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回敬了两人一个问题:“那么,如果有人像小月一样,为了你的文凭追求你,你能接受吗?”
“不能!”两人异口同声。
韩默接着说:“把我简单地物化成一张文凭的目的婚姻,是我绝对不能忍受的。”
“为什么男博士可以接受,而女博士不行?”李言多年和韩默相处下来,还是受了不少熏陶的,问得正在点上。
“因为对女人来说,爱情是第一位的。我们又有这个能力追求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的爱情。还有,只有够聪明的女人才知道,所谓爱情是不能掺太多杂质的。”
程曦狡诈地把两人偷偷归在聪明女一类。
韩默会心一笑。
“所以,我觉得女博士比一般人更懂得爱情。”李言笑,“还记得一个女硕士以家财为标准征婚的新闻吗?我相信她比小月幸福的几率要低得多。因为她毕竟读过那么多书,有一天会醒悟的可能性太大。”
李言付了账,临走时他对程曦再次道歉:“今天那个女生太不懂事,你别介意。”
程曦笑:“我发现李言你有时候还挺事儿妈的。”
韩默捧哏:“他是男的,怎么他也只能算事儿爸呀。”
程曦异想天开:“干脆以后李言你生个孩子就叫‘事儿’,你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儿爸了。”
李言被这两个妖女弄得哭笑不得。从此,他就多了一个“事儿爸”的外号。
在李言走后,程曦对韩默说,“我实在是很意外,像老李这种在外工作多年,红尘中打滚的人,对于人生和爱情还能抱有这么纯粹的坚持。这实在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也许很多时候头脑简单就自然具有一种力量吧!”韩默感慨。
程曦不出声,笑嘻嘻地看着韩默。
韩默将这件事告诉妈妈,正为韩默的婚姻状况担心的妈妈有点郁闷。“唉,妈妈真是太笨了,怎么就没想到过用这种办法?”
韩默哈哈大笑:“我拒绝过一个海归的男博士,不是更笨?”
妈妈做五雷轰顶状:“你怎么都没说过?”
“因为不值一提啊。”
韩默的那位同学没有考上硕士,对晴川书院不合理的考研题型深恶痛绝地鞭挞了一番。程曦则接到了一个很让她高兴的电话,那天来借资料的那个勤奋女人考上了,特地打电话来谢谢她。
只可惜那位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小月妈妈因为对博士界不够了解,还是漏算了一件事——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钞票大把的。像老杨这种立下大愿为哲学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书呆子,恐怕只会当一个清贫的大学老师,不食人间烟火地钻研一生吧。
***************
*老牛何妨吃嫩草
***************
没有去成的程曦,听得心驰神往。 韩默却很郁闷,在婚礼上,有人告诉她一个女生如果当过三次伴娘就嫁不出去了。而她这次正好是第三次当伴娘。 接下来的一周,这层楼所经历之风云变幻可谓是超出想像。因为,最稳重最成熟的“崩溃”爆出了迄今为止,本楼本届女博最具娱乐性和轰动性的绯闻。
***************
*昭君出塞,有女和番
***************
看着沉浸在民族气节里的程曦,韩默促狭地点了一句:“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爱国主义可能让你失去了一次和番的机会?”程曦回过味来,做慷慨激昂状:“为了民族气节,我就把当昭君的机会牺牲了吧。”“崩溃”满脸愤慨地把书往桌上一顿,“小子,找打啊你?你还反了不成?我都快忘了男人长什么样了,你还在资源浪费?太没天理了,我们想嫁中国人都还难呢。这真是有人撑死,有人饿死啊。”
………………………………………
昭君出塞,有女和番(1)
………………………………………
晴川书院是一个以风景秀丽而闻名全国的学府,它就像一个随着季节交替而变换容颜的魔幻花园,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阴如盖,秋日枫红胜血,冬寒苍松翠柏自逍遥。但它最动人的景致无疑还在春天。
老校友们说得好:“如果没有看过晴川书院的春天,就不能了解晴川书院的美丽。”
今年的春天依旧来得轰轰烈烈。
不过几天没出门,韩默惊讶地发现整个晴川书院已经突如其来地被花海所淹没,远观云蒸霞蔚,近看满树繁花,落英缤纷,无风自坠。而那些极富中国色彩的飞檐斗拱偶尔探出一点头来,更添一分历史的味道。
在晴川书院读书之后,韩默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良辰美景”。
她怀着极其愉悦的心情去找程曦赏花。不料615俱乐部人人都在,独缺程曦,韩默便问“崩溃”:“程曦呢?”
“还书去了。”
说曹操,曹操到。门边一响,进来的可不就是她。
看这小子今天满面春风,好不得意,韩默立刻凑趣地问了一句:“今日何喜之有?”
“嘿嘿,大振国威!今天我凶残地毒害了一个逻辑混乱的外国鬼子。”
原来,程曦在路上被一黑人搭讪,想多个外国朋友练练外语也不错,倒也有问有答(为叙述方便,直接把他们的对话翻成中文了)。
那老美问她,“你是学什么的?”
她笼统地回答:“中国传统文化。”
不想这老美对中国还略有了解,疑惑地问了一句:“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你是学哪个方面的?”
程曦骄傲地答曰:“佛学。”
“No,No,释迦牟尼是印度的。”老外大摇其头,“佛学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印度传来的。”
程曦一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句话一边触犯她的专业,一边触犯她的爱国情操。
自两汉时期传入以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部分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许多日常生活用语和成语,什么“当头棒喝”、“天花乱坠”、“随机应变”、“不知不觉”、“现身说法”等等都来自佛教典故。
这老黑居然一句话把《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苏东坡、国粹京剧,乃至她从小热爱的写“长亭外,古道边”的李叔同……通通踢出中国文化圈,这就像有人娶了一房贤惠媳妇,生儿育女,几代之后枝繁叶茂,结果居然有人说这媳妇本不是这家的人,所以要把她的孩子都要赶将出去一样荒谬绝伦,这不就等于让这个家绝了后?
一时程曦爱国情操大盛——几千年中国历史熏陶下的博士生发飙,乖乖隆得咚,哪是只有五百年历史的美国小鬼子招架得了的。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反问了一句:“是不是外面传来的,就不能算本国文化?”
“当然!”
“哦,基督教是美国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吧?”
纯朴的美国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后面的危险,骄傲地挺挺胸,“当然,我就是基督徒。”
“那么,”程曦有些阴险地狞笑一声:“耶稣是哪里人?”
《圣经》记载耶稣出生于伯利恒,此地坐落于今耶路撒冷,离美国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黑哥们当时就傻了,喃喃地自言自语:“基督教不是美国文化?不对,不对呀……”程曦说得快活,韩默听得高兴,伸掌出来,与程曦凌空一击。
看着沉浸在民族气节里的程曦,韩默促狭地点了一句:“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爱国主义可能让你失去了一次和番的机会?”
程曦回过味来,做慷慨激昂状:“为了民族气节,我就把当昭君的机会牺牲了吧。”
“崩溃”满脸愤慨地把书往桌上一顿,“小子,找打啊你?你还反了不成?我都快忘了男人长什么样了,你还在资源浪费?太没天理了,我们想嫁中国人都还难呢。这真是有人撑死,有人饿死啊。”
………………………………………
昭君出塞,有女和番(2)
………………………………………
此言一出,立刻把程曦放到了大家的对立面,众皆忿怒……
程曦赶紧识相地说:“哥们我漂洋过海在国外发了篇文章,拿了笔洋稿费,今天中午我请客。”
天下最好吃的莫过于免费的午餐,大家立刻忘了阶级仇恨,一阵欢呼。
程曦是“送公明”的个性,加上常常发表点小文章,口语又极好,打工就容易些,经济方面算是众人里中上的。难得的是又舍得拿了来请客,故此常常呼朋引伴地吃上一顿。所幸学校的小餐馆价格极低,也花不到太多去。
于是乎,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下楼,直奔本地赫赫有名的“万国俱乐部”去也。
这小馆子不但具有一切学校附近餐馆价廉而物不美的特质,而且地方窄小,地板油腻,厨师不思进取。然而,因为有学校食堂大公无私地牺牲小我作为衬托,且其离宿舍近,价格也着实便宜,还是很受学生们的爱戴。
“万国俱乐部”乃是韩默为它取的诨名。因为留学生宿舍近在咫尺,所以此处也是留学生们的常来之地。故此可以边吃边观赏各国各民族的种族特点,观赏范围从深眼窝蓝眼睛的欧罗巴人种到塌鼻子的尼格鲁人种,从不知相貌是真是假的韩国美女到高鼻梁大眼睛的西亚帅哥。而且外国人着装风格大胆,即便看看,也实为赏心悦目之乐事。
这段时间游客太盛,居然下午一点多还没有大桌子。一群人只得挤在一张小桌子上,坐得插手插脚,让人立刻感叹计划生育的深谋远虑与势在必行。
实在太挤。左撇子的韩默动了几下筷子,手就和坐她左边的右撇子程曦纠缠在一起,竟成了饮交杯酒的姿势。
两人不由相视一笑。
韩默突然道:“我原来读到过一本琼瑶小说。”
桌上很有几个以小资自居的立刻露出鄙夷的神气。
韩默视若无睹地继续说下去,“读到一首古诗,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这种情况,有点意思。你们听听:
华堂今日盛宴开,不料群公个个来。
上菜碗从头上落,提壶酒向耳边筛。
可怜矮子无长箸,最恨肥人占半台。
门外忽闻车又至,主人移坐一旁陪。
一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爆发出一阵大笑。
旁边那桌可怜的外国友人们连听懂日常用语都不容易,看韩默叽里咕噜地念了一串什么,就把满桌人逗得前仰后合,在旁边纳闷得很。
但其中有个金发碧眼的居然听懂了,忍不住跟着一笑。
韩默没想到居然有对中国文化这么熟悉、能听得懂诗的留学生,不禁对他多看了一眼。
那桌人买单的时候,那洋鬼子走到韩默身边,用一口纯正的京片子对她说:“你好,我觉得你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想和你做个朋友,请问我能知道你的电话吗?”
满桌寂静之中,韩默把自己的电话给了他。
“崩溃”悄悄对程曦说:“我知道韩默的魅力大,可是这样隔桌打牛都行也太牛了吧。受不了。”
程曦乐开怀曰:“瘦不了你就胖着吧。”
“崩溃”一声哀嚎:“你刺中了我的痛处。”夹起一筷子糖醋里脊,大口咀嚼,以吃泄愤。
韩默睁大双眼:“他只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交个朋友。‘崩溃’你何必如此?”
“崩溃”悲哀地说:“从读博士以来,我都已经很久没见过男人了,荷尔蒙失调啊!”
满桌倾倒。
不过从理论上讲,“和番”的确是女博们的绝好选择:老外没有男尊女卑思想,不会对女朋友的博士学历耿耿于怀;老外没有可笑的处女情结,即使是对于有过去的女人也不会心中嘀咕;老外喜欢把爱情挂在嘴上,还懂得弄点浪漫,很能迎合高知女性讲求情调的需求……
另一方面,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女博们一般英语都好,语言这一关首先就过了;女博理性,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比较能够理解和宽容;女博有学识有内涵,对于那些仰慕我大中华文化的洋鬼子的确颇有吸引力。
………………………………………
昭君出塞,有女和番(3)
………………………………………
横竖女博士不管嫁个什么人,男士身边都有人嚼舌头。倒不如索性找个老外,免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热心亲戚嚼舌根。
程曦刚从“崩溃”筷子底下硬抢了一大块啤酒鸭,得意得不得了。又想聊这个话题,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地嘀咕着“#¥%*%&”。又要吃又要说,险些呛到。
“大娘”是个厚道人,笑着帮她拍背,又把水给她:“可别真噎到了。”
程曦看看大家都没听懂,急得用手连指小侯,嗯嗯啊啊。
小侯只得顺着刚才的话题想下去,恍然大悟:“程曦你是不是要说,我昨天跟你说的,二楼那个‘不穿裤子的女人’的事情?”
程曦大点其头,方才专心吃她的鸭子。
“不穿裤子的女人”这个外号是从男博士嘴里传出来的,因为她一年四季都穿裙子,从来没有人见她穿过长裤,故而得名。因为此人感情生活实在精彩,所以满楼的女博们对她的言行都比较关心。
小侯和她都是商学院的,经常会有点内幕消息传过来。女博八卦起来也跟一般女人一样。
“她怎么了?”“结婚了!嫁了个日本人。”小侯言简意赅。
“她怎么可以做这么没有民族气节的事情!”“崩溃”平日最具民族立场,当下大怒。
程曦的头点得差点断掉。
算算时间,这几届的博士生都是从小看着《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南京大屠杀》、《黑太阳》长大的,对小日本有好感并不太多。不过研究生多半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就像程曦从来不用很激烈的态度来反日,但很早就已经停止购买日货了。
“大娘”是什么时候都替别人着想的:“唉呀,要是爱上了,还不是没办法。还是爱情第一吧。”
“我奇怪的,倒是她怎么能认识到外国男人,我们认识中国男人都很难了。”
女博士们嫁不出去的最大原因不是文凭,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认识异性。一般女博士的交际圈都很窄,每天就是上课,吃饭,连能交流的异性都见不到几个。萧伯纳说一个人至少有两万个适合的人生伴侣,可是依女博的生活圈子恐怕连一个理想伴侣都很难碰到。
“怎么认识?韩默不是刚示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