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能吸聚灵气的法宝说多不多,但也绝对不算少,可是世上的灵气千种万种,宝贝吸聚的灵气和自己的功法相符,那才对修行有助益。一般这种宝贝都藏在那些古老得不象话的名门大宗里,作为核心弟子的福利。
杨云是近水楼台,沾了七情珠的光,而且杨云隐隐感到,七情珠吸收掉的那些灵气也没有浪费,在灵气的滋润下,天狗石手链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这些天似乎吸聚灵气的范围扩大了一点,那条懒狗也好像胖了点。
这种情况是天大的好事,代表七情珠能够用吸聚来的灵气自动祭炼,从而提升品阶,这么祭炼下去,也许黑狗真灵有朝一日能化形出实体来。
杨云晚上修炼月华真经,白天则继续泡在藏书楼中“搬”书。
海天书院的藏书楼上下三层,藏书上万本,不过其中也有重复的,算下来总量在六千本左右,奋斗一个月,杨云基本上把这些书全翻了一遍,现在他的识海经纶堂中,几大排书架一字排开,上面密密麻麻的书籍,已经很有点样子了,不过和还真殿中的景象比起来,那还是差得天上地下。
经论虽多,经义虽深,毕竟是凡间的学问,更何况只要把握住理念的主线,是一脉相承,可以融会贯通的。而还真殿中的那些,则是超脱了世俗、甚至可以颠覆乾坤,前世的杨云花了以万年为计的时间才收集起来的重宝。只可惜现在修为太低,能利用的部分太少太少,比较起来还是经纶堂更能给现在的自己带来力量。
把书记到识海中的过程,杨云相当于把书读了一遍,只不过还没来得及体悟琢磨,即使这样,随着知识量的飞速扩大,杨云隐隐感到自己又悟出了不少道理,学问有再次突破的趋势,相信只要花上一些时间把经纶堂中的书籍体悟掌握,一定能够再上层楼的。
同修炼和学问都大有收获的杨云不同,孟超这几天来可谓愁眉不展。
来到府城,进了海天书院,孟超就像从县城的小池塘跳进大河,原先在小池塘里也不算出类拔萃,这下更是感受到了自己和其他学子的差距。
就算孙晔,看上去有些轻浮,可是一讨论起学问来,孟超每每有自叹不如的感觉。
偏偏孙晔还成天叫唤,说一些自己学问多么浅薄,秋考日近,看来中举无望之类让人心烦意乱的丧气话。
杨云把孟超的神情看在眼睛里,暂时不动声色。
“老孟是个厚道豁达的人,只可惜对科举的事情过于在意了。”杨云想道。
说起来孟超也有点可惜,他的资质可谓上乘,身体的底子也厚,如果好好修炼家传武学,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不成问题。现在又有自己这个“明师”,踏上修炼大道也不成问题。
可惜他执着于功名,也许他是想用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父亲放弃江湖生涯的决定没有错吧。
静海县的江湖人物,提到孟父的时候都是说,“一条好汉!可惜弃武从商,弄得家破人亡。”
要是孟超中了举,又当了官,江湖人士的口风就会大变吧。
加上现在又有章小姐的事情,让孟超的功名心更重了,待在县里虽然也是焦灼,可是毕竟还能有一丝奢望,出来以后看见这遍地的才俊,孟超被打击得有点狠。
这一天海天书院中有一堂押题课,孟超甚为重视,早早就拉着杨云和孙晔来到学堂,在前排找座位坐下。
讲课的是个往科的举人,精心研究乡试数十年,在南吴非常有名,他押的科考题目虽然没有中过,但是最近几科每每都能沾上点边,因此名声大噪,被海天书院专门请来。
这位讲师在台上东拉西扯半天,说得云天雾绕,学子们听得昏昏欲睡又欲罢不能,深恐一个不留神漏了什么关键东西。
滔滔而谈整整一个时辰,在所有人几乎都要崩溃的时候,这个老夫子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纸卷,用手指轻轻捻开。
“都听好了,这是我用毕生心血精选的十道题目,我只念一次,不准提问,我也不会解释,没听清的人就自认倒霉吧。”
课堂上顿时针落可闻,学子们的目光恨不得刺进那薄薄一页纸里去。
“……”讲师开始抑扬顿挫地宣读题目。
台下数百学子没人说半句话,满堂都是刷刷的走笔声,和粗重的呼吸声。
念完十道题目,老夫子像得胜回朝的将军一样离开了课堂,下面的学子们一下子炸了锅。
孟超往杨云身前一看,“咦?你没有记啊?”他随即一拍自己脑袋,“忘了你的记性好。”
然后孟超拉着孙晔,逐字核对记下来的内容。
核对了好几遍,孙晔都有点不耐烦了,孟超才珍而重之的把那页纸收入怀中。此时学子们已经纷纷散去,课堂中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海天书院中的静海籍的学子不止孙晔一人,不过也就他和杨孟二人比较投缘,成天混在一起。
看见孟超郑重的样子,孙晔叹息着说:“唉,这个东西也不用太着意啦,其实这么大张旗鼓的搞,有哪个考官会出这上面的题?听说那个讲师还有些真东西,不过自己藏着秘而不宣,除非是至交好友才肯透露。”说完又问道:“你们等会去干什么?”
“哎呀,我好像记漏了一道题,老孟把你的纸借我抄一份。”杨云说道。
“那你们抄着,我先走一步啊。”孙晔告辞独自离去。
望着孙晔的背影,杨云若有所思。
“给你。”孟超把记着试题的纸递过来,杨云随意扫了一眼。
“好了,记住了。”
“真羡慕你的好记性,我看今秋你中举应当有五分成算。”孟超羡慕地说。
“不如我们撞撞机运如何?”杨云突然正色说道。
“如何撞机运?”
“我们各凭心中所想,互出一题,看能不能侥幸押中。”
孟超感觉有趣,笑着答应了,闭目沉思片刻后在纸上写了一题。
杨云也张口说出一道题目,孟超正要拿笔记下来,被杨云拦住了。
“记在心里就行,不要落在纸面上。”
“为何?”
“我们随便猜猜试题无妨,可是万一要是真的押中了,有只言片字流落到外面,不免是一场麻烦。今日之事,就你我二人知道就行了,不要再告诉别人。”
孟超答应下来,心想杨云还真把随便出的这道题当回事儿啊,不过看杨云说得郑重,心中也不由自主地重视起来,寻思这道题倒是要好好准备一下。
杨云知道孟超很是稳重,他既然答应就肯定不会乱说,如果是孙晔,杨云还真吃不准他会不会不当一会事儿般宣扬得到处都是,当下放心地点点头。
又过了两天,月底到了,杨云、孟超二人收拾行装,离开海天书院。
辞别时孙晔惋惜地说道:“二位兄长,离科考还有两个月,为什么不在这书院里继续攻读呢?回去以后的条件总不如这里吧。”
这一个月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孙晔知道杨孟二人不缺银子,秋考在即,有点钱的学子们都往海天这类书院狂涌,偏偏他二人要回乡下。
“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呀,好在我们两个月后就能再见,到时候再把酒言欢吧。”杨云说道。
“就是不知道那时还有没有这个心情——哎呀,不说这个,那我祝两位兄长一帆风顺啦。”
“多承吉言。”
和孙晔拱手道别,杨云和孟超赶往码头,搭上一条开往静海县的商船。
趴在船帮上望着海浪,杨云心中思绪起伏。
短短一个多月前离开静海县的时候,自己身上只有十几两银子,这趟出行,月华真经突破到第四层,还得了几百两现银,青云石镇纸一方,还有七情珠这个本命法宝,真可谓是收获累累啊,想想都会让人兴奋得不行。
不过杨云此时心中,盘踞更多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上一世修炼小成,经由凤鸣府回乡寻亲,已经预感到结局的自己,那时的心情充满着沮丧和绝望。那种心情即使被埋藏在心底多少年,此时发酵出来依旧是那么清晰。
万般悔恨伤怀,在如今归乡的喜悦之情冲淡下,渐渐化去,只在心中余下一抹淡淡的惆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42章 到家了
船行甚速,天光大亮的时候已经泊上静海县的码头。
拉着孟超第一个跳下栈板,在码头上扫视了一圈,没有看见长福号。
“长福号不在,可能是出海去了。”孟超说道。
两人也不遗憾,长福号现在就跑霞岛和静海县两地,以后见面的机会大把。今天没见到也是好事,否则免不了又是一顿酒,现在两个人都有点归心似箭,在一处路口就相互辞别。
“老孟,你那边有什么事情就派人给我捎个信,这段时间我就在家里待着,望山镇小月村。”
“好。”孟超知道杨云是关心章小姐的事情,感激地笑了笑,说道:“我先去找妹妹,真有为难的事情肯定找你商量。”
“好。”杨云挥手道别,一个人去了范骏家,路上顺手买了一份厚礼。
范骏在家,看见杨云笑颜大开。
“我就说今早上家门口的喜鹊在叫,杨贤侄这么快就从海天书院回来了?”
“家中有些事情,先回来料理一下。”杨云当然不会说海天书院的藏书已经被他看完了,继续待在那里没什么意义。
“噢,那贤侄打算什么时候再去凤鸣府?”
“这次回来就要待在家中一心备考了,等九月初再去不迟。”
“看来贤侄是有成竹在胸,范叔可要提早准备给你的贺礼啦。”范骏笑道。
“哪里,科考之事,尽人事而听天命而已。”
两个人谈论一阵,说到长福号的事情,范骏顿时两眼放光。
“还没有多谢贤侄,你真是给我介绍了一个好生意啊。”
杨云微一寻思,霞岛除了海虾还有什么特产?他马上想到了雾岛下面那些沉船。
被他除掉的那条白蚺盘踞雾岛恐怕有几百年了,雾岛离大陆远近适宜,而且靠近洋流,地理位置颇佳,要不是有白蚺和迷雾,恐怕周围早就有航道经过。
即使这样,几百年来在雾岛失事的船只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霞岛渔民在海寇的胁迫下打捞了一年,收获越来越少,但那是在还有白蚺威胁的情况下。
如今白蚺已除,除了礁石和雾气外,雾岛水域已经成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尤其是对霞岛这些熟悉地理水情的人来说。
雾岛水域的沉船,显然还有很多打捞的价值,连平源他们贩卖海虾其实是个幌子,真正的生意大头在这里。
范骏开着海货店,看来他已经和连平源搭上线,为他们销售从沉船中打捞出来的货物,这部分抽头想必会非常丰厚,远比进普通货物上算。
“我就是从中搭个线,不敢居功。”杨云说道。
“不行不行,”范骏头摇得像波浪鼓一样,“我已经和平源说好了,这个生意有你的一股,等年节的时候你就等着收红利吧。”
杨云知道,连平源分自己一股,除了感激自己出的主意外,还有帮长福号解除查封的情分在里面,不过范骏也肯跟着分自己一股就有些意外了,看来他是真的非常看好自己啊。
说了一会儿话,杨云归家心切,坚辞了午饭。
于是范骏出门找了一辆马车,从家中库房搬出不少东西,一股脑的塞进车厢,又吩咐小厮到旁边的铺子买了一堆烧饼、卤肉、鸡鸭一类的吃食,让杨云带着路上饿了吃,预先还把车资结清了。
杨云也不推辞,和范骏挥手告别,坐着马车向家中赶去。
上午出发,路上除了偶尔停车小憩,都是在不停地赶路,马蹄声得得。从静海县到小月村道路还算平坦,偶尔有些山路坡道,马儿用力一下也能过去,到了下午申时,马车已经驶入了小月村地界。
一群顽童正在田间地头玩闹,看见杨云都嚷嚷起来。
“云叔——云叔回来啦。”
杨云让马车暂停,从范骏送的那堆东西里摸出糕饼糖果之类,给小孩子们散发下去。
一群小孩哄闹着分了东西,一个个“云叔云叔”叫得更甜了。
路上偶遇几个村民,见了杨云都是带点恭敬地喊些“杨秀才,发财啦”之类的话,杨云一个个挥手应答。
杨云家在村东头,从一条路拐过去,很快就能到了。
这时杨云看见路上有一个背着柴禾的女子身影,仔细看看认出来是王长昆的女儿碧枝。
王长昆就是那个带着杨云二哥杨岳去跑海的老板,二月里船遭了海难,不得不发卖另一条船还债,也不知他家此时把债还清了没有。
王长昆家的地和杨云家的紧挨着,杨云小时候农忙,跟着家人下田帮忙,经常遇到王碧枝,那时王长昆跑海还没有发迹,他们家又没有儿子,田里的活都是王碧枝在干。
“碧枝姐!”杨云高兴地叫了一声。
王碧枝回头看了一眼,见是杨云,莫名其妙地脸一红,扭头避到路旁。
杨云错愕的时候,马车已经驶了过去。
终于到家了,映入眼帘的情景却和离家的时候大不一样。
还是那个破屋烂院,不过院墙已经推倒了半边,砖瓦木料、碎石沙子等等材料从院子里一直铺到外面的空地。
马车还没有停稳,一个身影嗖地窜了上来。
“虎哥!”杨云用力锤了陈虎一下,“功夫练的不错啊。”
“云弟,果然是你回来啦,这两天岳哥还在念叨你应该到了呢。”陈虎高兴地说道。
“快——帮着卸东西,我爹娘大哥二哥小妹都在吗?”
“大叔和山哥下田还没有回来,其他人都在。”说着和杨云一起把马车上的东西一样样往下搬。
“三哥!”
杨琳出门看见杨云,像小鸟一样一头扎到他怀里。
接着杨母和杨岳也走出门,看见杨云回来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卸完东西,车夫赶着马车离去,此时出发还能赶到望山镇歇宿。
杨母和杨琳正在准备晚饭,身上汤水淋淋的,此时天气炎热,索性在院子里搭了个凉棚,杨岳打发陈虎去打酒,杨云也把范骏送的那些吃食摆到桌子上,忙乱了一会儿,杨父和大哥杨山也回来了。
一家人加上陈虎团团坐下,杨母也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
“香啊。”杨云先夹了一大筷子红烧肉,也不管上面还冒着热气,放进嘴里就着一口白米饭大嚼起来。
看杨云吃得甚香,杨母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不住地给他碗里挟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