的。这太平公主大大的有名,一辈子风光无限,好像是差一点就成了女皇的。”

女皇?齐二夫人皱了皱眉,宁馨要做女皇,那怎么可能。古嬷嬷一定指的不是这个。那又是什么那?

“太太问这个做什么?”齐二奶奶陪笑问道。

“不过随便问问。”齐二夫人道。

齐二奶奶哦了一声,面上并不在意,心下却将太平公主四个字牢牢记住。

“太太,宁馨郡主,如何住到咱们府上来了?”齐二奶奶问。

“郡主是念旧。”齐二夫人道,“不够暂住些日子,等那边王府修缮好了,就搬过去。”

既然是念旧,为何来了这一会,却不去拜见容氏?齐二奶奶心念数转,宁馨是从宫里来的,如此举动,代表了什么?

“郡主要在这住些日子,屋子里的玩意摆设不能寒酸,后楼上我那箱子里还有几件玩意,你带人去取出来,摆到郡主那屋子里去。”齐二夫人吩咐齐二奶奶。

齐二奶奶答应了,从齐二夫人这里拿了钥匙,就带人去搬东西。

打发了齐二奶奶出去,齐二夫人坐在那想了片刻。要弄清楚古嬷嬷的意思,毕竟要先知道太平公主的故事。而齐二奶奶、张嬷嬷这些人都不知道,那么身边这些人只怕也不清楚,只能找那读过书的人。

若说这内宅内,读过书,最有学问的,莫过于荀卿染,可这件事,却是万万不能找荀卿染来问。然后就是齐儒、大*奶,还有齐仪。齐二夫人略一盘算,将这几个人选都否决了。那还有谁可问那?

齐二夫人皱眉,突然灵机一动。

“去请好儿姑娘来。”齐二夫人吩咐。

就有小丫头出去,少顷,便领了郑好儿来。

“姨妈找我,有什么吩咐?”郑好儿上前向齐二夫人见礼,陪笑问道。

齐二夫人让郑好儿在自己身边坐下,拉着郑好儿的手,寒暄了一句,便就直接开口询问。

“你母亲说你是认真读过书的,这太平公主的事迹,想必是知道的。你说给姨妈听听。”

太平公主的事迹?郑好儿心中一动,齐二夫人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郑好儿想到进来时看到在门廊上侍立的几个宫女。

“姨妈,我不过是认得几个字,只念过女则、女戒,再者便是经书了。”郑好儿歉然笑道,“这些书里,却没提过太平公主。”

郑好儿也不知道,齐二夫人很失望。

“姨妈,您可是舍近求远了。”郑好儿又陪笑道,“五表弟如今在学里念书,说是已经念的极好了,他又是爱读书的,姨妈问他,岂不是最便宜的。”

齐二夫人也曾想到过齐仪,但是却潜意识地觉得不妥。

“你说的也是。”齐二夫人笑,“罢了,不过是闲着,想当个趣事来听。也没什么要紧。”齐二夫人道。

…………

宁远居

荀卿染等人正在等唐佑年。

一个小丫头从门外探进头来。宝珠看见了,便走了出去,一会功夫回来,向荀卿染禀报,说是郑好儿打发了个丫头过来,要见荀卿染。

“让她进来吧。”荀卿染吩咐。

就有一个十一二岁,圆圆的脸,看着极机灵的丫头走了进来,给荀卿染见礼。

“婢子马兰给四奶奶请安。”小丫头语音清脆,“姑娘说和奶奶说好了要几个花样子,打发婢子过来拿。”

方才在香萝院,郑好儿说花样子已经都选好了,如何又出来这样的话,莫不是记错了?荀卿染打量了一眼马兰,记得是在郑好儿身边伺候的。

荀卿染略一思忖,便让紫菀去拿花样子来。

“你们姑娘忙什么那?”

“姑娘本来在绣嫁妆,方才去了祈年堂,回来便说要找书看。”马兰答道

郑好儿去了祈年堂?

“这个时候不绣嫁妆,偏去看书,难不成你们姑娘要去考女状元?”荀卿染笑。

“奶奶取笑了,是二太太叫了我们姑娘去,说我们姑娘是读过书,问我们姑娘知不知道太平公主故事?”马兰道,“我们姑娘不知道,因此正找书那。”

荀卿染眼皮子不受控制的跳了起来。

“太平公主故事?”

“是的,四奶奶,就是太平公主故事。”马兰道,“我们姑娘说,家里多是经书,只怕找遍了也找不到有太平公主故事的。”

紫菀拿着花样子从外面进来。

马兰接过了花样子道谢,喜滋滋地告退出去。

荀卿染对着桔梗使了个眼色,桔梗便跟上马兰,塞了个荷包给在马兰手中。

“那花样子是和你们姑娘说好的,本该送过去,还让你跑了一趟。这是奶奶赏你买果子吃的。”桔梗道。

荷包沉甸甸的,马兰不觉吃了一惊。不过她素来机灵,只甜甜地向桔梗道谢,便一路走了。

荀卿染的脸色沉了下来。

太平公主故事,好一个太平公主故事原来宁馨是打着这样的主意。宁馨这是将她自己当做太平公主,将齐攸当做了武攸暨那。杀掉原配,夺人之夫,亏她想得出来。

“唐大人回来了。”小丫头禀报道。

唐佑年从外面进来,虽外面天气已经很冷,但是唐佑年的脸上却明显有汗迹。

“找了最近两天当班的侍卫,又寻了宫内相熟的太监宫女询问。”

“宁馨是昨天后晌进宫,献了一张北蛮军事布防图给皇上。皇上大喜,据说马上就会有封赏的旨意下来。”

“说是有了这张图,北蛮便是掌中之物。”

“应泽重病,怕延误军机,因此让宁馨先行进京献图。”

“皇上和太后因为宁馨受了这些年的苦,对宁馨很是怜惜、宠爱。”

唐佑年一股脑地说出打探到的消息。

“原来是这样,所以底气十足,自比太平啊。”荀卿染笑了笑。

“自比太平?”

“对,”荀卿染便将她的猜测说给众人听。

“好无耻!”麦芽虽已经成亲生子,但依旧不改其火爆的脾气,第一个从椅子上站起来,“受人大恩,不知回报,几次三番要害人性命,想鸠占鹊巢。这还有没有天理。什么郡主,不过是地沟里的老鼠,一肚子坏水,鬼鬼祟祟。我这就去找她,问问她到底还有没有良心,知不知道羞耻。……你们别拦着我……”

众人都是义愤填膺,却也不能让麦芽这样去找宁馨。

“这件事需要仔细计议。”

公主小三,谁碰上谁倒霉。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是太平,还有一个辽国的萧太后。

握拳,弱颜准备为那几个在史书上只留下姓氏,被公主、太后小三逼宫冤死地可怜原配出口气。



第三四二章 心机

荀卿染安抚住众人,说事情要仔细计议。

这些人,过去曾和她一起经历过类似这样的时刻。不论面临怎样的危险和责难,荀卿染却能够一直保持冷静的态度,客观地分析形势,并作出最有利的决策。她们对荀卿染都是信服的,现在,荀卿染的镇定感染着她们,因此都尽量平复下心中的紧张、愤怒等等情绪。

宁远居众人聚在上房,或坐或站,商讨对策。

面对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自古以来,强权之下,或是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或是牵涉到了政治问题,人性那黑暗的一面便会特别的彰显,根本没有道德、公理可言。

比如武则天,为了将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就杀掉了武攸暨的原配夫人。而在那之前,武则天为太平公主选第一个夫婿的时候,选中的是薛绍。武则天还曾考察过薛绍的两位哥哥嫂嫂,认为那两个嫂子身份低微,不配和她的女儿做妯娌,就要下令让薛绍的两位哥哥休妻。后来是有人看不过去,向武则天进言,说那两位夫人家族原来也是多么多么显赫,这样才让武则天改变了主意。

又比如,辽国的萧太后萧燕燕,在做了太后掌管朝政之后,便将当时的权臣韩德让收为入幕之宾。后来更是在稳固了手中的权力之后,不再满足于只做情人。为了能够嫁给韩德让,萧太后秘密派人鸩杀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取而代之。

荀卿染对此深恶痛绝,但却不能不面对现实。

如今宁馨献上这样一张图,宫里的皇上和太后,为了奖赏宁馨,为了表现亲情,补偿她过去这些年所受的苦楚,会不会也这么做?

荀卿染思忖着,皇上和太后,在天下百姓眼中,一个自然宽仁的圣主,另一个则是母仪天下。但两人真正的性情如何,又有谁能知道。作为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物,早就形成了权力人格。她荀卿染一个人的性命、福祉,又怎么会在这两个人的考虑之内那。面对这种事情,又有多少人会站在她的身后?

宁馨的打算是很有可能得逞的。

但是,她不能让宁馨得逞,甚至一丝一毫得逞的希望,都不能留给宁馨。因为那样,就意味着……

荀卿染不能让自己再想下去。

以前总是以宁馨受过太多苦,年纪小不懂事为由,为她所作的事情寻找借口。甚至平西镇那晚上入府行凶的事,都可以被说成是钟大用错误理解了宁馨的意图而自作主张。但是这次,再也没有任何借口能为宁馨开脱。

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那军事布防图是何等要紧的东西,宁馨如何能得到。若是应泽,还有可能弄到这样一张图。”唐佑年道。

荀卿染点了点头,她也想到了这一点。

“应泽的病,只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她竟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连一直维护她的亲哥哥,都下得了手。”桔梗道。

“子谦那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唐佑年道。

“若是雪团在就好了,”荀卿染道,“现在只能派人过去。”

是该立即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齐攸。

“去叫陈德来。”荀卿染吩咐,又让紫菀和宝珠将纸笔准备妥当,荀卿染当即提笔给齐攸写信。

“宁馨的丈夫和女儿不知怎样了。”荀卿染道,如果能够将宁馨的丈夫和女儿找到,无疑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荀卿染写完了信,递给唐佑年,唐佑年看了点头。

“这次便是应泽,也不能再袒护宁馨了。若能将宁馨的丈夫和女儿带进京来,那时候看宁馨怎么应对。”

陈德很快就来了,荀卿染将信封好交给陈德,又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